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468章

明朝大丈夫-第468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些事情做完,李景忽觉自己可能疏漏些什么。

凝神沉思了一会儿,李景猛然想起自己忽略了什么。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自言自语道:“看来人太高兴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这话怎么说呢?我们看到大帅心情高兴,我们也跟着高兴。”文青笑着接道。

李景笑了笑道:“你记得我当初让汤若望去澳门是做什么事情么?”'62810957明朝大丈夫明朝大丈夫' 628 首发 明朝大丈夫634

文青笑道:“那能不记得么?让他招募有经验的造船技工和科学人才啊!”

猛然文青一惊:“今天大帅见的那些人好像没有造船的技工啊!”

李景摇摇头道:“不是没有,而是我见到前面的那些学者之后,把这些人忘记了。刚才我琢磨了一会儿总觉得不大对劲儿,就算汤若望能量再大,也不可能招募到一百多名学者,就是说,这些人当中大部分应该是造船的技工,是我没有去问他们。”

文青笑道:“这也难怪,一百多人呢,要是一个个的问,大帅也问不起啊!我估摸着汤若望回头就会来向大帅汇报这事儿。”

李景摇摇头:“终究还是太得意了,得意忘形了,不是好事儿。”

文青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回头再安排一下就行。其实要我说,把那些造船的技工们留在科学院也不错,咱们就当开个造船的科目。去年我跟大帅到福建,发现咱们的造船技术都是口口相传,不落文字,这样一旦出现变故,咱们的造船技术就有失传的危险。”

李景点点头叹道:“不是有失传的危险,而是大多已经失传了。”

接着李景又道:“你说的很对,确实应该成立一个造船学校。不过不能把学校放在科学院,要放在造船厂,一边造船,一边教学,这样我们的人就能学得会更快也更扎实。”

“大帅言之有理。”文青笑道。

沉吟了下李景又道:“当初让汤若望去招募船工的时候,咱们只在山东建了一座船厂,现在福建又建了一座更大的船厂,我看,那就建两所造船学校吧,一南一北,互相竞争。等大明的经济有起色了,再多开几家造船厂,多建几所学校。”

说话间,侍卫进来通传汤若望求见。

李景招了招手,侍卫急忙带着汤若望进来。

摆摆手,李景示意汤若望坐下,又命文青给汤若望到了杯茶。

汤若望行过礼,坐下,李景问道:“客人们都安排好了?”

“艾儒略先生和孔大人正在安排,下官来是有事要告诉大帅。”汤若望忙道。

“是说那些造船技工的事情吧?不好意思,是我太高兴了,忘记这次来的人有你招募的造船技工,把这些人都当成科学人才安排了。”李景笑道。

顿了顿,李景接道:“不过不要紧,你回去告诉他们,这些天先休息,没事儿在城里四下逛逛,等过几再安排他们去船厂,至于薪酬让他们不要担心,我出他们原来两倍的薪酬,如果干得好,有成绩,我继续给他们加薪。”

“大帅真是爽快,其实这些技工都是冲着大帅开出的高薪来的。”汤若望笑道。

李景笑道:“那是当然,如果薪酬不高,谁愿意撇家舍业的来我们大明?汤先生,你这次差事办的很漂亮,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汤若望忙道:“大帅,您让教皇册封我为枢机主教已经是最大的赏赐了,下官怎敢再要赏赐,那不成贪得无厌了么?”

李景摆摆手笑道:“你这些年为教廷传教尽心尽责,教廷本来就该提拔你,只是由我向教皇提出来而已。我现在赏赐你则是代表大明。汤先生,你这些年为大明做了很多事情,我都看在眼里,我们大明是决不会亏待像你这样的外国友人的。”

想了想,李景接道:“这样吧,汤先生,你当年辅佐徐先生编撰历书,对天文学方面极有造诣,徐先生对你也极为看重,我就擢升你为钦天监监正,秩叙正五品。”

汤若望闻言大喜,起身向李景躬身行礼道:“多谢大帅。”

李景笑了笑道:“我这也是人尽其才。不过汤先生,你既做了大明的官员,就得为大明做事,除了你的本职,还得继续帮大明招募人才。而只要是人才,一切待遇从优,甚至做官都不是不可能。”

汤若望忙道:“下官明白,下官必定用心做事,回报大帅的知遇之恩。”

李景摆摆手道:“我今天有些累了,等回头我再跟那些技工们谈谈。”

“是!那下官就先行告退。”汤若望忙道。

李景点点头,提笔写了封任命的文书交给文青:“你带汤先生到吏部,把汤先生的任命手续办了。”

“是!”文青接过文书,带着汤若望直奔吏部。

过了一会儿,文青返回。

见李景呆呆出神,文青急忙给李景倒了杯茶。

李景接过茶杯,看了看文青忽道:“敬之,如今方程事务繁忙,造船学校的事情怕是无暇顾及,我想把山东那个造船学校的差事交给你。”

“大帅,学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怕办不好这件差事。”文青忙道。

李景笑了笑:“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文青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李景轻轻饮了口茶接道:“其实创办造船学校最难的是学员问题,咱们任用夷人做教师沟通是个大问题,因为大明会说夷人的话的人太少,所以第一批学员我建议你到澳门招募,澳门被葡萄牙占据了多年,当地很多汉人会说葡萄牙语,而我们这次请来的技工很多就是葡萄牙人。

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澳门一地,毕竟澳门地处南方,未必愿意到北方生活,所以在北方我们要尽量招募一些年纪小的学员。不光让他们学习夷人的语言,还要教授他们数学,几何等学科。等过上几年,这批人成才了,以后就好办了。

