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417章

明朝大丈夫-第417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

“那咱们就安排士兵下去收税不就行了么?”小九忙道。

李景摇摇头:“不是那么回事儿,当兵的下去收税成何体统?那是治国之道么?关键不是谁下去收,而是谁来抓。只要主官认真了,下面的人自然也就跟着认真了。”

“大帅,您不是要把我们放下去收税吧?”一名侍卫道。

李景笑道:“不是把你们放下去收税,而是让你们下去抓收税,我打算把赋税这一块从地方官的手中剥离出来,直接隶属户部管辖。”

“可是这个活儿我们也没干过啊。”一名侍卫道。

李景笑道:“你们没干过,难道还没见过?我制定的章程你们知道吧?只要按照章程办事不就行了。”

笑了笑,李景接道:“不过,我没打算让你们几个到别的地方去,我只想把你们安排在这里。”

“这里,天津卫?”小九奇道。

“对,就是天津卫。”李景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桌上拿起那张草图,李景接道:“我打算把天津卫打造成大明的物资转运中心,到时这里将汇集无数的商家和无数的物资,我们就按五百个商家来算,每个商家一天就算进行五十两银子的交易,那一家就会有五两银子的税收,你们算算一年是多少钱?”

“一家五两银子,五百家一天是两千五百两,一个月就是七万五千两银子,一年九十万啊!”小九惊呼道。

李景笑道:“我这还是按最低估算的,随着这里越来越兴旺,每年的税收将远远不止九十万。因此,这笔税钱你们可得给我盯紧了。”

“可是这里现在还啥都没有呢,您不会让我们现在就入驻这里吧?”一名侍卫说道。

李景笑道:“当然不会让你们现在就入驻这里,但是你们以前从未接触过这类工作,难

道不要学习?年后你们四个就到军政部去职,然后到户部报道,专心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

管平,这些兄弟当中你是大的,也是他们的队长,你要做好表率,到时这里的税收工作就有你来负责。”

“到军政部去职?就是说我们以后不再是军人了?”几名侍卫惊呼道。

李景笑道:“是,转到地方做事,当然不能以军人的身份,至于你们的品级,我会让周衡臣亲自给你安排。

你们是我的侍卫,下去做事,我总不能亏待你们,至少也得挂个七品衔。等你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的时候,我还要提拔重用,希望你们莫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听李景连品级都给定了下来,几名侍卫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几人对视一眼,齐齐跪倒在李景面前:“大帅放心,孩儿定当用心做事,不负您老人家所托。”

“好孩子,起来,起来,坐下说话,我还有几句话要交代你们。”李景抬手道。

“大帅请说。”管平忙道。

李景接道:“你们下去做事,书办和账簿先生以及办差的下属是少不了的,人我不给你们安排,你们自己定,但是人品要把握住。”

“这……”管平等人一时疑惑起来。

小竹见了笑道:“傻孩子,这是你家父亲大人给你们的恩典,要知道你们早不是当然的孤儿了,现在都有家有口的,难道没有仨亲俩好儿?这些人当中未尝没有能出来做事的,只要人品没问题,你们尽管用。”

李景摆摆手笑道:“一直以来,你们做的都很好。你们是我的侍卫,不管到哪里,别人都得给你们几分薄面,想要安排几个人下去当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你们一直恪守本分,从未做越格的事情。很好!

不过我估计你们在家里怕是没少落埋怨,有道是,内举不避亲,要是有可用的,就安排安排吧,这是我准了的,你们不必再忌讳什么。”

“大帅!”几名侍卫呼道。

李景摆摆手:“莫要做小儿女状,我也是有家有口的人,家里的事情还不清楚?以前没给你们解决这些问题,是因为你们还不成熟,怕你们的家人仗了你们的势做些违法的勾当。<;b

r/>;

现在你们也算经过世面了,想来能把握住分寸了。什么人该用,什么人不该用,想必心中有数儿。

行了,都回去歇息吧!”

“是!大帅。”众侍卫忙道。

待众侍卫退下,李景轻轻叹了口气:“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了!岁月催人老啊!”

“大帅,您过了今年才三十七岁,怎么能说自己老了?”小九笑道。

李景笑着摇摇头:“是被你们逼着老的。行了,你也回去歇着吧,这两天你也累坏了。”

“孩儿不累。”小九忙道。

李景瞪了一眼:“你也不是铁打的,昨晚就一夜没睡,再熬一夜明天还能有精神?去!回去歇着!”

“那……好吧。”小九无奈只好出了屋子。

看了看小竹和李香,李景又道:“你们也不用陪着我了,都回去歇息。”

“妾身先服侍老爷歇息。”小竹忙道。

李景摇摇头:“我睡了这么久,不困!你们回去歇着,我看一会儿书。”

小竹轻轻叹了口气,走到李景的床前把李景常看的书取来递给李景:“老爷总这么熬可不行,您的身体还没好呢。”

李景笑了笑:“书能静心,我看书其实就是休息。”

小竹点点头,对李香招了招手,李香会意,往火盆里添了几块炭,又拿了两支烛台点燃蜡烛,放在桌旁。

待李香做完,小竹向李景福了一礼:“老爷别看书太久。”

李景摆摆手。

小竹带着李香便要出屋,走了两步,忽然看到李景放在桌上的草图,小竹心中一动,停下脚步道:“老爷,刚才听老爷跟孩子们说,老爷想把这里打造成大明的物资运转中心,那咱家的生意是不是也可以搬来这里?”

“哦?”李景闻言放下书道:“咱家的生意?咱家的生意好像跟这里挨不上边吧?”

