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步步高升 >

第785章

步步高升-第785章

小说: 步步高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互联网产业的布局上,方志诚利用这个能力帮助汉州抢先登陆,并在这两年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效果;而此次在房地产调控的问题上,方志诚又开始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曹尧的房地产商规避风险。

在寒冬还没有到来之前,曹尧出台这个政策文件,旨在让老百姓关注到房地产,并达成交易。房地产商在低谷之前找到买家,这样可以囤积一些资金,用来渡过难关。另外,曹尧房地产的泡沫并不是特别大,若是这种防御性的政策文件能够顺利推行,指不定这可能是一个暖冬。

第0992章未卜先知的能力

曹尧市发改委拟定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在常委例会上获得讨论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下发,并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监督小组,市政府秘书长涂道峰担任监督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推动全市各县区严格落实该政策。

建议下发到县区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弹,不少开发商难以理解,通过各种渠道向市政府施压,但在华夏,权力大于一切,即使你腰缠万贯,面对权力的时候,还是不得不低头。

当然,也有开发商嗅到了商机,在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同时,打出了一系列的宣传性广告,诸如“寒流来了,零首付,求暖冬”;“响应政策,三折售房”等等。大量的特价房涌现在曹尧市场,不仅让市内的百姓有了一种抄底的感觉,甚至还吸引了比较大的炒房团前来抢购。

所以曹尧市的房地产并没有因为调控遇到寒流,反而火了一把,这甚至还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对曹尧的现象进行解读。

有一篇行业评论认为,曹尧市政府的政策出台,虽然限制了房地产上涨势头,但却收获了老百姓对房地产这个行业的信赖,激活了刚性需求,让老百姓理解政府在关心他们的住房问题。因为曹尧市政府控制得很好,所以尽管有大量炒房团的资金进入,却发现在短时间之内,很难高价出手,这对于控制泡沫起到不错的效果。另外,房地产商应该从前年就开始嗅到了危机,他们比任何人知道不断上涨的房价存在风险,所以借这一轮政策,试图囤积资金,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足够的粮食。

魏群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翻阅了关于曹尧此次控制房地产的诸多举措,情不自禁地吐了一口气。从上次电视电话会议之后,省政府就在一直研究如何去除淮南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化,因为考虑到各种风险,所以一直没有成型。这让省委书记文景隆非常恼火,几乎每天都会拨打一次电话给拟定文件的主要负责人魏群。

曹尧市此次下发的若干意见,虽然简单,但执行性很强,比起省里现阶段的指导性文件初稿要更有效与针对性。

“方志诚真的是个人才啊!”魏群将材料放在一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打电话给秘书,让他将发改委主任沈寒春喊过来。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沈寒春匆匆赶来,魏群认真地打量了一下他,突然发现沈寒春这两年瘦了很多,眼神也没有当年那么有神采,那张皱巴巴的脸更加沧桑了。

“刚才我看了那份曹尧市发改委针对当地房地产行业泡沫而制定的若干建议,想必你也研究过,你是如何看待这份文件的?”魏群目光平和地扫视着沈寒春。

沈寒春已经习惯了魏群的这种方式,他每次心中都有想法,询问自己只不过是个流程,沈寒春停顿数秒,缓缓道:“不错的指导性文件,但只适合曹尧,不适合在全省全面推行。因为淮南南部几个城市情况比较特殊,若是用那种强制性的文件,恐怕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望着魏群眉头缓缓松开,沈寒春知道自己猜对了魏群的心思与想法。魏群摸着下巴,叹气道:“所以省里的政策性文件还是要做到宏观一点,不能太过于细化,这样下面地方不好操作,反而会变成一纸空文。景隆书记已经催了许久,所以务必在两天之内,形成文件,下发至全省各级部门。”

沈寒春点了点头,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会尽快形成材料,交给您审阅。”

魏群微微一笑,气氛缓和不少,低声道:“老沈,最近你听到一些风声了没?”

沈寒春尴尬地翘了翘嘴角,道:“听到了,但我不信。”

魏群满意地点头,道:“要坚信自己的判断。你去忙吧。”

目送沈寒春离开办公室,魏群脸上露出一丝愁容。在官场摸爬滚打很多年,魏群早已习惯各种压力,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做到举重若轻,即使刚来淮南的时候,与一把手文景隆之间的磨合出现问题,他也能做到全身而退。

但这一次,外面传出的风声,让魏群感觉到不安。虽然派系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但他隐隐觉得自己在淮南省长的位置坐得不会太长久。

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是一只年轻、有经验的雄鹰,一只觊觎着省长的位置,只要等到恰当的时机,就会取自己而代之。

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安感,是因为尽管磨合了两三年,魏群依然没有完全获得一把手文景隆的全部支持,这让魏群感到非常憋闷,却又无从下手。

相反,文景隆对宋文迪一直非常器重,这让魏群感到不可理喻。

文景隆是北方派系的核心干部,而宋文迪身后苏家及经济系的身影,原本应当处于对立面,他们走到一起,这让魏群感觉有种被背叛之感。魏群甚至与北方派系的高层大吐苦水,暗示文景隆已经有改弦易辙的苗头。

经过刚才对沈寒春的试探,魏群能判断出外界对自己的看法。魏群也很理解,自己早已被架空。决策权被文景隆给掠夺,执行权被宋文迪给抢占,或许自己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不过,魏群很不甘心,因为他是带着雄心壮志来到淮南,决心干出一番成绩,现在让他作为失败者离开,他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

