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随身带着如意扇 >

第12章

随身带着如意扇-第12章

小说: 随身带着如意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文还没娶老婆生孩子,家中只有他哥和林清兰生的一个男孩,他爸妈是宠得不得了,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他,平时更是连骂都不敢骂,以至于这小家伙脾气有点我行我素,也只有他老妈林清兰能降得住他。

今天要去帮人家做糖,也不敢耽搁,先吃了饭,就骑着摩托去和宋虎一起会和。

到了卤面店,宋虎还在吃饭,看到他来,连忙草草吃了,就和他一起向宋家堡旁边一间大瓦房走去。

瓦房两面有围墙,两面透风,看起来很光亮。里面砌着几个大土灶,上面架了六口大铁锅。这是村里搭起来让村民做红糖,或者红白喜事、办事情专门煮大锅饭的地方,只是这几口大铁锅是专门用来做红糖的,不能做其它用处,以防止做出来的红糖沾上其它味道。

瓦房一角,堆着昨rì砍来的竹蔗,山高的竹蔗看得人眼花缭乱。旁边还有一台榨汁机,田水正在那边榨竹蔗汁。

在没有榨汁机的年代,村里都是用牛拉着瓦房旁边一个人高的石磨碾着取竹蔗汁,如今可是比以前条件好了许多。

田水他爸益民正在给土灶点火,旁边他家叫来的几个亲戚都拿着一柄两米长的勺子在那边准备着,等田水把竹蔗汁倒进锅里煮滚,就开始拿着勺子撇去上面的浮沫。宋文宋虎看了,连忙也上前帮忙。

宋家堡做红糖的手法可是自老一辈的老一辈的老一辈传下来的,据说还是传自唐朝时期的做法。

说起来很神秘,但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先将竹蔗榨出蔗汁,然后倒在锅中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rǔ,等原本褐sè的糖浆颜sè变为赤黄,熬炼得浓稠后,取出晾干,最后得到的就是红糖。

在古法中还有加入石灰去渣和脱sè,但如今榨汁机上自带着过滤系统,得出的蔗汁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杂质的清甜蔗汁,所以现在村里都已经不用石灰,而且石灰放多了也对人体有害,至于sè泽,加入牛rǔ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在做红糖的时候加入牛rǔ,可以让糖的sè泽更加鲜艳也更加的富有营养,只是成本太高,一般人根本用不起。更不用说是用来挣钱的工厂,工厂中制糖大多就是用石灰和亚硫酸脱sè和澄清的。

做红糖说起来很简单,但过程却很麻烦。

在蔗汁倒入锅中的那一刻起,锅前就必须有一人站着撇去浮沫并且不停的在锅中搅动,免得下面的蔗汁凝结粘锅,还要不停的加入牛rǔ搅拌,使蔗汁sè泽变得鲜艳,等蔗汁熬炼得粘稠变得赤黄时,就要把变得赤红的蔗汁倒入一旁准备的木槽或者是用木头隔成的砖糖模具中冷却,等冷却后,红糖就做成了。

宋文宋虎一人站在一口大锅前,拿着两米长的铁勺不停的在满是蔗汁的大铁锅中翻搅,偶尔还要往锅中倒入牛rǔ。这些牛rǔ也是新鲜货,都是田水他老爸昨天晚上特地去村里几户养牛人家吩咐的,今天一早就送过来了,这么几桶,就花了好几百块。

熊熊的灶火燃烧,让宋文宋虎感觉火热无比,本来穿在身上的衣服几乎都快脱掉,只剩下一件内衣。但即使如此,两人还是一头汗水。

宋虎搅得两手发酸,便停下来甩甩手活动一下,瞄了旁边几个正卖力搅着红糖的几人一眼,心中轻声嘀咕道:早知道这么累就不来了,还不如在家里抱孩子。虽然最后田水家会送一些红糖给他做酬劳,但这付出和收获明显是完全不成比例,也怪不得他发牢sāo。

