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515章

明朝大丈夫-第515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份多有不便,便将此事搁置,后来我入主中枢,整日公务繁忙,又忘了此事,不想今日能够得见先生故人之后,先生泉下有知,亦当欣慰不已。”

“劳老大人和大帅牵挂,末将不胜惶恐。”沈寿崇忙道。

李景摇摇头叹道:“先生和我都是念旧之人,你好好干,日后当有用武之时。”

“是!多谢大帅抬举。”沈寿崇忙道。

李景摆摆手,举起酒杯道:“今日是先生的祭日,你远道而来,我敬你一杯。”

“谢大帅。”沈寿崇忙道。

将杯中酒饮尽,沈寿崇忽然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大帅,末将有一事想禀告大帅。”

李景闻言一怔,冲沈寿崇微微点了点头,将酒杯轻轻放下,对众人道:“我今日已不胜酒力,就不陪你们了,你们慢慢喝,我到后面休息一会儿。寿崇,你宴后别忙着回去,一会儿咱们聊聊。”

“是!”沈寿崇忙道。

李景摆摆手,起身离席,让人带着来到袁可立当年的书房休息。

不知过了多久,小九回报沈寿崇求见。

李景闻言,急忙披衣而起,然后让小九带沈寿崇进来。

待沈寿崇进‘门’,李景命小九看住房‘门’,未得李景允许谁也不许进来,然后给沈寿崇倒了杯茶道:“坐下慢慢说。”

“谢大帅。”沈寿崇忙道。

斟酌了一下措词,沈寿崇道:“禀大帅,末将发觉安徽和两湖的部队有些不大对头。”

“怎么个不对头?”李景沉声问道。

“是这样,自打去年皇上到湖北巡视之后,黄得功将军突然加大了训练力度。”沈寿崇道。

李景笑道:“黄得功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作战勇猛,当年清剿流寇多***功,因此我才封他为湖北将军!他可能是看到别人打仗心里不服气,因此才开始对部队加强训练。”

沈寿崇道:“起初末将也是这样想,不过后来末将发现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看了看李景,沈寿崇接道:“训练部队不足为奇,奇怪的是部队从后勤部领来的军械弹‘药’大部分被储存起来,并未用于训练之用。”

李景闻言一怔,面‘色’不由凝重起来:“你说黄得功领取的训练物资并未用于训练,而是被储存起来?”

“是!而且自从皇上离去以后,黄将军以训练为名,从后勤部领取了大量的弹‘药’,其中大部分都被储存了起来。”沈寿崇道。

李景闻言霍然起身,在屋内来回踱了几圈,猛地转身对沈寿崇道:“此事你是如何知晓的?”

“回大帅,掌管湖北军需的军需官是末将的同年,末将今年跟他聚会时,他多喝了两杯跟末将说起此事。”沈寿崇道。

李景点点头,看着沈寿崇道:“你怎么看待此事。”

沈寿崇道:“不是末将如何看待此事,而是大帅如何看待此事。不瞒大帅,末将得知此事以后,惊骇莫名,却不知此事应该跟谁去说。后来末将得知大帅要来祭拜老大人,末将仗着家父曾是老大人的部下,便前来祭拜老大人,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见到大帅,把此事告知大帅。”

李景默默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好,但是我得调查完此事以后才能做出决定。此事你再莫跟第三个人说,否则恐有杀身之祸。”

“回大帅,末将不怕死,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末将要是不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帅,便是死了,也是死不瞑目。”沈寿崇道。

李景点点头:“你且回去,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是!末将理会得。”沈寿崇忙道。

李景轻轻拍了拍沈寿崇的肩头:“思虑周全,沉稳有度,不愧是沈将军之后。”“多谢大帅夸奖,大帅,末将告退。”沈寿崇道。李景轻轻点了点头。……50581+dsuaahhh+24938629……>;

第六百九十三章 御敌之策

沈寿崇走后,李景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最新章节访问: 。

很显然,黄得功突然开始对士兵加强训练并大量囤积弹‘药’必定是准备酝酿不轨之举。而黄得功敢这么干,离不了朱由检的唆使。

可是仅凭黄得功一人敢造反么?黄得功只要不傻,就绝不会认为凭他那点部队就能够扶保朱由检重掌权力,那么朱由检必定还联络了别的将领。

而根据朱由检去年到地方巡视的路线来看,安徽,湖北,湖南的镇守将军很可能已经倒向了朱由检。如果这三省的部队都倒向朱由检,朱由检未必没有胜算。

首先李景的嫡系部队都在北方,南方孙猛的部队远征吕宋,只剩下陈大虎和刘二愣两支地方驻军,而且刘二愣的部队离得较远,要是这三省的部队同时向江浙发起攻击,单靠陈大虎一人很难抵挡这三支部队的进攻,如果被朱由检占据了南京,凭朱由检的皇帝名号,必定一呼百应。

虽然这些年李景在民间的声望越来越高,但是跟朱由检相比还远远不及,毕竟老朱家的子孙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在大明老百姓的心中更认可他这个皇帝,这不是李景施了几年仁政就能比的。

何况李景推行的政策对老百姓来说是仁政,对那些贵族士绅还有读书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仁政,非但不是仁政,反而是剥夺了他们的利益。一旦朱由检占据南京,并且在军事方面暂时处于有利形势,这些人必定闻风景从。

如果朱由检得到这些人的支持,那么在财力方面必将胜过李景,而且李景在安徽建了一座军工厂,朱由检的部队可以得到武器补给,那么在军事方面,李景也未必就能处于绝对上风,因为洪承畴和卢象升未必会支持他,如果这两人倒向朱由检,那李景在军力方面就跟朱由检处于均势。

当然,朱由检现在人在北京,这些人暂时还不会轻举妄动,另外,这些部队的训练水平还不行,也不敢贸然起事。要是让他们训练两年,武器弹‘药’囤积够了,朱由检便会再次以到地方巡视的借口离开京城,那时才是起事之时。

不过,就像李景了解朱由检一样,朱由检对李景同样非常了解。

李景心思缜密,凭一些蛛丝马迹就能判断出一个人要干什么,这个布局要准备好几年,朱由检就这么有把握能瞒得住李景?

