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424章

明朝大丈夫-第424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在高雅场合如果连高脚杯都不会拿,必然会引起别人侧目,甚至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执行特殊任务如果引起别人侧目,甚至引起别人怀疑,那任务还能完成么?

正是那段时间的培训,让李景对葡萄酒有了一番认识,知道葡萄酒跟白酒以及别的酒类的不同之处。

摆摆手,李景笑道:“皇上,你别嫌麻烦,这种高脚杯肯定不好生产,但是越是不易生产,它的价格就越高。这种酒杯当然不是卖给普通老百姓的,咱们要挣那些有钱人的钱,尤其是外国的贵族。

呵呵,皇上可能不知道,西方那些国家的贵族们比咱们大明的达官贵人还要讲究排场,这种高脚杯必能投其所好,咱们不挣他们的钱,那不是对不起他们么?”

“哈哈哈,李兄说的是!”朱由检大笑道。

李景微笑道:“现在皇上手里有瓷器厂,玻璃厂,钟表厂,再加上这个酒厂,那就是四家厂子了,等咱们把南海的那些夷人搞定,跟

他们开通贸易以后,皇上必定财源滚滚。”

“嘿嘿,能不能挣钱,就看李兄你的了。”朱由检笑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对外贸易这一块儿我可以替你搞定,可是生产这方面得靠你自己,不过你毕竟是皇上,有些事情还是不要亲自出面。承恩年纪大了,这么多产业,靠他一个人肯定也照顾不过来,你再物色几个人帮你管理厂子。”

“这个……”朱由检沉吟了一下道:“李兄,我身边都是些内侍,也不大懂这些东西,管理的人手还是你帮我物色吧。”

李景笑了笑,深深地看了朱由检一眼,微微点了点头道:“也好,我帮你找几个人吧。”

摇摇头,李景轻笑道:“唉,满嘴铜臭,被人听了咱俩这番话,还不笑话死咱俩这对君臣!”

朱由检笑了笑道:“其实,我倒是对李兄越来越佩服了,李兄说的这些东西看似与治国无关,其实乃是从细微处着手,如果大明各地都能照李兄这个思路发展,数年之后,国家必定殷富。”

李景摆摆手,端起酒杯向朱由检举了举,然后轻轻饮了一口,放下酒杯,李景说道:“说说李棕吧,皇上见过他了?”

朱由检喝了口酒道:“见过了。”

李景笑问道:“李棕什么反应?”

朱由检笑了笑:“怎么说呢,一句话,感激涕零!”

“呵呵,那就好,这样的话,那咱们的动作就得加快了。”李景笑道。

转过头,李景对小九道:“小九,明天命人快马到辽东告诉皇太极,让岳托春节过后即刻进京,我要见他。”

朱由检闻听叹了口气道:“李兄,你过年都不休息一下吗?这些事情年后再办吧!”

李景笑了笑道:“这些事情不交代清楚,我怎能安心过年?好了,咱不说这些烦人的事了,喝酒,喝酒。”

“李兄,请。”朱由检大喜,笑着举杯道。

……

崇祯十年春节。

这一日一大早,京城的百姓突然发现从城外开进来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完全迥异于原来朝廷的官军,原来朝廷的官军都是顶

盔掼甲,可这些士兵全部身着布衣,而且这些人手里拿着的也不是长矛,而是背着步枪,有的背上还背着炮筒。

这支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奔向天坛,吸引了大批老百姓围观。

“是济世军。”一个年轻人一脸兴奋道。

“济世军?济世军进城干嘛?”有人不解道。

“听说皇上要和兴国公祭拜天地,祭拜太庙,这支部队是用来做仪仗的。”一个文人打扮的人说道。

“做仪仗?怎么不打旌旗呢?”旁边有人问道。

一名中年汉子撇撇嘴道:“打旌旗有个屁用,你看看这帮人的精气神儿,用的着打旌旗么?”

旁边那人闻听连连点头道:“别说,这帮人的精气神儿比那些大汉将军强多了,一看就是打过仗,杀过人的。”

“听说济世军是兴国公的私兵,兴国公就是靠这支军队起家的。”那年轻人小声说道。

旁边那个文人闻听吓了一跳,急忙捂住他的嘴:“别胡说,小心让人听了去。现在济世军已经是朝廷的部队了,你说这话不是作死么!”

“兴国公好像没你说的那么吓人吧,去年元宵节的时候我见过他老人家,很好说话的一个人,一点架子都没有。”那名老人说道。

“是啊,兴国公颁布的那些政令都是为了老百姓好,虽然收税收的狠了些,可是交完税以后再不收别的钱了,相比以前,我觉得负担还是减轻了的。”那个中年汉子说道。

“别说话了,看前面,好像是皇上来了。”一人说道。

那名文人接道:“是,是皇上的仪仗,前面那个穿黄色衣服的就是皇上。”

“哪个是兴国公?”那年轻人急道。

“皇上身边的那个,穿金色蟒袍,腰系玉带的那个就是。”那文人说道。

“我怎么瞅着那蟒袍跟皇上的龙袍差不多啊!”那年轻人问道。

那文人笑道:“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蟒袍少一爪,远处看确实差不多。蟒袍不是正式官服,是皇上赏赐的赐服,本朝现在只有兴国公一个人可以穿蟒袍。

你看到皇上身后

那些一品二品的大员没有?他们只能穿次一等的飞鱼服,再往下只能穿斗牛服,这也是皇上的赐服。”

“今天皇上不是要祭天么?他们怎么不穿祭服?”那年轻人奇道。

那文人笑道:“你不懂,皇上这次祭天跟以往祭天不同,今天是庆祝来着,你看皇上今天脸上是什么表情,以前祭天是什么表情。”

“以前祭天跟死了爹似的,今天喜气洋洋的。”那年轻人笑道。

“别瞎说,这话也是胡乱说的?”那文人斥道。

那年轻人闻言一伸舌头,四下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这才松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那年轻人忽然惊道:“啊,皇上和兴国公这么年轻啊,好像比我大不了几岁的样子。”

那文人道:“皇上今年才二十八岁,兴国公年纪要大一些!”