做好的红糖都被装在一个个袋子里,包得严严实实,免得吸水cháo湿。那些小砖头大小的砖糖也被放在一个个放着塑料袋的纸箱中码好。

第十八下鼠笼挖陷阱抓竹鼠等野猪

今天恰好是星期六,一堆游客来宋家堡玩,看到新鲜出炉的红糖,都想买,却被田水他老爸给打发走了。开玩笑,就在他要开锅做红糖的前一天,村里人就过来几十斤、几十斤的订了,他都不知道做好的红糖够不够大家分,怎么可能再卖给这些素不相识的人。

用牛rǔ做糖成本很高,也就自己吃做做可以,若是要卖,估计不是亏本就是没人愿买。

要知道一斤牛rǔ两块钱,竹蔗现在批发差不多5、6毛左右,七八斤竹蔗才能制出一斤糖来,算一下,最后做出的红糖每斤成本最少也要五块多,还没算上人工,而市面上的散装红糖也不过3、4块左右,这要是让工厂来做早就倒闭了。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虽然用牛rǔ做成的红糖贵了一点,但每年只要村里有人做红糖,大家都会买一些回去存着,不是本村的人为了能吃到村里用牛rǔ做成的红糖,甚至还特地早早的请村里人代买。可惜一年到头,村里做红糖的也没几家,注定是分不平。

村里做红糖的人家越来越少,主要还是嫌做成的红糖挣不了几个钱,还累死累活的,所以没人愿意自己做,因此每年村中用牛rǔ制成的红糖就显得弥足珍贵。

知道做糖累,田水家倒也没吝啬,中午吃饭的时候,又是鱼又是鸭又是鸡,非常的丰富。

吃过饭后,继续做糖,到了快晚上的时候,才把所有竹蔗榨成的汁做成红糖,累得宋虎和宋文就像小狗一样,哈哈叫,就差趴下了。两人又在田水家混了顿晚饭,酒足饭饱以后,就拍拍屁股走人。走的时候,田水家送给他们一人两箱二十斤重的砖糖,算是稍微弥补了一下他们快要累碎的心。

到了卤面店,宋文也没多做停留,取了摩托车,就往家里赶回去。半路上感觉带着两箱砖糖太累赘,就把它们收进了如意扇。

天sè已经暗了下来,山道两旁的竹林被山风吹得沙沙直响。

这两天天气骤然变冷,到了晚上,连个鸟叫声都没有,只有呜呜风声,听来怪恐怖的。

宋文骑着摩托行驶在山道上,听着耳边掠过的风声,心里有点发毛,感觉一阵阵凉意袭来,连忙摧快油门,飞速前进。心中想着是不是要在这山道上安个路灯,可惜他如今口袋中只剩下万来块存款,都快成穷光蛋了,哪还有钱买路灯。

车速飞快,一会儿就来到家门口前的小溪旁,他也不把车停在停车场,径自骑着摩托车从溪上平坦的巨石上开过去。

也不知道是溪水湍急,还是喝了点酒有点醺醺然,车子微微摇晃了一下,车轮一下子打滑,“嘭”的一声,整个人一下子往溪中倒去。

摩托车一倒,宋文立马反应过来,连忙用脚撑住,孰料溪中石面太过光滑,一个不稳,整个身子都往水中倒去,顿时一身湿透,像只落汤鸡一样。

溪水清冷,带着寒意传入皮肤,宋文不由打了个冷颤,连忙爬起来,扶着摩托往家中走去。

山下的新村那边还喂了一些鸡鸭,种了些菜。陈秀惠担心家里的一切,一早吃过饭就和儿媳孙子一起回去。他二伯醒来后吃完饭也走了,屋中只剩下他老爸一人。挖完笋后,本来宋远水也要回新村那边,只是宋文后院里的大水牛要生了,他得帮小儿子看着,所以留了下来。

宋远水在屋中看着电视,看到儿子**的推着摩托走进来,不由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了,弄得一身是水?”

