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76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76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īn)崎:山高峻,比喻人高大英俊。历落:指举止洒脱。可笑:可喜。 

       【译文】 
      周伯仁称赞桓茂伦:“高大英俊,举止潇洒,是个招人喜爱的人。”有 
人说这是谢幼舆说的话。 
       (21)周侯说王长史父:“形貌既伟,雅怀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诸许 
物也。”① 

       【注释】 

     ①王长史父:王濛的父亲王讷。有概:有风度。诸许物:一切事情;许多事情。 

       【译文】 
     武城侯周评论长史王濛的父亲:“身体既魁梧,又有高雅的情怀、不 
凡的风度,保持并发扬这些特长,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办到的。” 
                                                              ① 
       (22)祖士少见卫君长,云:“此人有旄仗下形。” 
       【注释】 

     ①旄仗:旗帜和仪卫。 

       【译文】 
     祖士少见到卫君长,说:“这个人有将帅的风度。” 
                                      ①                                   ② 
       (23)石头事故,朝廷倾覆 。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 。陶公云: 
                      ③ 
 “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 
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温 
                                                ④ 
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 
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注释】 

     ①石头事故:指苏峻作乱。晋成帝咸和二年 (公元327年),庾亮执掌朝政,下诏征历阳内史 

苏峻为大司农。苏峻一向怀疑庾亮想谋害自己,便起兵反,攻陷建康,自掌朝政,颁布大赦,独不赦 

庚亮兄弟。第二年又把晋帝迁到石头城。这时陶侃、温峤、庾亮等起兵讨伐苏峻。数月后,苏峻败死。 

     ②温忠武:温峤,谥忠武。苏峻作乱时,温峤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扎到寻阳。后庾亮战 

败,逃到他那里,他劝庾亮去见陶侃,并共推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庾文康:庾亮,晋明帝皇后的 

哥哥,谥文康。陶公:陶侃。苏峻作乱时,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江陵。 

     ③“肃祖”句:萧祖是晋明帝的庙号;顾命指君主临终的命令。晋明帝病重时,王导、庾亮、 

温峤等同受顾命,辅佐幼主晋成帝。明帝死后,太后临朝听政,政事由庾亮决定。 

陶侃因为自己不在受顾命之列,深以为憾。 

     ④溪狗:即傒狗。吴人把江西一带的人叫傒狗,是指语音不正说的,含鄙薄意。陶侃本鄱阳人, 

所以也得此称谓。 

       【译文】 
     石头城事变发生,朝廷倾覆了。温峤和庾亮投奔陶侃求救。陶侃说:“先 
帝的遣诏并没有涉及我。再说苏峻作乱,事端都是由庾家的人挑起的,就是 
杀了庾家兄弟,也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这时庾亮正在温峤的船后,听见 
这些话,既发愁,又害怕,无计可施。有一天,温峤劝庾亮去见一见陶侃, 

… 页面 224…

庾亮很犹豫,不敢去。温峤说:“那溪狗我很了解,你只管去见他,一定不 
会出什么事的。”庾亮那非凡的风度仪表,使得陶侃一见便改变了原来的看 
法;和庾亮畅谈欢宴了一整天,对庾亮的爱慕和推重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24)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 
   ①                                                  ② 
咏 。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 。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 
                                                                    ③ 
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往,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 
                                    ④ 
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 
                               ⑤                                  ⑥ 
 “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注释】 

     ①“庾太尉”句:苏峻叛乱平定后,庾亮(字元规)升任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移镇武昌。 

使吏,一本作“佐吏”,《晋书·庾亮传》也作“佐吏”,指地方长官的僚属。理咏,吟咏,作诗吟 

唱。 

     ③遒 (qiú):高昂。函道:楼梯。 

     ③老子:老人自称,等于老夫。 

     ④胡床:交椅,是椅腿交叉,能折叠的一种坐具,即马扎儿。谑 (xuè):开玩笑。任乐:尽情 

欢乐。 

     ⑤风范:气派。颓:低落;收缩。 

     ⑥丘壑:山水幽美处所,是隐士所居之地,比喻深远的意境。 

      【译文】 
     太尉瘦亮在武昌的时候,正值秋夜天气凉爽、景色清幽,他的属官殷浩、 
王胡之一班人登上南楼吟诗咏唱。正在吟兴高昂之时,听见楼梯上传来木板 
鞋的声音很重,料定是庚亮来了。接着庾亮带着十来个随从走来,大家就想 
起身回避。庾亮慢条斯理地说道:“诸君暂且留步,老夫对这方面兴趣也不 
浅。”于是就坐在马扎儿上,和大家一起吟咏、谈笑,满座的人都能尽情欢 
乐。后来王逸少东下建康,和丞相王导谈到这件事。王导说:“元规那时候 
的气派也不得不收敛一点。”王逸少回答说:“唯独幽深的情趣还保留着。” 
                             ① 
       (25)王敬豫有美形 。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 
又云:“敬豫事事似王公。” 
      【注释】 