这时旁边那名老人叹了口气道:“兴国公比今年元宵节我看到的时候老了许多。”

“听说兴国公前些日子病了,身体还没好利索。”那名中年汉子说道。

那老人一惊,随即叹道:“希望老天爷保佑国公爷长命百岁,有他老人家在,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好了,别说话了,他们要开始祭天了。”那文人忙道。

接着便见一名官员拿着一张纸,走到天坛前面,大声念诵着,等官员念诵完,皇帝走上前,也拿出一张纸念诵了一番。

“他们念的什么?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啊。”那年轻人小声问道。

那文人轻声回道:“念的是祭文,前面那名官员是礼部尚书袁枢,念的祭文意思是上天庇佑我大明江山永固,歌功颂德之类的话。皇上念的祭文则是累数这些年国家的外忧内患,然后说大明有了兴国公以后,大明消灭了外患,平定了内乱,大明的状况大为好转,感谢上天赐给大明兴国公这样的人杰。”

“咦?那好像没皇上什么事儿啊,那皇上念这个祭文是啥意思呢?”那年轻人奇道。

那文人轻笑道:“呵呵,要知道大明是皇上的大明,出了兴国公这样的人,说明皇上英明神武,说明咱们大明有上天庇佑,这就是皇上的功绩,因此这篇祭文一定要皇上

来念。要是别人念了,那就是给兴国公拍马屁,是居心不良了。”“哦!是这样啊!那兴国公也会念祭文么?”那年轻人又问道。“不会,要是兴国公也念祭文的话,就是喧宾夺主了。”那文人笑道。

'嘿,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立享全本0元看哦'

。。

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宴

那文人摇摇头,轻叹了口气道:“我懂什么,兴国公懂的东西才叫多呢!”

便在这时,互听远处嘭地一声,众人大惊,急忙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只见远处天空一片硝烟弥漫,地面上一队炮兵列成一排,炮口向天,其中一门炮口尚自冒着硝烟。

就在大家愣神之际,又是一声炮响,随后炮声接连不停地响了起来,足足响了八十一声方才止歇。

而炮声中,皇帝率着一众官员在天坛前跪倒,行三拜九叩之礼,待炮声止歇,祭礼已成。

炮声过后,那年轻人疑惑道:“刚才开炮是什么意思?差点吓死我,我还以为……以为……”

那文人笑道:“你以为是什么?这是礼炮,庆典用的,只有声音没有弹丸的。刚才一共响了八十一响,这是皇家大典才能用的数字。”

“哦!”那年轻人恍然道。

忽然那年轻人指着前面叫道:“哎,皇上他们走了!”

“恩,他们还要到太庙去祭祖。”那文人笑道。

“你怎么知道?”那年轻人奇道。

那文人笑了笑道:“我是个不入流的小吏,这些安排都是前天部堂大人告知我们的。”

看了看那个年轻人,那文人笑着接道:“我们这些人今天是奉了部堂大人之命到人群之中为百姓解惑的,免得百姓不明所以,出现慌乱。”

“原来是位官老爷。”那年轻人急忙施礼道。

那文人笑道:“我算什么官老爷,我只是名最低级的小吏而已。”

那文人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分开人群来到他面前道:“请问你是方以智方先生么?”

“晚生便是方以智,请问军爷何事?”那文人躬身说道。

那士兵急忙抱拳道:“不敢当军爷二字,卑职是奉虞大人之命来找先生,虞大人让先生参加今天中午的宫中会宴,这是入宫的腰牌,你收好了。”

方以智闻言一怔:“是都御史虞大人?”

那士兵笑道:“是。”

“虞大人怎会让

我参加会宴?”方以智奇道。

那士兵笑道:“卑职只是奉命找你!哪里知道这些细节?”

方以智点点头,小心接过腰牌系在腰间。

实际上皇宫中午赐宴主要是安排那些中低级官员,即四品以下的官员。至于四品以上的官员,像内阁成员,各部主官和副职以及重要司的要员是晚上会宴。

但是即便如此,对方以智来说已经是无比的恩宠了,因为他现在只是最低级的吏员,根本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席。

方以智很快便想明白为什么虞乐亭会召他进宫参加会宴了,定是李景跟虞乐亭提过自己,否则的话,虞乐亭怎会知道有自己这个人?

掸了掸衣衫,正了正帽子,方以智急忙跟着士兵向皇宫走去。

令方以智没想到的是,宫中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不过其中大多是科学院的人,这些人虽然大多没有品级,但是方以智却知道,李景对这些人看重异常。

对于李景的一些做法,方以智有时十分困惑,同样是读书人,但是李景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

就说科学院这些人吧,无论他们提什么要求,李景都是一力满足,那真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而且其中好多人还有品级。

像科学院的院长宋应星更是高居二品,还兼着农工两部的副职。

要知道宋应星只是个举人,以前在江西分宜县担任教谕,连品级都没有。李景直接把他擢升到正二品,升官之快,只能用一步登天来形容。

但是对待东林党,复社这些人,李景又是另一种态度。

那态度虽不能说是深恶痛绝,但是绝对是不以为然。方以智知道很多很有才华的人都被李景黜落,像张溥这样有文采的人都被贬到南京担任一个闲职。

即便是这样李景还不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