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带着如意扇 >

第24章

随身带着如意扇-第24章

小说: 随身带着如意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像这种说不定的事,宋文是不相信的。他瞄了那“人参”一眼,感觉很怪,不像树根,但说是人参嘛,却又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不过,他感觉倒是可以拍回去种看看,看这树根到底会长出什么玩意儿来,再说这树根确实挺漂亮的,说不定还能做盆栽。

想着,他就转头对黄小君说道:“帮我拍一下这棵‘人参’,上五千就不要了。”

他卡上只有一万多,他不想浪费太多钱在这上面。

“你不会真把那东西当‘人参’了吧?”

“哪会,我只是看那树根长得漂亮,想拍回去养看看到底会长出什么东西来。”

“嗯,那等会儿,我帮你拍。”黄小君点了点头。

说了半天,看到没人上来看,拍卖师就干脆开始拍卖。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第二十件拍品的拍卖,底价为一千人民币,一千,有没有人出价的,有没有人。。。”

拍卖师喊了半天,看到没人出价,就打算落槌,敲定这件拍品流拍。

这时,黄小君举起了牌子,说道:“一千。”

拍卖师看了,算是松了口气,总算没有流拍,要不然这对一个拍卖师来说,可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好,这位女士出价一千,一千、一千,还有没有人出价的,好,那位先生出价两千、两千,还有没有人出价,三千,这位女士继续出价三千、三千、三千,还有没有人要出价的,三千第一次、三千第二次、三千第三次,好,恭喜这位女士拍得我们台湾朋友为了见证两岸友谊而送来的拍品《人参》。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请出下一件拍品。。。”

只用三千块就拍到了人参,让宋文有点意外。不过也是,树根毕竟是树根,虽然外表好看,但谁知道这树根是什么东西,种出来能不能看,会不会开花。别到时候种出一棵臭树,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搞坏心情,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更何况,有三千快都可以去找个高级美女好好享受一下,若是用来吃饭,省着点用,都可以用一阵了。

拍下人参,又看了几次拍卖,感觉有点无聊,宋文就转头四处看了起来,正好前面几排外也有人转过头来。

宋文一看,那不是自己在门口遇到的那个娘们吗?连忙把头一低,龟缩起来。

黄小君看他鬼鬼祟祟的,就问道:“你怎么了?”

“不知怎么的,有点头晕,可能是这边的空气不太适合我,我看我还是先出去吧?”

宋文怕方才那娘们看到他,过来找他算账,就找了个借口,打算开溜。

黄小君不疑有它,就点了点头:“那好,你就先出去逛逛,我的展台在花卉区一百零三号,你就和宋虎他们先去那边,等会儿我再过去找你们。”

“好,那我就先走了。”

说完,宋文就低着身子,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黄小君看了,感觉他古古怪怪的。

澹台明岚坐在前面,抬头往后面看去,刚才她好像看到门口那无聊猥琐的下流男了,她发誓,若是让她找到他,一定要将他剥皮挫骨扬灰。

“岚岚,你怎么了?”

坐在她旁边的朋友看到她老是往后面看,奇怪的问道。

“我好像看到一个龌龊的家伙了。”澹台岚岚随口回道。

“什么龌龊?”

“哈哈,没什么。”

澹台明岚发觉自己说错话,连忙打了个哈哈略过,敷衍过去。

不过,她旁边的朋友显然不信。

宋文来到外面,想着还是先走为妙,免得遇到那娘们,有理也说不清。

于是,就电话给宋虎,说他要去市内,让他顺便跟黄小君说下,然后就拦了一辆的士往市里而去。。。。。。。。。。。。。。。。。。。。。

PS:新书不容易,各位喜欢的话,请顺手收藏,或者推荐、点击鼓励一下,谢了。

第三十五章略庵偶书(一)

南州位于福广交界,是着名的鱼米花果之乡,境内山川秀美,绿树环绕,气候宜人,物产丰饶。

据挖掘出的旧石器表明,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这片沃土上,不过那时一直处于蛮荒时期,直到秦始皇二十五年,才列入秦zhōngyāng版图,属闽中郡。汉代,以梁山为界,分属南越、闽越,延至隋开皇十二年,归于一统。

这里民风淳朴,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

宋文对家乡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不管哪一个季节,都有新鲜的水果,而且都是当季的。像chūn天,有枇杷、杨梅;夏天,有桃子、李子、荔枝、龙眼、西瓜、芒果、芭乐、凤梨、莲雾;秋天,蜜柚、橄榄、梨子、余甘、黄皮弹、柿子;冬天,有芦柑、红桔、果蔗等等等等。其中,又以香蕉最牛,一年四季,不管什么时候都有。

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之上,看着一间间保存完好的古老街道,宋文不由感叹岁月的无情。

这里是南州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老街,宋文每次来市内,就喜欢到这边走走。在以前这里整整一大片都是老街,可是随着旧区的改建,所有一切拆除,只留下这几排有着孔庙和尚书牌坊的老街道。

