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妻心如故 >

第23章

妻心如故-第23章

小说: 妻心如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祖父不喜,但严长松并未因此而忧愤长歪,也没有当年严祈文成长时的艰难,反而越长大性格越像严祈华,都是个严肃内敛的性子,那脸板起来,使得严老太爷每次一见这嫡长孙,便有些心塞,心情更不好了。

“父亲,您叫我有什么事?”严长松边接过小厮沏的茶端到书案上,边问道。

严祈华坐在书案前看着一份宗卷,身上披着一件青灰色的鹤氅,衬得英俊的面容越发严肃,连那法令纹也越深了。

严祈华的目光从宗卷移到长子身上,看到面容仍稍显稚嫩却已经越发行止有度的长子,心里是满意的,不过面上却不显,指着旁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后,方道:“今日端王来给老太君拜寿,后来在咱们府里失踪了大半个时辰。”

严长松虽然心理素质极好,这些年来也严格要求自己,看起来颇有风仪,但到底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在父亲这句随意询问中,不禁有些冷汗涔涔,小心地道:“父亲,端王殿下只是去花园里呆了一会罢了。”

严祈华盯了他一会,直到长子脸皮抽动时,方道:“守园的小厮看到了,不过后来也见到你三妹妹跟着出来。”

严长松大汗,同时心中又是一惊,没想到父亲对靖安公府掌控如此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祖父在靖安公府经营那么久,父亲不过是接手靖安公府一年时间,且还未承爵,多少有不便。

不过,听到父亲后头的话,又有些迷茫,问道:“三妹妹怎么了?端王殿下去年救过三妹妹,对三妹妹另眼相待,来府里自是想与三妹妹见一见的。且三妹妹还小,也不虞外人会说什么。”

谁知严祈文却是眉宇微蹙,看着长子的眼神有些失望,看来儿子还是太嫩了。想罢,转移了话题,又问道:“你何时与端王有如此好的交情,还特意为他安排?”

严长松冷汗又冒了出来,没想到父亲会知道今日他安排的事情,想了想,决定据实以告:“父亲,儿子素日与端王并无交情,今日是他找上儿子,让我帮个忙。”

听罢,严祈华心中微动,沉吟半晌,表示明白了,叮嘱道:“以后这种事情能应下就应,但切莫传扬出去。”

严长松自然没有不允的,忙点头。以他的本意,也确实如此,现在太子未定,虽然大家心知肚明端王最有可能会坐上那位子,但未来的事情谁又知道?还是谨慎些较好。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喜欢的话要多留言哟~~~^O^

第29章

翌日,安阳长公主府使人送了三盆菊花过来。

那三盆菊花开得正好,大朵的金菊,在这萧瑟的冬日精神抖擞,想来能在这时候还绽放得如此艳丽,应该是在暖房中精心护理的,为这冬日添了份明丽的色泽,但也显得有些意义不凡。

高氏接待了送菊花过来的婆子,那婆子笑眯眯地道:“这是我们昭萱郡主特地命奴婢们送来给贵府三姑娘的,昭萱郡主说了,这是昨日她和三姑娘约好了的。”然后又吹嘘着她们郡主平日是如何爱护这些菊花,又是如何为了严三姑娘特特送过来,连其他府的小姑娘也难得一盆之类的。

听这婆子的话,不免能感觉到昭萱郡主对阿竹的重视。安阳长公主是承平帝的嫡亲妹妹,又得承平帝看重,这些年来在京中风头无两,巴结她的人无数,连带的两位郡主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与宫里的公主丝毫不差。阿竹能得昭萱郡主看重让高氏有些惊讶,不过面上却未露出丝毫的异样,客气地道谢了一翻,封了那婆子一个大红封。

让人将那三盆菊花送往五柳居后,高氏回了正房,见女儿青梅坐在炕上和嬷嬷学习针线,便让那嬷嬷先下去,查看了下女儿的针线,说道:“这里歪了。”

严青梅将绣架举远一点察看半晌,不由有些脸红,点头道:“娘亲的眼力极好。”

高氏看她端庄的小脸难得露出窘态,心里有些怜爱,笑着摸摸她的脑袋,说道:“咱们这等身份,也不拘如何熟悉这等物什,能做得几样便行了,不然针线房用来干嘛?”

