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品鉴宝 >

第34章

超品鉴宝-第34章

小说: 超品鉴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刘奎鉴宝这件事,周海波自动联系到他们两家的亲戚关系,更动辄真要有宝贝,这韩冲也会纳为己有,不跟老百姓说实话,总而言之,周海波是不断往韩冲身上泼脏水。

要不是村长横加阻拦,苦口婆心地劝解,村民们还真要相信了周海波的话,给韩冲来个欲加之罪。

有一些村民陆续回家吃饭了,但总体上,鉴赏的村民不落少。

这时,轮到村口的王大爷了。

王大爷今天六十九,老伴在两年前走了,他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在国外,儿子在城里,小女儿二十六岁,还在江城读研究生,女儿说过把老父亲接到国外,可老家伙不崇洋媚外,落叶归根,不想离开中国。儿子呢也孝顺,希望他到城里,但王大爷亦放心不下小女儿。

毕竟自己可以去儿子家,小女儿要住在那,那儿媳妇肯定不乐意。

就这么,王大爷成了空巢老人,闲在这周家屯,谁家有热闹他也总会去凑一凑,好在王大爷身体不错,精神矍铄,可以自理,所以儿女们也还放心。

今天王大爷在家里找乐子不到,听大喇叭上喊老韩家的儿子鉴宝呢,便把自己的那些家底拿出来,想叫这家伙看看。

王大爷是个大烟鬼,他平生的两个爱好,一是喝酒,第二个就是抽烟。

可王大爷比起其他的烟酒爱好者还不一样,他的修养和气质超脱,不仅仅是喜欢喝酒抽烟,凡是与烟酒有联系的,比如这器皿,烟斗,烟嘴,王大爷亦爱收藏。

每一次,烟友斗客们上门,王大爷都会如数家珍地跟朋友分享他的收藏,在这周家屯,王大爷标新立异,成为了一个独到的老头,总之,王大爷不是普通的老头,这是村里达成的共识。

王大爷拄着一根石楠木的拐杖,走到韩冲面前,右手还拖着一个精美的小呢绒袋子。

不说这袋,仅是这根石楠木的拐,韩冲都下意识地高看了王大爷一眼。

韩冲岂不知道,石楠木乃名贵木材,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适合制作烟斗的材料,其木质细腻、坚固耐用,最重要的,它长在地中海沿岸的山坡及岩壁上,生长极其缓慢,没有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根本无法长成。

王大爷手拄石楠木的拐,韩冲对号入座便想到右边王大爷的袋子里很可能装的就是烟斗。

如果里边有石楠木制作的烟斗,恐怕今天还真要收走一件宝贝了,韩冲这一刻心血来潮。

“王大爷,您是来鉴宝的?”

“可不,小子,我这带来了几件宝贝,你给我看看?”

王大爷的手脚并不拖沓,反而轻便,将拐吸在地上,两手娴熟地翻开了呢绒袋子。

袋子外翻,里边的东西清水出芙蓉,韩冲猜对了,果不其然,里边是几个精美的烟斗。

对于烟斗,韩冲不熟络,鉴赏之中,韩冲真没经历过烟斗文化。

其实,烟斗并不是中国的老传统,它是西方的舶来之物,舶来的文化进入中国大凡是在清代,盛行乃是**战争前期。

那个时候,烟斗和鼻烟壶文化先从皇室将相中兴起,经过发酵,方传入民间,而刚刚进入中国时候,烟斗其实叫做“烟抖。”

用过烟抖的不难理解,叫做烟抖始末是为了把烟丝抖进去;让烟丝更紧簇。

后来,人们看着烟抖的形状像个小斗,才有人把烟抖叫成了烟斗,直到现在。

韩冲进入古玩行之初,倒也在书本中学习过有关烟斗的鉴赏,烟斗鉴赏主要在于材质,不同材质的烟斗鉴定有别,需区别对待。

就比如石楠木的烟斗最为金贵,鉴赏需要看它的火焰纹,鸟眼,硬度,可入门之后,韩冲才知道,一入古玩深似海,从此书本是路人。

因为,据他后来所知,最少有几十种木料都能仿出所谓的火焰纹和雀眼,而价格却和石楠有天差地别。

第五十七章海柳烟斗(二)

