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36章

明朝大丈夫-第236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咱们的敌人并不止东虏一家,刚才说的土鲁番,乌思藏以及台湾等地都有咱们大明的敌人,这些地方也要派人去打探消息,这些事情都需要安全司的人去做。

另外,大明来尝没有背叛国家的叛徒,这些人会出卖大明的国家机密和利益,对付这些人也要安全司出面。”

众人听了李景的解释,都暗暗长出了一口气。

李景笑了笑,转头看向马五正色说道:“五哥,我刚才说事关大明的利益的事情都在你的管辖范围之内,你可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这么跟你说吧,咱们大明对外贸易最来钱的东西,都事关大明的利益,比如说陶瓷,茶叶,蚕丝等等。

这些技术,种子,以及人才绝不许外流,几是逮到把技术外传,或者是出卖种子的一体给我拿下。

你们要记住,这些东西都是咱们大明有而别国没有的,别国想要,就得来咱们大明购买,如果他们学了咱们的技术,甚至得了咱们的种子,就可以自己制作和生产,那样咱们就少了一大笔收入。

另外我会让礼部派一批人到外国去,咱们要挖外国的人才,学外国那些先进的技术,买外国的好的种子,只有这样咱们大明才会越来越强大。”

“嘿嘿,咱们的好东西不外传,去弄人家的好东西,大帅,你这手可是够奸的啊!”方程忽然笑道。

李景摇摇头,郑重说道:“慎行,你是搞技术的,应该明白我刚才说的含义。你说,要是咱们的武器技术泄露了出去会怎样?”

众人闻听顿时凛然,均知,济世军的武器技术一旦泄露,大明就要面临极大的危险。

洪承畴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帅,洪某听闻大帅在平阳府建了一座军工厂,此事如此紧要,可一定要防范好了。”

方程闻听,笑着说道:“呵呵,洪大人放心,平阳府军工厂防范之严,洪大人恐怕根本想象不出。这么说吧,就算济世军自己的部队想攻占军工厂,至少也得一万人以上才行。”

顿了顿,方程接道:“前日咱们对东虏用兵,一共动用了一百五十门重炮,那样的重炮军工厂一共生产了三百门,剩下那一百五十门就布置在军工厂的附近。至子军工厂的外围更布置了无数地雷,不了解军工厂里面l形的人进去就是个死。”

“啊!难怪洪某只听说平阳府有那么一座军工厂,里面的情形却从未听说,原来外人根本就进不去啊!”洪承畴恍然大悟道。

李景笑了笑道:“平阳府的军工厂非但是济世军的命脉,也是我大明军队的命脉,李某岂敢轻忽大意?”

顿了顿李景接道:“不过现在单靠平阳府的军工厂,己经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部队了,我拟再建两座军工厂,一座建在北方,一座建在南方,南方的先不急j等平定了东虏以后再说,先筹建北方的。慎行,你马上着手在京郊选址,面积和规模就按照平阳府的来,只能大不能小。至于人手方面你不用担心,可以从平阳府调一部分人过来担任师傅,其余的就用京城匠作坊的人。这些人大多经验丰富,稍加指点即可成手,既节省了咱们培养的时间,又能安置一大批人做活儿。”

“大帅放心,下官定然给大帅安排地妥妥的。”方程抱拳道。

李景点点头,对方程笑道:“慎行,你办事我自然是万分放心。”

见洪承畴和卢象升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李景笑道:“我知道你俩想什么,是羡慕济世军的武器是吧?

