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抗日保安团 >

第384章

抗日保安团-第384章

小说: 抗日保安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祥一听肃然起敬,赞扬道:“傅将军真良将也!”

傅作义摆手笑道:“赵师长谬赞了!在郑长官部下面前妄称良将,宜生岂不惭愧。”又问道:“赵师长可是同意了?”

赵云祥忙答道:“卑职从冀中启程时,总座就再叮嘱,到绥远之后当以傅长官之命是从。若有令下,岂敢有违。不过卑职尚有不情之请。”

傅作义奇道:“赵师长请讲!”

赵云祥说:“卑职不才,愿为傅长官拿下包头!”

傅作义笑问道:“理由呢?”

赵云祥答道:“我们34师曾在一个月前拿下过河北保定,在攻城方面有经验!”

傅作义哈哈一笑,打趣道:“傅某平生只善守城,所以别人都称我为守城将军,今天幸有瑞清(赵云祥的字),终于是攻防兼备。如此兆头,看来此战必胜!”

赵云祥有些不好意思,说:“卑职狂妄,还请傅长官见谅!”

傅作义摆手说:“年轻人嘛,就是要有股子拼劲儿!”又问道:“瑞清,你真想攻打包头?这可是一个苦差事!”

赵云祥忙道:“军人岂能畏缩不前,请傅长官成全!”

傅作义说:“军中无戏言!”

赵云祥忙道:“愿立军令状!”

傅作义点头说:“好,瑞清,我答应你的请求!此战不仅关系我绥远,还是能否解冀中之围的关键,望费些心!”

赵云祥大喜,忙道:“多谢傅长官赏识!不知何时可以出兵?”

傅作义沉吟道:“敌军毕竟实力强大,所以我打算在出兵之前再布几道疑阵,当能骗过敌军一时。到时候只要大军驱直包头城下,大事可定!”

作为一代军事奇才,傅作义并不是像某“抗日名将”一样只晓得急吼吼地上,结果在蕉溪岭遭日军飞机轰炸,其损失惨重就连友军都惊呆了。相反,傅作义对谋略一道颇有研究,成了继战术、训练、装备之外的第四个致胜法宝。

像这次为了麻痹敌军,傅作义命令部下在和日军对峙的第一线阵地,全部大兴土木,修建更为坚固的阵地。一线的日军很快发现35军阵地人声嘈杂,日夜不停,明显是在修建工事。日军指挥官由此认为,35军畏惧皇军威力,试图进行全面的防御。

于此同时,傅作义又让各种后方的剧团,立即赶到一线慰劳官兵,做出一番迎接新年的样子。日军又发现,35军阵地经常锣鼓齐鸣,夜间更是热闹,看来是在进行军民联欢,准备好好过一个节日。日军警惕性瞬间降低,认为35军准备过年,绝对不可能进攻。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之后,傅作义见时机已经,立即下达了作战指令。12月20日,包头战役正式打响。

首先是骑兵第二军何柱国部奉命进攻萨拉齐,该地驻扎着由骑兵第1旅团长片桐茂少将率领的一部骑兵主力。骑二军进攻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这路日军对包头的增援,同时吸引包头的日军去增援。

在萨拉齐战斗打响的同时,傅作义下达了进攻命令:

由赵云祥指挥的第34师为主攻包头部队;

由大将孙兰峰的新31师加上炮兵25团为攻城预备队;

另一位大将董其武的101师担任清扫昆独仑到包头之间的阻援任务;

袁庆荣的新32师负责阻击固原,大佘太方面日军。

第四百零六章突袭包头

为了防止攻击包头的战略意图提前暴露,傅作义要求34师于21日晚上出动,夜间行军。这个要求给将士们可出了一个大难题。塞外天气奇寒无比,特别是到了晚上,零下三四十度的天冻死人绝对不是新闻。第34师的战士虽有部分是东北的,比较抗寒,但是山西、河北、河南的也有不少,这一下把他们冻得可够呛。

“啊,好冷!”战士们被冻得直打哆嗦,感觉整个身子都快僵了,说是急行军,可速度越拖越慢。

“快跟上,一个拉一个,千万别停,一停就跟不上了!”

尽管这般寒冷,赵云祥师长倒是急出一身汗来。不是热的,而是怕的,一怕完不成任务,影响大局;二怕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拖累友军;三怕部队因冻伤而大量减员。幸运的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至少并不普遍。这主要得益于冀中日渐强大的后勤体系,像防寒服、防冻药膏都能够及时供应。

后世,中国有四大皮毛基地,其中两个在冀中,即“金束鹿,银蠡县”。束鹿就是后世的辛集市(治所不在一个镇),是中国最大的皮毛加工基地,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时称“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它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就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蠡县留史镇也是与辛集齐名的皮草市场,素有“四海客商集留史。举步可得天下皮”的美誉。而且蠡县除了是中国皮都以外,还是纺织强县。光这一个县的纺织业就足以提供数十万大军的军服了。

至于防冻药膏则是白洋淀的特产,擦脸、手、脚,关节等易被冻伤的部位有奇效,行军之前涂一点在身上,会有“暖宝宝”的效果。

除了硬件方面过硬以外,在软件方面,也就是部队管理上,郑卫国也是狠下功夫,要求各级军官一定要爱惜士卒。严禁打骂虐待。如果行为不当导致部队非正常减员。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所以这趟行军尽管无比艰险,但并没有战士被遗弃的现象,也没有私自开小差的现象。这一点只怕八路军都比不上。

在全体将士的齐心协力下,第34师一夜急行。历经艰辛。最后终于在22日黎明抵达了包头附近。

见包头城已然在望。赵云祥师长终于松了口气,还打趣道:“好险,差点儿就要误了军机大事!我可是在傅长官面前立了军令状。要是完不成任务哪还有脸回去。”

参谋长范子侠开玩笑说:“到时候傅长官挥泪斩马谡,您也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正说笑着,一名侦察兵突然匆匆赶了回来,报告道:“师座、参座,包头敌军出动!”