“刚刚过来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

“那溪里的石头滑,以后不要骑车从上面过,快去换身衣服,免得着凉。你妈上次拿了一些红糖过来,放在厨房里,你等会儿切几片生姜,泡个姜茶喝,驱驱寒。”

“哦。”

宋文应了一声,把摩托车停好,就连忙往房间走去。

年轻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唠叨,即使明明知道自己是错的。

回到屋中,脱下湿答答的衣服,他就想跑到如意扇的温热水池中美美的泡个澡,却忽然想起自己好像喝的也是水池里的水,要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喝自己的洗澡水了,有没搞错。想着,他顿时熄灭了去如意扇的水池里洗澡的念头。

或许,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他有包子吃,你没有;他有赤兔别野,你没有;他有老婆抱,你没有,而是有一池热乎乎的泉水在你面前,你却不能跳下去洗澡。

虽然家中安了热水器,但天气变冷,即使在浴室的热水中洗澡也能感觉到一股淡淡寒意,而且在浴室里面洗澡感觉闷闷的,所以宋文都不想在家里洗澡。不过,他现在也只能凑活着。洗着,洗着,他还是感觉在如意扇中的水池中洗爽,里面暖暖的,水也温温的,就像温泉,不过却没有温泉的硫磺味,反而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水也带着一股沁人的清甜。

洗完澡,他就按着他爸的话泡了一杯姜茶喝了,然后就到如意扇中种番薯的地里看了看。

他惊奇的发现昨晚种的番薯竟然已经长出了幼苗,不由大奇。怎么说种下去也要几天才可能长出苗来,没想到一天就长出来了,真是奇怪。他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个所以然来,就干脆不再去想。出了如意扇,把小狗和小刺猬收进如意扇中,就趴在床上睡了起来。

今天一整天拿着长勺不停的在大锅里搅动,着实累得不清,没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是rì半中天。想起今rì要做的事,宋文连忙起床。

昨天拿了一天的勺子,今天胳膊竟然有点酸痛,看来是平安的rì子过得太久了,以后得好好练练。

穿好衣服洗刷完来到外面,他老爸已经不知所踪,也不知去哪,倒是饭给他煮好了。

吃完饭,他就骑着摩托车出门,不过不敢从溪里的石头上过,而是从横跨在溪上的木桥上过去,估计是心中有点怕怕。

山道清静,竹影婆娑,感觉和昨晚的诡异完全不同,也不知是不是白天的原因。

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山道上,宋文忽然感觉摩托车有点怪怪的,后轮好像有点摆,看来是昨天摔坏了,得找人看一下。

早知道这摩托车这么容易摔倒,就应该去买四轮摩托,可惜好的四轮摩托要几万快,便宜的又没好货,自己囊中羞涩,只能干想,真是一文钱难死英雄汉,他又没那个脸皮向父母要钱,看来得找个挣钱的法子才行。

宋文一边想着,一边开着摩托往山下而去。

蓦然看到有几个游客从山下走来,都不认识,看那傻样,应该是过来旅游的,看来以后得在山下弄个门什么的,免得这些人看到这边好玩,一传十十传百,蜂涌而来,不得清静。

来到山下,宋文找人看了下摩托车,发现没事,就跑去买了十几个鼠笼,又去市场买了些菜,就往回赶去。

摩托车还是有点摆,他不禁暗暗咒骂起修摩托的来,分明是修理摩托车水平不够,竟然说没事,要是出事非找那家伙算账不可。

回到家中,他爸已经回来,正拿着柴刀片毛竹编筐子。

山下那边有人专门收竹筐,是给人装茶叶和菜用的,他爸没事时就砍来毛竹编,挣几个小钱。

宋文把摩托停好,跟他爸打了个招呼,就扛着锄头、带着砍刀、锯子和买来的鼠笼一起上山。

今天他要去抓竹林里的竹鼠和野猪,要是再不抓,竹林都快被这些东西给祸害光了。

宋远水以前也去抓过,可惜没有抓到,看到儿子要去抓,也不管他,反正年轻人有的是力气。

在山上打猎或许是件技术活,但抓竹鼠相对来说要简单一点。

只要把买来的鼠笼放在离竹鼠洞口不远的地方,然后挂上诱饵,就可以了。竹鼠喜欢吃竹类的地下茎、竹笋,和其它植物嫩叶和根茎。宋文就投其所好,特地从竹林里挖了几根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