放心,肯定有你们使用的。慎行,你马上给洪大人和卢大人的部队各调拨一万支枪以及所需的弹药。”

方程笑着称是。

洪承畴和卢象升大喜,急忙向李景行礼表示感谢。

李景摆摆手,对二人笑道:“你俩先不要忙着谢我,拿了武器你们的事情也就多了,你们还得训练士兵使用这些武器。

对使用新式武器的士兵我有个要求,首先年龄不能太大,要二十五岁以下的,可别挑那些年纪大的,过几年就退伍了,浪费咱们的弹药。

至于那些年纪大的暂时还不能抛下他们不要,毕竟跟随你们的时间都不短了,得给他们饭吃,我觉得你俩可以安排这些人做一些后勤保障之类的工作。等他们再拿几年军饷,分了土地,生活有了着落以后,再让他们退役。”

“大帅真是菩萨心肠,跟大帅比起来,洪某远远不如。”洪承畴叹了口气道。

李景摆摆手笑道:“洪大人杀伐果断,这一点李某也是很佩服的,不过李某得给洪大人一点忠告,要知道那些流寇说到底还是咱们大明的子民,将首脑擒杀就可以了,胁从的人能放过的就放过吧。

过段时间咱们把陕西的土地清丈出来,那些胁从的流寇就让他们归籍务农,只要咱们能保证这些人生活有着落,这些人是不会再造反的。”

洪承畴点点头:“我听闻大帅己经往陕西调拨了二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应该就是安置流寇所用的吧?”

李景摇摇头:“杯水车薪,只够解燃眉之急,安置流寇关键还得靠地方官。”

说到这里李景轻轻叹了口气:“其实,虽然陕西这些年旱灾不断,但是要是我们的地方官真心为民着想的话,老百姓怎么也不至于吃不上饭,然后挺而走险去造反。不说别的,陕西旱灾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收税?为什么不调粮赈灾?我们的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的,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

说到这里李景看了看朱由检。

见李景隐隐有责各的意思,朱由检不由低了低头。

叹了口气李景接道:“现在,实力最强的高迎祥部己经被消灭了,剩下几股都比较好对付,洪大人和卢大人再加把劲儿,就可以把流寇全部消灭。这时咱们再辅以政策,完全可以解决流寇平而复起的难题。

这样,山西,河南这两处的布政使就由洪大人和卢大人兼任,你们一边围剿流寇一边推行政令,等陕西和河南稳定以后,要对土鲁番等地用兵时,你俩再卸了布政使的职务吧。”

“是!洪某(卢某)谨遵大帅令谕。”洪承畴和卢象升齐齐抱拳道。

李景揉了揉太阳穴,转头对曹文诏道:“文诏兄,你这边准备一下,然后开始对东虏发起攻势。我给你一个任务,年前你要扫平口外至锦州一带所有的蒙古部落,然后进驻锦州。明年对东虏发起总攻。我说过二年解决东虏,望你不要令我食言。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亲自带兵平定东虏。”

“大帅放心,区区东虏岂用大帅亲自动手?文诏要是不能如期完成大帅交代的任务,自己割了脑袋向大帅请罪。”曹文诏忙道。

李景闻言笑道:“呵呵,你可千万不要割了自己的脑袋,我还指望着你灭了东虏以后,继续扫平漠北和漠西的蒙古部落呢。”

曹文诏大喜:“文诏必不辱使命。”

李景点了点头,看向王承恩笑道:“王公公,你这里难道就没有点吃的么?这些人坐了半天怕是有些饿了,给我们整点吃的吧。”

王承恩闻言,一拍脑袋:“是承恩的疏忽,大帅安排了这么多事务,想来有些乏了,我这就安排,大帅稍待。”

说罢,王承恩唤过两名小太监低声盼咐了两句。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太监带来两个年轻的宫女,王承恩见了,对那两名宫女说道:“你二人给大帅揉揉头,捶捶腿,让大帅好好放松一下。”

见王承恩竟然喊来两名宫女,李景一时有些哭笑不得,瞪着着王承恩说道:“我让你给大家弄点吃的你弄俩宫女过来干嘛?何况皇上也在这里,你这是让我在君前失仪吗?”

“无妨,无妨,李爱卿如此辛劳,让她们服侍一下李爱卿也是该当的。”朱由检忙道。

李景摆摆手:“那也不能如此,臣岂是不明事理之人?”

