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347章

大唐虎贲-第347章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君买迟疑道:“可是?”
  刘仁轨斩钉截铁的道:“没有什么可是不是的,我这里还有奎托斯将军呢,快去!”
  席君买往后方看了看,又敲了敲唐军右翼的情况。一咬牙道:“先生保重!”一声唿哨,五百捷胜军轰然而动……
  这支名望仅次于李世民玄甲军的强兵,仿若一个整体。区区五百之数,冲锋起来却有一种千军万马的气势。直向右翼冲去。
  “奎将军,你立刻领十名刀斧手。做督战队,前去右翼后方。喝令右翼兵卒不许再退,不从者,立斩不赦。”刘仁轨沉着脸,冷静有序的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就如当初罗士信许诺的一般,罗士信并没有让奎托斯在边境发展。奎托斯与苏定方、刘仁轨、莫虎儿这些人不同,后几人有着自身的潜能潜力,就算离开他的庇佑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将他们束缚在自己的麾下,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崛起。罗士信提拔他们发掘他们并非只是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工具,更不会耽误他们自己的前途。奎托斯因早年悲惨的经历,自身存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有人关照。将他调到身旁,可以随时照应。以罗士信在唐朝的身份以及他与平阳的关系,将奎托斯调入右卫军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此次出征,席君买的捷胜军编入出征的行列,奎托斯这员勇悍的虎将也不例外。
  此战罗士信没有安排奎托斯出战,而是赋予了奎托斯保护刘仁轨的艰巨任务。
  不过在任命的时候,罗士信多加了一句,让奎托斯听从刘仁轨的安排。奎托斯在心底一直将罗士信视为全新的主人,对之言听计从,刘仁轨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去做了。
  督战队是古来便有的一种建制,尤其是乱世。乱世兵卒大多都是强行招募而来的,上下兵卒并不齐心,临阵脱逃什么的比比皆是。以督战队位于兵卒之后,发现败逃的兵卒,立斩不赦是一种逼不得已才施展的手段。大唐以得天下,百姓归心,兵卒骁勇,获胜之兵,福利极好,一般不设督战队。
  目下情况不容乐观,刘仁轨临时组建督战队,正是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临阵退缩,杀!”
  奎托斯在大唐已经生活了五六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话。
  一个兵卒意图退过奎托斯,奎托斯狰狞着脸,正想舞动匕首,鬼使神差,反手以盾砸在了兵卒的后心。钢盾与身体的接触,发出了震耳般的声响,那名唐兵便如炮弹一样凌空飞了起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横死当场。
  周边一同退下来的兵卒骇然顿住了脚步,面对奎托斯狰狞的怒吼,一个个硬着头皮,重新往前冲了去。
  这重新向前压上去,一个个给逼得步步后退的右翼唐军顿时发现原先高句丽给他们的压力已经不存在了,左右分叉裂开的两拨高句丽突围兵已经不成建制,三三两两的乱作了一团。
  最后方的唐军不明所以,前方与高句丽正面接触的唐军却知道捷胜军在关键时候,扭转了战局。
  捷胜军作为特种部队,他们的任务便是在关键时候取得扭转乾坤的效用。
  席君买是罗士信麾下的第一骑将,论马战神勇即便是苏定方也逊色他许多,一根三棱铁棍配上少林寺的绝技疯魔棍与伏魔棍,即便是罗士信想要胜他也需要数十招开外。除了一身武艺,他的一手箭法亦是出类拔萃。这还未切入敌军阵中,以用身上的箭羽先声夺人:他在得到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的奔袭支援唐军右翼军。他们是骑兵速度极快,迂回着绕过了渐渐后撤的唐兵。这尚未与高句丽兵接触,他取出强弓硬箭将全部精神气力都灌注在手中的劲箭上,右手一松,箭支穿越二百步的距离,笔直地飞入敌阵,引起一阵波动。他连珠快箭,一口气射杀三人,方才收回弓箭,一鼓作气直接从侧面,斜刺里将高句丽的左翼军给截了住。
  捷胜军人数不多,但都是跟随着罗士信久经战阵的骁勇之士,以少打多,在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数倍于己的高句丽兵,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反而令他们有着一股优越感。
  这就是他们捷胜军,在多的兵马在他们捷胜军面前都是杂碎、渣渣:他们是大唐第一虎将亲手训练出来的兵士,他们每一个人都亲自接受过大唐第一虎将的指点。都算是大唐第一虎将的徒弟,若以少胜多这简单的事情都干不好,岂不丢了罗士信的脸?
  蔑视……
  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罗士信一手带出来的捷胜军,同样沾染着他蔑视一切的气概……
  一个杂碎是杂碎,一千一万个杂碎,不过是一堆杂碎,有何可惧……
  捷胜军就是五百人,不多不少,但是就是这五百人做到了数千人做不到的事情……高句丽突围的攻势彻底制止住了。
  张君乂见高句丽的攻势让援兵给阻截住了,精神大为振奋,一改原来的灰头土脸,嗷嗷叫着领着兵卒压了上去。
  张君乂并非无能之辈,能够当上行军总管跟随罗士信一起征伐高句丽也是因为在以往的战役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张君乂的能力是禁不起考验的那一种,他能打顺风战擅打顺风战,这己方占据着优势的时候,他能够表现的很出彩,但是真正需要他独当一面,需要他面对压力予以反击的时候,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先前让高句丽打蒙的原因亦在于此,压力不大便支撑不住了。而今捷胜军挽回了劣势,将战局渐渐搬了回去,张君乂身上的压力减少,顿时一如以往,生龙活虎起来。
  原本让打的步步后退的唐军似乎也知耻后勇,奋不顾身的往前压了过去。
  高突勃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出乎意料的变故,心若死灰:中路崩盘在即,右路军也让唐军左翼打的节节败退,原本寄予厚望的左翼军面对对方的反攻之势,竟然也呈现了败局……
  完了!