赵云祥和范子侠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是咱们的隐蔽行军不慎暴露了?这可如何是好?于是赶紧问道:“敌军出动了多少兵力,附近有没有敌人的伏兵?”

侦察员忙道:“出城兵力不多,只有一个骑兵中队,几辆坦克,还有几门山炮!”

赵云祥惊讶地说:“才这么点儿,应该不是冲咱们来的吧!不过小心为上,通知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让将士们感到奇怪的是那支部队并没有冲他们来,而是朝另外一个方向去了。后来才知道因为骑二军突袭萨拉齐,双方在那一地区爆发了激战,但**兵力并不多,且以骑兵为主,目前又已经撤退了。这使得驻包头的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中将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是以小部队四下袭扰。

为了清剿这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小部队”,小岛中将在22日清晨,也就是**全面进攻之前,命令麾下的机动兵力,包括一个骑兵中队,再配合坦克、炮兵组成了一个所谓的“讨伐队”。并由熊川联队长负责指挥,大摇大摆的开出城去了。

这样一来,日军在包头的兵力就更加窘迫了,而且调走的还是最重要的机动兵力。但小岛吉藏中将还沉浸在防御工事“坚不可摧”的美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大股中**队已经快逼近城垣了。

赵云祥师长见机会难得立即组织部队准备向城内突击,命令以马彪第341团为主攻,夏云庭第342团和李世镜第343团为策应。第341团就是以前的33旅,是赵师长的老部队,所有有重大任务都会交给他们。事实上,这支部队也从来没有让大家失望过,每一次都是异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让兄弟部队无话可说。

由于平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严格的训练,战士们体力很快就恢复了,甚至还有一点点临战前的亢奋。但那些充当向导的苦力就有些惨了,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像这样的极限行军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可一听说要打仗都还是在竭力坚持。

充当先锋团团长的马彪有些不忍,就劝道:“你们先休息一会儿吧,等下给我们画个图就好了,别去前线。打仗太危险,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但大家都不肯,表示非找小鬼子报这个仇不可。一名叫王友良的青年说:“那里面的地形太复杂,画图画不清楚。你们万一摸错了,就摸到鬼子机枪火力下去了,所以一定要俺亲自去才中。俺们生活在大漠上的汉子没几个怕死的。只要能把这些烧杀奸淫,狗娘养的小鬼子打走,俺命没了也值了!”

于是在王友良的引领下,该团将士一马当先,迅速潜入了包头城外的工事群。在日寇的皮鞭下,王友良曾被迫在此处修筑工事好几个月。最后好不容易才逃脱的,所以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了解。他带着341团的将士们,从一个没有日伪军驻守的碉堡群巧妙突入,也绕过了这段没有通电的电网。据战后勘查发现这是包头整体防御圈上的唯一一个漏洞。

就这样,第341团的将士们一枪没放,很快来到了包头西北城墙最适合攀爬的水巴洞。为什么说这里最适合攀爬呢?因为这段城墙附近有座小山,穿城墙而过。由于时间尚早,绝大部分日伪军都还在睡觉,城头上只有几个穿着蒙古袍的伪内蒙古军巡逻。

马彪朝城墙上看了看,发现确实没有人发现他们。于是立即命令战士们架设云梯。准备突袭。各突击连战士也是干净利索地就把云梯组装了起来,然后悄然向城墙上搞去。三米、两米、一米……咔,终于搭上了!

大伙儿眼神里都闪烁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冲锋。谁想就在这个时候一架云梯突然就滑倒了。原来这个城墙上都结了厚厚一层冰。稍微有点倾斜就会滑走。战士们以前哪在冰天雪地里爬过墙啊。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几名战士慌忙去扶。可那云梯十几米高,沉重无比,一旦倒下来比一颗大树还沉。结果那几名战士不仅没能扶住。反而被云梯给带倒了。十几米长的梯子呯得一声摔在地上,那声响,估计城上就算站的是聋子也听得见了。

呯的一声巨响,别说城上巡逻的伪蒙军士兵,就连第341团的将士们都吓了一跳。马彪团长更是吓出一身冷汗。只要城上那两个蒙族士兵鸣枪示警,那么奇袭肯定就失败了。而且不仅是341团奇袭失败,就算34师主力来了也未必能拿得下包头。

“先人板板的!”马彪团长又气又怒,正准备带着弟兄拼死强攻一把。

没想到城头上那两名伪蒙军士兵看到城下有**,不仅没开枪,还异常激动地喊道:“喂!你们是中国人吗?”

马彪团长一愣,回答说:“是啊,我们是傅司令的部队!”第34师到绥远来原则上还是要保密的,所以对外都称第35军。当然,绥远的**特工应该还是能够发现,郑胡子正在想怎么给委员长一个说法呢!

一听果然是**,那两名伪蒙军士兵又惊又喜的回答:“太好了!**兄弟,我们也是中国人,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不要从这里上,这边城墙都结冰了,梯子放不上去。你们快从这边上,这边更容易上来。”

马彪团长当即立断,决定选择信任他们,因为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暴露。事实上他们已经暴露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一营,准备爬墙!”

“其余各部,加强戒备!”

“是!”

那两名伪蒙士兵也没有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