街道两旁的店铺之上,依稀还可以看清上面刻着的旧rì名号,“德信洋行”“刘记当铺”“通民药行”“老卢剃刀铺”。。。

看着那一个个旧rì名号,恍惚岁月流逝,回到那个年代。但蓦然醒来,看到周围的叫卖声,才醒悟不过是偶然一梦。

走着走着,来到老街尽头,那里是新建的古玩一条街。宽阔的道路两旁,有商铺,也有摆摊的小贩,但无一不是买卖古玩的。

今天或许不是休息rì,人流很少,只有三三两两的人蹲在地摊上看着东西。

宋文一边走一边看,这个摸摸,那个看看,什么都有点好奇。人家摆摊的老板看了,也由着他,反正也没人,权当图个人气。

一会儿,来到一个卖古旧书籍的摊位,他就蹲了下去,找着书摊上的书翻了起来。

书摊上的书说是古旧,倒大多数是新的,也不怎么古。有的是刚出版没多久的盗版,有的是八几年的,当然也有一些用毛笔写的繁体字书籍,也不知是什么年代的。

宋文喜欢看书,尤其是喜欢一些道家经典、中医或者奇闻异事之类的书籍,所以每次逛街他都会到有书的地方看看,淘淘宝。

找着书摊上的书翻看了一下,感觉其中两本还可以,就拿了起来,一本是《养鹤录》,一本是《略庵偶书》,也没有注明是谁写的。

他感觉书中写的东西挺有趣,值得一看,就对摊主问道:“老板,这两本多少?”

摊主看到宋文在书堆上翻了半天,也没要买的意思,心中就有点不耐烦,想赶他走。不过天大地大,顾客最大,也不好赶,而且现在没什么人,就让他留着,凑点人气。

这时,听到他要买书,瞄了一眼,就笑着说道:“这两本,要贵一点。”

“多少?”

“两百。”摊主伸出了两根手指。

“老板,你看我像傻子吗?”宋文指着自己说道。

摊主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的说道:“不大像。”

“既然不像,你还敢开二百,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宋文指着书皮说道:“这是牛皮纸,还有这字,圆珠笔,而且还是用订书钉钉的。老板,你不会跟我说这两本破书也是古董吧?”

摊主被他说的有点汗颜,心道要是古董他早就卖了,哪还会留在这边让人挑?

“一百五,不能再少了,你看看里面这字,多漂亮,普通人能写这么好看吗?”

被宋文这么一说,摊主也感觉价格似乎开的太高了,就主动降价。

“不是我说,老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毛笔字?用牛皮纸和订书钉怎么可能用毛笔字写,我看八成是用印书机印的,现在那印书机印出来的毛笔字就跟真的一样,谁知道是不是毛笔字。若不是看这里面的内容不错,我还不买呢。一百,最多一百,卖不卖,不卖就算了。”

“好好好,一百就一百,今天就算我赔本给你。要不要袋子装。”

“装起来吧!”

说完,宋文就从口袋掏钱给他。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摊主把钱放进口袋后,满是感慨的说:“小兄弟,你真会讲价,二百硬生生的被你砍了一半。”

“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书说不定就是你收破烂回来的。这会儿,指不定你在心里骂我傻帽呢?”宋文猫了他一眼说。

摊主闻言愕然,可不正是如此,他这些书还真的都是收破烂收回来的,一斤不到一块钱。

不过这种事却不能说出来,连忙说道:“怎么可能?”

宋文也不理他,拿着书又往旁边看去。

说真的,古玩市场里面的东西,工艺品和古董的比例不到九比一,不过东西真的都很好看,所以宋文才会到这边逛逛。

把古玩街来回逛了一遍,看看也没什么,宋文就走了出去,边走边拿起买来的书看了起来。

“《略庵偶书》。。。”

宋文轻声念着书名,慢慢的翻开书。

略庵偶书也没有注名是谁写的,据书中主人介绍,他是个医者,这本书不过是他随便写写而已。

书中所载的有时是他医一个患者的经历,有时是一个药方,有时甚至记载着怎么养花种草,怎么欣赏风景,可谓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里面还记着一个用竹叶做茶和做酒的方法,所以宋文才会把这本书买下来。

这时,一个衣着不俗的老人从他身边走过,听到他轻声念出《略庵偶书》这四个字,顿时停了下来,转回头来,发现宋文拿着本书在看,连忙紧走两步,来到宋文身旁。

“少年,请留步。”

宋文听到好像有人在叫,就停下脚步。回头看去,就见一个老人走了过来。

老人虽然一头白发,但看起来身体健硕,两眼炯炯有神,两道白眉如刀竖起,直冲云霄,看起来很威猛。

来到宋文身边,老人笑问道:“少年,我刚才好像听你在念《略庵偶书》,是不是?”

宋文看老人虽然说的也是闽南语,但明显带着外地口音,看来不是本地人。

一个外地人向他问话,似乎有点突兀。

不过看他一个老人对他一个年轻人好言好语的说话,他也不好说什么,就扬了扬手上的书,说道:“喏,就是这本,书名就叫《略庵偶书》。”

“能不能让我看看?”老人的笑容似乎更加和蔼可亲了。

宋文自是无可无不可,也不怕这老人赖他的书,就递了过去。

老人慎重的接过书,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起来,神情间似乎有点激动,手都有点颤抖。

良久,老人把书合上,递还给宋文。

“谢谢。”

“不用客气。”

宋文拿过书,就要走。

老人连忙一把拉住,说道:“不知小友愿不愿割爱,把这本书卖给我。”

“嗯。。。”

宋文感到奇怪,一本破书有什么用,又不是古董,就问道:“你想买?”

“是,若是小友愿意割爱,我愿意出十万。”

宋文一听,两眼顿时瞪得火大。

你个香蕉芭乐,什么是有钱人,这就是有钱人,这么一本破书居然出十万,他家的钱是多得发烧了吗?

第三十六章略庵偶书(二)

“少年,怎么?是不是嫌钱太少,那可以再商量。”

老人看到宋文似乎在犹豫,又说道。

“不是,老先生误会了。”宋文听了,连忙说道。

他是有点缺钱,但并不爱财。他只是奇怪老人怎么会对一本破书感兴趣,会出这么高价钱来买。他原本以为他是骗子,但看他神情、风范、装扮,怎么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