严青梅听罢,心知母亲变相地告诉自己,女红针线并不需要下苦功夫,不由又点头。

点评了女儿的作品,高氏方问起昨日寿宴时的事情,昨晚因时间太晚了,她也没有仔细问女儿什么,却不想今日安阳长公主府会让人送几盆菊花给阿竹。

“昭萱郡主以前就和三妹妹认识了,听说她们一见如故,昨天一起去玩了很久。”严青梅解释道,脸上也未有嫉妒之色,只觉得有些好笑。那昭萱郡主是个活泼又自我的,幸好阿竹虽然有主意,却是个正经又规矩的姑娘,方能迎合昭萱郡主的脾气。

高氏听罢笑了笑,说道:“既然昭萱郡主与你三妹妹交好,也是她的造化,怕只怕你二妹妹心里又不高兴。”

严青梅想了想,笑道:“娘亲放心,还有曾祖母呢,二妹妹不会闹起来的。”

高氏不由嗔怪道:“我不过说一句,你便想那儿去了!”虽然如此,却满意女儿能第一时间想到这上面去。

******

五柳院里,阿竹看着摆在暖房中那三盆开得金灿灿的菊花,送黄菊代表祝对方飞黄腾达,看来昭萱郡主对柳昶的期盼很大啊。

柳氏走过来,和阿竹一起欣赏了会子菊花,奇怪地问道:“郡主怎么会送你菊花?”

不用她试探,阿竹便诚实地道:“哪里是送我的,分明是送给柳表哥的,昨天昭萱郡主就说好了,这是要我转送给表哥呢。”

柳氏面露惊讶,第一个反应是——有郡主和她女儿抢未来夫婿!不过很快又否定了这个猜测,盖因柳昶的身份,门不当户不对的,想来安阳长公主不会同意将心爱的小女儿嫁给个六品知洲之子,且还不是长子。当然,若是未来柳昶能有出息,金榜提名,前途无限,又另当别论了。但是,到时候这般好的金龟婿,她不定给自己女儿,也太没天理了,哪容得旁人抢去?

柳氏一时间陷入了浓浓的危机感中,觉得女儿与昭萱郡主交好不太美妙。

阿竹却没有想那么多,观赏了会儿那三盆菊花,便对柳氏道:“阿娘,你叫个人将这三盆菊花送到表哥那儿罢。既然是郡主送给表哥的,总要有个表示。”

柳氏考虑到以后阿竹还要在这京中的勋贵圈里混,与昭萱郡主见面的机会多得是,便允了这事。

早上将三盆菊花送到柳家在京中的宅子,不想午后何氏便携着柳昶过来了。

何氏今日来是与他们辞别的,后天他们就要出发了,明日要忙着收拾行李,估计没有时间过来。柳氏心中极不舍,这几天也让人准备了很多京中的特产让柳城带回去,还特特为柳母也准备了许多用得上的补品。

何氏和柳氏在暖房里说话,柳昶到花厅里找阿竹,对阿竹道:“也不知那郡主是何意,这菊花我可带不到西北去,决定将它们留在京中的宅子,让老仆帮照看着便是。”

阿竹瞄了瞄他,见他面上一脸正气,显然没法体会个早熟的小姑娘的情意,不由得喷笑,说道:“那是表哥仪表堂堂,学识不凡,让个小姑娘心生仰慕,送几盆花聊表心意!”

柳昶一张白晰的脸被她说得满面通红,声音不禁高了些,“表妹!”

阿竹马上收敛起笑容,一本正经地看着他,大眼睛眨呀眨的,看起来很萌。

柳昶拿她没办法,只能在她肥脸上掐了一把,不过想到后天就要离京,顿时心头涌上浓浓的不舍,说道:“表妹,我后天便回西北了,以后估计很难再见了。你可要给我写信。”

阿竹心里翻白眼,说道:“那是不可能的!”