沈寒春回到办公室之后,匆忙地点亮电脑屏幕,从邮箱中调出了一份文件。邮件是由方志诚发来的,关于对淮南房地产现状的一些看法及解决思路。文件篇幅很长,洋洋洒洒近三万字,内容详实,数据精准,观点鲜明,一看就知道是有发改系统工作经验的高手执笔的政策性材料。

沈寒春摸着自己的下巴,长叹了一口气,露出自嘲地苦笑,叹道:“难道我这是老了吗?”仔细一想,若是换做自己年轻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形成这么有针对性的政策性材料。

沈寒春再扫视了一眼,自己让下面人员拟写的材料,高下立判,差距实在太大了。

沈寒春研究方志诚的这份材料,细心地发现,其实方志诚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关注房地产的泡沫,并一直采集资料,如今将这份材料发给自己,是因为他知道,房地产行业将真正迎来冬天,政府的政策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真正让房地产进入绝境的是,市场已经濒临崩盘的边缘,只要压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会形成全面崩盘的局面。

沈寒春取过那份下属拟定的草稿,想了想将之撕成碎片,然后自己打开文档,决定亲自操刀这份材料。当然,沈寒春更多地是总结,将方志诚发来的这份详实的材料总结缩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沈寒春慢慢从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中走出来,然后将这份材料上传到邮箱,发送给方志诚,并在邮件中注明一些需要完善与修改的地方。邮件刚刚发送,邮箱提醒对面已经接到,沈寒春望着座机,几秒钟之后,来自曹尧的一个电话号码出现在来电显示上。

“沈主任,您的这份材料我已经收到了。”方志诚还是那种谦逊却不失骨气的语气。

沈寒春笑道:“因为下发到全省的文件,必须要精简,所以我浓缩了你的精华,现在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地方与你的想法相左?”

方志诚微微一怔,笑道:“沈主任,除了几个错用的标点和文句之外,这份文件堪称完美!”

沈寒春被方志诚幽默委婉的表达方式给逗乐了,他笑了两声,道:“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房地产其实一直就是各级政府的心病,明明知道它不稳定,永远有一天会成为洪水猛兽,但还是一步步放任它成长。”

方志诚语气严肃地说道:“所以这一次国家政策下发的时间节点很关键。作为淮南,也一定要借助这股风向,彻底地调整全省的经济结构,改变以往地方政府靠土地政策创收的局面,引导全省进入科学、合理的发展轨道。”

沈寒春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房地产繁荣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式……”

等沈寒春挂断电话,方志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高峰与低谷,而房地产也不例外。此次国家政策性文件出台之后,最先受到影响的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四线城市,而曹尧虽然房价不高,泡沫也不大,但势必会受到影响。

曹尧此次在方志诚的提前布局之下,不出意外房地产应该能够挺过去,即使会迎来一个很长的冬季,但他们至少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储存了足够多的粮食。

但整个淮南的环境,方志诚并不看好,虽然自己给沈寒春的资料很详实,但具体推进者不一样,得到的效果也不相同。

方志诚突然有种通透的感觉,类似于未卜先知的能力,能够看到最终的结果……

第0993章我愿意负重前行

“褚始源出任临丰市市长”——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有过风声,到了九月份之后,褚始源正式走马上任。这也与原常务副省长赵国义前往中央部委任职有关,褚始源在琼金已经没有庇护,所以调任地方担任市长,一方面低调蛰伏,另一方面也是积蓄力量。

因为褚始源的离开,省发改委也进行了一系列人员调整,沈寒春接管发改委后两年,卧榻之侧终于没有他人酣睡。不过,沈寒春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关于魏群调离淮南的消息也如同野草疯狂滋生着。沈寒春对自己的处境很了解,他之所以能绝地重生关键在于魏群的帮助与扶持。

魏群初来乍到,急需一个有能力且没有身份属性的人,所以他筛选出了沈寒春。若是魏群真的离开淮南,自己又将何去何从呢?

现在淮南的局势,沈寒春看得很清晰,随着赵国义调任国家商务部,原省委书记李思源的力量已经全部由宋文迪掌控,这也就意味着,宋文迪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淮南的核心人物,即使文景隆足够强势,但碍于淮南的发展,也只能默认宋文迪越来越强大。

沈寒春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目光落在杯子上层悬浮的茶叶,人生如茶,自己已经过了半百,依然与茶叶一样,无根无基,漂浮不定。

咚咚咚,房门被敲响,沈寒春抬头看了一眼,惊讶地笑道:“宋书记,你怎么过来了?”

宋文迪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摆了摆手,道:“老沈,咱俩多年的好友,何必那么喊得生分呢?”

沈寒春尴尬地笑了笑,当年两人差不多同一时间迈入副处级,被李思源重点培养,沈寒春也一直将宋文迪视作劲敌,暗中与他较劲。沈寒春一开始认为,无论专业知识还是个人能力,他都要远远超过宋文迪。但事实证明,沈寒春太过于傲慢,以至于让李思源不喜,在冷板凳上度过了十年。

官场十年,足以改变一切,如今宋文迪已经成为淮南省三号人物,而他尽管现在有一定的权力,但彼此的差距很大。

沈寒春站起身,主动给宋文迪倒茶,宋文迪摇了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