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61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61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要说出所比的内容,只说明某人跟某人相当,某人超过或不如某人,大 
概人家就能了解何所指,只是后人有时很难了解是比什么,例如第18则记: 
 “王丞相二弟不过江,日颖,日敞。时论以颖比邓伯道,敞比温忠武”,这 
里并没有指明是从哪些方面对比,也没有记述语言环境,就不易从中看出要 
点。 
     评论所涉及的内容也如上一篇一样很广泛,诸如品德、才学、功业、声 
威、风度、骨气、高洁、尊贵、出仕、归隐、清谈、吟咏,等等,都受到重 
视。所记载的也是士族阶层所讲究的各个方面。 
       (1)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 
                                                    ① 
评之曰:“陈仲举强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②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 
      【注释】 

     ①强:指有勇气;敢。摄:整饬。 

     ②“仲举”句:陈仲举和李元礼都是东汉人,是知名大官,地位影响不相上下,就用某一标准 

决其高下。当时一些人士互相标榜,给予各种称号,上等的有三人,叫三君,即窦武、刘淑、陈蕃三 

个为当时所崇敬的人,次一等的有八人,叫八俊,即李膺、王畅等八个才能出众的人。所谓君,指的 

是能做时代楷模的人;所谓俊,指的是士人中的英俊。 

      【译文】 
     汝南郡陈仲举、颍川郡李元礼两人,人们一起谈论他们的成就和德行, 
决定不了谁先谁后。蔡伯喈评论他们说:“陈仲举敢于冒犯上司,李元礼严 
于整饬下属。冒犯上司难,整饬下属容易。”于是陈仲举的名次就排在三君 
之后,李元礼排在八俊之前。 
                                       ① 
       (2)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 。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 
                                                            ② 
子所谓驾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 。”或问:“如所目, 
陆为胜邪?”曰:“驾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驾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 
                                                            ③ 
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注释】 

     ①庞士元:庞统,字士元,辅佐蜀汉刘备。当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取荆州并兼任南郡太守时, 

庞统任功曹,名声很大。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到吴地。参看 《言语》第9则注①。 

     ②驾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是对比着千里马说的。逸足:疾足;捷足。指代步。 

     ③樊子昭:刘晔评论他是“退能守静,进不苟竞”的人,指闲居时能安于清静、保持节操,做 

官时不随便争夺。按:“全子”一句也是庞士元的评论。 

      【译文】 

…  78…

     庞士元到了吴地,吴人都和他交朋友。他见到陆绩、顾劭、全琮三人, 
就给他们三人下评语说:“陆君可以说是能够用来代步的驾马,顾君可以说 
是能够驾车载重物走远路的驾牛。”有人问道:“真像你的评语那样,是陆 
君胜过顾君吗?”庞士元说:“驾马就算跑得很快,也只能载一个人罢了; 
驾牛一天走一百里,可是所运载的难道只一个人吗?”吴人没话反驳他。“全 
君有很好的名声,像汝南郡樊子昭。” 
       (3)顾劭尝与庞士元宿语,问曰:“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曰: 
                                        ① 
 “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 
             ② 
有一日之长 。”劭亦安其言。 
       【注释】 

     ①陶冶:熏陶;给予良好的影响。与时浮沉:跟着时代、世俗走,能顺应潮流。按:《三国志·蜀 

志·庞统传》注,这句作“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 

     ②王霸:王道和霸道,指用仁义治天下和用武力治天下的策略。余策:遗策,前代留下的策略。 

倚仗:一本作“倚伏”,《庞统传》注也作“倚伏”,这是对的。倚伏,互相依存、制约。《老子》 

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一日之长:比你年纪大一天,这里指擅长些。 

       【译文】 
     顾劭曾经和庞士元作过一次夜谈,他问庞士元说:“听说您因善于鉴识 
人才而闻名,我和您两人谁更好些?”庞士元说:“移风易俗,顺应潮流, 
这点我比不上您;至于谈论历代帝王统治的策略,掌握事物因果变化的要害, 
这方面我似乎比你稍强一些。”顾劭也认为他的话妥当。 
                                                             ① 
       (4)诸葛理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 
                        ② 
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注释】 

