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东晋末年 >

第372章

穿越东晋末年-第372章

小说: 穿越东晋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护回头看了看族人,心里渐渐地升起了一抹悲哀,这就是弱小种族夹在强大种族之间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无比懊悔,不该贪图小利来淌这趟浑水,可是来都来了,还能如何呢?

卫风暗感不耐,催促道:“贺护,拖延时间有意义么?你究竟降不降?”

贺护猛一咬牙,问道:“降了如何?不降如何?”

卫风淡淡道:“离散部族,贺兰氏归化为本将属民,可于幽州与河北定居,你贺护本族迁居于蓟,蓟将来为本将都城,至于你,可代你向朝庭上表赐爵求官!如果不降,一个字,死!”

凭心而论,卫风的条件非常苛刻,也非常霸道,相当于摧毁了贺兰部的最后根基,自此之后,贺兰部将不复存在,或许最初几年还会有人记得自己是贺兰部的族人,可是当卫风统一了天下,实现大治之时,贺兰二字必然会在岁月中被渐渐淡忘。

但贺护已别无选择,这不仅仅是兵力上的巨大差别,还在于当着拓跋嗣面向卫风询问条件,已经形同于反叛了。

贺护把心一横,悲声道:“我贺兰部愿奉将军号令!”

“哈哈哈哈~~”卫风哈哈狂笑道:“贺护,你护好自身周全,你的族人斩杀拓跋氏军卒可计战功,弟兄们,给老子上,擒来拓跋嗣重重有赏!”

其实不待卫风叮嘱,贺护话刚脱口,已是勒马向己阵奔去,还没奔出几步,漫天喊杀声陡然爆响,晋军两翼各四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冲杀而来!

拓跋嗣根本没有时间去追杀贺护,刹那间脸面苍白,他意识到这一战根本不用打,已经败了,毕竟阵前倒戈这样的事最伤士气,而且贺兰部还不理亏,他们没有对不起拓跋氏的地方,反而是拓跋氏在成了气候之后一力打击贺兰部,只能看作报应临头!

拓跋屈大惊失色,一把拉住拓跋嗣的马头道:“陛下,速退,退回平城,固守待援!”

拓跋嗣再有明主相,可年龄搁在那儿,也没上过战场,心里有了些惊慌,当即不假思道:“走,赶紧走!”

这是真正的溃败,一战未打已溃不成军,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夺命飞逃,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晋军与贺兰部,贺兰部非常好认,不披甲,也不怕误伤,而这个时候,贺护根本不敢生出别的心思,卫风还有三万骑兵没动呢,只能一心一意的为卫风卖命!

此去平城五十里,一路追杀,箭矢如雨,一直杀到平城城下,原本卫风有缀着溃军杀入城中,一鼓作气擒来拓跋嗣的打算,但城头也箭如雨下,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见人就射,魏人真的拼命了,他们占据平城,还可以指望河东魏军来援,可是失了平城,那就是无根之草,第一个要他们命的,肯定是柔然!

强冲的代价太大,于是卫风下令收兵,以自己军卒的性命,在没有巨箭石弹的掩护下去强夺城门不值得。

同时,这也是魏人怨气最重之时,必然会拼死一搏,而围困一段时间,将会渐渐消磨去守军死战的决心,人心最难把握,一时的凝聚很容易,但随着时日深久,各式各样的念头都会生出,这也是攻城往往围而不攻的真谛所在。

“呜呜呜~~”军中号角连响,各部不再冲击城门,纷纷回到卫风身边集结,驾护也收拢起族人,随即来到卫风面前,施礼道:“贺护参见将军!”

卫风点了点头,问道:“贺护,我利用形势离散你的部族,你心里是不是有怨气?”

贺护连忙辩解道:“贺护不敢,将军能给我贺兰氏一条活路已是感激不尽了。”

卫风淡淡道:“拓跋氏之所以立国称帝,与你贺兰部的支持有着很大关系,但拓跋珪为何要离散你贺兰氏?难道他不怕被人指责为忘恩负义?

