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工业霸主 >

第392章

工业霸主-第392章

小说: 工业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人随着萨维耶夫太太走进了客厅,萨维耶夫已经闻声从楼上的书房走下来了。刘向海连忙上前向他鞠了一躬,喊道:“萨维耶夫老师,您好,我是安德烈,您还记得我吗?”

“哦,安德烈!对了,你的中文名字叫做……刘向海,你怎么会到圣彼得堡来了?”萨维耶夫用蹩脚的中文说着刘向海的中国名字,眼睛里也露出了欣喜的光彩。

刘向海搀着萨维耶夫在沙发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他的身边。陈天是个自来熟,萨维耶夫太太只招呼了他一声,他就一屁股在一张沙发上坐下了。林振华在此行中扮演的是一个小跟班的角色,他拉着萨维耶夫太太来到厨房,把随身带来的一大兜礼品一样一样地交给了她。

“这是火腿罐头?哦,还有金枪鱼罐头,这个是……”萨维耶夫太太翻检着林振华带来的这些中国食品,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

“这是肉松,是用猪肉烘出来的。”林振华用英语对萨维耶夫太太说道,他刚才已经问过了,老太太也是搞科研出身,基本的英语会话是没问题的。

“好孩子,谢谢你,这些礼物真是太贵重了。”萨维耶夫太太感激地说道,“你们在中国大概也知道吧,这两年,俄罗斯的物价涨得太可怕了。即使是像我们这样工资水平比较高的家庭,要买这些东西也是非常困难的。有了你们送来的这些食物,等到周末我的孙子们回来的时候,我就有好东西给他们吃了。”

“萨维耶夫太太,这些食物您就留着和萨维耶夫老师一起吃吧。我们这次到俄罗斯来,带了不少食品过来,我过两天再给您送一大箱子过来,保证您能够让孩子们吃个够的。”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他们这趟来,当然不可能随身带着一大堆吃喝的东西。但林振华知道,祁仲谋在圣彼得堡开了好几家超市,里面卖的都是中国的电器、服装和食品,他只要派个保卫战士到那里去,即使是拉一车东西来也无所谓的。

萨维耶夫太太连忙说道:“不用了,孩子,真的不用了。你送给我们的这些东西,已经非常贵重了,我们怎么能够要你们这么多东西?”

林振华笑道:“萨维耶夫太太,这都是刘院长,哦,对了,就是安德烈送给您的东西。他曾经跟我们说过,他在苏联读书的时候,经常到您家里来吃饭,他对您烤的小面包特别有印象。”

“是吗?那太好了。孩子,你们今天一定要留在我家里吃饭,我这就给你们烤小面包去。”萨维耶夫太太说道。

等到林振华再回到客厅里的时候,他看到萨维耶夫和刘向海的脸上各自都有一些泪痕,正在感慨地交流着什么。陈天让林振华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小声地说道:“刘院长刚刚向萨维耶夫介绍了自己在那些年里的经历,现在正在谈他目前的工作呢。”

“老刘没有泄密吧?”林振华开玩笑地问道,他当然知道刘向海不是那种口无遮拦的人,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刘向海是拎得清的。

陈天道:“刘院长没有说太多,不过,对他的情况,老爷子基本上都了解了。刘院长是海军装备方面的权威,老毛子一直都在搜集他的情报的,老爷子是圈子里的人,再加上老刘又是他的爱徒,所以自然是了解得比较多的。”

“这样也好吧,大家开诚布公,省得绕弯子了。”林振华说道。

刘向海与萨维耶夫的叙旧已经告一段落了,萨维耶夫终于问起了刘向海的来意。刘向海说道:“老师,实不相瞒,我这次到圣彼得堡来,是想招募一些人才的。我们正在做什么,您也基本上清楚了。您也知道,中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非常缺乏,我现在非常需要有俄罗斯的专业人员来协助我。”

“原来你也是来挖墙角的?”萨维耶夫脸色微微一沉,说道。

刘向海反问道:“老师,您是说,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来挖过墙角吗?”

“当然!”萨维耶夫说道,“自从苏联解体,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还有不知道哪些国家的人,像苍蝇似地在圣彼得堡转,他们出高薪聘用各个设计院里的科学家到他们那里去服务。鲨鱼设计院也已经有几十位优秀科学家被他们挖走了。我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居然也有人来和我联系,说愿意以5万美元的年薪让我去国外工作。”

“您答应了吗?”刘向海问道。

“我当然不会答应!”萨维耶夫道,“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装的都是苏联的国防机密,怎么能够随便出国去?更何况是去为国外服务。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这样想的。现在政府根本就顾不上我们这些军工设计院,谁想走都可以走,原来出国还需要组织上盖章批准,现在随随便便去办个签证就能够走了。”

“原来是这样。”刘向海敷衍着答道。

萨维耶夫道:“安德烈,你也和他们一样,是来挖我们的设计人才的吗?现在苏联垮了,全世界都在落井下石,难道你也和他们一样吗?”

