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205章

明朝大丈夫-第205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前我兄弟二人少不经事,不知民间疾苦,率性胡为,现在想来,实是追悔莫及。”沈继祖忙道。

李景闻言,微笑道:“你二人能体会民间疾苦这四个字,那我就放心了。说说吧,想做什么事?今天咱自家人说话,百无禁忌。”

“大帅……”沈继祖刚开口,见李果摆了摆手,急忙改口道:深体会到老百姓生活之不易,终于明白老百姓为什么这么拥戴妹夫。

下某个差事,一是将功补过,而是想帮张先生分担一些。”

“妹夫,这些年我在红山岭做苦工,深我见张先生整日劳累,想到张先生手 李景点点头,琢磨了一下说道:“你能这么想,说明你确实长进了。这几年张鳌也是累坏了,你去帮他分担一些也好。这样吧,你回红山岭,帮张鳌负责税收那一块,你看可好,”

沈继祖急忙起身道:“妹夫,这次我绝不会再给妹夫丢脸李景点点头,摆手示意沈继祖坐下,然后看向沈继宗道:“二哥,你想做些什么,”

沈继宗忙道:“我想帮父亲做生意,父亲年纪大了,我想帮他分担一些。”

李景闻言,抚掌笑道:“好!好!二哥孝心可嘉,二叔现在确实不宜四处奔波,这样吧,你把二叔盐务的生意接过去吧,这个生意需要到处跑,有你代劳,二叔就轻松许多。”

顿了顿,李景接道:“你俩这次出来做事,有一点要记住,不管是当差还是做生意,都是有章法的,切莫自以为是。只要你们用心做事,我自不会让你们吃亏。”

沈继祖和沈继宗急忙点头称是。

摆摆手,李景笑道:“你俩有日子没看到莹莹了吧,一会儿到家里坐坐,兄妹几个叙叙话。以后有什么难处就跟你妹子说!”

“这个……我俩这个样子别吓坏了外甥,等过些日子吧!”沈继祖犹豫了一下道。

看着沈氏兄弟的表情,李景稍一琢磨,便知二人在想什么,这二人定是囊中羞涩,怕到妹妹家看到外甥拿不出东西来。

李景摇了摇头,对两人笑道:“你们外甥没那么娇惯,吓不坏的!”

转头将门外的亲兵唤进来道:“你带两位舅舅回府,告诉夫人,把我存的那坛好酒拿出来招待二位舅舅。”

接着李景又对沈氏兄弟说道:“我今天刚回来,要陪先生用饭,就不陪二位兄长了。”

“不敢劳妹夫相陪!”沈氏兄弟忙道。

李景笑笑,命亲兵带二人回府。

待沈氏兄弟走后,李景忽然笑道:“先生,看来这哥俩儿这些年的活儿没白干,看他们现在这个样子,谁能想到他们以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沈家少爷?”

袁可立笑着点了点头:“是啊!经过这么多年的劳作,他们终于知道老百姓的不易,以后做起事来,便会替百姓着想。”

李景手抚下领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先生,通过这件事,令我受到一个启发。您看,我们有许多官员 都不知道体察民间疾苦,是不是让这些官员们也体会一下老百姓的难处?还有那些预备官员,我觉得应该 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这样他们日后为官时,才会体察民情,才能做到爱民如子。”

“这个……也不是不行,不过得定个期限,总不能让官员们都像这哥俩jl那样,一干就是几年吧?”

袁可立抨着胡须沉吟道。

李景笑道:“那自然不会,我是这么想的,现役官员只需每年农忙时节去劳作一段时间,毕竟他们还有公务需要处理,去劳作只是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

预备官员没有具体的工作,我觉得可以给他们规定具体的时限,每年春耕秋收两季都要下田劳作,每年劳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您看这样行么?”

袁可立琢磨了一会儿道:“这件事得仔细斟酌一下,不可草率推行,毕竟大多的官员从来没有出过力,贸然出台这样的政令,我担心官员们会有抵触心理。”

李景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先从预备官员的身上施行这条政令。我们可以告诉这些人,做得好的,将优先得到任命。有这个附加条件,预备官员自然不会抵触。咱们循序渐进,最后形成制度。

另外,不光是农活儿,工厂,矿山这些活计都得做。我觉得这些人亲自做过这些活计以后,对他们日后为官定能有很大的帮助。”

听李景说话的口气,袁可立知道这条政令李景肯定是要推行了。

摇摇头,袁可立苦笑道:“那就这样定了吧,回头我仔细琢磨一下具体的章程。”

李景笑了笑:“先生,这得罪人的活儿您就别做了,我自己来。不说这些事情了,咱爷俩儿可有大半年没在一起吃饭了,今儿个我陪您喝一杯。”

“呵呵,就怕为师这里的酒你喝不惯!”寰可立笑眯眯地看着李景说道。

李景闻言哑然失笑。

袁可立话里的意思李景听明白了,刚才李景让亲兵告诉夫人,把自己存的那坛好酒拿出来招待两个舅哥,老头儿没喝到,这是挑理了。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道:“先生,您以为莹莹会把我家里最好的酒拿给他两个哥哥喝?我跟您说吧,我家最好的酒她都给您留着呢!八十年窖藏的竹叶青,我想喝她都不给!”

袁可立闻听大喜:“八十年窖藏的?你啥时划拉的?快!快!叫人取来,今儿咱爷俩尝尝!”