他是没办法,任何大一统王朝,都不允许手下有控制不住的军事力量,而部族组织形势,正是这样的军事力量,拓跋珪不会允许,我也不会允许!

再退一步说,既使我允许你贺兰部保留部族组织,但你们必须生活在燕山以北,以你如今的部族实力,有几分把握生存下来?你好好想想罢。”

第五二六章朝庭宣诏

贺护浑身上下弥荡起了一股悲凉之意,苦涩的施了一礼:“将军说的道理贺护能明白,事实上,我贺兰部于安阳有刘勃勃这生死大敌,若不是安阳有要塞城堡可守,刘勃勃又意取关中,不欲与我过多纠缠,恐怕我贺兰部早已亡了,请将军放心,贺护是诚心归顺,绝不敢有半分怨恨!”

卫风点点头道:“你有这样的心态当能为族人免去诸去祸事,很不错,不过我还要多嘴说一句,古往今来,有无数族群泯灭在了历史长河当中,比你贺兰部强大十倍百倍的都不在少数,所以好好活着,才能把血脉传续下去,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罢,明日本将为你备上粮草,你领部众回安阳把族人接来,半年可够?”

驾护顿时一震,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卫风,他难道就不担心自己一去不复返?

卫风似是看破了他的心思,淡淡道:“贺护,你既然归顺于我,我理当以诚待你,来与不来,在于你一念之间,你好生考虑。”

贺护的心里有些感动,连忙道:“我贺兰氏背弃拓跋氏,尚有缘由在手,而将军与我贺兰氏有恩无怨,若再背信弃义,恐怕天地都不会容我,请将军放心,半年时间足矣!”

其实贺护清楚,天下之大,但除了老老实实带着族人投奔卫风,根本是去无可去,卫风的兵锋早晚有一天会扫到安阳,到那时。必然是全力清剿,不会留任何情面了。

说到底,贺兰部面临着与拓跋氏同样的窘境,西北方向都被柔然包围,柔然实在是太大了,仅凭着贺兰部的数万族人,只能是被吞并的结果,被柔然吞并的诸多附属部族,如突厥、蒙兀、室韦等等,那就和奴隶一样。予打予杀。承受着极其沉重的剥削,与其被柔然吞,真不如被卫风吞了,卫风只是离散部族。把贺兰部族人归化为他自己的百姓。并不会剥削、奴役。

于是。贺护猛一咬牙,又补充道:“将军,我贺兰氏共有族人六万余众。今次回返之后,任由将军安排,只是,咱们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无论务农还是放牧都已生疏,今愿追随将军征讨天下,请将军恩准!”

贺护深深一躬,显得极为心诚,卫风略一沉吟,便挥挥手道:“也罢,等你把族人带回,就领着部下跟随我,因功累进,一视同仁。”

“贺护多谢将军,这就去安排明日往安阳一事,贺护告退!”贺护施了一礼,转身离开。

贺护前脚刚走,徐道覆也走了过来,拱了拱手:“将军,您是否近日要攻打雁门?道覆愿领军前去。”

卫风不假思索道:“那好,你和恩卓三日后领步骑五万前去,攻下雁门之后,你领两万军镇守,恩卓带余部回返,限时一个月回来,我军必须要于黄河解冻前取下平城!”

“遵命!”徐道覆与冼恩卓双双领命。

。。。。。。

两个时辰之后,向弥率三万骑与四万步卒及工匠赶来,约摸到了傍晚,统计出了粗略的战果,合计斩杀魏人近一万五千,卫风部也阵亡了近千人,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被城头的乱箭射中身亡,这也意味着,被守军射杀的魏人会更多,平城原有七万军,经此溃败,兵力只能剩下五万出头了。

第二天一早,贺护率部离去,卫风则发动人手开挖壕沟,把平城里三层外三层的死死围困,拓跋嗣虽然想破袭,但没有任何办法,壕沟的每一段,都有大批弓弩手与弩炮手护卫,出城就是死,如今的平城是死一个少一个,而卫风不同,哪怕战士大量阵亡,也可以从别的地方迅速补充,这就是强国与弱国的区别,魏国已经沧落为了弱国。