说着,李景狠狠瞪了王承恩一眼。

王承恩摇摇头,看向李景郑重说道:“大帅,回头你怎么处置我,承恩都认了。但是大明不能没有大帅,大帅若是累出个好歹,大明怎么办?大帅若是觉得这两名宫女不合适,那就由承恩来服侍大帅。”

李景自然不会答应让王承恩来服侍自己,那可比让两名宫女服侍还要僧越。

摇摇头,李景叹了口气:“那行,就让她俩来吧!我这会儿还真的有些乏了。”

说着,李景对众人道:“大家暂且休息一下,一会儿接着议事。”

众人急忙点头称是。

收起2楼2014…01…21 14:50 |

第326章 主人与客人

自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迁都北京以后(永乐十九年),乾清宫便成为明朝皇帝的寝宫。其后,明朝的十三位皇帝都在这里居住。

明朝的乾清宫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正德皇帝在这里举办过歌舞表演大会,嘉靖皇帝在这里建过炼丹实验室,天启皇帝在这里开过木匠铺。

在乾清宫的角落里,房梁间还曾摆放过数百尊欢喜佛,直到朱由检当了皇帝以后,才把这些欢喜佛统统扫地出门。

能搞这么多节目,乾清宫的面积显然是极大的,房间也不会太少。

实际上乾清宫光暖阁就有九间,还分上下两层。

李景这次等人议事的地方就在东暖阁。

东暖阁上层是朱由检的寝室,下层则是书房,也是朱由检日常办公的地方。

王承恩自然不会把李景安排在上层朱由检的床上休息,那可是潜越到极点,王承恩把李景安排在架后面的躺椅上。

在小五的密切注视下,两名宫女一个给李景按头,一个给李景捶腿。

出乎王承恩意料的是,李景躺下没多久居然睡着了。

从书架后面转过,王承恩做了个噪声的手势,然后轻声道:“大帅睡着了。”

“什么?睡着了?”朱由检洪承畴等人大奇。

沈正看了众人一眼道:“你们不知道吧?大帅己经多日未曾好好休息过了。”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挥纸,轻轻扬了扬道:“这是大帅拟定地户部新的章程,全是大帅亲手写的,大帅写的时候,沈某就在大帅身边。”

接着杨柳风也从怀中取出一挥纸道:“这是刑部的章程。”

然后周衡臣接道:“我这里还有吏部的章程。”

随后袁枢道:“我这里的是礼部的章程。”

最后虞乐亭道:“还有都察院的。”

见众人各自取出一攘写满了字的纸,朱由检大惊。

想了想,对周衡臣道:“周爱卿,可否把吏部的章程给联瞧瞧?”

周衡臣将纸递于朱由检道:“皇上请看。”

朱由检伸手接过,刚看第一眼,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朱由检脸上细微的表情自然逃不过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的眼睛,二人随口问道:“怎么了?有何不对的地方么?”

朱由检摇摇头,仔细地看了起来。

良久,朱由检终干看完,却又怔怔地出了会儿神。

过了一会儿,朱由检方才叹道:“李爱卿实是治国之大才,大明若是早用李爱卿,大明何至于此,”

说着朱由检又长叹一口气,将纸递还于周衡臣,看了看虞乐亭道:“都察院的章程也给联看看。”

虞乐亭也不迟疑,将章程递给朱由检:“皇上请看。”

都察院的章程显然更多,朱由检看的时间更久,看完之后,朱由检苦笑了一下道:“要是联早些年采用这个办法,朝廷怎会如此乌烟瘴气,唉!”

见朱由检连连感叹,洪承畴不由动了好奇之心:“陛下,大帅写的什么,可否容臣下一观?”

朱由检随手将那份章禾呈逸干洪承畴:“洪爱卿看看吧。”

洪承畴急忙上前接过,然后抖了一下纸张,凝神看了起来。

刚看一眼,洪承畴眉头也微微皱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