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云烟波(晋江金推vip2014-11-16正文完结) >

第46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云烟波(晋江金推vip2014-11-16正文完结)-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翰林院做了编修,没多久,就被承庆帝塞到了詹事府里头,这些年升官的速度也挺平稳。后世对林如海的猜测很多,有一点很靠谱,那就是林如海是个能臣!要不是能臣,也不能在巡盐御史这么个关键的位置上待上那么多年,还能屹立不倒。
    林如海那会儿已经不算非常年轻了,快而立之年的人,仕途很得意,比较悲剧的是,本来娶妻就比较完,至今膝下还无子,连个丫头片子都没有,林梓为此哀叹不已,本以为娶个武将人家的姑娘,身体好,能生养,没瞧见贾代善他老婆都快绝/经了,还生了贾敏啊!偏偏比较让人郁闷的是,贾敏根本不像是武将人家出来的,跟书香人家养出来的姑娘没太多不同,伤春悲秋,性子敏感,身材纤袅,在琴棋书画上倒是跟儿子很谈得来,偏偏肚子也不争气。
    不过林梓也明白,这不能完全怪贾敏,林家历代如此,林梓一度认为是开国那会儿祖宗作为出谋划策的人员,杀戮过甚,导致在子嗣上遭到了报应,但问题是,报应到他们这一支也就算了,姑苏林家的其他几支在子嗣上也有些艰难,他们那会儿可没出仕!林家家风也好,虽然贾敏因为在家看惯了通房姨娘,又因为一直无子,压力山大,还想着将身边陪嫁的丫鬟开了脸,却被林如海阻止了,林家也没这个家风,他在这事上还算心宽,自家老妈差不多三十才得了自己,妻子还没到这个年纪呢,再等两年也无妨。
    结果林梓直到闭眼也没瞧见孙子,贾敏的肚子就没大过!林如海在自己的事业上升期,不得不扶灵回乡丁忧守孝,至于生孩子的事情,只能继续往后拖了。
    好在林家在朝中还有些影响力,加上贾代善这会儿还在,孝期过后,林如海在吏部登记了没多久,就得了消息,承庆帝直接给了他一个兰台寺大夫的职位,这个官职可不算小,这也算是一个补偿,因为林如海离开詹事府的这几年,他的编制已经被别人给顶了。
    林如海对此非常遗憾,然而更加烦心的事情来了,贾代善也不好了!
    贾代善的身体状况比贾代化好不了多少,不过是仗着比贾代化年轻而已。但是如今年纪愈发大了,偏偏贾代善还是个要强的性子,至今还保持着练武的习惯。结果秋天的时候,刚下了几场秋雨,就提着刀去练武场练刀,哪知道不小心就摔了个跟头,闪了腰。原本这样的事情,弄点跌打药推拿一些变好,但是他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得不卧床休养,结果不知怎么的,下面的人没伺候好,竟叫他受了凉,又勾动了陈年旧伤,病情一下子来势汹汹,竟是起不来了。
    贾家如今一整个宗族算是贾代善一个人撑着,贾家费了大力气,光是太医找了足有两位数,刚开始为了丰厚的赏钱,还有人过去,等到后来,太医对此简直是避之唯恐不及,只得苦着脸委婉地跟贾家人说,如果能够熬过这个冬天,那就一切好说,否则的话,趁早准备后事吧!说这话的太医差点没被贾家人大棍子打出去,回头被承庆帝问起的时候还得老老实实将事情说了。
    承庆帝听了不由叹了口气,贾代善也就比承庆帝大个十岁,原本看着颇为壮实的一个人,怎么竟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琢磨了一番,还是赐下了诸多好药下去,又命太医院选了几个太医常驻荣国府,给贾代善诊脉!
