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483章

明朝大丈夫-第483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阳子看了看阁楼,又打量了下四周,微笑着点了点头:“这里风景宜人,正是练气之所。甚好!”

李景伸手往阁楼的方向摆了下手:“我带真人过去看看。真人请。”

云阳子拂尘一摆:“有劳大帅引路。”李景笑笑,回身对侍卫道:“若是高将军来了,请他到阁楼。”侍卫闻言急忙应是。。。。

;小;说;来;源;:;燃;文;书;库; ;w;w;w;.;7;7;4;b;u;y;.;c;o;m;

第六百五十二章 弟子之礼

阁楼距离水云榭大约五十步的距离,没走几步,便看到阁楼正面牌匾上写着水云阁三个字。

李景见了不由暗暗摇头,那边是水云榭,这边是水云阁,这名字起的也太偷懒了。

不过对于水云阁的结构造型李景还是很满意的,简单朴实,没有华丽的装饰。

待走到近前李景猛然一怔,水云阁的门窗居然安装了玻璃,只是安装的玻璃的颜色却是绿色的。而李景知道大明科学院已经研究出透明的白玻璃,朱由检建的玻璃厂生产的便是白玻璃。当然,这个时候生产白玻璃的成本要远高于生产绿色玻璃。

但是再贵的白玻璃沈莹和朱徽媃也用得起,而两人为李景建筑的居所自然不会在这种地方省钱,只是不知为何,这里居然还安装绿色的玻璃。

(注:玻璃中若是含有铁元素便会呈绿色,后世生产有色玻璃的时候,是先把玻璃中的杂质去掉,然后根据需要往玻璃当中添加元素,往玻璃里面添加二价铁玻璃便成绿色。

可古时生产玻璃的技术不成熟,无法去除玻璃当中的杂质,因此玻璃多为绿色。另外,当时人们习惯称玻璃为琉璃。)

可进了阁楼以后,李景终于明白沈莹和朱徽媃为何要安装绿色玻璃了,绿色的玻璃映衬着水云阁周围的荷池,更添了几分雅致。

美中不足的是门窗镶嵌的玻璃面积太小,每块只有两个巴掌大小,若是一尺见方的话就更加美观了。

见李景在阁楼四处查看,云阳子奇道:“大帅是第一次来这里吗?”

李景笑道:“是啊,若不是高奇今天找我钓鱼,我还不知这里起了一座阁楼。”

云阳子闻言轻轻叹了口气:“大帅,内阁衙门里面建的阁楼你居然不知道,可见你得有多忙啊!”

李景摇头笑道:“是内子的主意,也是她们自己出钱建的,为的是让我钓鱼的时候处理公务方便一些,却不知我这段时间忙着赈灾,哪有时间来钓鱼。浪费啊!”

云阳子笑道:“大帅的身体何等重要!为了能让大帅好好休息,花点钱算什么,何况这座阁楼是夫人自己出钱建造,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浪费。”

李景摆摆手笑道:“不说这些了,已经建好了,总不能拆掉。真人觉得哪个房间好,就住哪一间。”

云阳子笑道:“贫道乃出家之人,对住的地方并不讲究,只要能挡风遮雨就行。”

李景点点头指着书房旁边的屋子道:“那就这一间。”

云阳子稽首道:“多谢大帅。”

李景笑了笑道:“我这也是为了自己方便,说起来是我应该多谢真人才是。”

李景话音刚落,便见高奇进了阁楼。

李景笑着招了招手道:“高兄弟,你可是来的晚了。来,我给你引见一下,这位是武当山的云阳真人。”

高奇闻言冲云阳子拱了拱手道:“高奇见过云阳真人。”

云阳子急忙回礼道:“不敢,不敢,贫道不过山野之人,如何敢当将军大礼?”

李景笑笑:“大家都是不拘礼数之人,就不要客气了,咱们到书房坐着说话。”

高奇点点头。

对李景的生活习惯高奇是非常了解的,李景喜欢在书房跟人谈话,除非人很多,否则李景极少在客厅会客。

进了书房,李景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看了看封面,点点头又放了回去。

“不用看了,都是您经常看的书。”高奇笑道。

李景笑了笑,在书桌后面坐下,又招呼高奇和云阳子随便坐。

待二人坐定,李景笑着对高奇道:“都安排好了?”

高奇点点头:“安排好了。”

李景沉吟了下道:“光安排好还不行,监督要跟上。高兄弟,你知道咱们部队里有些老派将领习惯吃空额,克扣军饷,多年的老毛病了,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以前年景好的时候他们动点手脚,只要不是太过分,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个时候就不能任他们胡为了。你以军政部的名义给各个部队发道敕令,如果谁敢在这个时节吃空额,克扣军饷,不管事情大小,就地革职拿办。”

高奇笑道:“大帅,其实我早就想整肃军队了,只是以前咱们没有那么多军官,要是这帮人全撤了,那就没人带兵了。现在不同了,咱们提拔的那些低级军官已经成长起来,已经不用担心无人可用,这次就借着这个机会整肃一下部队。”

“行,就按你说的办,把军法处的人都派下去。”李景点头道。

高奇郑重点点头:“我回头就做这件事。”

李景转头看向云阳子笑道:“处理下事情,真人见笑了。”

云阳子忙道:“大帅处理政务,贫道在此已是不该,又岂能打扰?”

李景笑了笑道:“真人,你刚才对我说要宽以待人,可是前段时间衍圣公孔胤植和地方官员侵吞灾粮,至令灾民无以为食。云阳真人,你可知道朝廷每年征收赋税是何等艰难,若是被这等贪官纳入囊中,我有何面目担任这个大名首辅?你说这样的人不杀能行么?我若不杀他们,后人便会有样学样,那大明的法度何在?