柳昶瞪大了眼睛,顿时有些受伤了,这些日子他都将阿竹看成重要的小妹妹了,她竟然拒绝给他写信,真是太不孝顺了。

阿竹笑眯眯地道:“以舅舅的才干,估计舅舅很快就能调回京城了。而且你以后不是也要走科举的路么?到时你要进京赶考,不就能见得到了么?”

柳昶没想到她会想这么远,顿时一愣,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着头道:“还是表妹想得远,是为兄着相了。”

这小不点的,就以兄长自居,一副老成的样子,让阿竹实在想喷笑。不过对柳昶的离开,阿竹心里也是不舍的,少了个能一起学习的玩伴,实在是种损失。至于父母所翼望的未婚夫婿什么的,她还小,不必考虑这种事情。

待何氏携着柳昶离开时,柳氏让人送上程仪,并且亲自送到二门。

何氏握了握她的手,不厌其烦地叮嘱着她一些孕中注意事情。柳氏眼睛有些湿润,抓着她的手,差点眼泪要流出来,吓得阿竹赶紧拉住她另一只手,满脸担忧地道:“阿娘,舅舅以后会回京的,大家都会回来的,很快就能见了呢。”

何氏也忙附和道:“就是,又不是不能见了,赶紧擦擦泪,仔细以后生个泪包出来折腾你。”然后又欣慰地摸摸阿竹的脑袋,笑道:“咱们阿竹是个孝顺又乖巧的孩子,我都舍不得她了。惠娘,你就放心吧,阿竹的事情我会考虑的,若是他们彼此喜欢,我会将阿竹当成亲闺女来爱护。”

“……”

柳昶一脸迷惑,阿竹顿时露出一副想要死一死的表情。不是依依惜别咩?为毛又说到这事上来了?

过了两日,柳城一家终于起启回西北。

没了柳昶时常过来一起读书,阿竹的生活也恢复了先前的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天气渐渐冷了,很快便进入了腊月,然后转眼便过年了。

今年靖安公府年轻一辈都除服了,恰好能过个热闹的年,除了春晖堂和严老太爷的院子,整个靖安公府都用红绸装饰了一遍,挂上大红灯笼,弄得热热闹闹的。

柳氏的肚子已有三个月了,但害喜仍严重,团聚的年夜宴也只坐了一小会儿,便又吐了起来。为了不打搅大伙的兴趣,老太君体贴地让她回房去歇着了,连守岁都没让她参加,吩咐她好生休息,保胎为上。

柳氏实在是难受,老太君体贴她,推辞了两下,便顺势答应了。

待柳氏离开,老夫人便阴阳怪气地道:“女人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我也生过孩子,当初可没她那般娇贵。”然后看了眼正用筷子夹着丫鬟撕成条的羊肉吃的阿竹,又道:“竹丫头倒是长得像二儿媳妇,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遇到像老太君这般好的太婆婆。”

这话说得真是含沙射影的,讽刺柳氏拿肚子里的孩子装腔作势,又讽刺阿竹遗传了柳氏的狐媚子样,以后若是没遇到老太君这般好的长辈,估计得受磋磨了。

严青梅下意识地放下手中的调羹,严青菊有些懵懂,严青兰一脸兴奋,正想说话便被坐在她旁边的钟氏暗暗制止了。

老太君淡淡地看了阿竹一眼,只说了一句:“咱们公府的姑娘都是金尊玉贵的。”

老夫人心中一堵,正欲说话,发现老太君冷冷地看了一眼过来,顿时心中微凉,想起了自从二房回京后,老太君多次向着二房,心里顿时忿忿不平。她板不动大房,还板不动二房么?可恨二房竟然巴结上老太君,处处得老太君相护,将她儿子孙子置于何地?

没人理会老夫人的情绪,阿竹淡定地吃着丫鬟为她夹的菜,又喝了口汤,觉得这老鸡汤炖得够火候,味道清甜,咂吧了下嘴。

高氏和严青梅清楚地看到她的嘴巴动作,顿时觉得这姑娘真是个心宽的。如此也好,不理会老夫人让她唱独角戏才是正确的。

用过年夜饭后,小孩子们便到外头院子里去放鞭炮。阿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