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秦武大帝 >

第39章

重生之秦武大帝-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秦武大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我们常说的是“相生“与“相克”。阴阳家的邹子的五行学说使其成为了大秦帝国的杰出修士之一,在抵抗太古妖族、鬼族入侵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另外诸子百家还有农家、杂家、名家、小说家等一百多种流派,可惜由于与大秦帝国的国情相违背,没有能发展起来。特别是随着《基础修真》的推广,各种武学、修真盛行,凡人界大陆已经开始走上了武道。诸子百家之中的墨家则发展成为了游侠,散修,一度称雄凡人界大陆,这是后话。

墨家是战国、大秦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墨家在是凡人界大陆大秦帝国诸子百家中武学修为不高,但是杀伤力极大的一个流派,墨家修真后成立了墨门,墨门门主就是墨子。墨门分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内门弟子修真,外门弟子大部分习武。内门弟子还有一个专门培养死士和游侠的。

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其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由于大秦帝国强大的国力,墨家在地球华夏主张“非攻”的和平思想没有能够在异界这块凡人界大陆得到广泛推广。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最好打抱不平,凡人界称之为墨侠。

墨门死士的领袖是巨子。墨门纪律非常严明,门规森严,墨者之法,同门相残,无端杀害大秦同胞,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诸子百家的兴盛,为大秦帝国修真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第72章 “扒灰”的卫宣公

墨家学说的兴盛与其墨家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家是先秦时代唯一的有严密的组织和鲜明的宗旨的学派。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其首领称为“巨子”,墨门门主墨子是第一代的“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一般都是由门主担任。

墨子是秦文帝身边的大红人,秦文帝嬴思特地在中央政府设立了墨衣卫,墨衣卫指挥使就是墨子。

“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儿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萨满教新任圣女梦可儿此刻正跟弟弟嬴空空一起玩耍。看着两小无猜的两姐弟,司徒静、马婷婷跟周妍有着说不出来的欣喜。

周妍即前朝周天子姬延之女,大秦太妃,陈轻扬的贵妃,上古先秦时期周国的女人也称周姬,赵国的女人也称赵姬,秦国的女人也称秦姬。

秦武王嬴荡举鼎受伤后,周天子姬延以及东周公、西周公把周妍嫁给了秦武王,周妍本来以为是羊入虎口。没有想到的是陈轻扬处处礼敬有加,温文儒雅,一点也不像她幻想中征战四方杀人如麻的恶魔。

渐渐地,更随着跟司徒静、马婷婷日夜相处,耳濡目染之下,周妍也开始倾心于陈轻扬。

陈轻扬跟魏珍失踪已经一年多了。期间,马婷婷传讯了不下百次给陈轻扬,都是杳无音信。

随着太平十三年《采石矶和议》的签订,大罗马帝国跟大秦帝国两国一直相安无事。倒是马其顿帝国跟天竺一直在打仗。整个天竺也就是印度北部几乎都要被亚历山大打下来了。

而同一时期的地球,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东方战国七雄的领土总和,如果不是隔着青藏高原以及强大的匈奴人、广袤的西域,那时候的亚历山大没准还会打到东方华夏。

马其顿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手上,国力之强大达到了巅峰。

在短短的数年内,亚历山大创下了在希腊人中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辉煌业绩。

他横扫大罗马帝国西境,先后统一希腊城邦全境,进而攻克中东地区,占领原属大罗马帝国的拜占庭。以强大的姿态击溃罗马军而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雄踞亚欧三洲,称霸两河流域。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凡人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已经占据其二三,除了大秦帝国让亚历山大心生畏惧不敢挑战外,他征服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全境或部分地区约五百万平方公里。

在大秦帝国,大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三国中雄居第二,马其顿帝国在亚历山大在位达到全盛,西方历史学家也称之为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经济,融合东西文化,并且鼓励各民族间通婚,加强融入东方文明,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族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他是希腊人的英雄人物,相当于大秦帝国的秦武大帝。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亚历山大帝国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后来,又充分借鉴了大秦帝国的魏珍变法,实行郡县制等大一统的变法,历史上称之为亚历山大变法。

而亚历山大变法在地球是不存在的,地球的亚历山大在一次远征军途中身亡,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土崩瓦解。而凡人界大陆亚历山大却活得好好的。

亚历山大的王位来之不易,地位并不牢固,因为他的母亲奥林匹亚斯和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发生了矛盾,原因是腓力爱上了阿塔拉斯的女儿克丽奥佩特拉。亚历山大的父亲喜新厌旧,随之也对亚历山大的宠爱大不如前。自古帝王心深似海,可怜生在帝王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中原东周时期的卫国。

卫宣公于春秋早期即位为卫国国君,他为儿子太子伋聘的是齐国齐僖公的女儿宣姜。还没有等拜堂成亲,卫宣公见这个女子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非常喜欢,就干脆把这个女子纳为自己的妻子。然后,卫宣公给儿子伋另外娶了一个妻子。霸占未来儿媳的时候,这个夷姜也就是太子的母亲还在,为此,他在淇水边上修建了一座华丽精美的高台,史称新台,和宣姜住了进去。

