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醉枕美人 >

第92章

醉枕美人-第92章

小说: 醉枕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令。”听了赵王丹的决定,大臣们无奈地应道,只是他们站起来之时看向李御的眼神都有点不善。在他们的心里,君王虽有错,李御的责任更大,如若赵国亡于此,李御便是赵国的罪人。

无视那些想要把他分割成无数段的目光,李御只是低着头看向地面,紧握着的双手却暴露出了他内心的紧张。

“既已无事,那便散了吧。”看群臣没有出言反对,赵王丹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慢着。”

松开了一直握紧的双手,魏国大夫韩涸大喊一声,从席案前站了起来,来到王台之前对着赵王丹义正言辞地说道:“敢问赵王,我大魏信陵君安在?”

“信陵君一直安处邯郸城中,不知韩大夫何意?”终于听到了韩涸提起信陵君的事,赵王丹眉毛微微一挑,事到临头的他反而越发镇定。即便大赵失于长平之战,依然不是没落的魏国可以比拟的。

“信陵君乃我大魏之君上,我奉我王之令,前来迎信陵君归国,还望赵王允准。”想起在军营中被信陵君斩杀的兄长和山岳,韩涸的心里充满了无穷的恨,那恨意使得他不顾一切,即便是面对一国之君王。

“大夫所言不差,只是信陵君仅暂住邯郸城内,寡人亦无权决定信陵君去留。”平淡地看着敢于冒犯大赵之威的魏国大夫,赵王丹的话里没有任何感情。

“只要赵王允准,我大魏自有处置。”握紧手中的旄节,韩涸的心底涌起一股力量。赵王又如何,赵国又如何,手持旄节的他现在代表着魏国和魏王,赵国奈何他不得。

“信陵君去留,寡人不管。若是有人敢在邯郸城内逼迫我大赵贵客,休怪寡人不近情面。”眼中jīng光一闪,赵王丹看向阶下的韩涸,一股若有若无的威严弥漫殿中。

“谢赵王。”

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韩涸的手心冒出了一阵冷汗,后背也湿透了,身子却被心中的那股仇恨支撑着,越发笔直。

“李卿随寡人来,退朝。”站起来大手一挥,赵王丹带着太子启走向了后殿之门。

和李御点头示意了一下,一言不发的平陵君赵禹带头离开了朝阳大殿,其余文武大臣离开之时都看了一眼侍立在那里的李御,眼中各有深意。

“老太祝如何?”一进后殿,赵王丹关切地问了一下在那里候着的几位医官。为了今rì可能出现的混乱,赵王丹可是安排了六位医官在后殿候着,让他欣慰的是,今rì只有老太祝一人晕倒,甚好甚好。

“老太祝气血上头,调养一番,应无大碍。”

“如此便好。”作为赵国首席医者,子仪说出的话让赵王丹极为安心。

“咳咳…”

在一阵咳嗽声中,太祝赵容醒了过来,看到眼前赵王丹关切的眼神,他连忙坐起身子,大声喊道:“王上,李御误国呐。”

“老太祝莫要激动,休养身子要紧。”连忙扶住了老太祝年迈的身子,赵王丹的心中颇为感动。王族之中,也只有这位老太祝毫无私心,感情丰富的赵王丹自然感触颇深。

“王上…”见赵王丹岔开话题,赵容不依不饶地想说下去。

“老太祝,御在此给你赔罪,望老太祝保重身子。”未免老太祝再次晕过去,站在一旁的李御弯腰行了一礼,长袖及地,态度极为恭谨。

“李御,你让我说你如何方好。原本我以为你是我大赵未来的大将军,我大赵未来之希望,怎料你如此糊涂,竟把石涅之技出售。即便换得如山财富,又能如何,其余诸国得我大赵石涅之技,军备jīng良,我大赵不知有多少男儿因此埋骨疆场。此事,你如何担待得起?王上,此事还需细细思量,切莫草率处置。”嘴里骂着李御,赵容心里更加埋怨赵王,激动的同时也没有发现其余一干人等都已退出后殿,仅剩四人而已。

“老太祝,此事寡人已决,莫要急气。”帮着老太祝顺了顺后背,赵王丹柔声说道。

“曾叔祖,莫要生气。”赵启也学着父王的动作帮老太祝抚平起伏不定的胸口。

欣慰的看了一眼乖巧懂事的太子启,赵容看向赵王丹:“王上,不知决议为何?”