(感谢庞小胖打赏100,收藏小说小众,不像其他文,所以格外需要大家支持,有推荐票的都投给老武吧)------------------------------------------------------------假如照本宣科,你一定会在这上边交学费。

韩冲十分谨慎,他认出了其中有两个枣木的烟斗,一个是中号的,一个是小号的。

中号的烟斗有13公分长,小号的大概10公分,七七八八的,还有其他一些烟斗,材质乍一看,韩冲辨识不出了。

其实鉴赏来说,古玩行有句行话,鉴赏难在两头。

一是石头;石头有工业原料的石头,比如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建筑的石头,收藏的石头,还有佩戴的石头,包括了玉石。

另外一头就是木头,在韩冲接触的看来,楠木、檀木、红木,沉香,鉴赏起来都需要仔仔细细对于木头的纹理、气味,硬度,密度进行甄别,有时候脑袋看大了都无法拿捏。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一般的玩家不要太认真木头和石头的把玩,因为伤脑细胞是一方面,重要的在于,很可能掏心掏肺,最后竹篮打水。

王大爷是个特立独行的老头,用这些烟斗把自己武装的高大上,但实则,这些烟斗很多都是她国外的大女儿给她带回来的,王大爷具体也不知道这些烟斗什么材质,包括有一些烟斗,王大爷还没用过。

对于资深的斗客,关于烟斗、烟丝这些,恐怕比鉴赏师傅还要专业,哪个烟斗用得好,那种烟丝适合烟斗,装多少烟丝,吹烟的拿捏,甚至烟斗的清洗,使用的频率。可王大爷图的皆是一个乐字。

所以他不会计较那么多,也懒得理会这里边的学问。只要村民们欣羡的目光投来,奉承他是个文化人,王大爷便乐得跟个孩子一样,没准都能甩掉拐杖跳到半空中。

王大爷便是这么一个人,现如今烟斗太多了,他玩不转,就想着出手一两个,偏偏碰到韩冲鉴赏宝贝。

王大爷总认为自己这么多烟斗,应该有值钱的,所以才出现在韩冲面前,当下一本正经地看着前者,倒把韩冲的头弄大了。

这段时日,韩冲学习了书画的鉴赏,对于玉石亦颇有研究,尽管对其他石头不能触类旁通,但起码有点感觉,可说到木头,名贵的木材,韩冲必然左支右绌。

慢慢引出蛟龙,韩冲推动着蛟龙飞入那一堆烟斗之中。

王大爷的烟斗有七八个,两个枣木的烟斗一遴选,自动被掠过,然后蛟龙继续绕过一个鼠李烟斗。尽管这个烟斗面上无光,可韩冲透视发现,这鼠李烟斗的材质十分紧密,纹理更是美雅。

越看越耐看,当下韩冲便意识到,这鼠李烟斗应该是不错的烟斗材质,尽管不是古董,却可以收下。

接着白色的蛟龙静静地拂过两个小号的烟斗,停在了一只褐色带有黑斑的烟斗之上。

引起韩冲注意的,在于这支烟斗在蛟龙身上浮现了一圈光晕,尽管色泽清淡,但比起以往来,却莫名有一种美感。

特别的吸引力叫韩冲忽略了这烟斗的年代,总而言之奇妙的感觉叫韩冲一时有些亢奋。

这支烟斗状如柳根,表面似乎被润洗过,光洁如泥,黄褐色之间还有一圈圈的黑斑点,上边还生着很多雀纹,龙眼,天然的形成了一套图案,尽管看不出是什么,但整体呈现的美感令每一个斗客遇到皆会欲罢不能。

韩冲无不心仪此物,此刻虽不知道它价值几何,可能够有光晕出现,造型,材质均呈上佳,韩冲会以为价值不至于太少。

后来的一分钟,韩冲看过了剩下的两只烟斗,可再也没有出现这支烟斗上边奇特的呈现。

村民们都在等着韩冲的鉴定。王大爷双目殷切,探过身子焦急问道。“我说小伙子,我这烟斗你看过了,怎么样啊?”

