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一九零二 >

第263章

重生一九零二-第263章

小说: 重生一九零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葡萄牙国内的情形,他也通过复兴会欧洲支部派人予以了解,关注着葡国内部的反应。从现在来看,葡国国内政局混乱,虽然对澳葡扩张失败耿耿于怀,但在实际上却没有出动远征军、扩大战事的条件。

这样一来,陈文强还怕什么?澳葡可以色厉内茬地叫嚣,但接触过之后,陈文强已经看清了澳葡虚弱的本质,对交涉成功有着强烈的自信。(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利用的价值

要论起对这个世界的格局组成,时局变化走向,陈文强即便不是每个历史事件都记得清清楚,也能分析研究,按照大概的脉络,掌握得相差不多。

这就是穿越而来的人的好处了,每想到这点,陈文强有时候都忍不住有些得意洋洋。

所以,他才敢强硬对待澳葡。这可不是一时的义愤,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能得到更长远、优厚的利益。

即便是互相利用,也要体现出被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利用都被别人不屑,那还真是有些悲哀。

敢对澳葡强硬,敢把总督和朝廷不放在眼里,陈文强这个地方实力派的名头是越来越实至名归。在某种意义上,这比朝廷重臣还要有利用价值。

在封建的体制下,即便是位列中枢的军机大臣,也难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权力的剥夺却只在顷刻之间。而地方实力派则宽松很多,特别是南方的省份,清廷的控制力更弱。

陈文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表现出强势。先不说控制力稍弱的湘、鄂两省,只说广东,在拥有了琼州这个稳固基地,拥有全省警察的大权,再有逐渐掌握军队的吴禄贞的帮助,陈文强已经超过了名义上的总督,成为广东难以撼动的存在。

这还不算陈文强在宪政派中拥有的社会资源,甚至某些外国人所掌握的他与西南革党的勾结和联系。

在德国人看来,陈文强是他们在中国与英法等列强展开竞争最有力的代理人,在中国南部沿海再拥有落脚点的最大借助。

在美国人看来,陈文强的反日倾向和强势行为是难能可贵,并且是值得大力扶持的。

当时美国同时面临两方面的威胁:大西洋的德国和太平洋的日本。一九零七年四月。美国海军首次确认,为了保护美国的安全,美国需要一支“两洋海军”。而在近期,鉴于不得不防备来自欧洲方面的袭击,为防止舰队被各个击破,把舰队集中在大西洋仍不失为最有效的对日防御措施;在远期。当舰队扩大到两洋标准(拥有三十艘战列舰)并在太平洋沿岸修筑足够的海岸防御设施后,把舰队一分为二布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就将变得可取。

而关于美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海军军事学院也做出了十分接近现实的预测:日本对华政策将从渐进的经济蚕食变为公然侵略,这就要求美国为支持“门户开放”政策而采取行动。

海军军事学院提出了两种设想,其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为了阻止日本这种独霸亚洲的政策,将在东亚大陆上的战争中阻止日本。但是日英同盟和日俄协定使得美国在大陆上似乎找不到这样的国家。

更可能发生的设想时,日本谋求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在控制侵略亚洲大陆的海上侧翼(运兵线)的同时确保其贸易畅通,这就要求日本通过夺取菲律宾、关岛(可能还有夏威夷)来把美国势力赶出西太平洋。美军则将单独作战。迫使日本撤出中国大陆。战争主要将以海战的形式进行,美国将由此取得制海权、收复失地、并以封锁迫使日本投降。

但陈文强与德国日益亲密、全面的合作,使美国对第一种设想并不完全否定。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军力在德国的帮助下得以加强,那日本就可能陷在东亚大陆的战争中,哪怕是短时间的牵制,也能为美国主力舰队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战场争取时间。

是的,美国海军参谋人员对美日战争进行了重新的计算和评估。起初。他们认为战列舰队从大西洋到菲律宾需要一百二十天时间,但他们发现实际上这段航程可以缩短至七十五天。等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还可进一步缩短。此外,菲律宾基地人员在对舰况的评估中发现,舰队在抵达目的地后可立刻投入战斗,不必象以前预想的那样先进行必要维修。

也就是说,在这七十五天内,如果中国能牵制日本军队。那日本就可能抽调不出足够的陆军占领菲律宾。这样的话,美军固守马尼拉和苏比克湾,等待来自大西洋的支援便有了可能。

只是有了这种可能,美国方面当然还很审慎,但却不妨碍美国陆军部尽快完成苏比克湾的永久性防务工程。而珍珠港则将被建成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固守和前进基地。

而陈文强对美国释放的善意(广东铁路工程),则使更注重商业利益的美国人感到满意,并认为长久而稳固的合作将是大为有利可图的事情。

显然,德国方面早就有了这样的判断,在美国也加入进来后,与陈文强的合作是更加的积极。

“东沙岛尚未从日人手中收回,且与台湾距离甚近,若贵国插手,恐引起纠纷,殊为不智。”陈文强对德国驻广州领事汉斯的提议连连摇头,说道:“贵国想要在南海有一中转港口,只能是在崖州,且对外不能称为军港或单独使用。”

东沙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台湾海峡南疆的门户,位居南海要冲。位于粤江口、海南岛、吕宋岛及高雄的中央位置,是巴士海峡进出南海船舰的必经之途,扼控巴士海峡的咽喉。

汉斯眨了眨眼睛,说道:“据我所知,前任总督张人骏大人已找到史书图册为据,又经陈大人与日本领事据理力争,彼已认为东沙岛是中国属土。已派员前往会勘,不久即可将该岛收回。”