李景笑了笑,命亲兵回家取酒。

实际上,李景说不谈公事,但是跟袁可立一起,说来说去终究还是要谈论公事。

席间李景把在大同跟后金交战的经过简单地说了一遍,听到曹文诏在官屯堡设伏,歼灭后金一万余人时,袁可立连连赞叹。

待听到虎头轻敌冒进,致使数百人伤亡,袁可立又连连摇头。

以前袁可立对打仗死人并不是很在意,不是袁可立不在乎士兵的生命,而是袁可立认为打仗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这几年袁可立的想法己经彻底改变。

因为济世军真正成军用了多久袁可立非常清楚,袁可立知道,济世军的这些士兵乃是李景花费了无数钱粮才训练出来的,这样的部队岂能轻言伤亡?何况是无谓的伤亡?

接着李景又说起临走时交代曹文诏的事情,袁可立凝神沉思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

袁可立很清楚李景的战略目的,李景这是要借着大同会战胜利的余威扫清宣大外线的蒙古诸部,为日后济世军从大同出兵,自西向东攻打东虏扫清道路。

收起2楼2013…12…11 09:19 |

第284章 吃醋

若是留着这些潜在的敌人,济世军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保障后勤的供应。

沉吟了一会儿,袁可立道:“要动手了么?”

换做别人,听袁可立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定然不明所以,不过李景跟袁可立可谓心意相通,马上明白衰可立的意思。

微微摇了摇头,李景说道:“时机还不成熟。咱们的人才储各还远远不够,朝廷的官员大多不可用,若没有足够的官员添补这些位置,大明这部机器便无法运转,到时国家必然大乱。”

笑了笑,李景接道:“不过也快了,我估计最多再有三年就可以动手了,因此现在必须要做准备了。”

袁可立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现在考虑事情己经原来越周密,越来越深远,有些时候,袁可立都觉得看不透李景的想法。

不过袁可立知道,李景己不是当初那个豪言数年改变大明命运的年轻人,李景己经明白大明真正的症结在哪里,开始对症下药,这才是真正想要挽救大明的做法。

想了想,袁可立道:“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征兵了。”

李景默默点了点头:“我准备让高奇马上着手做这件事,另外,京城那边也要开始布局。”

袁可立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叹了口气道:“那就准备吧!唉,真希望多活几年啊!要是能亲眼看到你改变大明的命运,我死也瞑目了!”

“先生说哪里话?您的身体这么好,活一百岁都没问题!来!学生敬您一杯,祝您老健康长寿!”李景笑道。

袁可立微微一笑,举杯跟李景碰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袁可立笑道:“其实呢,我应该知足了,我亲眼看到你做到今夭这一步,也知道只要有你在,大明就绝不会亡,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李景端起酒金给衰可立的酒杯满上,然后笑道:“先生,人哪有知足的?其实,正是因为不知足才促使人们努力工作,那样才有生活乐趣。”

袁可立抚掌笑道:“你说话越来越精辟了,说的不错,若是没遇到你,为师致仕以后无事可做,恐怕根本活不到今天。”

李景闻言微微一笑。

袁可立说的不错,如果不是李景来到明朝,历史中袁可立己经在崇祯六年冬去世了,另外与袁可立同年去世的还有徐光启。

不过现在,这两人可是都活得好好的,而且徐光启己经把几何原本的下卷翻译出来。在后世,几何原本下卷可是过了上百年才翻译出来。

李景知道,其实这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差,之所以去世主要是i比心国事。现在不但有事可做,更关键的是心情愉快。

另外,李录对这两位老人的身体可谓异常重视。

李景命人在二老的府里备下大量珍贵的药材用于应急,更安排郎中定期为两位老人诊脉,以了解二老的身体状况。李景要求郎中,哪怕是二老得了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也得马上通知干他。

同时,李景通知平阳府上下官员,任何人不许惹袁可立生气。若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除非李景不在家,否则不许通知袁可立知晓。

众人皆知李景视袁可立如父,对袁可立至孝。惹李景生气可能没什么事情,但是要是惹袁可立不高兴那就有大麻烦了。

李景一般不会对人用刑,但是谁惹袁可立不高兴,肯定要挨板子,袁可立府里的下人为此没少挨打,打过以后就换人。有鉴干此,众人对袁可立自然不敢有一丝怠慢,简直皇祖宗一样供着。

有李景这样照顾,袁可立虽因年纪的原因身体日渐衰老,但精神头却很足,尤其去年沈莹和朱徽媃怀了身孕,袁可立又有了新的念想。

及至沈朱二人生下一双儿女,寰可立老怀大慰,精神更见瞿烁。

当然让袁可立最开心的还是李景的成长。

李景现在己经极具政治家的风采,气度也越来越稳。作为老师,再没有比看着学生成才更高兴的事了。

见袁可立心情甚好,李景很是陪袁可立喝了几杯。

袁可立喝酒用的自是小杯,两三杯才有一两酒,至于喝的酒也不会是烈酒。

一般李景跟袁可立喝酒,喝的都是竹叶青这样绵醇的酒,每日少喝一点非但不伤身,还有助于健康。

酒足饭饱之后,李景陪袁可立来到院外散了会步,然后亲自服侍袁可立就寝。

待袁可立睡下,李景方才返回家中。

李景回到家时,夜色已深,孩子自然早已睡下,但是两位夫人的房间灯还亮着,显然是在等候自己。

见两位夫人深夜等候,李景心里颇为犯难。

所谓久别胜新婚,但是两个老婆就不好安排了。两位夫人对李景都是情深意笃,实在令李景无法选择。

呆呆地站了一会儿,李景轻轻摇了摇头,转身回到前宅书房。

李景回府的消息自然瞒不过两位女主人,李景刚一进门,便有下人把李景回府的消息告诉了两位夫人。

得知李景回府,李府东西两宅,沈莹和朱徽媃几乎做着一模一样的事情,就连两人的丫a做的事情基本也是相同。

丫鬟不时扒着门缝往外张望,女主人则坐在床边默默等待。

不知过了多久,眼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