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醉枕美人 >

第128章

醉枕美人-第128章

小说: 醉枕美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械陌鬃忧崆崧湎缕迮蹋且荒ㄓ莝è深深掩藏在眼底。

“先生之言过甚,单倒是有一事请教小先生,李御意在共城,我齐国应如何应对?”笑着问了一句,田单将早就准备的疑问提出,只是将赵军换成了李御之名。在田单心中,只有那位年少将军才是他最忌惮之人。

“出兵助魏,联合秦楚燕三国,以势压赵。”听得田单之问,年轻人的眼中泛起浓郁的兴趣,寥寥数言将心中的计策合盘托出。

第二百四十四章齐策(一)

“将军,魏王已同意我军借道。”

“嗯,下令拔营。”

听到军中文事彭邦的禀报,李御放下手中让人头疼的竹简,起身走出帐外,对着清晨冒起的金乌深深吸了口气,将心中的寒冷尽数驱散。

等待了五rì,终于等到了魏国的回应,李御虽有信心认为魏国无法拒绝,然则世事无常,没有结果之前总是让人有些忐忑。若是魏国拒绝,李御还真不敢强行通过魏境,那不是胆量,是找死。

此时,离李御大婚之期尚有十八rì,一切如常。

随着将令下达,整个大营瞬间动了起来,一个个锅灶被收起,一个个营帐被迅速收回放在木轮车上,一队队兵士有条不紊地列队。

看着井然有序的部队,李御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不用讲资历的年代,年未弱冠便统领十万大军甚至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然则这也是一个最讲资历的年代,底下那些爬了一辈子的都尉将校桀骜不驯,对于那些轻易爬到他们头上的贵公子不屑一顾,没有彪悍的战绩想让他们彻底屈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是表面上点头应是,背后使点小拌子是很寻常的事,但一场涉及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大战,其转折点往往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那位惊采绝艳甚至留下千古佳话的赵括败于长平未必没有这个原因在内。

李御清楚地知道他自己的年龄和资历,虽说他的声望在普通甲士中不低,可那些都是虚的,军中都尉和低层校官却未必买他的账。因而他才另辟蹊径,以利诱之,这也是他在滇国大方分账、在楚国对那些将校买卖楚物无动于衷的原因所在,利益均分才是王道。

从军的初衷本是保家卫国,这是大部分赵人兵士的想法,却掩盖不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养家糊口。尤其是当上校官之后,有了权力,人的yù望会不由自主地膨胀,对于钱财的渴望也会变大,现在的赵军可没有吃空饷的做法,但是克扣一些物资倒卖是最正常不过之事,即便一心为国的廉颇大将军都未能免俗,何况那些个几乎看不到上升希望的都尉。

在军中,只有能让属下看到希望的将军才能得到最大的爱戴,那些希望不外乎升官发财。而赵国对于将军之位控制极为严格,战功升爵倒好说,军中升职却是难之又难,李御只能在财物上打开缺口,目前看来效果着实不错。

“主公(将军)。”

得到消息的虞庆和王缭走了过来,王缭的脸上透露着兴奋之sè,他出山的第一仗便要打响了。特别是在看到李御对军队的强大掌控力后,王缭心中的野望不由自主地膨胀起来,共城便是他王缭最好的舞台。

“两位先生,昨夜歇息可好?”

笑着对两位先生说了一句,对于那共城的十万魏军,李御虽有重视,却没有太过在意,这是他的自信,也是做给麾下的将士看的。将乃兵之魂,无论何时,主将必然要保持胜券在握之势,方可率百战百胜之师。

“善。”

“如此,随本将一观大军之势。”

“诺。”

从邯郸出发到如今进发共城,李御对于两万甲士的掌控已是如指臂使,这也是他对共城之战的自信来源。曾经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魏之武卒随着秦军甲士的崛起已然没落,没有了那雄心,老虎都成了一只病猫。不过这也幸亏此来滇国的是完全由赵人组成的部队,若是换成那些由外胡和其余诸国之民组成的部队,本质上便区别甚大,那些纯粹是奔着常备军的月俸去的,两者战力根本不可同rì而语,这也是廉颇坐拥近二十万大军却没有进攻不过五万魏军驻守的孟门关之缘由。

