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09章

明朝大丈夫-第209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传闻,李景并不相信。

如果努尔哈赤真有这个遗命,以皇太极的性格,在铲除三大贝勒威胁以后,岂会留着多尔衰这个祸患?更不会把多尔衷提拔到统兵元帅的位置。

让多尔衷执掌兵权,那不是给自己找病么?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皇太极决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在李景看来,另一种传闻也不可信。

另一种传闻是:努尔哈赤死前并未指定汗位的继承人,而是让掌管八旗的八个和硕贝勒共同执政。

这个传闻更不合理。

女真人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在努尔哈赤强力的领导之下才形成的,努尔哈赤不会不懂得集权统治的好处,更不会不知道八个人共同执政的弊病。

要是八个人共同执政,一旦政见不合怎么办?这八个贝勒都手握重兵,又都没多少文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估计只有一个,那就是掐架。

要是草掐还行,最多兄弟们打个头破血流,人脑袋打成猪脑袋。

但是要是群殴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女真人一共才多少人?打几次群架,人就打没了。大明要是趁机发动反击,女真人搞不好就得灭种。

因此,努尔哈赤决不会做这么愚蠢的决定。

根据李景的分析,努尔哈赤很可能是还没来得及指定接班人就去世了。

(清朝这样的事情没少出,估计就是打努尔哈赤这里留下的传统,以后的顺治和康熙都不是指定接班人,反倒是争议最大的雍正其实是指定的接班人。)

当时最有资格争夺汗位的就是四大贝勒,由于皇太极得到了代善的支持,于是得以登上汗位。

不过多尔衰心里记恨皇太极这一点应该是无疑的,因为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多尔衰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当时多尔衷十五岁,阿巴亥的年纪是三十七岁。

可以肯定的是,阿巴亥绝不是主动要求殉葬。

当时阿巴亥的小儿子多铎只有十三岁,阿巴亥脑子又不是不好,怎会舍弃幼子主动要求殉葬?

一玉既然不是主动,那就是被逼的。

而能逼死阿巴亥的只有皇太极,代善这几个人。

至于逼死阿巴亥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阿巴亥三个儿子的实力太过强大。

阿巴亥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这三个人分掌三支部队,其时阿济格掌握的镶黄旗,多尔衷掌握的是正黄旗,最小的儿子多铎掌握的则是努尔哈赤的亲军。(这一点跟成吉思汗死前把部队分配给几个儿子的做法非常相像,继任的结果也非常像,可见他们的思维是非常接近的。) 皇太极掌握的是正白旗,后来夺了镶白旗,皇太极当权以后,把原来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改为正白旗和镶白旗,把自己掌握的两旗改为两黄旗。

女真人一共才有八旗,阿巴亥三个儿子就管了三个,而且是实力最强的三个,要是再有她这个当大妃的妈支持,不管谁登上了汗位,都不会有多少话语权。

因此,四大贝勒都知道,阿巴亥这个女人是决不能留的。于是四人在争夺汗位以前,假传努尔哈赤遗命,让阿巴亥殉葬,先把这个女人干掉了。

虽然女真人对自己的母亲并不太看重,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妈。(外话:千万不要被电视剧误导,认为清朝的皇帝很孝顺。女真人其时并未完全开化,生活习惯跟以前的甸奴人非常相像。想想以前的甸奴单于继位以后怎么对待自己的母亲,就能看出女真人是怎么回事。清朝的皇帝孝敬母亲不过是表面文章,是入关以后为了政治需要才那么干的。因为汉人注重孝道,满人入主中原想坐稳江山,就得以孝道打动汉人。)

亲妈被逼死了,皇太极是元凶之一,多尔衰兄弟一点不恨皇太极是不可能的。

但是恨是一回事儿,真要付诸行动还得有实力才行。

没有实力就去报仇,刃阵是愚蠢的行为,聪明人是决不会那么做的。

而真正的聪明人,即便是有实力也不会轻易动手,在动手之前,他还会找一个借口。

这次大同会战失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此战失利,说明皇太极的能力不行,完全可以当成发难的借口。

但是听了范文程的讲述之后,李景失望了。

因为在战后总结的过程中,并没有人去挑战皇太极的权威,只有几人对这次会战稍稍提出了一点儿质疑现在看来,只要皇太极不倒,女真人就不会被分化。

不过李景并不气馁,他知道,之所以没人挑战皇太极的权威,是因为大同会战时,皇太极的直属军队并未遭受什么损失。等日后再打几次胜仗,把皇太极的底气打没了,就该有人留头了。

到时,李景从旁再稍加一点推力,便可使后金这个集团解体。

对付分崩离析的女真人就好办的多了,以李景的军事实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们的武装解除,然后把他们跟汉人安排在一起居住,慢慢便可以将他们同化。

李景不光准备用这个办法对付女真人,对蒙古人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李景也准备使用这个办法。

听完范文程的讲述,李景闭目沉思了一会儿,猛然间李景灵机一动,想起一个削弱后金的办法。

范文程满口的金主,大汗,显然是铁了心要把汉奸当到底,而且在后金的治下,像范文程这样的汉人还有很多,正是由于这些汉人的鼎力相助,后金才会越来越强大。

但是李景知道,女真人虽然重用了大量的汉人,但是骨子里对汉人并不信任。

如果这时能令女真人怀疑范文程这个铁杆汉奸的话,以点带面,那么女真人对汉人将更加地不信任,汉人在后金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很可能会激起汉人的不满。

