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享受不尽的生活方式 >

第23章

享受不尽的生活方式-第23章

小说: 享受不尽的生活方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 决定路线 
      预先确定溯行路线、下山路线、预备路线紧急撤退或替代用。并确定紧急联络措施,将紧急撤退方案及联络方式等详细资料备份留给参与人员。遇困难地形时,谨慎选择可行路线前进,可借助地图、指北针与高度计来断定。 
      d。 熟记地图 
      在野外活动,一定不要忘记带地图和指北针。没有地图,就无法顺利前进。山名、高度以及现在位置、路线状况、行程时间、休息地的位置等各种情报,无不来自于地图。没有指北针就难以辨明方向,所以应该确实收藏好这些随身携带的宝贝。 
      除了地图之外,仍应携带旅游指南等资料,便于紧急时不至于束手无策。有经验的溯溪者均主张不可一手持旅游指南、一边行进。在计划阶段就应该进行路线研讨,把预定路线的沿途状况牢记脑中,并将有关重点均如实记载于笔记本上。做到即使不看旅游指南,对有关地形、地貌亦了如指掌。 
      e。 队伍的组成 
      溯溪活动一定要组队结伴,切忌单独进入溪谷中。不论是新手或是老手,均不宜单独冒险溯行。队员里有资深经验者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上新手不宜超过全队1/3。一般溯溪探险以5到7人为宜,稍具难度的溪流可至10人。若为郊山、大众化溪谷可多至20人左右,若人数过多,不但溯行时间会拖延,照顾不易反而不便。并需依队员专长进行职务分配:如绘图、泳渡、攀岩和记录等。 
      f。 注意安全 
      要避免在水急或水深处取水、饮水。尤其应小心水边石块上的青苔,避免不慎踩踏在青苔上,滑落水中而发生溺水事故。发生意外事件时不可慌乱,一定要视情况的轻重缓急,决定继续前进或撤退中止活动,从而将伤害减低至最小的程度。绝对不可以摸黑赶路,因为溪谷中高低不平,极容易失足受伤。 
      g。 了解天气 
      天气转坏时,一定要及早考虑所去溪流及上游地区的天气情况,尤其是南方山区及多雨地区。因为有些时候在上游下一点雨就可能导致山洪暴发,而山洪暴发是溯溪者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当天气不好或下大雨时,应当绕开需涉水过河的路线。若发现河水上涨,不可冒险强行涉过。 
      h。 谨防雷电 
      雷雨时谨防电击,记住要远离大树和水边,尤其不可站在水中。金属物品,如刀等不要带在身上。不要站在开阔地,使自己成为最高点。停止钓鱼,收起钓竿,来不及时则放在一边。无线电或收音机等物品,暂时关闭电源并离身。 
      B 跋山涉水 
      溯溪是一项休闲活动,但也可能是一项冒险的活动,因为溪谷的地形崎岖不平,激流、深潭和瀑布不断映入眼帘。河流是溯溪运动时常遇到的障碍,有的河流缓缓而过,清澈见底;有的河流则是水流湍急,险象环生。有句古话:人不可能两次渡过同一条河流。当然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有一番道理的,但从自然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条河流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天气变化,连日下暴雨河水就上涨,溯溪者又怎能仅凭经验就贸然行事呢?何况你要面临的不是同一条河流,而是许多新的、不知名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因此,溯溪者时刻要记住:对大自然要保持一份敬畏之情,以一个“自然之子”的心态去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而不是破坏大自然、污染大自然和征服大自然,这样你才会充分享受到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惬意和满足。 
      溯溪过程中,由于地形、地势等原因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渡河。面对河流,你该如何涉水渡河呢? 
      你要先对河流进行一番“侦察”,做到心中有数。先要了解河道的深浅、流速以及河底的结构。仔细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 
      涉水渡河要选择河水较浅、水流平缓、无暗礁、暗流和漩涡的地点。如果水深过腰、水流速度超过每秒钟4米的急流时,不要无保护地涉水过河。涉水过河时,如果河底是淤泥底,应脱去鞋袜,赤足过河。 
      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较低,河床也坎坷不平,涉渡时要有适当的保护。可以手持一竹竿、帐篷杆、树枝等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在河两岸石块或树木上拉架一条绳索,涉渡者手抓绳索或将安全带通过绳套和铁锁挂在绳索上过河。遇有较大的河流,不要轻易涉渡,可就地取材制作漂渡工具,如竹筏、木排或简易救生衣等。 
      溯溪可以由峡谷溪流的下游到上游,直至顶峰。或者选择一段溪流溯行,行露营垂钓之乐,赏飞瀑峭壁之巍峨,享幽谷密林之恬静。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集山水与一体的溯溪活动,能够体会多少仁与智的深远内涵! 
     


