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107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107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 
                                    ② 
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注释】 

     ①“殷中军”句: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殷浩以中军将军受命北伐,结果大败而回, 

被桓温奏请废为庶人,于是迁屠杨州东阳郡信安县。 

     ②咄咄怪事: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被免官以后,住在信安县,一天到晚总是在半空中虚写字 
形。扬州的官吏和百姓沿着他的笔顺跟着他写,暗中察看,也只是写“咄咄 
怪事”四个字而已。 
      (4)桓公坐有参军椅烝薤不时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终不放,举坐皆 
   ① 
笑 。桓公曰:“同盘尚不相助,况复危难乎!”敕令免官。 
      【注释】 

     ①椅 (jī):通“攲”,用筷子夹菜。烝薤(xi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说,《齐民要术, 

… 页面 321…

素食篇》有薤白蒸,是米薤同蒸,调以油豉。蒸熟后必凝结,故夹取较难。薤,也叫蕌头(jiào tóu)。 

       【译文】 
     桓温的宴席上有个参军用筷子夹烝薤没能一下子夹起来,同桌的人又不 
帮助,而他还夹个不停,满座的人都笑起来。桓温说:“同在一个盘子里用 
餐,尚且不能互相帮助,更何况遇到危急患难呢!”便下令罢了他们的官。 
                                                                                  ① 
       (5)殷中军废后,恨简文曰:“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将去。” 
       【注释】 

     ①“殷中军”句:殷浩兵败,桓温上表请罢免他。当时简文帝以抚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所 

以奏请废殷浩。儋:同“担”,扛着。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罢官以后,不满意简文帝,说:“把人送到百尺高楼上, 
却扛起梯子走了。” 
                                                          ① 
       (6)邓竟陵免官后赴山陵,过见大司马桓公 ,公问之曰:“卿何以更 
                                                      ② 
瘦?”邓曰:“有愧于叔达,不能不恨于破甑 !” 
       【注释】 

     ①邓竟陵:邓遇,字应远,曾任桓温参军,升至竟陵郡太守,随桓温征伐多次,后桓温战败, 

罢了他的官。②“有愧”句:指自己没看叔达那样的品德,对丢掉官职不能不感到遗憾。叔达即孟敏, 

字叔达,敦厚正直,有一次到市场买甑 (zèng,做饭用的陶器),失手打破了,他连看也不看一眼就 

走了,认为既已打破,看也没用。有人欣赏他这种涵养。 

       【译文】 
     竟陵太守邓遐罢官后去参加皇帝的葬礼时,拜见了大司马桓温,桓温问 
道:“你为什么更加消瘦了?”邓遐说:“我在叔达面前有愧,不能不因打 
破饭甑而遗憾。” 
                                    ① 
       (7)桓宣武既废太宰父子 ,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 
                                                                            ② 
太宰父子,可无后忧。”简文手答表曰:“所不忍言,况过于言。”宣武 
                                                                                  ③ 
又重表,辞转苦切。简文更答曰:“若晋室灵长,明公便宜奉行此诏;如 
                        ④ 
大运去矣,请避贤路 。”桓公读诏,手战流汗,于此乃止。太宰父子,远 
徒新安。 
       【注释】 

     ①太宰父子:指司马啼和他的儿子司马综。司马晞,字道升,晋元帝第四子,简文帝之兄,初 

封武陵王,后升任太宰,为桓温所畏惧。简文帝即位后,桓温诬他将谋反,上奏章请逮捕司马晞父子 

问罪。简文帝不答应问罪。桓温又奏请把他们流放到扬州新安郡。 

     ②所:可。 

     ③灵长:绵延长久。明公:对地位尊贵者的敬称。 

     ④贤路:任用贤德的人做官的途径、机会。按:简文帝这话暗指对桓温退位让贤,所以恒温看 

后不免流汗。 

       【译文】 
     桓温罢免了太宰司马啼父子后,仍然上奏章说:“应该割断私情,以留 
心长远大计。如果清除太宰父子,可以免除后患。”简文帝在奏章上亲手批 
示说:“我可不忍心这样说,何况所做的超过了所说的。”桓温又重新上奏 
章,言辞越发迫切。简文帝再批示说:“如果晋王室的国运久长,明公就应 
该奉行这个诏令;如果晋王室国运已去,请让我避开进用贤人之路。”桓温 
读着诏书,害怕得手发抖、直流汗,这才停止上奏。太宰父子被流放到遥远 
的新安郡。 