即便这些汉人不敢动摇女真人的统治,但是只要他们存了不满的心思,便不会尽心为后金出力,那样无形中便会削弱后金的实力。

想到此,李景忽然笑了笑。

李景冷笑的时候,范文程的感觉不过是害怕而己,但是在看到李景微笑以后,范文程的心里却在发毛。

凭直觉,范文程认为李景对他开始不怀好意。

收起2楼2013…12…16 08:46 |

第289章 阳谋

应该说范文程这个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被皇太极倚为左膀右臂,凡事都会征询于他。

对某些事,范文程会有一种本能的判断。

另外,范文程来大明招降李景,事先不可能不对李景进行调查,到了平阳府以后,更是多方打探过李景的性情和为人。

根据范文程掌握的资料,范文程认为,李景这个人是非常有才能的,并且在平阳府的声望极高。

不过范文程认为李景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自负。

范文程在调查时发现,平阳府诸般政令都是李景一言而决,不容有反对意见,可见其自负到了极点。

第二点是贪财,通过询问一些老百姓和商家,范文程认为平阳府制定的税率太高,收钱太狠,从中可以看出李景非常爱钱。

最关键的是范文程发现李景制定的政令与大明的制度格格不入,显见是对大明极其不满。

正是在分析完李景的缺点以后,范文程才觉得可以招降李景。

但是有时候亲眼看到的都未必就是真的,至于亲耳听到的更不一定准确。

在见到李景之后,范文程就有些后悔,他发现李景根本就不是他分析出来那样的人。

这个李景远比他想象中厉害的多,刚见面,还没等他自我介绍,李景就猜出他的身份,同时还猜出他的目的。

这让他准各先套近乎,再进行诱惑的打算全部落空。

范文程的底牌被李景看穿,在这次见面谈话中便完全出于下风,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是李景问什么他答什么。

不过他也看出来,李景并没打算把他怎么样。毕竟他也算得上是一个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他相信李景这点底线还是有的。

但是范文程还知道,杀人有时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知道李景要怎么对付他。

因此当李景忽然微笑地看着他的时候,他本能的就觉得李景将对他不怀好意。

李景微笑着看了范文程一会儿说道:“范文程,皇太极让你来招降于我,不会是就带了这些珠宝钱财吧?还带了什么?至少还应该有美女吧?咋没送来呢?”

范文程知道李景既知他的身份,在平阳府要查他的底细那是轻而易举,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当下也不隐瞒,拱了拱手道:“还带了四个美女,现在客栈之中。”

李景摇了摇头,嘟囔了一句:“就送四个美女啊,皇太极太也小家子气了。”

随即转身对小五说道:“派几个人到客栈把那几个美人带回来我瞧瞧。”

小五领命,出了房门,唤过几名亲兵吩咐了几句,然后依旧回来站在袁可立身旁。

李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转头看向袁可立,忽然笑了笑道:“先生,您老跟东虏打了好几年仗吧,这东虏的女人不知道您老见过没有?一会儿我看看,要是中意,就留下来伺候您老。”

袁可立闻言,瞪了李景一眼,喝骂道:“你个臭小子,为师都多大岁数儿了?这把老骨头还折腾的起么?

李景听了大笑起来:“先生,我也没让您老折腾啊!我是让她们给您捶捶背,捶捶腿什么的。”

衰可立听李景打趣儿自己,轻轻摇了摇头,脸上微微露出笑容。

李景向来对他尊敬有加,难得跟他开次玩笑,此时听了,袁可立心里一片温暖。

过了一会儿,亲兵带了四名少女进了房间。

四女看到范文程,急忙施礼。

范文程见了,急命四女给李景见礼。

李景摆了摆手,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四名少女。

这四人穿的都是汉人的服饰,不过通过身形和鞋子倒是能看出不是汉女。

因为女真的女人不缠足,身形发育的相对更好一些,身材比汉女要高许多。

要说女真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女人不缠足这一点,李景是比较赞赏的。

见这四名少女相貌端庄,体态轻盈,李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笑道:“你们几个可曾读过书?”

四名少女急忙摇了摇头。

李景闻听,瞪了范文程一眼:“皇太极咋想的?送人咋不送几个知书达理的?”

范文程苦笑道:“这四名女子,唱歌跳舞都是极好的。”

李景摆摆手:“算了,连你的主子自己都不大识字,指望他们教出读书识字的女子,也太过难为他们了。”

顿了顿,李景接道:“对了,她们四个都什么身份?别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吧?我听闻女真人有一种习俗,那就是女儿在出嫁前,要把自己的初夜献给自己的父亲,皇太极可别弄一帮乱伦的玩意儿来糊弄我范文程闻听大为尴尬,想不到李景连女真人的这种习俗都知道。

轻咳了一声,范文程道:“这四名少女都是我大金国贵族家的女孩儿。另外,刚才将军说的这种习俗,大汗早年己经开始下令禁止了,这四名女子都是处女,将军尽管放心。”

李景闻听微愕,女真人的这种习俗,他是从那些跟后金通商的商人口中听来,原本李景并不相信女真人会有这种习俗,此时听范文程辩解,方知这个习俗竞是真的。

摇了摇头,李景知道范文程说的恐怕不是实话,即便属实,像这样的习俗并不是说禁止就能禁止的,许多偏远之地,定然还会有这样的恶习。

转头看向衰可立道:“还行,就让她们伺候您老吧!得闲儿时,让她们唱歌跳舞给您老解闷儿。”

袁可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