“确有此事。”陈文强坦然承认,说道:“起初日本驻广州领事强词夺理,称‘该岛原不属日,彼政府亦无占领之意,唯当认为无主荒岛’。后有《海图闻见录》、《国朝柔远记》和英国海军海图官局编《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作证,有力地证明了东沙诸岛历来为中国之版图。但收回之后,因此岛位置重要,涉及复杂,若与贵国合作开发,恐麻烦不少。嗯,不如这样。东沙岛由广东省独力开发,可聘请贵国工程师、购买贵国设备进行岛上建设。如遇紧急情况,可允许贵国舰只停靠。当然,这一条不能对外公开。”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强硬的原因

前两广总督张人骏虽然是旧氏读书人,是满清忠臣,但并不表示他于国无功。最令人钦佩的是他多次大义凛然地与外国列强抗争,坚决反击东西方列强的挑衅和侵略,尽其所能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又被称作绝不低头的“外交大臣”。

而被日人窃据的东沙岛,严正交涉便是由他开始。搜集海图、书籍以证明东沙诸岛为中国历来领土,非是日人狡称之“无主荒岛”,并在离职前交代陈文强和李准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收回。

陈文强则继承其志,并比张人骏更加强硬。不仅屡番催促袁树勋向日人提出照会,还在报纸上宣扬日人之无理,为抵日运动加柴助力。同时,他还通过李准命令署赤溪协副将吴敬荣率数艘兵舰巡弋东沙岛,喊话施压,谕令日商即行撤退。

据理力争,严正交涉,陈文强已经迫使日本驻广州领事承认东沙岛是中国属土,共同派员前往会勘,将该岛收回已是指日可待。

但因为东沙岛位置重要,如果德人插手过深,难免引起日本不满,再起波折。所以,陈文强婉拒德人的要求,起码在名义上要打起独力开发的幌子。况且,对于东沙岛的开发价值,很多人都是心中明了。比如招揽来的海外华侨,颇有几个要出钱租下,开发岛务以获利。

“陈大人的担心我很理解。”汉斯停顿了一下,狡黠地一笑,说道:“那就是崖州的六道港如何?扩建之后允许本国舰船停靠,但不对外宣布。另外,岸上应该允许我国有一货栈。”

陈文强思索片刻,点了点头。说道:“好吧,这个本官可以作主。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帮助本官在南山、铁炉两港建造潜艇基地。”

汉斯不明白陈文强为何这么重视潜艇,可这并不是要德国出资,也就没那么为难,但他还是留了点余地。说道:“这没有问题,但这潜艇基地是否为两国共用呢?如果陈大人能允诺此项条件,相信合作会更加愉快。”

“贵国的潜艇能驶到南海?”陈文强有些好笑地看着汉斯,想了想,说道:“这个条件太敏感,我不能答应,但如果永兴岛能建成潜艇基地,倒是可以两国共用。”

汉斯也知道德国几乎不可能在南海布置潜艇,但提到永兴岛。他心中不由得一动,这个岛屿如果建成军用停靠码头,似乎比六道港更加隐蔽、安全。可他自认不太熟悉军事,不好衡量这两个地方的优劣,便没有急于敲定,只说回去研究商议。

在借鸡生蛋这个发展策略上,陈文强更相信海外华侨。不断以榆林港为基地,巡弋南海。勘测西沙,除了宣示领土主权外。还有更直接的经济利益。

正象展示给海外华侨的“西沙群岛开发计划书”中所列的那样,“西沙岛有矿砂,为多年动物所积成,可作肥料之用。化而验之,内含磷质。仅此项即销用颇广,可致获厚利。又有丰富渔业资源。又可修筑盐场试晒海盐,又可修建房屋,建造仓库,以为渔船停靠之所……”

这样的描述并不夸张、过分,是经过张人骏、李准等人踏勘后得出的结论。而且若不是陈文强一力争取维持。实非廉吏的袁树勋就任两广总督仅一个月,筹办西沙岛事务处就要被正式撤销了。

如火如荼的西沙群岛开发计划不仅能“招徕华商承办岛务,官为保护维持,以重领土而保主权”,租金和税收更能给陈文强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

而到现在为止,陈文强的盐务改革、清乡剿匪、招商引资等工作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效。编练新军、制造武器装备、扩充警察队伍等工作所需的经费,已经不象刚接手时那么紧张。

成绩在那摆着,换个人也没那个本事。袁树勋也知道现在西南战事是朝廷最为关注的事情,唯恐步前任张人骏的后尘,更不敢得罪势力越来越大的陈文强。

而陈文强呢,袁树勋固然是贪了点,可还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只要袁树勋不阻碍他干大事,陈文强也乐得用点小钱打发他。

至于朝廷交办的与澳葡的交涉事宜,陈文强真没当回事。只要澳葡打消扩张的野心,陈文强也不想与其纠缠不清,至于收回澳门,那也是最后迫不得已的行动。

拖延、敷衍终于使澳葡暂时低下头来,没办法,打又打不过,国内又不想派兵扩大战事,封锁已经使澳门物价飞涨、居民怨声载道。香州埠的建设又使澳门的商务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澳门商民正被吸引过去。

而陈文强与各国列强驻广州领事又进行了沟通,使澳葡希望联合干涉的企图落空。当然,澳葡也因此知晓只要本国不作扩大战事的准备和打算,陈文强就并不想收回澳门,只不过要在这次交涉中取得胜利。

“前番谈判,贵使高而谦已表示,中国愿意割弃澳门半岛(由妈阁至关闸),以及青洲、凼仔、路环等地,附近内河和海面由中葡共管。”曾任葡属东非殖民总督的马沙铎此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