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174章

唐朝小官人-第174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的内乱。日渐强盛,这几年早已不将大周放在眼里,而屡屡进犯,今日倒是破了天荒,居然在国书上用了遥拜二字。

可是王方庆的心思却是一丁点都没有放在这两个字上头,因为真正让他惊恐的却是这遥拜后面的三个字——天可汗……

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实在是一个久远的记忆。

想当年,就在贞观年间的时候,那时的大唐国力盛极一时,太宗皇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胜利除了奠定了唐朝的基业。更为恐怖的是。当时的唐军横扫阴山,出击定襄,痛歼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也是唐朝历史上拓边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自此之后,天下臣服,北至阴山,南至天竺,西至波斯,东至新罗。天下莫不归心臣服,天下数百部族,纷纷成为了大唐的附庸,于是一个比之皇帝更为尊贵的称号随之而起——天可汗。

这小小的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却是非同凡响,想想看,当年隋朝的杨家被夺了天下,可是有谁对杨家有过一丝的怀恋?可是李氏失国,武则天篡位,这天下的心里却都向着李氏,这其中最至关重要的原因,只怕就是李氏当年给予了天下官民百姓太多太多的荣耀,而这些辉煌的记忆让所有人都挥之不去,其实何止是关内,即便是关外,也大抵都是如此,关外的异族,许多人接受王化之后纷纷改为汉姓,这些人绝不会有人姓武,也不会有人姓杨姓司马,基本上所有人都选择了李姓,乃至于这关塞之外,姓李的比狗还要多,以至于到了大唐覆灭的时候,无数自称姓李的异族纷纷入关,称王称霸。

只是到了而今,随着武则天的登基,尤其是朝廷在军事上的碌碌无为,许多藩属都已经失去了掌控,尤其是突厥人的重新崛起之后,朝廷几乎失去了单于都护府,高句丽覆灭之后,近来又兴起了渤海国,便是东北一线的北庭都护府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南方的南诏国日益开始强盛,安南都护府形同虚设。

武则天的登基,使得整个朝廷开始分化,许多的力量都用于内耗,以至于朝廷对外的影响力一步步的萎缩,而这种萎缩就等于是大周放弃了贞观年间所有对外政策,也使得各处边关开始变得不再稳固。

自此之后,自然再没有人称呼皇帝为天可汗了,也让天下的百姓开始有了诸多的失落。

庞大的帝国萎缩了,而这一切……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女人带来的,李家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讨武能够成为主流,只怕与这三个字也是息息相关。

王方庆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终于知道,为何陛下说这就是天大的功劳。

天可汗三个字虽然是一种表面上的臣服,可是这种臣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天子急需要这三个字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你们不是认为女人不能治天下吗?你们不是说朕软弱吗?可是朕现在开创出来的,就是贞观年间一般的功业,你们谁敢不服?

而对于文武百官来说,他们似乎又捡起了从前的那种荣光,那种真正的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的感觉,即便再没心没肺的人,只怕也不能罔顾这种贞观年间所带来的荣耀,而这种荣耀如今却又出现了。

对于寻常的百姓,这些对他们来说,固然只是津津乐道的谈资,可是与天可汗一道的谈资里,必定会参杂着吾皇圣明之类的话语,毕竟,这个称号,乃是贞观天子的专有,而如今,却又多了一个人与太宗皇帝共享。

你若是否认当今天子,就是否认太宗皇帝。

天子太需要这样的东西来稳固自己了,这东西,本来对于她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如今却是梦想成真。

王方庆继续翻阅下去,其他的国书来自于各部,有契丹部……契丹部……想到契丹部,王方庆不由苦笑,这个部族不是基本上已被灭了吗?不过想必……这部族里就算只有一个人,那秦少游也能逼迫他们‘上书’吧。

除此之外,还有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奚诸部,这些部族都是草原上颇有实力的部族,如今他们的国书里,其用语比之突厥汗骨笃禄更加恭敬了一些的,称谓上除了恭称为天可汗之外,便是上表称臣,誓言永不相叛。

王方庆的呼吸开始加重,他的脸色黑得吓人。

一切都明白了。

秦少游带着他的部众出塞,历经风霜,立下这天大的功劳,如今他们回到了国内,结果呢……结果却是有御史直接拿住了几个功臣,御史……固然清贵,可是和这些人功臣们一比,又算得了什么?说句难听的话,那苏静在陛下的眼里,现在怕是连给那个王二提鞋都不配。

这也难怪秦少游敢去捉拿苏静,也难怪临淄王咄咄逼人,非要惩处秦少游,而陛下盛怒之下,直接给了临淄王一个耳光。

陛下已经无所顾忌了,因为这些国书只要颁布天下,天下人只会盛赞陛下圣明,而若是惩治秦少游,呵……这样一个大功臣居然都受到了处罚,接下来,会有多少流言蜚语呢?

文武百官,又有谁再敢要求追究秦少游的过失。

这秦少游怕是早料到如此,也早就挖好了一个陷阱,专等着临淄王殿下跳下去。

王方庆只是苦笑,他居然发现,此时的自己竟是无言以对。

他默默地将这些国书继续地传递下去。一个又一个人拿起了国书,又随即露出了惊骇的表情,等他们放下国书时,也依旧都是沉默。

………………………………………………………………………………………………………………………………………………………………

继续是双倍月票时间,一份力气两份功劳,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老虎,老虎无声感谢,好好想剧情,好好码字!最后,祝大家国庆假玩得愉快!