还有我现在要查处的军队将领,他们虚报兵员,克扣军饷,如果不杀住这种歪风邪气,大名的军队便会糜烂。

岳武穆曾说: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我看应该说官员不爱钱,做人有气节,则天下太平。

尤其在外族入侵的时候,这个气节非常关键。如果所有的人都有气节,不屈服于外敌,则异族何以能侵入我华夏大地?

可要是官员们爱钱,哪里还会有什么气节?武将要是爱钱,如何能不怕死?

实际上历朝历代不爱钱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要想所有的人都有气节更不可能,这不是靠教化就能做到的,还要靠严刑峻法,尤其是对官员,处罚一定要严厉。

云阳真人,我知道你们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反对以刑法治国,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无为而治是行不通的。

汉朝武帝以前便施行无为而治,虽说景两朝国力大盛,可是国家的弊病也越来越多,最终出现七国之乱。

宋朝时期就更不必说了,国家岂止是无为而治,更将刑不上大夫执行的彻彻底底,官员犯法最多是罢官去职,鲜少下狱问罪,所以宋朝时期的官员比之前朝更加胆大妄行,至令国家腐朽不堪。以致于西夏,大理这样的小国都敢抱着大宋咬一口。

云阳真人,治国不是儿戏,单单靠一家学说是会出现问题的,我罢黜儒家独尊,就是要融合百家学说。

云阳真人,我尊重道家的理念,也推崇道家的哲人,但是我不会在打倒儒家以后,又把道家竖起来。而且我也不会像前朝那样,对道家的某些人封官任职。

在我看来,既然是修道之人,就该清静无为,任什么朝廷的职务。我跟你说白了,龙虎山张真人一家一直担任大明的国师,但是我不知道当蒙古人入侵的时候,张家的国师为大明做过什么,我不知道当女真人入侵的时候,张家的国师为大明做过什么。

还有,这些年大明风不调,雨不顺,各地频繁出现灾祸,张天师若真有法力,为何不制止这些灾祸?既然他不能制止,为何还挂着大明国师的名头?

所以,云阳真人,虽然你授我武当秘传之法,但是我不会任命你任何职务,也不会向历代先帝那样大肆加封武当。

除非武当山的人能向我保证,不管大明哪里出了灾祸,他都能为我消除。谁要是说他能做到,并且兑现,我立马加封他为大明护国法师。”

云阳子闻言默默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大帅的意思是要免去龙虎山张家护国法师的职务?那以后谁为道家之领袖?”

“谁能做道家的领袖,看你们自己的本事,朝廷是不会干涉的。”李景笑道。

“多谢大帅为贫道解惑。”云阳子稽首说道。

李景笑了笑:“不过我现在没有精力去处理龙虎山张家的事情,因此,张家的人还会继续担任大明的护国法师。”

“贫道明白。”云阳子忙道。

“云阳真人,在你给我授艺这段时间,你的一应所需皆由我负担,你若有何需要也尽管开口,李景必定为真人办到。”李景接道。

云阳子点点头:“多谢大帅,贫道并无所求,只要能帮助大帅调理好身体,贫道就满足了。”

李景笑了笑道:“这样,云阳真人,你为我授艺,便是我的师父,以后我对你执弟子之礼。”

云阳子忙道:“贫道何德何能,如何敢当大帅的师父?”

李景摆摆手笑道:“一字尚且为师,何况真人为我授艺,你这个师父名副其实,绝对当得起。”

“大帅!”云阳子忙道。

李景笑了笑接道:“我就不搞你们武当的入门仪式了,我给师父敬杯茶。”说着转头对小九道:“上茶,我要给真人行弟子之礼。”小九闻言急忙命人上茶。

第六百五十三张 难题

云阳子本欲推辞,是李景这些年积威已久,那种上位者的威严实令人不敢反对。而且李景要拜他为师,云阳子心中不免窃喜,同时云阳子感觉李景此举怕是另有深意,因此云阳子稍一犹豫,便即住口不言。

少顷,侍卫端了杯茶送上来,李景先向云阳子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从侍卫手中接过茶杯敬给云阳子。

云阳子接过茶杯轻饮一口,随即放回桌上,然后急忙将李景扶了起来。

高奇见了笑道:“恭喜真人收了一位贤徒,恭喜大帅拜得名师。”

“贫道才疏学浅,大帅拜贫道为师,实在是抬举贫道了。”云阳子忙道。

李景笑了笑,命小九搬了椅子在云阳子身边坐下。

见李景坐在自己的下手边,云阳子不由暗自点头,李景这个拜师不是做样子,这就对自己执弟子之礼了。

轻轻拍了拍云阳子的手,李景笑道:“师父,虽然我没给你封任何官职,但是你是我的师父,这个名头想来也够用了,只要武当善加利用,成为道家之领袖,也不是不能。不过这都要靠你们自己努力,我是不会干涉的。”

云阳子闻言恍然大悟,苦笑了一下道:“大帅真是好心机。”

“呵呵,师父,你这称呼不大对,我是你的徒弟,你只管叫我济民便行,济民是我的字。”李景笑道。

云阳子闻言,沉吟了一会儿道:“名景,字济民,你的字起的好啊!景者,光也,明所照处有境限也,亦曰大也,大道也。而大道者无过于济世安民,济民,给你起字的先生是位高人啊!”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弟子的先生是节寰公。”

云阳子摇摇头感叹道:“原来是节寰公的学生,节寰公亦是我道家中人,惜节寰公心怀经世之才却未受到重用,无法实现他一生之抱负,亦未看到你已经达成他的心愿。真是惜叹。”

李景叹了口气道:“先生他老人家对弟子殷殷期望,惜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