第四天,徐道覆与冼恩卓领五万军向南行去,雁门的守军大约有一万五千,雁门虽有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美称,但关前有足够的空地展开兵力,卫风不怕险,就怕兵力展不开,总之,攻打雁门的难度要远远小于武关、潼关等关隘,根本不用担心。

徐道覆、冼恩卓走了又过十天,即十月二十九,平城已经进入了彻底的隆冬时节,原计划卫风是挖掘三条壕沟把平城困死,可实际上只挖了两条,这没办法,天气太冷了,地面**,挖不动了啊,只得无奈停工。

温暖的帐幕内,卫风逗弄着孩子,茱丽娅、陈少女与王道怜挤成一团,看着小清娅在卫风手里咯咯直笑,均是既不解又好奇。

“哎~~”王道怜幽幽叹了口气,无奈道:“一年多了吧,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看来这辈子是不指望了。”

“嘿嘿~~”卫风古怪的笑道:“王道怜,你可不能怪我,长不出庄嫁不是农夫不努力,而是种子有问题啊,你说可是?”

王道怜俏面通红,很不满的瞪了卫风一眼。

陈少女也没好气道:“道怜,你别急,当年娇娇姊不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怀上吗?再等等吧,你的身体又没问题,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哦~~”王道怜低低应了声,下意识的揉了揉肚皮。

这时,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名母夜叉大声唤道:“将军,有朝庭使节前来宣诏,请您速去中军大帐摆香案迎接。”

“呃?”帐内几人均是一征,茱丽娅把清娅夺过来,催促道:“使君,定然是朝庭封赏,快去吧,看看您灭了燕国能封您什么。”

卫风也好奇的很,点了点头,带上陈少女离帐而去。

远远的,就可以看到帐外停着十余辆车驾,朱漆紫车,散发着盈盈宝光,百名朝庭禁军严密守护,一看便是价值不扉,要知道,卫风与朝庭并没有翻脸,这也意味着由建康至蓟,乃至塞外一路畅通无阻,就这样还要以百名禁军守护,肯定是值钱的好货色啊,卫风与陈少女相互看了看。

陈少女忍不住道:“将军,莫非是朝庭赏无可赏,弄了些金帛来糊弄您?”

“先进去再说。”卫风也是好奇的很,拉上陈少女,快步踏入了帐内。

中军大帐里已有闻讯赶来的崔浩、蒋宣与向弥,正中间摆着一副香案,一见卫风进来,黄门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卫将军灭了燕国之后竟势如破竹打到平城,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哪里,哪里!”卫风也拱了拱手:“不知宦侍远道而来,是为何事?”

黄门一步迈到香案后方,脸面一肃,喝道:“征北大将军,卫风接诏!”

卫风没办法,尽管极不情愿,也只得领着众将跪在了香案前方,但陈少女除外,她是亲卫,是卫风的家将,并不是朝庭官员,所以不用跪接。

“咳咳~~”黄门清了清嗓子,阴阳怪气的宣读道:“晋义熙四年九月二十二日,大晋皇帝一曰策书:永嘉以来,胡虏逞凶,山河沧丧,社稷蒙尘,燕赵之地不归王化久矣,独征北大将军卫风先复河北,再克幽燕,功比武皇帝平蜀灭吴,今进卫风为大将军、越公、假黄钺,赐九锡殊礼,剑履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黄门掏出印绶,与诏书一起递过去,笑眯眯道:“卫将军,这是陛下对你的嘉许,接诏罢。”

卫风看了眼崔浩,崔浩递了个眼色过来,于是不置可否道:“宦侍远道而来,必然车马劳苦,请先休息一下,今晚本将设宴招待,一尽地主之谊,来人,替朝庭使者安排食宿!”

“遵命!”几名亲卫迈入帐内,卫风既没说接,也没说不接,但黄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于称了谢之后,老老实实的随亲卫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