第二百三十四章:贪天之功

这几份国书依次传下去,紧接着如崔詧、狄仁杰、王方庆一样,所有人都震惊了。

此事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一个疑团却是不由升腾而起,那突厥人、契丹人、铁勒、鞑靼人,向来桀骜不驯,怎么会……怎么会突然臣服,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可是名义上的屈服其实更难取得,北方各部和其他的蛮夷不同,其他的蛮夷对于名分上的事并不看重,你若是不打我,又给我一些赏赐,那我求之不得称臣接受册封,毕竟这只是名义而已,又掉不下一块肉来。

可是北方的各部则是不然了,若不是太宗皇帝一次性把他们彻底打的服服帖帖,在此之前,五胡乱华的时候,这各部的人许多部族的祖先都曾在关内建立过强盛一时的国家,因而他们对南人,往往有一种极强的优越感,比如突厥人,他们至强之时,甚至连起兵的高祖李渊起兵时,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都不得不向他们称臣,而太宗皇帝李世民,更加被人看作是‘自为挟突厥以自重之人’,可是谁曾想到,这李家父子在站稳脚跟之后,却又突然露出獠牙,将突厥打了个落花流水。

突厥人虽然被击败,可是他们岂会服气,这就好像有一个人祖上阔过,就不太轻易给人卑躬屈膝的作奴才使唤了,因而突厥复国之后,虽然大周依旧还有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却从来不曾屈服过,自己在大漠里,北面称孤,能接受你大周朝廷在南面道寡就不错,你还奢望着给你武则天提鞋?

突厥人为了打击朝廷,甚至还用了离间的办法,那便是承认李氏的皇族地位,依旧还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却是指责武则天为侍寝妇人,这突厥人野心勃勃,而漠北各部,亦是一群狡诈的饿狼。他们……怎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温顺的羊羔。

这些东西,他们当然不明白,不过大家却明白一件事,这一次御史苏静死定了,本来这个公案是秦少游擅拿御史。现在只怕这个事儿已经无关紧要,而接下来,却是御史苏静诬陷忠良,这个罪名,足以要了苏静的命。

至于临淄王殿下,他运气实在不太妙,什么时候不针对秦少游,偏偏选择在了这个时候,起先他‘干涉’国政,直接被崔詧和狄仁杰给了一巴掌。而此后,却又被陛下结结实实一个耳光,这一次只怕是有怨难申,难道他还敢找秦少游算账吗?

这国书……简直就是大杀四方的利器,国书进献,转眼之间,秦少游所有的罪责,都自动转化为了功劳,而所有的行为,都变成了名正言顺。

“陛下!”王方庆在沉默之后。终于还是幽幽叹了口气,他顷刻间,显得意志消沉了许多,再无方才的咄咄逼人。木已成舟,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壮士断腕,万万不可被此事的影响而遭受波及:“臣有一事要奏!”

武则天脸色冷峻,依旧还在死死盯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就是再才蠢,也察觉到不对味了。他已是匍匐而起,拜倒在了武则天的脚下,声音哽咽,眼眶微红:“孙臣万死。”

武则天对他却是无动于衷,嘴角只是冷笑,等到王方庆开了口,她才淡淡的道:“爱卿要说什么?”

王方庆正色道:“臣……弹劾御史苏静,此人胆大包天,诬陷忠良,为人所不能容,仗着陛下的信任,委以他御史之责,竟敢做出这样的事,请陛下下旨,拿苏静,交有司议罪,从重惩处,以儆效尤。”

“朕准了!”武则天轻描淡写的颌首。

王方庆又道:“至于秦都尉,此番有大功,此前臣对他有所误会,皆是因为他深入大漠,却是擅自用兵,本是为使节,却自以为是将军,虽震慑住了漠北诸部,在臣眼里,却以为是他年轻气盛,坏了朝廷的漠北大局,可是现在看来,此人智勇,臣不能及也。况且他的部众被拿,他知道有冤屈,于是怒气冲冲,如此爱兵如子之人,也难怪能够服人。如今他立下这天大的功劳,想来朝野上下,必定要欢欣鼓舞,自然……秦少游虽有功,可是这功劳最大的,还是陛下,若非陛下文治武功,使得天下海晏河清,使我大周进入极盛之世,又何来的四方臣服?秦少游无过是借了陛下的东风而已……”

他絮絮叨叨,先是将秦少游好生的夸赞了一番,不过王方庆也绝不是傻子,把秦少游夸成一朵花,本就是难受的事,怎可不下一点绊子,而接下来,他却是夸大了武则天的作用,难道你秦少游还敢跟天子抢功不成,所有的功劳,当然都是陛下的,你秦少游不过是跑腿的嘛。

这话既不让武则天反感,也同时可以给自己一个台阶,不管怎么说,王方庆的面子算是找回来了,虽然他只是插了秦少游一刀,而这刀也不过擦伤了一点皮,至少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可下,也算是给临淄王一个交代。

武则天冷若寒霜,良久,她才将目光从李隆基的身上移开,旋即冷笑道:“依着朕好,大功就是大功,王卿就不必为朕吹嘘了,此次所有护送公主出塞的人,都要好生重赏。”她凤眸一转,一字一句道:“这些国书,经由邸报传抄出去,要传檄天下各州县,秦少游……”

秦少游显出不卑不亢状。

其实回来的时候,他确实是耍了一个花招,草原各部,先是被自己的雷霆手段,狠狠的收拾了契丹部,这使得各部之间,再不敢小看自己。而真正的杀手锏,其实就是茶叶,茶叶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草原内部的格局,这种东西,对于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