诗经里的《邶风·新台》说的就是这个新台和这件事情,嘲笑卫宣公“扒灰”,嘲笑宣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歌曰: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意思是:新台倒影好鲜明,河水洋洋流不停。本想嫁个美少年,鸡胸老公太不行。新台倒影长又长,河水不停汪洋洋。本想嫁个美少年,鸡胸老公真不祥。撒下鱼网落了空,一个癞蛤蟆掉入网中。本想嫁个美少年,换得驼背丑丈夫。

老百姓用这首诗来嘲讽卫宣公。整个卫国的百姓都在嘲讽卫宣公恬不知耻。

可惜宣姜一个弱女子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任由卫宣公摆布。没有多久,宣姜为宣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等到太子伋的母亲去世后,卫宣公就把宣姜立为王后。自古一入后宫深似海,人心浸染其中也开始复杂难测起来,这个宣姜成为王后,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和公子朔在宣公面前说起了太子伋的坏话。

第73章 “扒灰”的演变

卫宣公没有因为自己抢了太子之妻而感到羞愧,反而觉得这个儿子是眼中的一根刺,时时在扎着他,提醒自己的荒唐。因而非常讨厌这个儿子,老早就想把他除掉。

因此,这个无耻的卫宣公找了一个理由,让太子出使齐国,然后设计在边境上除掉他。

卫宣公表面给了太子伋高贵的白旄使节,极尽风光排场,暗中却派人通知收买的杀手在边境上拦截,见到手持白旄使节的人就将其杀死。

可怜的太子伋将要奉命启程,宣姜与卫宣公生的那个大儿子公子寿就将这个阴谋告诉太子伋,并劝他不要去。

迂腐顽固的太子伋说:“违背父亲的命令保全自己,这怎么能行呢!不是圣人之道。”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往齐国。

他哪里知道这个父亲根本就是一个畜生。虎毒不食子,他简直想活吞了太子。圣人之道是惩恶扬善,哪里是逆来顺受。

公子寿见太子伋不听劝告,就以送行为名设宴灌醉了这个迂腐不堪的太子伋,并且盗走了他的白旄使节,先于太子伋赶到边境。见事先的约定应验,杀手们就杀死了公子寿。

愚蠢不堪的太子伋赶到后,看见公子寿死去,完全不知道怜惜自己的生命以及敬重公子寿的付出。

这二货太子还对刺客说:“你们应当杀死的是我,刚才杀错人了。”杀手们一听,这也不得了,杀错人了哪里还有赏钱,于是杀手头子一声令下,并不客气地杀死了这个二货太子,并且砍下来他的首级。

杀人本是亡命之徒,为了赏钱,不怕误杀,就怕漏杀得不到赏钱,这二货太子伋怎么可能不死。杀手们取了两个首级回报了卫宣公。

卫宣公很喜欢公子寿,公子寿不仅仅是卫宣公跟宣姜的第一个儿子,更是代表了卫宣公所谓的真正的第一次爱情结晶。不知廉耻的卫宣公哪里在乎世人眼球,反正他就是那么想的。

卫宣公看见最心爱的公子寿死了,非常伤心难过,很快就病倒了。于是,卫宣公决定立公子朔为太子。

第二年,卫宣公病情加重,最终一命呜呼。卫宣公死去后,太子朔立为国君,这就是卫惠公。

这个卫宣公也就成为了后世“扒灰”这个词的由来。“扒灰”成为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而且是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

后来越来越多版本,在民间也出现另外一种草根传说,流传比较广泛。扒灰这个词也因此越来越广泛。

民间更有传说:卫国有个汉子壮年时妻子便去世了,再也没有续娶。一个人带着儿子,到二十岁辛辛苦苦为他娶妻成家。可是祸不单行,刚成婚一年尚未有子的二十岁左右的独子也病逝了。

家里就只剩下了公爹和儿媳。公爹和儿媳日久生情,各怀鬼胎。一年冬天,公爹在炉子前烤火,不好意思向儿媳表白,就用炉边的木炭在地上写了两句诗:“中年丧妻实惶惶,夜夜无伴谁相依?”

公爹写完,为了让儿媳看到,就借故出屋去了。儿媳进来,看了公爹写的诗句,心里自然明白,也在下面续了两句诗。

恰巧有位卫国的私塾先生前来串门儿,公爹和他围着火炉闲聊。私塾先生看到地上这首诗,读罢不禁偷笑。儿媳发现后顿时脸红耳赤,焦急地对公爹说:“爹爹啊,赶快把炉子旁边的灰扒一扒。”

私塾先生对公爹笑道:“你的儿媳叫你扒灰呢。”这时公爹才看到儿媳写的两句诗:“公爹若不嫌侬丑,愿替婆婆当你妻。”

公爹满脸通红,三下五除二,扒来炉边的灰,把地上的诗盖住了。这件事情是两厢情愿,民间用来暗讽卫宣公无道,后面的百姓觉得这个两情相悦不妥,改良的加强版本变成公爹与儿媳妇互相谋害儿子(丈夫),发妻(婆婆),只求方便互相苟且,毫无廉耻之心。

“扒灰”一词从此更加彻底的贬义化了,而卫宣公就是开启这个词指定指代意义的开山鼻祖。地球后世的唐玄宗也是“扒灰”的杰出代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