在魏王同意赵军借道之后,驻扎在韩。国管城的赵军越过大河,度过少水,往共城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田单以大司马田辛为将,统领五万jīng兵驰援魏国。君太后病危,齐王建没有心思理会朝政,齐国政事皆由相国田单一言而决,即墨之战后的齐国首次露出其狰狞的爪牙,向天下人宣告齐国依然是那个雄霸东方的齐国。

“兄长,御儿图谋共城,其余诸国恐有责难?”放下手中的酒樽,没有什么心情的赵禹望向西南,忧心忡忡地说道。

“莫要担心,御儿此行,即便有难,不过小疾而已,再不济也可退守中牟。滇国之行太过顺利,我倒想让其余诸国给御儿来次败绩,有我等在,御儿还败得起。”笑着说了一句,赵胜没有怎么担心,他还希望让李御尝尝失败的滋味,打磨打磨方能成不世名帅。

“如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听到赵胜的话,赵禹也不觉点了点头,这未来女婿的路实在是太顺利了一点。若是照此发展下去,一旦遭遇大战,恐有倾覆之危,重蹈当初赵括之覆辙。当初马服君在世之时,不让赵括为将,便是看出其中隐忧,可惜马服君去得太早了。

生逢此时,寄托了王族和将门的希望,李御的路必非寻常,只有在挫折中方可快速成长。即便是王座上的那位,也阻挡不了这些看重李御的大族之决定。

“放心,你现在应和行人商议御儿大婚之事。”现今让赵胜最为关心的便是李御的婚事,这可是关系到他们王族和将门的联姻,也是赵韩两国彻底站在一起的明证。此后,赵韩祸福与共,赵国振兴有望。

“嗯,我这便去查看一番。”有了李御这个纽带,赵禹和赵胜的关系越发亲近,两人之间很是随意。

等赵禹离开,赵胜从袖中拿出一块绢帛,紧紧握着,望向西南的目光带着忧虑。希望李御能度过此劫,之后大赵的未来便是一片光明。

“恭贺王上,李将军图谋共城,大河以北数百里沃土将尽归我大赵,实乃我大赵之幸。”站在**殿中,俊俏的巨鹿侯微笑着恭祝赵王。

“哈哈,李卿之行,赵国之幸,寡人之幸。”听得李御的意图,赵王丹的心情异常开朗。只要夺得共城,魏国大河以北之地将纳入赵国版图,让赵国南疆防线连成一片,一解赵国燃眉之急。

“王上所言甚是,只是……”

“只是如何,巨鹿侯但言无妨。”

“只是邯郸城中有些许微言,恐对李将军无益。”低下头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句,赵穆的嘴角翘了起来。

第二百四十五章齐策(二)

“只是邯郸城中有些许微言,恐于李将军无益。”低下头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句,赵穆的嘴角翘了起来。

“是何流言?”听到有关李御的事,赵王丹都是异常重视,那可是他未来征战天下的柱石。

“有人言将在外君命可不受,李将军忠心为国,实乃我大赵柱石。”

“此言在理,又如何对李卿无益?”对于这句话,赵王丹可是很认同的。得李御为将之后,赵国形势一片大好,赵王丹数次封君于他,皆被婉拒,对李御可是发自内心地喜爱。

“也有人言,李将军夺得周鼎、平定滇池,威望rì隆,骄奢跋扈,滇池之财皆为其所有。现又擅自谋夺共城,无顾君王之令,实乃为河内之利,收取兵士之心。还有人言,李将军将滇池之财分于兵士,又许麾下兵士贩卖楚物,恐有野心。下臣以为此乃诛心之言,王上切勿信之。”继续说了一句,赵穆低垂的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这些他可都没有说错,市井里确实有这样的流言,只是无人知晓其根源罢了。

