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86章

明朝大丈夫-第86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的老家在山西恒曲县,我们那里就有铜矿,而且据说自古以来我们那里就产铜。”周老虎说道。

“恒曲县?在什么地方?说的再详细点!”李景想了半天也想不起山西的恒曲县在哪里。

“在中条山一带。”周老虎忙道。

原来如此!

第一百一十二章 铜矿

李景点点头,中条山他倒是知道在哪里。

中条山乃是关中地区的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华北地区进入关中地区,必经中条山,是潼关的前沿。

李景倒是没想到中条山居然还有铜矿。

从红山岭到中条山距离倒是不算太远,向北到陵川,然后往西几百里就是中条山地界。

李景琢磨着等以后势力强了首先就进据中条山,拿下这座铜矿,想来中条山既然有铜,那别的矿产应该也会有。

李景一边琢磨,一边带着手下后撤,不久便退回到红山岭上。

而这时,官兵早已把雷排的差不多了,李景带人回到山上不久,他们就追了上来,此时离山脚已不足一里。

官兵能这么快的把雷排完,主要是因为李景并没有让手下布多少雷,也就百十来个。

毕竟布的是假雷,只是为了迷惑官军,布得太多也没什么用处,而且酒坛也是有用处的,李景现在已经懂得应该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看到官兵马上到达山脚,李景轻轻招了招手。

随即几名手下把八门火炮抬了出来。

李景命令这些人把八门炮排成前后两排,前后的火炮间距相差个十来步。

这些士兵练了一天带一个晚上,动作已经非常娴熟,三个人一组,支架的支架,安放底座的安放底座,用榫子把支架和底座固定之后,再把炮筒架上卡住,这火炮就安装完毕。

红山岭不高,也就两百多米海拔,斜面的长度也不过三百来米。

这么短的距离,山下的人很容易就能看清山上的人的动作,看到土匪也把火炮搬了出来,张千户急忙命令手下加快步伐。

张千户很清楚,虎蹲炮的有效距离是多少,但是居高临下,肯定要比从下往上打要远一些,因此一定要在土匪把炮架好以前,达到攻击距离。这样就可以凭借着炮多的优势,压制住土匪的火炮。

但是就在官兵开始加快行进速度的时候,山上的火炮突然响了起来。

张千户看到土匪开炮,不由得笑了起来:“哈哈哈,土匪就是土匪,连虎蹲炮能打多远都不知道就敢开炮,兄弟们加快速度,等他们这一炮打完,填充火药的档口,咱们就能达到攻击距离了,到时让土匪尝尝咱们的厉害。”

不过张千户话音未落,便听到数声巨响,接着就看到前面的部队一阵人仰马翻。

“我草!怎么回事?土匪的炮怎么能打这么远?”张千户惊道。

旁边的邓千户向前张望了几眼,然后松了口气道:“好在土匪的炮少,威力不大,兄弟们倒是没死多少人。”

张千户瞪了邓千户一眼道:“咱们这些兵都是跟指挥使讨的,死一个就少一个,让兄弟们散开冲,别让土匪把炮打进人堆里。只要冲过这段距离,土匪的炮就没用了。”

其实不用张千户吩咐,官兵们早就散了开来。

而且官兵们也知道,虎蹲炮只在一定距离有用,太远和太近都没有用处。

这时一是后撤,一是继续前进。

后退肯定是不可能了,好容易追到山下了,这时谁敢后退?张千户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就砍了后退士兵的脑袋。

唯一的办法就是前进,而且速度要快。

看到官兵开始加速,李景猛地一挥手:“开炮,让他们速度再快一点儿。”