韩冲刚才催动蛟龙,手上也丝毫没闲着,他煞有其事地故作一通鉴赏模样,实际上完全依赖的蛟龙。

韩冲心里有些惭愧,但面上也不能输。

笑了笑,韩冲指着其中的鼠李烟斗道。“这一支烟斗。”

然后指着另外一只海柳烟斗,“还有这一支烟斗有些价值。其他的我就看不准了。”

“你说这两只?”

王大爷之前也不相信韩冲有什么过人本事,利用他那凡人之眼就能看出东西的真伪。那还不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可谁料韩冲的话一语中的,平地生雷,还真叫王大爷感觉天雷阵阵。

可不是吗,斗客烟友们上门,谁也是喜欢用这两只烟斗抽两口,为这王大爷还跟几个朋友干过仗,责怪他们把自己的烟斗给抽多了。

正中下怀之后,王大爷有些佩服。

说值钱的是这两个,王大爷也有出手之意。

“小伙子,看来是大爷小看你了,既然你看出了这两个烟斗值钱,那他们值多少你知道吗?”

王大爷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韩冲压低姿态,谦逊说道。“说实在的,具体的价值我真不好说,可我感觉不会太低吧。”

“不会太低?我告诉你,不是不会太低,是很高。我大女儿给我从国外带回来的。这只烟斗。”

王大爷点着那支鼠李,“它是八千块买来的。”

“这只…”看着海柳,王大爷词穷了,因为这只不是他大女儿买的,就是他小时候就在手里把玩的,所以更不知道多少钱,但逞强的他还是说道。“这只两万买来的。”

正是这一秃噜嘴的两万,给了韩冲一个山里红。

他怔在原地,对自己的判断开始了怀疑。

两万,韩冲最起码还以为这海柳的烟斗品相,材质这么臻美,应该有三四万啊。

可两万,未免买来太轻松。

莫非是自己鉴定错了。

韩冲想起,自己曾经捡漏的一个玉貔貅,那次的宝光也是这么稀淡,那东西最后两万三,要不然这东西真的只是价值两万多?

刚才周海波不说话,可看到韩冲鉴赏出来这两只烟斗有些价值,他眼睛放电,身子不觉已慢慢靠来。

前边的那本破书周海波不在意,可眼下这两只烟斗美轮美奂,乍看上去就埋着学问,周海波眼又不拙,这次已经下定主意,把这两个宝贝抢下来了。

第五十八章海柳烟斗(三)

(求今天的推荐票,如果大家喜欢本书就用票子回应下吧)-----------------------------------------------------“我说他老王叔,你这烟斗准备出手不?”

周海波话说间已经凑到王大爷身边,拾眸示意这两只烟斗他有收下之意。

王大爷亦不是省油的灯,他有心出手,可待价而沽的道理他更懂。

笑了笑,打开天窗说亮话。“是海波啊?我准备出手或者我不出手还不是要看你给多少钱?”

“嘿嘿,我这烟斗方才说了最少三万起价,你要想拿走我这两只烟斗的话,这个数。”

王大爷竟然竖起了五根手指,他纯心是杀猪了。

不过,这也想得通。

王大爷小的时候,他爸爸就是地主,剥削农民惯了,王大爷耳濡目染,怎会放过任何剥削的机会。

但周海波可不是软柿子,分明带着几分鄙视,挤眼回应道。“王大叔,你女儿给你花一个八千,一个两万买来的,这话我可是听到了。我又不是聋子,你转瞬间起价到五万,这也太不地道了?这么着,这两个烟斗我给你三万。你赚两千块钱,这生意要得吧?”

周海波认为自己很大方,可老爷子根本不买账。

有点趋之如骛地歪着嘴,“要不得,要不得。我说了五万,你三万我是不可能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