    贾代善如今也就是熬日子,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的,偏偏家里还不让他省心,贾家的情况实在有些混乱,老大贾赦是个没出息的,从小养在祖母身边,被/宠/坏了,读书不行,练武怕苦,至今一事无成,外人对贾赦的印象就是不学无术,贪花好/色,不学无术也就罢了,他的确是个不怎么读书的人物,至于贪花好/色之类的,他又不强抢民女,又不逛青/楼楚馆,一般就是窝在家里,院子里面有名分的姨娘也就两三个,那种没名分的侍妾也就是家里的家生子或者是外面买来的奴婢,这能算什么罪过呢!次子贾政也是个奇怪的人,从小读书,看着也是一副温文尔雅,一脸正气的模样,不过呢,先是占据了家里监生的名额,考了不知道多少次举人,也没考得上,但是在家里,名声却几乎跟圣人差不多了,贾代善跟贾史氏对他都/宠/爱非常。
    贾史氏对长子不喜,偏爱次子,就在家做一些小动作,鼓动着丈夫立次子做世子,好袭爵,然后,贾代善就听说,自个病怏怏的,大儿子居然在外面调/戏母亲身边伺候的丫鬟,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将还莫名其妙的贾赦痛骂了一顿,贾赦就觉得是贾政做局害他,在外面揪住了贾政,破口大骂了一通,贾代善听了,又是一阵气恼。
    贾代善跟贾史氏不一样,爵位这种东西,哪里是你随便选了人就行的,老大是嫡长子,除非自己出首,告他不孝忤逆,否则的话,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再怎么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如今又觉得老大好/色不说,对兄弟也没什么体恤之意,不由又有些犹豫,最终咬了咬牙,还是找来了幕僚,决定拼了自己一张老脸,好歹给老二也求个恩典。
    殊不知,贾家这些破事回头就被人传到承庆帝耳朵里了,承庆帝看重贾代善不假,但是贾家闹成现在这个样子,承庆帝心里自然不舒服,因此,等到看到贾代善的遗折之后,琢磨了一下,便直接下了旨意。

第68章

承庆帝的旨意是明旨;令贾赦袭爵,爵位仅仅是个一等将军;离贾代善的荣国公差了好几个等级,叫人怀疑贾代善惹恼了承庆帝,偏偏然后又按照贾代善的意思,给了没有任何功名的贾政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起步就是从五品,谁家也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啊,这到底是看重呢,还是厌恶呢!
    贾史氏不免失望;但是喜爱的儿子得了官职,心里还是高兴的。又想到好好一个荣国公降成了一等将军,不免大骂贾赦;觉得是贾赦人品不端,才导致了降爵。贾赦冤枉得厉害,之前被贾代善骂,他本就笨嘴笨舌,无从分辨,实际上,他那会儿哪里会注意什么丫鬟了,要是想要哪个丫鬟,他不能回自个院子里吗?根本就是他才一进门,那丫鬟先是搔首弄姿,然后直接贴他身上去了,他还没来得及反应,那丫鬟就大喊大叫起来,引了人过来,这分明就是个圈套!偏偏贾赦素行不/良,明明是冤枉的,却没人相信!
    贾史氏再不甘心,如今也是木已成舟,只得作罢,琢磨着在别的事情上做文章,可惜这会儿还在孝期,她也不想闹出两败俱伤的事情,一时间贾家也安静了下来。
    承庆帝觉得可气,贾家几个人自以为是家里的事情无人知道,承庆帝下面的人却把事情的始末都看在眼里,直接报了上去,承庆帝压根没想到这里面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偏心的母亲,蠢钝的长子,虚伪的次子,还有被蒙在鼓里,到死都在生闲气的贾代善,承庆帝简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了!一方面觉得贾代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两个儿子没一个成器的,老实的那个是个蠢货,有心眼的那个,也就是一点小聪明,大智慧是没有的!弄到最后,被自个婆娘给玩弄了!一边对贾代善表示微妙的同情,一边油然生出了得意之意!贾代善你辛辛苦苦整下来的一切眼看着就要被你婆娘和儿子败光了,朕这边可有个英明神武的儿子,将来还会有更加英明的孙子!于是,为了不让自家儿子也让一个蠢女人给祸害了,承庆帝更是加紧了对诸多名门闺秀的观察。
    贾家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徒景年的关注,他早就不是当年刚刚知道自己身在红楼世界,想办法打听剧情/人物的时候了!如今到了他这个位置,看的是大势,而不是小节。所谓四大家族那些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出挑的王子腾如今也就是在京营里头做个不大不小的武官,如今又没有外敌入侵,也没有武将叛乱,王子腾再大能耐也发挥不出来啊!他一个恩荫了家里的武职,上头父亲已经去世,下面还有个拖后腿的弟弟,又没有参加过科举,没有实打实的战功,这辈子也就只有靠着按部就班地熬资历才能往上爬了!