随着李景的话音落地,八门火炮同时开始轰鸣。

这次炮火覆盖地面积更大,炮击的效果更是惊人,不过由于官兵早已散开,对官兵造成的伤亡却不是很大,甚至比不上前一轮的伤害。

但是这次炮击却让官兵不得不再次加快脚步,因为官兵都知道,这时落在后面的才会挨炸,越是靠前就越安全。

看到官兵果然加快了速度,李景挥手止住炮兵的动作。一共就这么多炮弹,能少打一发就少打一发。

不想有一个炮兵可能是因为紧张,见李景挥手,误以为是李景要他们继续炮击,顺手就把手中的炮弹投进炮筒之中,“砰!”地一声炮弹飞出,倒是把李景吓了一跳。

李景回头瞪了那炮兵一眼笑骂道:“他妈的,你紧张什么?你知不知道这枚炮弹值多少钱?这枚炮弹的钱从你这月的军饷里扣。”

“大哥,这枚炮弹多少钱做地啊?”那士兵问道。

李景仔细算了算,然后笑道:“三两银子估计够了,你是一等兵,这月的军饷扣完了还能剩下二两,不过你这个月可没多少钱孝敬你爹喝酒了!”

“啊?这么贵啊?能不能少扣一点儿啊?”那士兵可怜兮兮地说道。

“赶紧把炮收起来,官兵快要上来了!”李景喝道。

李景笑了几句,土匪们的紧张情绪顿时减缓了许多。

这时,官兵们已经快爬到了半山腰,一些官兵开始架炮。

李景往下看了几眼,对周老虎点点头。

周老虎把手指蜷起放在嘴边用力一吹,一声响亮的哨音响起,接着半山腰处响起猛烈地爆炸声。

地雷,又是地雷!

听到熟悉的爆炸声,张千户眼睛一闭,他知道自己从孙猛那里借的四十门虎蹲炮完了。

待爆炸声结束,张千户缓缓睁开眼睛。

半山腰处一片狼藉!

不光是那四十门虎蹲炮和准备放炮的士兵,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也伤亡了许多。

好在这次士兵们散的很开,不然的话这一连串的地雷爆炸还不定死多少人呢。

张千户和邓千户对视一眼,两人几乎同时点了点头,然后两人把腰刀缓缓拔了出来大声喝道:“兄弟们,此战有进无退,退后者斩!”

听了两人的话,两人身边数十名亲兵齐齐拔出刀来,大声喝道:“千户大人有令,此战有进无退,无令退后者斩!”

喝罢,这数十人随即站成一排,冷冷地注视着前面的士兵。

本来已经萌生退意的官兵听到后面大声呼喊,也明白呼叫的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了。

督战队!

张千户和邓千户两人开始启用督战队了。

启用督战队,就意味着这两个人要拼了。

看着后面数十把寒光闪闪的刀锋,后退的士兵急忙转身往山上冲去。

“擂鼓!”张千户大声喝道。

“咚!咚!咚!”负责敲鼓的士兵听到命令,急忙敲起鼓来。

冷兵刃作战时,指挥实际上是靠鼓和锣还有旗帜来控制。

而且越是大规模的战斗,参战的人员越多,鼓和旗帜的作用越明显。

像围攻红山岭这样的小战役,由于参战人数不多,战场面积也不大,几十个人呼喊,前面的人就可以听到,但是如果面积过大,人数太多的话,喊话就不起作用了。

混战当中兵刃乒乓作响,挥刀挺枪的士兵大声呐喊,谁能听到远处的人喊些什么?

这时就是通过鼓声和旗帜来指挥作战。

而旗帜指挥的实际上并不是士兵,而是下面那些军官,比如千户,百户等等。

有经验的军官不光要注意敌军的变化,还要密切注意后方指挥者的旗帜变化。

根据旗帜的颜色和所指的方向,军官会知道调动的是哪支部队和行进的方向。然后跟旗帜颜色对应的部队的军官再指挥部下往指定方向行进。

举个例子,一个卫所有五个千户,那么在作战时,就会用五种不同颜色的旗帜,每种颜色对应一个千户所,作为千户只需要记住自己旗帜的颜色就行。

而千户指挥下面的人用的是小一点的旗子,比如三角旗,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对应下面的百户所。