“哼,如此流言,岂可信之。巨鹿侯,李将军一心为国,寡人信之任之,切勿再言此等无稽之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下方的赵穆,赵王丹沉声说了一句。

“下臣惶恐,必谨记王上之言。下臣还未恭贺王上,鹂夫人有孕,王上又将添一王子,实乃我大赵之幸。”见赵王丹有不悦之sè,赵穆及时岔开了话题,心中却没有丝毫沮丧。有些东西,再如何信任,听得多了,也是会出现不适的。

“哈哈,寡人正要去看看鹂夫人,巨鹿侯随寡人同去。”想到怀有身孕的楚女,赵王丹脸上喜sè更浓。自从王后韩晶生下赵启之后,他的夫人中可是再无喜讯传来,如今楚女怀孕,怎能不让赵王丹兴奋,哪位君王会嫌自家的王子多。虽说赵启已有九岁,然则赵王丹依然难以放心,谁人知道赵启是否能活到成年,继承赵国的王位。

“诺。”想到那位怀有身孕的鹂夫人,赵穆将一抹惊喜深深埋在眼底。

在李御所部向共城进发之时,函谷关的秦军大营迎来了一位新的主帅,一脸肃然的中年男子坐在将位上环顾帐内,轻声说道:“下令,出兵安邑。”“诺。”

随着中年男子的一声令下,五万秦军甲士出兵函谷关,轻易夺取了仅有数百魏军守御的安邑城。

虽说邯郸之战时,魏国趁势夺回河东之地,然而不复强国霸主之势的魏国已无力守御这孤悬在外的国土,只是象征xìng地派遣了数千兵士守御,顺便将河东之民迁往本土。也许,魏国早就知道这河东之地已不是他们的国土,能刮一点是一点,称霸数代的魏国没落至斯,不知魏国先王地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指着不肖子孙骂个天翻地覆。

见到秦军前来,安邑城的魏军早已逃得不知所踪,重出函谷关的秦军让赵韩楚三国骤然紧张起来。

韩王以公子闯为将,领兵十万驻守野王,和赵国高都之大营遥遥相望,随时准备应付秦军的下一步举动。楚国再次增兵鲁关,让一个小小的鲁关守兵达到二十万,楚国君臣可着实被秦军打怕了。

秦军一个小小的动作便牵动了数国君臣的心,这就是彪悍的秦国,让山东六国闻之胆寒的秦国。即便是武力与秦国齐名的赵国也没有如此威势,这是秦国数代君臣以其强悍的作风、辉煌的战绩证明了秦国的强大,最主要的是武安君白起用上百万山东六国将士的xìng命支撑起秦国不败的威名。

“先生,秦军此举,不知是何用意?”

看了看手中的绢帛,得知秦军驻守安邑后便毫无所动,李御眼皮不禁跳了几下,脑海里不觉地闪过几个名震千古的人名。

过了宁城,离共城不过八十里,一条条情报汇集到李御的手中,让他对此战引起的诸国反应尽收眼底。而出于对王缭的信任和考验,李御将所有情报都报与他,军队布置也是言听计从。

“秦之所图,无外乎河东之地。孤悬于外,迁民于内,魏国想必以河东之地,使秦国之兵牵制我上党大军。”看了一眼绢帛,王缭便猜出了秦军的意图,甚至将掩藏在下面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几乎能和秦魏两国私底下达成的协议一致。要是让秦魏两国君臣知晓,都要吓得跳起来。

“贤弟,秦军会否击我长平之地?”在领教过王缭那惊采绝艳的军事布置和局势分析之后,jīng于内政的虞庆很自然地做起了他的副手,尽可能地完善共城之战的漏洞。

“若是秦军敢觊觎长平之地,我便叫秦军有来无回。”看着面前jīng致到令人发指的地图,王缭的话中透着强大无比的自信。尤其是知晓李御那无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