     ①王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导的儿子。好武,不拘礼法,王导并不喜欢他。问讯:问安。 

      【译文】 
     王敬豫形貌很美。有一次去向父亲王导请安,王导拍着他的肩膀说:“你 
遗憾的是才能和形貌不相称。”有人说:“敬豫样样都像王公。” 
                                                                                ① 
       (26)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注释】 

     ①凝脂:凝固的油脂,形容白嫩。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见到杜弘治,赞叹说:“脸像凝脂一样白嫩,眼睛像点 
上漆一样黑亮,这是神仙里头的人。”当时有人称赞长史王濛的相貌,司徒 
蔡谟说:“可惜这些人没有见过牡弘治啊!” 
       (27)刘尹道桓公:“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 
          ① 
王一流人 。” 
      【注释】 

… 页面 225…

     ①“鬓如”句:《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豪爽有风度,相貌威武,面有七星,刘惔曾称赞他 

说:“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反猬皮:大概指猬毛翻开,四散竖 

起。紫石棱:陇州所出紫色石的棱角。孙仲谋:孙权的字,他是吴国的开国之主。司马宣王:司马懿, 

晋国初建,追尊为宣王。司马懿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译文】 
     丹阳尹刘惔评论桓温说:“双鬓像刺猬毛竖起,眉棱像紫石棱一样有棱 
有角,确实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类的人。” 
                                                                               ① 
       (28)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入 。桓 
                                     ② 
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注释】 

     ①王敬伦:王劭,字敬伦,是王导的第五个儿子。加授桓公:加指加官,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其 

他官职。据 《晋书·哀帝纪》载,兴宁元年,加征西大将军桓温侍中、大司马。 

     ②大奴:指王劭。凤毛:凤毛是珍稀之物,比喻有父辈的才华、风采。 

      【译文】 
     王敬伦仪表风度像他父亲,任侍中——这时桓温也加授侍中——穿着官 
服从大门进官署。桓温望见他,说:“大奴的确有他父亲的风采。” 
                                                                 ① 
       (29)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举 !” 
      【注释】 

     ①敛衿:整理衣襟,表示肃敬。按:王濛年轻时放纵不羁,不为乡里所齿,晚年才克己励行。 

来:语气词。轩轩:形容仪态轩昂。韶举:优美的举止。 

      【译文】 
     支道林评论长史王濛说:“严肃起来,作事专一了,仪态多么轩昂优美 
啊!” 
                                                          ① 
       (30)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注释】 

     ①“飘如”句:按《晋书》本传载,这是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的。 

      【译文】 
     当时的人评论有军将军王羲之说:“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 
       (31)王长史尝病,亲疏不通。林公来,守门人遽启之曰:“一异人在 
门,不敢不启。”王笑曰:“此必林公。” 
      【译文】 
     长史王濛有一次生了病,无论亲疏来探病,都不给传达。一天支道林和 
尚来了,守门人立刻去禀报王濛说:“有一个相貌特别的人来到门口,我不 
敢不禀报。”王濛笑道:“这一定是林公。” 
       (32)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 
                                       ① 
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 
      【注释】 

     ①企脚:指跷起腿。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泛指仙人。按:谢仁祖 (即谢尚)擅长音乐,通晓 

众艺。 

      【译文】 
     有人拿别人来和谢仁祖并列而不那样看重他。大司马桓温说:“诸位不 
要轻易评论,仁祖跷起脚在北窗下弹琵琶的时候,确是有飘飘欲仙的情意。” 
       (33)王长史为中书郎,往敬和许。尔时积雪,长史从门外下车,步入 
                ① 
尚书,著公服 。敬和遥望,叹曰:“此不复似世中人!” 

… 页面 226…

      【注释】 

     ①尚书:指尚书省。按:《晋书·王洽传》只说王洽(字敬和)历任中书郎、中军长史、司徒 

左长史等职,没有说到他在尚书省担任什么职务。 

      【译文】 
     长史王濛任中书郎的时候,一次往王敬和那里去。那时连日下雪,王濛 
在门外下车,走人尚书省,穿着官服。王敬和远远望见雪景衬着王濛,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