    史家那边同样如此,如今可没什么一门双侯的荣耀,如今老保龄侯还在世呢,史湘云的老爹虽说病怏怏的,但是也不过是需要用些药材养着,并没有性命之忧!史家下面的史鼎和史鼐都是想要奋发上进的,还是那句话,对于武将来说,对外不能开疆扩土,对内不能平叛护驾,想要升官发财,谈何容易!
    因此,如今所谓的四大家族,跟四王八公一般,已经是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徒景年对武将并无鄙视之心,只是原本的勋贵在堕/落,哪怕徒景年琢磨着日后要开疆扩土,开发殖民地,缺不了军队的参与,也得看看该用什么人才行!
    何况,徒景年从来不迷信什么帅才将才,就像是承庆帝所说的,堂堂正正的阳谋才是正道,打仗说白了,打的还是后勤,你一个提着纸片刀的,怎么也不可能打得过一个握着步枪的!就像是后世那些游击队,再多的战术手段,架不住人家直接GPS定位,一个导弹正对着轰过来啊!
    徒景年这些年做出了许多谋划,帝制的没落是必然的,想要保证皇室的地位,而不是沦为吉祥物,连皇室的开支都得国会什么的同意,皇室就必须掌握有力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兵权。徒景年以前看过一个理论,三省六部制,本质上来说,是架空了皇帝,尤其是在兵权上,春秋秦汉的时候,没有虎符,你一个将军,再大的本事,再高的威望,也别指望能够调动一兵一卒,因此,那个时候,除非到了局势崩坏,皇帝几乎已经毫无权威的时候,否则几乎不可能出现将军叛变的事情。如今呢,皇帝要调兵,就得通过内阁和兵部,而兵部那边有的时候却不需要通过皇帝,随便一个人伪造一张文书,没准就能调动一支兵马了!徒景年琢磨着将来一方面设立大军区,实现将领轮换制,另外也要继续使用虎符,以后皇室手中只要有虎符,任何军事行为都要得到皇帝的许可,如此一来,有了兵权,就算是放弃行政权力,皇室的地位也就超然起来了。
    因此,这么一来,这些勋贵也就没有太多必要性了,反而,这些人家多多少少在军中都有些影响力,没了才是好事!徒景年自然可以提拔一些没什么根基的人上去,另外还有军费的问题,以后也得制定一个制度出来,国库出一部分,别的由皇家自己出,这就得等自己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再说了!
    因此,知道这些家族自己作死,徒景年也没太多的想法,至于什么剧情,徒景年又不是救世主,管他什么木石前缘还是金玉良缘呢!金陵十二钗跟他又没有什么交集,他疯了才插手呢,难道叫别人以为自己对那些女子有什么君子之思吗?何况,在这个年代看来,什么祸不及家人之类的东西是不成立的,没错,后院的女子几乎不知道外面男人做的事情,但是,她们锦衣华服,玉食珍馐,自然离不开家族的荫蔽,因此,家族若是有什么祸事,难免她们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徒景年为了日后的制度绞尽脑汁的时候,承庆帝终于将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了。
    甭管怎么样,承庆帝哪怕对太子再疼爱,但是潜意识里,却已经对徒景年产生了一些忌讳之心。其实道理都是差不多的,承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