“这个嘛……”刘向海语塞了,面对着老师的质疑,他一时想不出应当如何应答。在他的心里,对于到俄罗斯来抢人才也是颇有一些歉疚感的,现在被萨维耶夫这样一逼问,他就更开不了口了。

“萨维耶夫院士,我们和西方国家那些人是不一样的。”陈天悠悠然地开口了,他能够听得懂萨维耶夫与刘向海之间用俄语的对话,但他刚才这句话,却是用英语说的,这主要是为了让林振华也能够听懂。他知道,刘向海不是一个会忽悠的人,真正要说服萨维耶夫,估计还得让林振华出手。

“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萨维耶夫也换成了英语,对陈天问道。

陈天笑道:“我们和西方国家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和苏联曾经是一个阵营里的,中苏之间虽然有过不愉快的时期,但我们的意识形态从来都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萨维耶夫一愣,尽管苏联解体至今还不到一年,但社会主义这个词,对于萨维耶夫来说,似乎已经有些陌生感了。他诧异地看着陈天问道:“你是说,你们中国仍然在坚持社会主义吗?”

“是的,萨维耶夫院士。”林振华加入了交谈,他说道:“过去,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如今,我们要说的是,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

442 合则两利

听到林振华这句话,萨维耶夫沉默了片刻,这才缓缓地说道:“年轻人,社会主义这个词,在今天的苏联……不,应当说在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词汇了。俄罗斯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了,我想,中国和俄罗斯,已经不是一个阵营里的盟友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萨维耶夫院士,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仍然必须把中国当成盟友。的确,俄罗斯放弃了社会主义纲领,开始全面倒向西方。但是,我认为,西方国家是不会接受俄罗斯的投诚的。俄罗斯的领导人们认为只要自己放弃了与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就能够赢得西方的认同,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幼稚这个词,出自于林振华之口,实在是让人汗颜。在这一屋子的人中,年龄最轻的就是他了,萨维耶夫的岁数比他的岁数大出了一倍还有余,他居然在萨维耶夫面前评论俄罗斯的领导人幼稚。

不过,萨维耶夫似乎并没有介意林振华的狂妄,他点点头道:“年轻人,你接着说吧。”

林振华微微一笑,说道:“在苏联解体之前,美国与苏联之间一直处于冷战之中。这种冷战表面上看起来是意识形态之争,但实质上不过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权力之争而已。这种矛盾并不会因为俄罗斯放弃社会主义立场而改变,要让美国不再敌视俄罗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俄罗斯成为一个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弱国。只要俄罗斯还有自己的立场,那么美俄之争就永远都不可能消失。”

刘向海和陈天都有些吃惊地看着林振华,从他们的社会阅历来说,他们认为林振华的话是有一些道理的。山无二虎,天无二日,这是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智慧。国际政治的这些规则,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就被人玩过无数次了,俄罗斯人看不出来的问题,换成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当前的国际形势却与林振华的预言有些不同。在苏联解体之后,新上任的俄罗斯总统对西方国家开展了穿梭外交,他每到一处,都受到贵宾般的礼遇,各国的领导人都盛赞俄罗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并且纷纷承诺将会向俄罗斯提供大额的援助,帮助俄罗斯迅速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现象,中国国内的政治家和学者们才有些疑虑,他们担心西方国家真的会因为俄罗斯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立场而接受了俄罗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就真的被完全孤立起来了。

林振华是少有的一些淡定人士之一,他的淡定来自于对后世历史的了解。他知道,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之初的确得到了不少西方国家的口头称赞,但当涉及到经济援助等实质性的内容时,所有的西方国家都选择了袖手旁观。在西方国家的眼里,俄罗斯仍然是一个对他们有威胁的庞然大物,让这个庞然大物垮掉,远要比让它崛起更符合西方的利益。

正是因为洞悉了西方国家的这些心思,所以林振华相信,他是能够说服俄罗斯的有识之士接受中国的,中俄之间的盟友关系,并不会因为苏联易帜而改变,相反,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萨维耶夫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年轻人,你说的不错。可叹啊,我们的总统太过于自负了,他所倚仗的总理又是一个根本不懂事的大男孩。是的,我们的总理虽然年龄比你要大一些,但他在国际政治方面,完全就是一个白痴。现在,他们都在寄希望于西方的援助,为了得到西方的援助,他们不惜大幅度地削减俄罗斯的军事开支,目的就是让西方觉得俄罗斯不再是他们的威胁。”

萨维耶夫说的“大男孩”,是指当时俄罗斯的代总理盖达尔,这位国立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的高才生此时年方35岁,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先是担任了俄罗斯的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后来又兼任了财政部长,最后当上了代总理。

这位仁兄出身于文学世家,能言善辩,然后对治理经济却是毫无经验。他籍以解决危机的办法,全部来自于西方经济理论。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精髓,他曾经专门带着一群砖家跑到美国去向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求教。萨克斯向盖达尔出一个馊主意,叫作“休克疗法”,意思就是说把一个人打懵,然后等他醒过来时,就会变成英明神武了。

后世的人对于萨克斯的这个主意一直都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为什么休克也能够成为一种治病的手段。后来,诸多的穿越小说作家盗用了这个创意,写出无数废柴被打懵之后突然大彻大悟的奇人奇事来,这自然就是后话了。

盖达尔没看过穿越小说,但他对萨克斯的理论深信不疑。从美国回来之后,他马上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让俄罗斯休克的政策。

1992年初,俄罗斯政府宣布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结果在6个月的时间内,消费品价格上涨了65倍,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了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