“当然挨得上边,岂止挨得上边,以妾身看来,咱家的生意在这里还大有可为,或者说没有咱家的支持,这里恐怕做不到老爷预想的

那么好。”小竹笑道。“哦?说来听听。来,过来坐。那个……香儿,把火盆搬到夫人脚边。”李景忙道。带小竹坐定,李景取来自己的大氅披在小竹肩上,然后笑着在小竹身边坐下道:“说说你有什么高见。”

。。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本万利

李景抬手刮了小竹的鼻子一下:“还拿捏上了。”

小竹抬头看了看李香,白了李景一眼道:“老爷要把这里建成大明的物资运转中心,咱家的车马行可是大有可为啊。别忘了,景记车马行遍布全国各省,尤其北方那几个省,要是没了咱们景记车马行,很多生意都将举步维艰。”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景记车马行的实力李景是清楚的,经过十年发展,景记车马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十三个省的重要府城,尤其北方数省,很多州县都设有分支机构。

由于景记车马行信誉卓著,并且安全可靠,很多商家甚至委托景记车马行代为采购物资,确如小竹所说,现在要是没有景记车马行,很多商家都得关门歇业。

沉吟了一下,李景道:“但是景记车马行在京城,山东等运河所经的重要府县都有分支机构,在天津再增设一家好像用处不是很大吧?”

听了李景的疑问,小竹笑道:“如果是以前的话,确实没有必要,但是现在却不同了,现在辽东已经平定,以后必将有大量物资从辽东运往内地,同时内地的物资也会运往辽东,而老爷既然要把天津卫打造成大明的物资运转中心,那以后,很多运往辽东的物资必然要从这里起运,辽东的物资也会运往这里,这时就有必要在这里开办一家分行了。

其实,两位夫人已经准备在辽东再开几家分行了,要是天津这边再开一家,那辽东的运输,咱家就可以垄断了。”

李景听了不由轻笑起来:“不错啊,没想到小竹你还有这份眼光,看来这些年没白跟两位夫人学。”

小竹闻听顿时羞红了脸,过了一会儿道:“其实,只要两位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必定会在这里开办分号,妾身只不过是提前说出而已。”

李景笑了笑道:“这你倒不用自谦,我知道家里的事情大主意是两位夫人拿,但是具体的事情都是你和小蝶来做。说说,你还有什么建议。”

小竹想了想接道:“要是这里能聚集老爷说的那么多商家,那么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开办一家钱庄。要知道,这么多商家不可能没有急用的时候,在这里开办钱庄,就可以帮这些商家解决很多不凑手的事情,这可是最来钱的生意。”

“呵呵,你就直接说放贷不就完了么?”李景

笑道。

笑了一会儿,李景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在这里开办一家钱庄,确实能赚到大钱,而且即使咱们不干,肯定有别的人要干。开门做生意讲究的是信誉,讲究的是口碑,咱们景记钱庄信誉口碑都是没得说的,别人做得,咱们当然也能做得。”

小竹笑道:“老爷这么说,那就是同意了?”

李景点头道:“同意,当然同意,总不能因为我要做一件事情,为了避嫌,自家连生意都不能做了。”

小竹笑着接道:“老爷,这里这么多商家,要解决住的问题吧,还要解决吃的问题。

妾身以为,咱们还可以在这里开办酒楼,客栈,咱家在京城那几家酒楼和客栈都是金字招牌,在这里开分店,必能顾客盈门。”

李景笑道:“呵呵,这两样生意怕是没法跟车马行和钱庄相比。”

“老爷这话可说错了,吃住这两项都是最挣钱的行业,您想啊,那些商人要谈生意吧,谈生意上酒楼总得大方一些,吃一桌,花上个十两八两银子是很平常的事情,而酒楼的利润能达到一半。

这里的生意怎样咱先不说,就说京里那家祥鹤楼,一天去掉所有的费用,至少挣五十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八千两!您说挣不挣钱?”

李景闻言不由一惊:“京里那几家酒楼以前都是马五管的,我也没有过问生意的情况,想不到这么挣钱!”

小竹笑道:“酒楼的账目五叔都是报给夫人知晓,因此妾身才知道酒楼挣多少钱,不过咱家的酒楼还是借了老爷的光,老爷没进京以前,酒楼一年只有两三千两的进项。”

李景摆摆手:“我没进京以前酒楼之所以进项少,是因为五哥要打点京里的官员,挣得钱基本上都花出去了,现在不需要打点官员,马上就看出利润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挣钱。”

小竹笑道:“只可惜五叔辛辛苦苦置办的产业,都让老爷送人了,现在老爷那些老兄弟一个个都是家财万贯的大财主。”

李景笑了笑道:“你个小抠门儿,那些老兄弟跟我出生入死,送他们点儿产业算得了什么。而且这些人现在大多身居高位,有了这些产业,他们就不会贪墨了。”

“呵呵,妾身知道

。”小竹笑道。

笑了一会儿,小竹接道:“其实比酒楼更赚钱的是客栈,因为酒楼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成本的,而客栈却是一本万利。这里以后肯定有无数商家来置办货物,这些人肯定要住店,开客栈肯定会赚大钱。”

听小竹连用三个肯定,李景不由轻笑起来。

不过李景不得不承认小竹说的很对,衣食住行,对那些常年在外经商的商人们来说,这四项的需求比普通老百姓要大得多。

见李景不语,小竹笑道:“老爷,您觉得咱家在这里开酒楼,开客栈可行不?”

李景连连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