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他从末世来 >

第938章

他从末世来-第938章

小说: 他从末世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餐过后退房,准备返回开罗。如果有时间的朋友还可以在这里体验下玻璃船、潜水艇、滑沙、沙地摩托、时间再长点干脆直接在这里考个潜水证回家。打的到胡尔格达公共汽车站,路过去机场的岔路上摆放着一架米格21战机模型。

埃及空军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实在无脸见人,想必这架也是无力报国虚度光阴得以安度晚年。坐上前往开罗的公共汽车,票价80埃镑。

出胡尔哥达向北,左手戈壁右手红海,沿路可以看到油井平台、抽油机、时隐时现的输油管道支撑着这个贫瘠的国家。荒山上不时出现的机动雷达站,路边戈壁上一辆废弃的苏制4x4轮式战车,不停的在提醒你。

纳兰涩琪和云落正身处火药桶——中东。近千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整齐的部列在公路的西侧绵绵几十公里。遥遥东望隐约的西奈半岛。当年摩西moses老头就是被法老围追堵截,最后狗急跳墙带领希伯来弟兄们横渡红海。

最后被基督和伊斯兰世界捧为神灵。还是古时候比较好混啊。想想纳兰涩琪和云落曾单车骑行上万公里,自助攀登数座雪山,周游列国,搁古代得有多少王公显贵挣着请纳兰涩琪和云落当食客白养啊,在这高手如云的世界里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唏嘘感叹生不逢时啊,只能把俺的二皮脸斜成四十五度。才能让云落的泪水不可以流下来!。途中休息的小镇四周环绕着沙漠,宁静安逸有点西部片的感觉。

晚时间正回到开罗老巢。

今天准备到开罗的伊斯兰世界看看。坐地铁2号线到sadat站换1号线到mubarak站下车,沿着kamelsedki一路向东,边走边看开罗的街景,顶着一大篮子面包骑车的送货人。各色混杂的民宅,站街兜售旅游品的小贩。

拐上albanhawi沿着高大古老的城墙走不远既是法蒂姆王朝al…fatimiyyah时期的开罗北门,左右两侧既是征服之门babal…futuh、胜利之门babannasr,一圆一方气势雄伟。进门往南就是哈恩哈利利集市khanal…khalili。

两门之间是哈基姆清真寺mosqueofal…hakim,哈基姆是法蒂姆王朝也就是传说中的绿衣大食国的国王,早先的法蒂姆王朝还是比较开放的,宫廷官员中不乏基督教、犹太教,政通人和帝国强盛。

到了他这代就开始衰败了,11岁登基称王,幼年被政教合一压抑的精神错乱走火入魔,杀戮异教残害忠良滥杀无辜嗜血成性。

还在朝廷里装神弄鬼自己整了个德鲁兹druzs派奉己为神,后来这个主儿仇家实在太多,最终暗遭化骨绵掌尸首全无,被别有用心的仆人哈姆扎al…darizy利用叱为遁化。

从征服之门往南沿着al…muizzli…dinallah街的条砖路面向南,岔路口中央是门楼一样的阿卜德尔卡特胡达喷泉和古兰经学校sabil…kuttabofabdelrahmankatkhuda,楼前有一小喷泉,一楼是学校客房,二楼则是孩子们学习古兰经的地方。

走胜利之门的al…gamaliyya巷子更有逛头,这里少了很多商业味道,确是正品中世纪的老巷子,错综复杂时不时的会走投无路闯进民宅。

再往南到路的尽头就是侯赛因清真寺埋着侯赛因的头盖骨,此侯赛因乃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也是堂侄,又一例混乱的王室婚姻),侯赛因清真寺是开罗唯一不对异教徒外开放的寺庙,其实里面也没什么。

很多善男信女在里面独自念经祈祷。门前的侯赛因广场midanhussein停满了旅游大巴。侯赛因清真寺附近和gawharal…qaid街上是集市最热闹的地方,玲琅满目看着热闹,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天朝出品。“一刀,一刀…”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阿你妈塞油?捆你七娃?你好?”不停的用韩语、日语、汉语来试探你的来历,把纳兰涩琪和云落当鬼子和宇宙人是对纳兰涩琪和云落最大的侮辱,你要是不直接说汉语或者英格利史纳兰涩琪和云落坚决不搭理你。

