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与佛低语 >

第32章

与佛低语-第32章

小说: 与佛低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什么?”悟空听了,不待老者接着说,忙的插嘴。

老者白了悟空一眼,道:“……不过,只是这灯中光芒还得借助光。”不待悟空插嘴,又接着道:“刚才说了,东方三圣中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你可知为何便叫此名?”

悟空听老者如此问,也不即时就答,眼睛扑闪扑闪了几下,方道:“是不是……是不是……这两位菩萨能造出日光月光,或是从娑婆世界借了日光月光?”

老者笑道:“泼猴,猜迷的本事倒是有些。这日月在这三界之中仅有一个,这日光和月光也是造不来的。那就只有借了。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各有日冕一个和月冕一个。这日月双冕可储得日光和月光,每过一年,这两位菩萨便会来娑婆世界一次,以日冕月冕储些光芒回去,够得一年之用。”

悟空听了,不由得抓耳挠腮,道:“有这般神奇!待俺老孙出了这欲海,必要到那净琉璃世界看个清楚。”

老者听悟空如此一说,只是拈须微笑。

悟空正在抓耳挠腮,心如火燎恨不得登时便到了净琉璃世界的当儿,突听老者失声叫了一声:“哎呀,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悟空听了,也是吃了一惊,心道何种事情值得师傅如此大惊小怪。

就听老者道:“悟空刚才你说那小小莲花瓣儿是谁?是那唐玄奘送与你的/!”

悟空茫然道:“是啊。”

老者道:“他可曾告诉你这莲花瓣儿是怎么来的么?”

悟空道:“不曾。这里面可曾有什么不对?”

老者一脸庄重,道:“岂止是不对。你道为师这几年云游八方,只是游山逛水不成!我在云游至北俱芦州之时,曾在北俱芦州宁枯国中呆了一段时间,宁枯国中有六峰,分别为天枯峰、地枯峰、日枯峰、月枯峰、星枯峰和宁枯峰。这六峰峰峰奇特。但尤以宁枯峰为最。这前五峰取的是天地日月星辰,意为敬爱天地日月星辰之意。是他们给人带来了光亮和居住宅区这所。而独这宁枯峰取了一个‘宁‘字,你道为何?”

悟空想了想,道:“宁……宁……,莫不是‘康宁‘之意,是要天下百姓健康安宁?”

老者道:“不错。这宁枯峰其实本不叫宁枯峰,而叫作荣枯峰。荣枯峰与其它五峰相比有一奇特之处,就是于峰顶有三个池子,池水清碧,终年沸腾,热气冲天。池周鲜花异草难以计数。峰的中段又是白雪皑皑,其下是万年玄冰。峰下四季分明。峰高几乎耸天,且周遭皆是绝壁,少有人能上其巅。宁枯国人见此峰独异,一峰之中既有花团锦簇之处,又不乏冰雪覆盖之所,有枯有荣,遂取‘枯荣’二字,实是取了一个天然景象之意。后来有人建议宁枯国王,把这荣枯峰改为宁枯峰,取了一个‘宁’字,意即你所说保佑天下百姓康健安宁之意。同时也把其它五峰以‘天地日月星’相命名,国家的名字也改为宁枯国,意是以宁枯峰幻化而来。这本是一件无足怪异的事,不成想却惹来一翻祸事。”

第六章 欲海之菩提老祖(十四)

悟空一听说惹来祸事,精神陡长,问道:“什么祸事?”

老者道:“这祸事来自天庭。”

悟空道:“人家改名字是自家的事,关天庭屁事。”

老者道:“悟空,你想一想啊,‘天’字后面加一个‘枯’字,这是何意啊?”