  高突勃脑中浮现了这个念头。
  然而就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候,一支千人部队出现在了唐军的大后方……(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

  出现在唐军大后方的正是建安城的守兵,而且是由斛斜谷亲自领队。
  一直龟缩在建安城中,让苏定方这样的名将除了强攻也无计可施的人物,终于按耐不住率兵出城了。
  作为渊斌之最看好的义子,在辽东渊斌之赋予了斛斜谷极大的权力,为了将辽东托付给他,也给他树立了极大的威信。辽东上下除了渊斌之以外,就是他了。也是因为如此,渊斌之的孙子渊松在遇到危险命在旦夕的时候,他一句不救,便能将建安城内所有渊斌之亲手提拔出来的将军镇服,让他们乖乖的守在城中,坐观渊松战死。
  斛斜谷一直缩在建安城中并非一味的固守,对于战局战况,对于唐军与高句丽援兵的动向都了如指掌。在罗士信率兵绕过建安城前去堵截高句丽援兵的时候,便知情况不妙。
  此次高句丽、百济、大和国联盟共同对付大唐,依照渊斌之、斛斜谷来看是极为不智之举,因为真正与大唐疆域相连的只有高句丽这一个国家,一但激怒的大唐,首当其冲受到危害的便是高句丽,而非半岛深处的百济更非远在海外的大和国。
  但是渊盖苏文在此事上根本就没有与他们商讨,一意孤行的决定了一切,并且约定与百济、大和国一同瓜分新罗。新罗在海东三国实力不弱,但同时面对高句丽、百济、大和国三国征伐,全境落陷不过是时间问题。为了不让自己吃亏,高句丽国内的大部分重兵都陈兵在新罗边境。随时随地的准备侵入新罗。
  渊盖苏文如此用兵的策略不言而喻,一守一攻。一边吞噬高句丽领土扩充自己的实力,另一边以辽东作为屏障抵御唐军的来袭。
  也许是因为与隋朝打的四次决战。高句丽的战绩太过辉煌,对于大唐十万大军来袭,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觉得隋朝上百万大军都没有实力拿下辽东,区区十万有何可惧。以渊斌之在辽东的威望以及防守能力,十万大军奈何不得他。先在软弱可欺的新罗赚的足够的利益,然后在回头收拾唐朝的十万大军。
  这种布置也使得高句丽的兵力布置在辽东、新罗两线,两地相隔万里。
  任谁也没有想到唐军在罗士信的率领下凭借万全的准备,节节获胜,一举攻破了高句丽为了防止中原入侵的长城辽水防线。还拔掉了新城,包围了辽东,如此有效快速的进攻效率远远不是昔年隋朝可以相比的。为此高句丽也大为震惊,匆忙的调兵增援辽东。但是高句丽大军在汉江新罗边境,想要立时增援辽东以不可能,高突勃率领的三万五千兵卒是目前唯一能够抽调支援辽东的军队。
  若高突勃在这个时候让唐军击溃,这意味着辽东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得不到有效的支援,以辽东现在的局势很有可能因此而陷入败亡之局。
  斛斜谷在得知攻伐高句丽主帅是罗士信的时候,便详细的调查了罗士信的履历。类似于罗士信这般名望暴于南北的人物。想要得知他的经历战绩并不困难,很容易便得出了可怕的结论。作为李唐最出名最骁勇的战将之一,罗士信除了拥有一身可怕的武艺之外,在野战上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战斗力:大槃山之役以两万兵卒力克十五万突厥骑兵。攻伐突厥施行闪电战一口气杀至突厥汗庭,以一军之力,牵制住了突厥主力部队……类似如此的战绩。数不胜数……
  高突勃算得上是高句丽的大将,但他的战绩与罗士信比起来实在是相去甚远。
  在这个关键时刻。斛斜谷不得不出城支援,哪怕是高突勃败了。能够救回一点残部,对于辽东的局面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
  斛斜谷不是不敢出城与战,而是深思熟虑权衡着战与不战的利益关键。
  当他帅着千人赶到战场的时候,发现唐军两路已经占据了战局的主动,在打下去离胜利已然不远。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左翼军表现的非常不错,占据了上风,便在他想着如何动兵获取最大利益的时候,战局竟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故。在唐军大后方一位穿着文士甲文士的指挥下,右翼发动了反击,一举扭转了局势,挽回了右翼的劣势。
  斛斜谷皱着眉头,原打算直接袭击唐军右翼,帮助他们的左翼军打通一条通道,协助他们突围。高句丽的左翼军有万余人,借助城池优势多万余兵卒,不易于野战平添数万的战斗力。
  “既然如此,先破中军指挥,在攻唐军右翼……”瞧着前方唐军旌旗下只有百人不到的中军指挥所,斛斜谷拟定了打法方略:当前的局面,罗士信率领的中军与李道宗率领的左翼军,打的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即便遭受突袭,也扭转不了局面。反之唐军右翼,虽是反败为胜,但终究存着可以利用的隐患,只要攻破他们的中军指挥,在兵袭唐军右翼尽管扭转不了他们的败局,却也能救回一路兵马。
  心念于此,斛斜谷不再犹豫直接下达了突击命令。
  隐藏的千余兵卒,轰然杀出。
  **********
  对于身后冒出来的敌人,刘仁轨并没有丝毫觉得意外:罗士信的本意便是在击破高句丽援兵的情况下,将斛斜谷引诱出来,趁机攻取建安城。
  斛斜谷还不知道他们悄然出城的机密通道已被罗士信麾下的奇人异士察觉,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