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读档九八 >

第500章

读档九八-第500章

小说: 读档九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杨帆笑了笑,对此不置可否,让李海根本猜不出他的心意。李海看似在中间调停,可杨帆不认为他有什么好心,私下里还不知道怎么跟三星勾连的呢。自从他来到汉城,已经数次跟三星谈判,参与的人数很少,基本都是他的亲信,杨帆并不能收到什么消息。

不过既然他说出得饶人处且饶人,也算是服软!但是三星要从政府层面发力,杨帆也有所预料,也就无所谓的说道,“哦,是吗?看来三星真是狗急跳墙了。”

在李海自认放低身份说软话时,杨帆如此回答,算是连面上的功夫都不做了。

“你!”

闻言,李海脸色变了变,相当难看。

杨帆嘴上是说三星狗急跳墙,可到现在三星的人都没出面,而是李海打了头阵。杨帆也就差点在脸上写满三星狗急跳墙,怎么还把你支使的团团转?

话不投机半句多,见李海恼羞成怒,杨帆耸了耸肩,“好了,李市长,我还有点事也谈,就先走了……”

说完,杨帆也不等李海回应,直接就离开了,视李海为无物。

身为宁城市长的厉害,几时受过如此待遇,哪怕有,至少也得是省委前几号人物,一个根基在宁城的企业,居然敢这么对他,让李海一脸的铁青。

“太嚣张了……”

回到住处,在秘书面前,李海也不在意失态不失态了,再也控制不住脾气,重重的砸到了桌子上。

而李海口中太嚣张的杨帆,此时正在跟苏白谈飞利浦的事。

“叶总去了京城,跟今年新任的飞利浦中国区总裁张月谈了一下,他基本同意咱们的意见,不过还是要把方案送到总部,看总部的意见。”

启航将会借用一部分资源帮助飞利浦开拓在美国的市场,不仅仅是显示器,包括手机,甚至双方会在手机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跟飞利浦共同开拓欧洲市场。启航也会在中国帮助飞利浦巩固手机,显示器方面的市场。作为条件,飞利浦要支援启航在小型TFT液晶屏上的研发,对启航手机也提供一部分技术资源。

启航手机不管在研发上投入多大,底子还是薄,不可能都靠着摩托罗拉,尤其是在摩托罗拉已经对启航提高警惕了。

而飞利浦手机不管在中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份额都不高,反而不会视启航手机会对手。至于显示器市场,双方都不会重叠,反而更好合作。

启航试图在手机显示屏上突破,让苏白都有些怀疑,杨帆这到底是针对三星,还是按照既定步伐?

想了想,苏白说道,“三星在显示屏的投入可不低!”

“确实,他们这几年在数码电子上的实力增长很快!”杨帆点头赞同道,后世在手机显示屏市场上可是占据了一大半高端市场,包括苹果在内,很多高端手机显示屏都是三星在供货。

每逢苹果下单时,或者三星推出旗舰机型时,众多国内厂商都要大受影响。产能不足时,订单的优先顺序是三星自家第一,其次是量大的苹果。

启航想要到时候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现在就要在手机显示屏上投入。

在启航手机迎来大发展,熊猫手机也并购成功时,启航对手机屏的研发,不会没有订单。或许短时间里,定位中高端的启航手机不一定能用上,至少熊猫手机要求没那么高。

说了会跟飞利浦合作的事,苏白就问了起来,“三星通过韩国联系国内这事,怎么处理?”

现在在国内,启航带动的抵制三星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哪怕三星之前就释放了大家可以谈谈的信号,启航依然没有任何放松,在这方面对三星真可是穷追猛打……

如果仅仅只是想打击三星,杨帆倒不一定会花费这么大的力量,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等于启航跟三星正面硬干。三星手机损失的高端市场,一大半落入了启航手机手里,中低端市场也有不少落入熊猫手中。

杨帆无所谓的说道,“怕什么,反正现在启航居无定所。”

本来启航手机今年的目标是美国市场,国内市场准备等生产基地彻底成型之后再正式开发,可是当三星跳出来,让启航在宁城进行前期准备等于是无用功,杨帆就干脆准备把生产基地迁出宁城,至少零二年内不能指望了。

这实际上已经打乱了之前启航手机的计划。

杨帆一咬牙,干脆不追求自产,包括利润本来就不大的熊猫品牌,也直接交给苏城那边的厂商代工,顺便把启航手机的代工规模扩大。

启航手机通过几个月的磨合,其实跟那边代工厂商合作的已经很愉快了,不得不说,这些代工厂反应远在政府前面,早在第一批机型出来后,二月份他们就做好了启航手机扩产的准备。

如今双方增加在熊猫手机上合作更简单,大部分厂家的生产线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很快就能上线。

二季度,启航手机加上针对中低端的熊猫手机,大概有四百万订单发下去,已经是苏城那边代工厂商的最大客户之一。而很多代工厂商很多就是零部件供应商,在启航手机准备成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时,不少代工厂商也都表示,如果启航能谈出不错的条件,大家也愿意跟着过去。

想了想,苏白也只能赞同的点了点头,“也是,启航只要乐意,随时能找到人帮忙挡枪。”

这就是启航最大的底气……

如果之前大家心中没数,在启航手机一季度数据出来之后,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以启航手机为首,熊猫手机形成高低搭配,整条产业供应链年总产值甚至有可能超过五百亿。尤其这其中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的……

这个数字没有地方政府会不动心,哪怕沪城,都由一个副市长带队,出现在宁城的启航总部进行前期沟通。如果有意向,怕是下一步就会有常委过来了。

李海,张德水,古程为什么这么难受?