悟空听了道:“……这,这,这个……不是好名字,果然不是好名字。”

老者慨然道:“宁枯国人本没有此意,但是天庭却有好事者把此事报了玉帝,说是宁枯国举国诅咒,让苍天烂掉,玉帝听了,大怒,就降下祸来。”

悟空听了,大怒道:“玉帝老儿,不分青红皂白,就像当年俺在花果山上自在为王干他何事,偏要招俺上得天庭,方惹出许多事端来。”

老者笑道:“悟空,这次你可错怪玉帝了。”

悟空听了不解,道:“师傅,为何亦错怪了他。”

老者道:“此玉帝不是彼玉帝。我所说的这件事那已是久远的事了。”

悟空听了道:“还有此等复杂。”停了一停又道:“到底玉帝降下何等祸事来。”

老者道:“此事说来甚是复杂冗长,一时也说不来,你莫忙,待我算一算。”说毕闭目思索。

悟空见老者神情凝重,也不来打挠,自顾的转过身来,看那莲花座。适才悟空被老者拉上了莲花,一直没有时间细看,现在悟空静下心来,只觉得清香扑鼻,泌人心脾,说不出的受用。伸手正要触及花瓣,只听老者道:“悟空。”

悟空听了,忙的转过身来。

老者道:“刚才,我打开心镜,见释迦牟尼与南海观音正在谈论这个事情,有关这件事的前前后后,你还是去问他们吧。我现在要说的是我座下这莲花的来历。经了一场大乱之后,宁枯峰上荣枯之象就没有了。峰顶三个池子也变成了寻常池子,也不再沸腾,只是水质依然尚好。而且,药师琉璃光如来在此炼过丹药,这三个池子也就成了实际上的药水池。我那日去时,见那儿环境尚好,且又幽静,没有人能上得来,我动了心,就在那儿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见池水清碧,不用有些可惜,就在池中种了些莲耦,不一日花开,清香弥漫,又夹杂着淡淡药味。我观花儿独特,便施了些法力,花儿自此便有灵性。我这花儿不光看得,也用得,可随我心意,任我驱驶,你曾见过许多莲花座,大凡道行深者皆有,你道为何,皆因这莲花出得污泥而又自洁其身,实是修炼打坐的最佳器材,坐于上,新鲜馥郁的气息,直入肺腑,修炼起来也是事半功倍。再加注入修行者的法力,莲花座实是至宝。这样的宝贝我也有,可随心意可大可小,不想用时,便收了起来,不过,也不是谁都能办得到的。在这三界之中,能有些修为的绝不超过五个。我在宁枯峰上修炼,于此花实是费了一翻心血。花开时节香味弥漫,方圆几百里都闻得到,天下百姓俱都争相打听,这花香来自何处。而且自那以后,凡闻到此花香的黎民百姓,再也不生病。我也算是对宁枯国的老百姓做了一件无量功德的大事。现在想来还是甚感欣慰。”说罢,不由得哈哈而笑。

第六章 欲海之菩提老祖(十五)

悟空见师傅如此开心,也是由衷高兴,也道:“师傅,真乃至善之人也。”

老者又道:“不过,花香也招来了许多不良之辈,附近也有妖人出没,想来取我这花,我又岂能容得他们?且不说这花仅有三朵,就是多得多了,我也不能凭白让他们得去了。若是落在他们手上,他们凭空又多了胡作非为的本钱,也坏了俺的声誉。这种事情我菩提又岂能做得!最初确有甚多无知小妖要来采花。不过他们又哪里沾得到边儿。”说罢,菩提甚是得意。

菩提道:“我见那妖魔不畏死,就如苍蝇取食般,驱走了还来,便有些恼了,也不想与他们做这游戏,就施了法力在峰上,任他大罗神仙想上得这峰也是不能。可是,后来……”说到这儿,菩提的脸色变了。