… 页面 322…

                                                                                ① 
       (8)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 。大司 
                                 ② 
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 
树婆姿,无复生意!”③ 

       【注释】 

     ①“桓玄”句: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桓玄起兵反帝室,攻入建康,第二年称帝, 

到第三年刘裕起兵讨桓玄,桓玄败逃。殷仲文是桓玄姊夫,投奔桓玄,任侍中, 

后随桓玄出逃,终于脱离桓玄,回到京都。二三,时二时三,不专一,反复无定。 

     ②抚疏:枝叶四散、分离的样子。 

     ③月朔:阴历每月初一。婆娑:形容枝叶纷披。 

       【译文】 
     桓玄失败以后,殷仲文回到京都任大司马咨议,心情似乎反复不定,不 
再是以前那样了。大司马府官厅前面有一棵老槐树;枝叶非常松散。殷仲文 
由于月初集会,和众人同在官府厅堂上,他对着槐树看了很久,叹息说:“槐 
树枝叶散乱,不再有生机了!” 
                                                          ① 
       (9)殷仲文既素有名望,自谓必当阿衡朝政 。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 
   ②                                                                               ③ 
平 。及之郡,至富阳,慨然叹曰:“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注释】 

     ①阿 (ē)衡朝政:辅佐帝王,主持国政。阿衡,一说是商代官名,这里指辅佐。 

     ②“忽作”句:殷仲文脱离桓玄归朝廷后,任大司马咨议,忽调离京都,出任扬州东阳郡太守, 

实为降职,故不平。 

     ③孙伯符:孙策,字伯符,东汉末吴郡富春 (晋代改富阳)县人,曾任会稽太守,平定江东, 

为他弟弟孙权创立吴国奠定了基础。按:这句暗示自己要当孙伯符式人物。 

       【译文】 
     殷仲文既一向很有名望,自认为一走会主持国政。忽然调任东阳太守, 
心里非常不平。当到郡上任,经过富阳时,感慨地叹息说:“看这里的山河 
地理形势,应当再出一个孙伯符。” 

… 页面 323…

                                  俭啬第二十九 

      【题解】 
     俭啬,指吝啬。本篇跟后面几篇,如汰侈、忿狷、谗险等,同样是记述 
士族阶层的各种性格表现。篇内所述多是豪族高官的一些生活侧面。例如第 
2、3、4、5则都是记司徒王戎的事。王戎“既贵且富”,却吝啬异常:侄儿 
结婚,只送一件单衣做礼物,事后还又要了回来;女儿结婚时借了他的钱, 
不还钱就给脸色看;他的财富“洛下无比。契疏鞍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 
计”。这些都很有代表性地显示出一个守财奴的性格特点。 
                                                                   ① 
      (1)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 。王武子因其 
                                                                                 ② 
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 。 
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注释】 

     ①王武子:王济,字武子,是和峤的妻舅,勇力过人,很有名望。 

     ②上直:当值;值班。率将:带领。 

      【译文】 
     和峤本性极为吝啬,自己家有良种李树,王武子求他给些李子,只给了 
不过几十个。王武子趁他去值班,带着一班喜欢吃李子的小伙子,拿着斧子 
到果园里去,大家一起尽情地吃饱以后,把李树砍掉了,给和峤送去一车树 
枝。并且问道:“比你家的李树好不好?”和峤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罢 
了。 
                                                            ① 
      (2)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 
      【注释】 

     ①从子:侄儿。责:索取。 

      【译文】 
     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要回去了。 
                                                                                 ① 
      (3)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礁之属,洛下无比 。 
                                      ② 
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 
      【注释】 

     ①区宅:房屋。僮牧:奴仆和放牧的仆人;仆役。膏田:肥沃的田地。水碓 (duì):利用水为 

春米的设备。 

     ②契疏:契约、帐簿。鞅掌:众多。筹:筹码,计数用的工具。 

      【译文】 
     司徒王戎,既显贵,又富有,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类,洛阳城里 
没有人能和他相等。契约帐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 
      (4)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译文】 
     王戎家有良种李子,卖李子时,怕别人得到他家的良种,总是先把李核 
钻破再卖。 
      (5)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 
      【译文】 
     王戎的女儿嫁给裴,曾向王戎借了几万钱。女儿回到娘家,王戎的脸 
色就很不高兴;女儿赶快把钱还给他,王戎这才心平气和了。 
                                                                                 ① 
      (6)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 。 

… 页面 324…

                                                                             ② 
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