有几个老江湖火眼金睛见纳兰涩琪和云落直接就是流利的普通话,看到埃及人民努力学习天朝文化很是欣慰,纳兰涩琪和云落也给足面子进去转了转,挑了几幅纸莎草纸画cyperuspapyrus,这东西算是埃及特产吧。

自打廉价的华国造纸术由阿拉伯传入就绝迹了,市面上见的多是其它植物鱼目混珠的廉价印刷品也就几埃镑。

广场的正南过al…azhar街是爱资哈尔清真寺al…azharmosque,它的前身是世界第二古老的爱资哈尔大学。

其中一个建于十四世纪的宣礼塔双身双塔的结构独具一格。进这里得脱鞋戴帽,尤其是女人更要把自己裹严实点,这里面清净了很多,四下有几个教徒在闭目冥想,或者抄抄写写做着功课。

往西回到al…muizzli…dinallah街口,是戈里建筑群al…ghourplex,一个巨大的木顶跨街连接着两栋建筑,路东是戈里陵墓,路西是戈里清真寺,戈里这位老哥是马木留克mamluk时期倒数第二位皇上。

以78岁高龄战死异国他乡至今尸首不全,清真寺里面收藏着最后一任皇上图曼贝伊tumanbey的尸首,这位更凄惨,被野蛮的土耳其占领军杀鸡骇猴绞死在祖维拉大门babzuweila。想当年马木留克骑兵叱咤风云。

能在艾因基阿鲁特aynjalut野外打着胡哨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全歼蒙古大军,日薄西山之时也是个血红的结局。这里有家戈里商栈wikalaofal…ghouri,偶尔晚上会有免费的大裙舞表演,有兴趣的观看的话可以提前来打探下。

第一一〇九节习惯

旁边的小巷子里挤满了卖地毯的商贩,有穆斯林的地方就有卖地毯的,因为他们要早请示晚汇报随时向真主安拉表红心。

再向南路东是穆罕默德阿里喷泉muhammedalipasha,穆罕默德家大阿哥tusun在1816年死于鼠疫,这个穆家公子可不是纨绔子弟,1811年,年仅16的tusun就代父领兵出征沙特,荡平半岛收复麦加。

穆罕默德阿里丧子心切,特建此泉以寄哀思。该泉精雕细刻雍容华贵透着王室的气派。

再往南的十字路口既是祖维拉大门,这里是中世纪开罗的南门之一。跟天朝的午门差不多,古代经常有斩首示众的把戏在这里上演,当然也包括那个图曼贝伊。大门上两个高高的宣礼塔尖属于背后的穆瓦亚德清真寺。

在路边闲逛,看到一家水烟店,虽然从不吸烟但还是决定进去尝尝顺便休息下。进门就喊“小二,来两份,要苹果味的”,叽里咕噜说啥云落也听不懂,头一次沟通这么费力,等老板来时才告诉云落,店员是个聋哑人。

连烟带茶才2埃镑,烟具象个小塔,塔顶放烟块,炭块,经塔底的水过滤再吸入口中。抽这清淡微甜的水烟就像极端饥渴时舔到了一滴甘露,再来杯红茶,夫复何求啊。

吃过简单的套餐,打的直奔萨拉丁城堡saladincitadel,门票50埃镑,埃及人只要2埃镑。城堡建在穆盖塔姆山上异常雄伟,是1180年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东侵而建造。萨拉丁一直是公认的伊斯兰世界的英雄。

埃及金鹰国徽上的铭字就是萨拉丁,也是云落唯一欣赏的穆斯林,其它都是欺名盗誉食古不化心胸狭窄的政客。一生骁勇善战功盖至伟。在耶路撒冷大战德皇红胡子腓特烈、英格兰狮心王理查、法兰西小狐狸菲利普三路联军。

侠骨柔肠骑士典范,礼待对手善待俘虏;宅心宽厚慷慨仁慈,从不屠杀基督徒甚至开放圣城。

萨达姆和**这些宵小也号称自己是萨拉丁,估计这老头在天之灵得气得再死五百年。在伊斯梅尔搬到阿卜丁宫abdeenpalace前,这里都是埃及的行政中心,之后变成各路占领军的军营。