第六章
让心灵彻底放松的大自然之旅(2)
      如果有朝一日当你置身于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于广阔的森林里,而食水用尽口渴难耐时,你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去获得所需水分?只要你对植物有深切认识,并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巧,是不难克服难关的。 
      生命离不开水,野外活动更离不开水。找到水源喝到水对于野外活动者来说是头等大事。请记住,所有生物都依赖于水,所有的生物也都含有水。没有食物正常人平均能活三周,但没有水三天也活不了。 
      A 维持体液平衡 
      野外活动者首先要学会的是减少水分的流失。如果不掌握这一点,就会无谓的浪费大量水分,从而增加野外活动的难度。为了使水分消耗到最低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多休息,少运动。 
      b。 不要抽烟。 
      c。 呆在阴凉场所。如果找不到,可搭一凉棚。 
      d。 尽可能少进食。如果身体得不到水分,体液会从要害器官转移以便消化食物,这会加速脱水。 
      e。 不要饮酒,那样会使器官消耗大量水分。 
      f。 不要谈话也不要用嘴呼吸。 
      B 寻找水源 
      在野外饮水要注意先将水过滤、煮沸后再饮用。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应合理安排饮用水,不要为一时口渴而狂饮。那样身体会将吸收后多余的水分排泄掉,会白白浪费很多的水。在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然后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过一会儿感觉到口渴时再喝一口,再慢慢地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使身体将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决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标准水壶9-11升)的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甚至更长些。 
      普通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上水。 
      a。 地下水 
      凡是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惟须注意消毒。 
      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时分,棱线上仍然留有残雪。棱线下方滴下来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东西。露营时,万一找不到可以补充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最佳的水源。 
      1溶冰比溶雪容易——只需较少热能,可以更快更多地化出水来,同样的热能,前者能产生双倍的水量。从雪层的底部取出的雪,颗粒结构比表层多,易于产生更多的水。 
      2海上冰块化水 
      海上的冰块含盐高——化成水也无法饮用,除非年代很古老的冰,含盐量较少。年代越近的冰块,含盐量也越高,这些冰轮廓粗糙,一般呈乳白色。 
      b。 地上水 
      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 
      1泥泞水: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倒入过滤容器,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 
      2雨水收集:下雨时,应该利用已有的装备如帐篷、塑料垫或雨衣等接水备用。或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即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于容器内,雨水即沿布条引入。 
      3露水收集:在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会有很多露水。把金属板在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可以揩抹下来或者直接舔吸。你可将干净衣服系在腿上,在湿的植被中穿行,然后可以将水拧出来或者直接吮吸。 
      c。 凝结水 
      在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底中央放一收集皿,在坑上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光能升高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蒸发产生水汽,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收集皿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沙漠地区或者日夜温差相当大的地区。 
      d。 植物中取水 
      1集水类植物。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珠流出。竹类中空的节间也常存有水,尤其是那些年老的茎秆。 
      2藤本植物。直径约为5厘米的粗皮藤本植物也能有效提供水源但你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是贮水植物。另外有些汁液是有毒的。有毒种类在茎被砍断时会产生浓的乳白色汁液,你就不要再去碰它了。 
      3根部取水植物。树的根部靠近地表,很容易挖出来。将树根砍成约30厘米一节,剥去根皮,吮吸汁液。 
      4棕榈类。扁形棕榈、椰子树都含有糖分的树汁,相当可口。椰子汁富含水分,但成熟椰子中的果汁有很明显的轻泻功能,从而易失去更多的水分。 
      5仙人掌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蕴含丰富水分。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可能有毒。 
      6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即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之。 
      e。 利用动物踪迹取水 
      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但别忘记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其水如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 
     


第六章
让心灵彻底放松的大自然之旅(3)
      野外活动既要领略大自然的妙趣和变幻莫测,更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因此一些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要一顶太阳帽,一根拐棍就出发了,那样会面临许多大自然中难以解决的困难。野外活动者知道不仅留连山水之间、纵情荒野郊外是十分有趣的经历,而且在装备配置与使用上也会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毕竟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探险。 
      A 帐篷 
      对于野营者来说,帐篷就是家。当一天的劳顿过后,在荒山野岭或者茫茫大漠中,安然酣睡在帐篷为你隔离出的一小块安详空间中时,你会觉得不管外面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可怕,在帐篷中是永远安全而亲切的。帐篷具有容易架设、防雨、重复使用、隐私性、防风与防晒、内部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置放器材等优点。 
      帐篷所提供的空间是否合适,是选择帐篷最重要的指标。你有多高?当你舒服地钻在睡袋中躺平时,帐篷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长度?垂直的空间是否够用?你坐在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