就是他们对启航手机的规模预计严重不足,启航手机真正爆发是从去年十一月,不过除了启航,或者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当时大部分人的眼光都防到了双十一恐怖袭击上。

这种情况一直到十二月杨帆的美国之行,才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认识。可是之前启航也没公布过销售情况,短短几个月,根本改变不了很多人的思维惯性,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启航手机在去年两个月的表现只是因缘际会,属于昙花一现,很快就会回到正常。这种观念一直维持到启航一季度报表出来。

如今距离双十一已经过去了五个月,阿富汗上规模的城市基本陷落,也标志美军在阿富汗最大规模的地面行动都已经完成,只剩下对零星抵抗的围剿。美国都恢复了歌舞升平,可是启航手机到了现在,依然强势的表现出不断上昂的态势,再经过启航自己的宣传,才算真正引起国内很多人的注意。

原来不知不觉中,启航手机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而李海,张德水,古程等人恰好是在这之前跳出来的,一下把启航给得罪惨了!

这一下就引起苏省,宁城大量人的不满……现在大家都在努力发展经济,本来启航手机爆发出来的态势是苏省,宁城的机会,如今被一小撮老鼠屎坏了大家的好局面。

什么商贸,外贸等部门的压力,只要启航稍微透出点投资的意思,像什么沪城,岭南分分钟会冲到最前面把所有子弹都挡下来。

沪城,岭南,也包括苏省,大家平时也只是互相留面子,牵扯到利益可不怕什么商贸,外贸等部门。闹到国务院一样敢大声说话。(未完待续。)

第800章三星真是好人

三星通过韩国外交通商部跟国内的沟通,很快就引起国内经贸,外贸,外资委员会等部门的关注。

各部门相关的询问当天就到了启航。

启航内部要不是就是不知道情况,要不就是不在公司。总之,接电话的人没权限处理,有权限处理的人在不在公司。

相关部委接连几个电话打下来,反应了过来,这是遛猴呢。然后这些部委的人就一脸的诧异,平时踢惯皮球了,如今追着皮球跑,还真不适应。

下一个电话就不是启航集团了,而是苏省外事处。

外事处通过副省长,最终消息传到了王兴思那里,然后就没动静了。苏省正考虑怎么让启航留在苏省,全力支持涿城申请出口加工园区,省长现在都直接飞往京城了,现在为这点事去问责启航。

王心思沉吟了一下,还是通知了外事处,让外事处跟相关部门联系,表明苏省省委正在跟启航沟通,嗯,启航是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对外出口明星企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十·五计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企业。

这话就这样经过苏省传到相关部委领导耳中,一脸的懵逼……

怎么个意思,你们不处理也就罢了,说这么一串干什么,给我们施压啊?

说启航很重要,让我们处理相关问题时谨慎一些?

本来这事他们就感觉奇怪,国外大集团多数都是借势压人,想捞取好处,还很少有人告他们在国内市场受欺负了。呃,书面用语上是商业纠纷……实际上不就是商业上找不回场子,想通过行政手段吗。既然都让韩国外交通商部都出面告状了,看来被欺负的还不轻。

如今苏省一出头,让这些部委跟国内数一数二的经济大省去纠结这个问题,他们才没那功夫呢,大手一挥,往上报,让更高层去处理吧。反正这事好说的很,我们的权利有限,在启航得到苏省支持后,他们根本不会对启航造成什么影响,那何必冒着跟苏省结怨的风险去处理这事。

于是启航就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上达天听了,跟国外企业产生商业纠纷,被人告上门了,其实就是把人欺负惨了,人家家长找上门来了。至于真实情况如何,他们不得而知,反正表面上就这么回事。会告状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不都说了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很快,叶清婉一脸古怪的摸起了电话,跟杨帆打了电话,“我们之前重组熊猫移动申请的贷款批下来了……”

听到这则消息的杨帆,表情也很丰富,确切的说,根本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装点现在复杂的心情。熊猫移动重组都完成了,到现在贷款批下来?

杨帆撇了撇嘴,嘲讽道,“这及时雨来的真及时。”

想了想,杨帆就忍不住问道,“这时候放款,他们就不尴尬吗?怕是启航之前的申请,银行都是从垃圾桶里扒出来的。”

之前为了这笔贷款,启航的财务部门可是从宁城到京城跑了好几次,一直都没放下来。

等过了春节,启航也就不抱希望,也就没人搭理这事了,准备等熊猫重组完成后,组合一下,到国外金融债券市场抵押出去,没想到现在贷款放了下来。

听着电话里杨帆得了便宜还卖乖,拿到一笔意外中的贷款,还不住的调侃银行,叶清婉忍不住嘴角勾出一丝微笑,这家伙真是一点都没变,想着,嘴里却说道,“嘴上积点德!”

“戚!”杨帆发出一声不屑的声音,“是不是又发生了点什么?”

叶清婉喜滋滋的说道,“当政的那位说了句中国需要这样的企业。”

“啊……”

杨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叶清婉手里的当政的那位,不是现在的一号,而是国务院的那位。

现在的这位在金融行业影响最大,虽然中央集权,不过走到他这个地位,自然想法跟基层又不一样了,在他心里不管国企,民企,首先还是中国企业。如果有足够的竞争力。总比外资要好。

所谓改革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