百户能指挥的就一百来人,这些人肯定是在百户的附近作战,只要吼上两嗓子,附近的人都能听到,然后士兵就可以根据百户的命令行动。

因此冷兵刃时期,战场上最常看到的就是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旗帜。因此才有旌旗遮天蔽日一说,形容部队数量庞大,士兵众多。

而旌旗最多的地方,肯定是指挥官所处的位置。

越是高级的指挥官,身边的旗帜就越多,举着这些旗帜的人叫掌旗官,这些人随时等候着主帅的命令,准备挥动旗帜。

在众多的掌旗官当中有一位最牛的。

如果你分不出哪面旗帜是代表哪只部队的,那么你肯定能看出这面旗帜是代表谁的。

这就是帅旗!

在众多的旗帜当中帅旗是最醒目的,醒目到在无数面旗帜当中你一眼就能看到它。

这位最牛的掌旗官就是扛帅旗的。

李自成手下有位掌旗官姓郝,叫什么名字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要是提起郝摇旗,可能大家都知道。郝摇旗就是一名掌旗官,摇旗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外号,他摇的就是帅旗。

由于帅旗非常显眼,在战场上一眼就能发现它,因此才有擒贼先擒王这一说。不然的话,双方混战在一起,上哪找对方的指挥官?找对方的主帅?

当然,像张千户和邓千户这样的人是根本没有资格用帅旗的,包括彰德和卫辉两个卫的指挥使在内也没有资格用帅旗。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军妥协

钱重这个身份倒是勉强可以用一用帅旗,不过他的帅旗现在在卫辉府,在徐百川的官府衙门那里。

另外,围攻红山岭这样的小山头,旗帜的作用其实并不明显,由于战场面积太小,人数也不多,双方又没有接战,只要十来个人一起呼喊大家就能听到,完全没必要用旗子指挥。

因此张千户和邓千户身边的旗子所指的方向基本就没发生过变化,一直指的是前方。

指挥军官用旗,而指挥士兵用的则是鼓和锣。

鼓响则进,金鸣则退。

金就是锣,鸣金收兵,就是敲锣让大家回来歇息,别再去跟人玩儿命了。

锣的用处是收兵,而鼓的用处则是前进和进攻。

鼓其实也分很多种,有的是指挥士兵行进,有的是指挥士兵进攻。

指挥士兵行进的鼓一般都是小鼓,而且几乎都是用在新兵身上。

新兵初上战场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很容易在行进时出错,从而破坏阵型。

这种小鼓就是指挥他们走路用的,平时训练时,新兵就跟着小鼓的鼓点走。

到了战场上,就算开始走错了,但是听一段时间鼓声,自己就会慢慢纠正过来。

而老兵上了战场就不怎么用小鼓指挥了,该怎么走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听不听鼓声已经无所谓了。

指挥士兵进攻的鼓则是大鼓,甚至是巨鼓。

鼓声一响,可以声震数里。

但是这种鼓可不是随便乱敲的,不到时候是万万不能敲鼓的。因为鼓声响起,就意味着要发起攻击,发起冲锋。

对于敲这种鼓的鼓手来说,这绝对既是力气活儿,也是技巧活儿。

敲鼓的人不能敲几下就没劲儿了,也不能乱敲一气。

一般来说,负责敲鼓的士兵各个都是膀大腰圆,身强力壮。

另外,好一点的鼓手还会懂得一点点音律,高明的鼓手还会计算双方的距离,从而控制鼓点儿的节奏,最高明的鼓手还会观察战场的态势。

实际上,当鼓声响起,进攻开始,鼓手就是战场上真正的指挥者。

一名好的鼓手,能够把鼓敲得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能够真正起到鼓舞士兵的作用,而且能尽量延续第一通鼓的时间。

所谓一鼓作气,就是考验敲鼓者的体力和技巧。

敲鼓的时候,先要慢,要让士兵听到以后做好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