朱由检为人坚忍,为了铲除魏忠贤隐忍了一年,为了对付李景,朱由检多隐忍几年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这次不仅是政治上的较量,还有军事上的较量。

朱由检的政治手腕绝对不输于李景,可是军事上朱由检却远远不是李景的对手。朱由检之所以被李景夺权,归根结底就是他军事上不是李景的对手。

也就是说,在军事上朱由检只能依靠黄得功等人,可朱由检敢把宝压在黄得功等人的身上么?一旦黄得功等人输了,那朱由检可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以朱由检多疑的‘性’格,他不可能完全相信黄得功等人,那么朱由检必定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李景将自己处于朱由检的位置考虑,很快判断出朱由检没有直接对黄得功等人做出承诺,只是在谈话时,隐晦地表达了一下他的意思,黄得功等人明白最好,不明白朱由检就继续隐忍,这样就算黄得功等人事机败‘露’,朱由检也完全可以推得一干二净。

得出这个结论,李景心里不由盘算起来。

找借口把朱由检拿下当然是一劳永逸,但是这对李景推行政令,中兴大明却极为不利。为国家考虑,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

而且李景多次说不会篡位,更说过绝不做曹‘操’,现在要是把朱由检废掉,李景可就自食其言了。要知道东汉时期,汉献帝联络人要推翻曹‘操’,把柄都被曹‘操’拿到了,曹‘操’也没把汉献帝怎么样,甚至曹‘操’的儿子曹丕也只是‘逼’着汉献帝禅让,最终还让汉献帝寿终正寝。

李景总不能连曹丕都比不上吧?

最好的办法还是像曹‘操’那样,将汉献帝的羽翼全部剪除,让汉献帝绝了最后的念想,乖乖做一个傀儡。

只是朱由检联络的羽翼不是文官,而是武将,要拿下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黄得功等人虽然利‘欲’熏心却绝不是傻子,见李景要拿下他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下场?他们怎肯束手就擒?必然起兵造反。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人狗急跳墙,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才行。当然,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想到最坏的打算,李景心中猛地一震,自己这次来睢州赴祭,可没带多少护驾的部队,黄得功可是久经战阵的将领,他要想扶保朱由检重新掌权,这样的时机他决不会错过,自己可别让他来个擒贼先擒王。

想明此节,李景急忙让小九将李定国唤来。

少顷,李定国匆匆而来。

不待李定国行礼,李景便即沉声说道:“你这次来睢州带了多少部下?”

“三百。”李定国道。

李景点点头,李定国现在是北军副都督,出行只带三百扈从部队已经属于轻装简行了。

“你马上把这些部队派出去,往湖北和安徽这两省的方向进行打探,看有没有部队正往河南方向开进,要快!”李景沉声道。

“爹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定国闻言惊道。

李景摆摆手:“你先别问那么多,先照我的吩咐去做。”

“是!”李定国忙道。

待李定国出去,李景接着对小九道:“你马上派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红山岭,把镇守红山岭老寨的五百士兵给我调过来。”

“是!”小九应道。

过了一会儿,李定国和小九传令回来,见李景神情凝重,李定国问道:“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李景摇摇头:“现在还不敢断定,等你的人打探完消息以后再说。”

“爹,您让孩儿打探安徽和湖北方向的军队,莫不是这两处的军队要对您不利么?”李定国沉声问道。

轻轻拍了拍李定国的肩头:“我儿思虑越来越缜密了,不过现在我还不敢肯定这两处兵马要对我不利,只有先打探一下。”

“父帅,不管消息准不准确,您不能留在这里。”李定国忽道。

“无妨,只要你的部队速度够快,咱们有时间进行应对。”李景笑道。

李定国连连摇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您是一国之宰辅?孩儿建议父帅马上到开封去,开封墙高城坚,便是有什么变故,父帅亦可有腾挪的余地。”

李景笑了笑:“你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这个时候我如果匆匆而去,要是消息切实,那我便是临阵脱逃,我怎能做这样的事情?”

“可是您的安危……”李定国急道。

李景摆手止住李定国的话:“我已经让人把红山岭的驻军调了过来,三日之内,想来应该赶到,有这五百老兵,加上你的三百骑兵,还有我的卫队,就有一千余人,一千人怎么也能抵挡一阵子吧?”

“可是安徽和湖北两省驻军有三万多人,咱们只有一千人,如何抵挡得住三万大军?”李定国急道。

李景笑了笑:“他们要是想偷袭便不会全军出动,只会出动少量部队,顶多两千来人,不然的话便掩不住行踪,所以你不必担心。”

“父帅,千万不可托大啊!”李定国急道。

“我不是托大,我是不想给大家造成恐慌,定国,你要明白,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沉住气,这样别人才会信服于你。”李景笑道。

“这个道理孩儿明白,可是咱们现在毕竟只有不足千人,就算他们只来三千人,从兵力上咱们也是出于下风,大家使用的武器都一样,这里又无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