城堡内最大的建筑当属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又叫雪花石膏清真寺。里面人头攒动,法皇路易菲利浦回赠的那座破钟就摆在后面庭院上,正对着小净的池子。旁边是纳西尔穆罕默德清真寺mosqueofan…nasirmohammed。

在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映衬下既矮小又清净,内部却清淡质朴中透着精致。北面还有国家军事博物馆,门口一列坦克,一列飞机导弹,大部分都是苏制武器。里面的战争题材的西洋画很有看头,还有很多早期的武器比的军博丰富很多,有军迷强烈推荐去看下。

出城堡打道回府。在宾馆旁边的小巷子里找了一家面馆。从大锅里抄出来的热面倒上辛辣的调料,实在是有点不适应,一份才4埃镑。擅长营销的小伙计还从冰箱里拿出两盒奶酪一样的东西推荐纳兰涩琪和云落尝试。

一份3埃镑,里面还夹杂着米饭,清爽香甜味道不错。看纳兰涩琪和云落掏出相机拍照,小伙子也凑到镜头前挤眉弄眼,还有卖面的笑嘻嘻的胖大厨,镜头感相当强。左邻右舍的店家也跑过来让纳兰涩琪和云落拍照。

纳兰涩琪和云落招之即来有求必应。尼罗河固定的汛期。缓缓地来慢慢的去让埃及人与生俱来的自信与乐观,他们的快乐也感染着纳兰涩琪和云落。

在埃及的最后一晚。纳兰涩琪和云落沿市区尼罗河岸边而行,再一次慢慢的感受尼罗河两岸的夜色之美,不远处的码头边上停泊了几艘游船,纳兰涩琪和云落决定不如乘船夜游尼罗河。

船票50美刀(略贵),船行至尼罗河上,顶层的露天舞台便开始唱歌跳舞。英文老歌、埃及民歌,纳兰涩琪和云落随着熟悉的旋律站在人群后面斯文的拍巴掌起哄。随之**表演肚皮舞开场。未见舞娘,先闻铃声。

等到美人现身,只见舞娘下腹部所系的裙子上有一圈金属片,扭动的时候就会叮当作响。声音越响表明舞蹈技术越高超。在音乐伴奏下,舞娘要连续跳舞长达近1个小时,她们的身体素质都非常过硬。

舞娘们非常善于调动观众的情绪,她们会时不时邀请台下观众共舞。一般来说,由于舞娘本身“光彩照人”,成年观众往往羞于与其共舞,起来跳的也只是敷衍了事。真正能与舞娘共舞的倒是孩子们,他们是舞娘最好的“舞伴”。

跳完一段后,舞娘会选择性地走到台下某位游客身边起舞,这在以前就是索要小费的表示。听说曾经有来自海湾的阔佬,当场摘下自己手上的戒指或者金表赠送给舞娘。随着埃及旅游业走向规范化,这种事例几乎绝迹。

现在是由游船工作人员给舞娘和游客现场拍照,然后冲印出大幅照片、装裱后出售给那位游客,每张收取5美元。

肚皮舞起源于土耳其的宫廷舞蹈,之后逐渐从王侯深宫“飞入”寻常百姓家。也有认为是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类似肚皮舞的形象。据说,在古埃及法老时代,肚皮舞是表达对生命的尊崇和对神灵的敬畏的方式。

更有一种说法认为,肚皮舞源于一种庆祝妇女多产以及颂扬生命的宗教仪式。所以才会以腹部的摇摆为主要动作。舞者光着脚,是为了保持和土地的联系。

肚皮舞是非常女性的舞蹈,肚皮舞其特色是,随着变化万千的快速节奏,摆动腹部、使劲的舞动臂部、胸部,这些动作,成为肚皮舞。

肚皮舞必需在平滑的地板,赤足舞蹈,配合音乐,以极快速,错综复杂之感性肢体动作,快速的舞步,一如欧美的狐步舞般,交叉摇摆的舞姿,时而优雅、时而感性、妩媚娇柔,时而傲酷,神秘,肚皮舞迷人的特资,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舞曾为迎合欧洲游客而一度变得粗鄙不堪,最终变成淫乐的工具,但同样也受女权主义者喜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