“寡人言已出,必行。”

“王上…”听到赵王丹已经应下,赵容的胸口立马堵上了一口闷气,脸sè发红,眼球发白,眼看就要再次昏厥过去。

“老太祝莫要生气,听寡人一言。此事寡人和李卿早有定议,决不会让我大赵受损。”快速揉顺了老太祝的闷气,赵王丹觉得还是要跟老太祝坦白,他可真怕这位王族的宿老被他给气得去见了先王,反正老太祝也不会将赵国机密泄露出去。

“王上…此言当真?”好不容易顺过气来,赵容正要再劝一番,突然听出赵王丹话中之意,有点错愕地看着赵王丹的脸,再转头看看一旁的李御,眼中满是惊疑。

第一百七十五章自损二

175…

“王上…此言当真?”好不容易顺过气来,赵容正要再进谏一番,突然听出赵王丹话中之意,有点错愕地看着赵王丹的脸,再转头看看一旁的李御,眼中满是惊疑之sè。

“寡人何曾欺瞒过老太祝,李卿,将此事缘由告知老太祝。”赵王丹笑着说了一句,此事若有老太祝的配合,应能瞒过天下,而他也无比地信任老太祝。

“老太祝,此事对我大赵确无损伤。几位使节入我邯郸之际,王上便同我……”

在五国使节进入邯郸行馆之后,那个深夜里,躲在家中养病的李御被连夜召进王宫,赵王丹问计于他,李御便把和虞庆两人商谈的计策合盘脱出。

赵国独享高都石涅的风险不小,若是撑不过诸国的进攻,那么便会有亡国之危;赵国将高都石涅贩卖天下,风险亦是不小,诸国得石涅之助,提升军备,赵国铁骑的威力会被诸国jīng兵无限拉近,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诸国不顾一切封锁商路,赵国即便拥有滔天财富也如废铜烂铁一般。便是能拉拢韩燕两国,但地狭物稀的韩。国和地广人稀的燕国如何撑得起赵国与其余诸国的大战补给,而势均力敌的大仗看的便是后勤,赵国于长平之战时便是输在这一点,因为秦国有着巴蜀之地的支持。

如此,赵国不管如何做,都有不小的风险,上天赐予赵国良机的同时,也给了他极大的挑战。

赵王丹虽然已经选择了稳妥一点的道路,贩卖高都石涅以赚取天下财富,十年之后再转战天下。但诸国使节的前来让赵王丹有一种被威胁的感觉,若是他如此轻易地将石涅贩卖天下,岂不是被天下人轻看。

了解赵王丹纠结的心思,李御很自觉地顶了上去,主动承担和几位使节的交锋,更是提出了一个极为疯狂却很是贴心的建议,那就是将赵国百年来的石涅之技贩卖天下。能让李御如此信心的原因便是经过百年的专研,专注于提高锻造技艺的赵**器监终于研发出了锻钢的技艺,虽不太成熟,锻炼次数不多,却也让军器制造技艺整整迈上了一个台阶。而石涅产量极为稀少的诸国绝对还没有达到如此技艺,甚至想都不会想到。

锻炼几次的钢剑和用石涅为燃料锻造的铜剑相撞,钢剑无损,铜剑出现了缺口,对撞十次之后,钢剑出现细微的缺口,铜剑损毁,而铁剑不过三击即毁。若是这样的钢剑普及大赵军中,可想而知其所带来的变化,赵国的军力会在短时间内骤升数成,秦军甲士不再是大赵铁骑的威胁,甚至连赵军甲士都能与秦军甲士一争雌雄。这样的结果让赵王丹大喜过望,直接将此技艺列为赵国最高机密,特选五千兵士护卫军器监中的铁匠,实则领监视之责。整个大赵朝廷,了解此事也有资格知晓此事的人不过五指之数,连负责赵**器供给的郭氏一族也仅能知晓一二,不知道锻钢技艺的发展情形。