     ①“诸葛”句:三国时,诸葛瑾在吴国,任大将军兼豫州牧;诸葛亮在蜀国,任丞相;诸葛诞 

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并被召为司空。三人名望都很大。 

     ②“于时”句:龙、虎、狗,只是表明才智品德等级的不同,虎低于龙,狗低于虎。《尔雅·释 

兽》:“熊虎丑,其子狗”,狗是熊虎幼子。 

       【译文】 
     诸葛谨和弟弟诸葛亮以及堂弟诸葛诞都有很大的名望,各在一个国家任 
职。当时,人们认为蜀国得到了其中的龙,吴国得到了其中的虎,魏国得到 
了其中的狗。诸葛诞在魏国,和夏侯玄齐名;诸葛谨在吴国,吴国朝廷官员 
佩服他的宽宏大量。 
                                                           ① 
       (5)司马文王问武陔:“陈玄伯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 
                                     ②                                   ③ 
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 ;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 
       【注释】 

     ①“陈玄伯”句:陈泰,字玄伯,其父陈群,任司空。 

     ②通雅博畅:通达正直,渊博流畅,声教:声威和教化。 

     ③明练简至:明察精练,简约扼要。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问武陔:“陈玄伯和他父亲相比,该怎样评价?”武陔说: 
 “说到通雅博畅,能负责在全国树立君主的声威和推行教化这方面,比不上 
他父亲;至于明练简至,建功立业这方面,就超过他父亲。” 
                                                    ① 
       (6)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 ;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湛, 
荀爽方陈纪,荀方陈群,荀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 

…  79…

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方 
王戎,裴邈方王玄。 
      【注释】 

     ①正始: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方:相比;并列。 

      【译文】 
     正始年间,知名人士对比评论人物时,拿荀氏家族中的五位和陈氏家族 
中的五位对比:荀淑比陈寔,荀靖比陈湛(chén),荀爽比陈纪,敬彧(yǜ) 
比陈群,荀比陈泰。又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对比:裴 
徽比王样,裴楷比王夷甫,裴康比王绥,裴绰比王澄,裴斑比王敦,裴逼比 
王导,裴比王戎,裴邈比王玄。 
                                                         ① 
       (7)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 。淮与裴、乐广友善, 
                                       ② 
遣见之。性弘方,爱乔之有高韵 ,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 
                             ③ 
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 ,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 
 “我二儿之忧劣,乃裴、乐之优劣。”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检不匝, 
          ④ 
乐言为得 。然并为后出之俊。 
      【注释】 

     ①杨淮:应作杨准,参看 《赏誉》第58则注③。成器:有成就的人才。 

     ②弘方:宽宏正直。高韵:高雅的风度。 

     ③清淳:清廉淳厚。神检:高贵的品德修养。 

     ④而检不匝: 《晋书·乐广传》作“而神检不足”,检就是神检。匝(zà),绕一圈,这里指 

普遍、满。 

      【译文】 
     冀州刺史杨淮的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幼年时就成名的。杨淮和裴 
、乐广两人很友好,就打发两个儿子去见他们。裴禀性宽宏正直,所以 
喜欢杨乔那种高雅的风度,他对杨淮说:“杨乔将会赶上你,杨髦稍差一点。” 
乐广禀性清廉淳厚,所以喜欢杨髦那种高贵的品德,他对杨淮说:“杨乔自 
然能赶上你,可是杨髦更会高出一头。”杨淮笑道:“我两个儿子的长处和 
短处,就是裴、乐广的长处和短处。”评论家评论这两人的看法,认为杨 
乔虽然风度高雅,可是品德修养还不够完美,还是乐广的话说对了。不过两 
个孩子都是后起之秀。 
       (8)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解明,乐彦辅我所敬, 
                                                            ① 
张茂先我所不解,周弘武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 。” 
      【注释】 

     ①解明:精明。 《晋书·刘讷传》此句作“王夷甫太鲜明”(鲜明,义同精明)。《晋书·王 

衍传)说王衍 (字夷甫)“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这大概就是鲜明的内容。 

      【译文】 
     刘令言初到洛阳,见到诸多名士,就感慨他说:“王夷甫过于精明,乐 
彦辅是我所崇敬的人,张茂先是我所不理解的人,周弘武能巧妙地使用自己 
的短处,杜方叔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① 
       (9)王夷甫云:“阎丘冲优于满奋。郝隆;此三人并是高才,冲最先 
   ② 
达 。” 
      【注释】 

     ①郝隆: 《晋书·郗隆传》作郗隆。 

     ②先达:优秀显贵。 

…  80…

       【译文】 
     王夷甫说:“闾丘冲胜过满奋和郝隆;这三个人同是优秀的人才,闾丘 
冲是其中最优秀显贵的。” 
                                                              ① 
       (10)王夷甫以王东海比乐令,故王中郎作碑云 :“当时标榜为乐广 
     ② 
之俪 。” 
       【注释】 

     ①王东海:王承,字安期,曾任东海郡太守。参看 《政事》第9、10则。王中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