悟空见了,知道师傅必因此而吃了大亏,悟空甚是乖巧,不敢便接了话。

菩提老祖略一迟疑,还是说道:“……可是,可是,后来却实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施这道法,名唤‘穹罩天盖’,凡被施了此法的物体,外形一如从前,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到,就是有一样,有了一道无形的隔阂,外人莫能进入,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如来与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们中的任一个到了此地,要进入这穹罩天盖,也要费一翻周转。我对我这法术很是自信。自施了这道法之后,妖魔小丑见破不得我这道术,便一个个的灰心而去,眼见的来的日渐少了,最后绝迹。我便潜心修炼这三朵莲花。可以说这莲花更能随我心意,比我的莲坐是强得多了。功成圆满之后,此花已能知我心意,讨我欢心,有时无聊之际,也能与我说上话儿,就同是我的子女一般,它们在我心目中实不下于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实在不忍心便折了他们,但花勘折时直须折,花期一到便谢了,我的一翻心血就费了,故我又用道术延误了它们的开花之期,因为我还有最后一样道法尚未完成。就在最后一天,眼见着行将功满之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出了纰漏。”

菩提说到这儿脸色灰败,甚是难看。

悟空见了,怒道:“是何方妖怪,竟然如此大胆,让俺老孙……让俺见了定将他剥皮挫骨,须为师傅出了这口气。”悟空平日里老孙老孙的自喊惯了,这时一生气,这话又随口而出待得发觉,忙的改了。可是说过这话之后又觉后悔,隐隐约约觉得这事不对,立时想到,莫不成这事儿与唐玄奘有关?若真是如此,这句话可不好收口。

正这样想着,就听菩提到:“你这猢狲,且莫夸这海口,你有何本事,你有何斤俩,为师还不知晓?就凭此人破了我的穹罩天盖道法,就知此人法力高强。已在我算之外了。刚才我已说了,能入我穹罩天盖者,算上我也不超过五人,据我算来也仅四人,实想不出另一个是谁。”

第六章 欲海之菩提老祖(十六)

悟空听了,不敢答话。只盘算着释迦牟尼如来当算得一人,阿弥陀佛当算得一人,药师琉璃光如来算得一人,师傅算得一人。这就是四人了,悟空想到这儿心下这份惊讶无言能表。实在想不到师傅的本事竟是如此了得。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刚才还说到心镜,心镜又是个什么东西?

菩提又道:“合当那一日出事,那一日我正在催动道法,加紧修炼,天地突的变暗。我心下一愣,抬头看时,正是昼月掩日之势。”

悟空听了,奇道:“师傅,何谓昼月掩日?”

菩提道:“就是月儿遮住了太阳。我修炼莲花,须得借助太阳的至阳之气,月亮是至阴之物,现今至阴之物遮住了至阳的太阳,阴阳相消,阳刚之气已是弱了。已是不适合再修炼,我见如此,便起身去取一样东西,待这黑暗过去了再行修炼。就在我进室内取物之时,就听得外面有一个童子的声音道:‘别碰我’。我一听此音恰是我那莲花的声音。我就知不好,立时想到有人进了穹罩天盖。即刻出来,就见一人一身白衣,头上蒙着一块纱巾,显是不想让我见了面目。手中已是折了一朵花儿,正欲去折另一朵花。我心下大怒,大喝一声:‘畜牲,大胆。’那人听了我的声音,不敢久留,一纵身,身子已是浮在空中,便欲逃去。我岂能容他就这般走了?我连施了六样道法,皆被他破解。我心下纳闷,这等身手,已是几千年没见了,这是何等样人。那人不敢恋战,突的取出一瓶来,向我掷来,我手指指处,说了声咄,就把那物定在空中,不成想,那瓶子中却是冒出红色雾来,转瞬间弥散开,我知此人要逃,便用法力驱散此雾,可是这一下,我知道我错了,此雾根本驱之不去,我不敢耽搁,直入雾中,想要破雾而追。可是进去之后,我发觉我这一错,太大了。”

悟空听了,不由得失声道:“欲海之雾!”

老者抬眼看了看悟空道:“不错,正是这欲海之雾。我一进去,发觉是欲海之雾已是晚了。我急欲追逐盗花之人,已是犯了心急之病,此时,我心里欲望正盛,若是在平时,这雾岂能困得倒我,可是现在不同,我心欲望正盛,入了此雾,被纠缠住了。一时不得脱身。我当时只觉万念俱灰,只道另两朵莲花也要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