锻钢的出现使得赵国铸铁技艺整整提升一个台阶的同时,也宣告了之前一直使用的铸铁技艺沦为二流之物。在没有完全好准备之前,未免其余诸国引起jǐng惕之心,赵王丹不想铸钢技艺现于人前,只是发展百年的铸铁技艺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和李御商议之前,赵王丹一直为这件事伤神,要知道大赵专研百年的铸铁技艺绝对不差,比之其余诸国高出不少。听李御提议将石涅铸铁技艺贩卖天下,赵王丹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这个主意着实不错,他们大赵不要的东西能让其余诸国购买,简直是太好了。

只是这样的提议如果由赵王丹提出,那会引起诸国的jǐng惕,也会引起朝中大臣的激烈对抗,赵王丹一时之间有点迟疑。一边是庞大的财富,一边是可能导致的结果,赵王丹踌躇不已。

关键时刻,李御自然很主动地顶缸上去,承担下那可能导致的骂名,让赵王丹那个感动的。

对石涅铸铁技艺的贩卖,有着二十一世纪计才的李御偷换了一个概念,并没有一次xìng以大价钱出售,而是加之于每石石涅之上。百石石涅加上了五金,看着虽少,所得的财富比一次xìng出售多了不知几何,要知道其余诸国所需的石涅可不是几万石而是几十万石乃至更多,想想那每百石多出来的五金,赵王丹私下算计了一番,被得出的结果吓了一跳,也被李御的才智惊了一番。

“……。将石涅之技贩卖天下,乃是为我大赵险中求胜。若是我大赵仅满足于强国之列,只需安稳赚取财富,以充实国库,增强军备,十年之后必是天下强国,重现赵武之风。然则一旦秦、魏、齐、楚四**备赶超我大赵,那便是我大赵亡国之rì。因而我大赵不可满足于此,唯有力压于身,奋发进取,方可先于诸国,王图霸业可期,还望老太祝莫怪。”说完之后,李御再次躬身行礼。

“哈哈哈,王上和将军既有定计,老夫便放心了。未免诸国疑心,老夫陪王上行好此计。”听了李御的解说,赵容开怀大笑。他最担心的就是赵王丹贪图一时之利,将大赵置于险地,现在听这么一解释,心中的郁结解开,他为王族有这样的君王感到骄傲,为大赵有这样的君王感到自豪。至于李御,自然也是大赵的骄傲。

“多谢老太祝。”得到老太祝的支持,赵王丹心中松了口气,王族毕竟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只要王族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那么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困难。

“能为大赵助力,老夫在所不惜。王上,外边想必不定,臣这便离宫。”能猜到外头的情况,生怕给赵王丹计策添乱的赵容决定快点出王宫,约束住那些从来都不安稳的王族。

“寡人送老太祝。”

“无妨无妨,王上尽可和将军定计,知会老夫一声即可。”摆了摆手,赵容在太子启的扶持下快步走出了大殿,他现在充满一种兴奋和动力。

第一百七十六章自损三

“李卿,苦了你了。”等老太祝和太子启离开,赵王丹抱歉地握着李御的手说道。今rì在朝阳大殿上,可都是李御在承受他们所定计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压力,而使他这个君王并无任何声誉之损,只是这样的话,李御可就被赵国群臣误会大了。

“王上此言,末将惶恐。能为王上和大赵分忧,乃是末将本份,何敢言苦。”慌忙拒绝了赵王丹的歉意,他可不想让赵王丹认为欠了他什么,有时候,君王的歉意可是会要人命的。当然,他也没忘说一下冠冕堂皇的话,这种时候不说白不说,他可是要时刻保持赵王丹对他的信任。

和府中的两位先生商议之后,李御便决定让他自己承担所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