另外,创办学校还一个难处就是钱。建校舍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有,让学员自己出钱到造船学校读书不大现实,因此招收的学员要国家出钱培养,吃穿用度这又是笔不小的开支。现在国库空虚,我暂时拿不出太多的钱,只能先给你十万两,你一定要盯住下面的人,不能让他们营私舞弊。”“大帅放心,谁敢贪墨一文钱,学生把他的手给剁了。”文青郑重说道。李景点点头接道:“建校舍有工部的人去做,你只需盯好账就行,你的精力先放在那些夷人和传教士身上,要让他们一边教船工造船,一边教学。这些人我可是出了高价的,不能让他们白赚咱们的钱。”

第六百三十四章 造船学校

“学生明白。网复制本地址浏览62%78%73%2e%63%63”文青忙道。

“这几天你好好准备准备,再过几天,舆论铺垫的就差不多了,到时咱们一起到山东,我也顺便去船厂看看。”李景说道。

文青点点头,想了想问道:“大帅,您打算怎么走?学生把您的行程安排好,再准备船校的事情。”

李景笑了笑:“不用提前安排,你要提前布置好了,下面的人就会做好准备,很多东西我就看不到了。”

沉吟了一下,李景接道:“不过我跟皇上一起出京,下面的人不可能收不到风声,得给下面的人摆个**阵才行。这样,你帮我琢磨琢磨怎么才能瞒住下面的人。”

“这个……”文青凝神思索了一会儿道:“除非大帅和皇上微服先行,大帅和皇上的仪仗跟在后面,不过那样一来大帅和皇上的安全就得好生布置布置了。”

李景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安全问题不是问题,我让小五带几名精干的队员随我和皇上一同前行,有小五保护我和皇上,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就这么办!你和小九还有王公公随皇后娘娘和仪仗跟在后面,我和皇上带平之和小五先行。”

文青想了想道:“那学生得跟周将军说一声才行,不然的话,周将军接驾看不到人,我们都得挨骂。”

“行,只告诉周老虎一个人,要他保密。至于地方官员求见,就说我和皇上身体不适好了。”李景点头说道。'62910957明朝大丈夫明朝大丈夫' 629 首发 明朝大丈夫635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又道:“咱们出京先到天津卫,在天津购买一批粮食,然后咱们一路直奔荣山卫船厂,等看完船厂后我和皇上先行一步,你和那些夷人技工就留在船厂,让承恩和小九随皇后娘娘在后面沿路赈灾,路线你来拟定,不要跟我和皇上走同一条路。”

“是!”文青忙道。

数日后,李景将朝中诸事交代清楚,遂与朱由检携周皇后及一众随行官员并一干侍卫离京出巡。

两日后,李景等人抵达天津卫,看到天津卫一改旧颜,李景心情大好,当即和朱由检接见了天津卫一众官员并数名商人领袖。

天津卫新衙正堂,李景和朱由检居中并坐,翻看着官员们送来的账册,两人不时微笑点头。网

看了一会儿,朱由检微笑着对李景道:“李兄,没想到仅仅半年,天津卫便收上来如此多的赋税,我看再有半年,朝廷投入的本钱就能收回来了。”

李景笑了笑道:“我要把天津卫打造成北方的贸易运转中心,可是现在这里储备的物资只够供应京城及周边地区,还远没达到我的预期。

刚才我看了看,主要是天津的仓储能力不足,无法存储过多的物资,另外码头的规模也太小,很多船无法靠岸,影响了货物进出,所以我们还得加大投入才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觉得现在的税收很可观就心满意足。”

朱由检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将账册放回桌上,李景看着堂中一众官员笑道:“说说吧,有什么难处,今天我来就是给大家解决问题的。”

堂中一众官员互相对视一眼,一时谁也不敢吱声。

这样难怪,正常来说就连天津卫品级最高的官员都没资格见到李景和朱由检,更遑论下面的官员,实际上这些人当中很多人连品级都没有,也就在当地的百姓眼中算个官儿。

现在听到李景问话,尤其是问他们有什么难处,这些人焉敢直言说难?

见众人不言,李景笑了笑道:“我又不是老虎,你们还怕我吃人怎么了?我可丑话说在前面,今天我问你们有没有难处你们不说,日后我再来看,要是这里没有大变化,我可是要问罪的。”

听李景言语朴实,态度极其和蔼,众人心中紧张的情绪不由大为缓解。'62910957明朝大丈夫明朝大丈夫' 629 首发 明朝大丈夫635

轻轻饮了口茶,李景笑道:“王敬堂,你是工部营缮司主事,负责天津卫各项工程的督建事宜,你来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难处。”

听李景点名,王敬堂急忙起身道:“既然大帅要卑职说,那卑职就斗胆直言了。”

李景笑着摆摆手道:“但说无妨。”

王敬堂躬身施了一礼道:“大帅,其实您的构想方大人曾经跟卑职仔细交代过,卑职到了天津卫以后,也曾准备大兴土木,一步到位,完成当大人交代的差事。但是,卑职真正开干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不是卑职想得那么简单,主要是因为我们招不到那么多的工人。没有足够的人力,卑职只能一项一项的干。”

“没有工人?”李景闻言不由大奇:“我去年来时,这城外就有数千人居住,怎么会招不到工人?”

王敬堂苦笑道:“大帅有所不知,起初卑职也以为招工不难,谁知等招工的时候才知道这里的人都是有组织的。

这里的人共分两伙儿,一伙儿叫盐帮,大约有四百多人,长芦盐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