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103章

明朝大丈夫-第103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急忙点头道:“要平!要补!我马上通知岳父给五哥补上。”

袁可立摇了摇头道:“这笔钱得你自己补。”

李景一愣,心道:“我哪里有钱?”

不过随即明白,给马五补钱确实不能走公家的帐,别人那里看着说不过去。

想了想,沈莹嫁过来时,带了不少嫁妆,想来应该有钱,看来得跟沈莹那里借一笔钱了。

不想袁可立却接道:“济民,你没钱是吧?你怎么会没钱呢?这山上所有的人都有饷银,为何只有你没有饷银呢?你有些事情没想明白啊!”

李景顿时愣住了:“我要饷银何用?不对,以前我只有一个人,有没有饷银都无所谓,反正也饿不着自己,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自己有老婆要养,以后还要养孩子,还要养下人,没有饷银自己拿什么养活这么多人?如果以前用的是沈家的钱,不拿饷银还说得过去,但是现在山上开始有税收了,连沈正都给自己定了一份饷银。自己不拿,那别人是不是以为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呢?这样显然是不行的!”

想到现代时,各国的元首都要拿工资,现时的皇帝虽没有工资,但是皇帝有自己的收入进项。

皇帝最大的收入来自矿税,就是矿监收上来的这部分,另外户部每年都要给皇帝拨一笔专款,即金花银,加上皇庄之类的收入,这些合在一起称之为内帑,不过金花银和皇庄的收入并不多,有些可能还没到皇帝的户头就花了出去。

皇帝的内帑就是用来养活家口的,当然还可以用来打赏。

连皇帝都有内帑,李景想到自己岂能连饷银都没有?

。。

通过今天马五亏空的事情可以看出来,有些时候李景也需要用钱来维护自己的威信,是他自己的钱,而不是沈家的钱,更不是山寨的公款。

用沈家的钱就失去了他帮助马五的情义,用公款显得公私不分,而且以后一旦别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给不给平账?因此只能用自己的钱。

想了想,李景急忙召唤柱子,让柱子把沈正请来,同时让沈正带上山寨的账簿。

李景需要算一下,山寨现在一共花费了沈家多少银子。

袁可立的提醒让李景明白过来,山上的账目必须要分清。

这就是袁可立的高明之处,他只是通过这样和那样的小事来点醒李景,让李景自己明白哪里出错,哪里需要改进,而不是直言李景的错误,这样既维护了李景的威信,又帮助了李景。

袁可立实际上是在告诉李景,沈家的钱李景可以暂时借用,哪怕算在李景头上也行,但决不能葫芦搅茄子,像现在这样不清不楚的。

沈正来的很快,虽然他不明白李景为什么突然要看账,但是沈正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所有的数据都已计算的清清楚楚。

山上迄今为止,山上大的花销主要是:军饷的支出是七万两多一些,包括后招的一千多名辅兵和孙猛手下的一千余官兵的军饷。

购买粮食、棉布、食盐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花费了近十四万两银子,其中还包括洛阳那边没运回山的物资,这一块儿基本上是花费开封和洛阳两处的银两,也就是最近运上山的占了大头儿,以前山上动用的只有三万两左右。

购买军用物资花费了三万余两银子,这一块花的少主要是因为买不着。

孙猛调职,贿赂刘洪等人共计花费了一万余两。

马五在各地购买青楼,酒楼等打探情报用的产业,还有在京城等地置办宅院共计花费十五万余两。

在京城和各地贿赂朝廷官员花费了五万余两银子。

以上合计四十五万余两银子。

山上的进项是:攻占红山岭时所得折合银子两万一千余两。

攻打摩天岭时所得折合银子三万五千余两。

李景在徐府顺的珠宝变现三十一万六千余两。

以土匪的名义下山打劫十六家富户所得三万两千余两。

今年秋天击退官兵之后,十六家富户缴税共计八千余两。

马五各地的产业盈利四万余两。

不算李景的个人非法所得,山寨的收益是十三万六千多两银子。

现在山上存银接近六十万两,等洛阳那边的银子运回来,现银可达八十万两左右。

看完账目,李景闭目算了一下,如果把自己所得的那一部分填上,基本上就可以把沈家出的银子给平了。

不过那样一来,自己手里可是一两银子也没了,以后还得跟沈家借贷。

琢磨了一会儿,李景决定还是先平账再说,以后拉饥荒是以后的事情。

“岳父,你算一下,如果把沈家的钱抽出去,山上还欠沈家多少钱?”李景道。

沈正笑了笑道:“你自己弄的那些钱全给沈家,基本上就不差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铺

李景点点头道:“那你先把以前的帐给平了吧!这样山上的现银就全是沈家的了,这些钱暂时算是我借的。”

沈正笑着摇摇头道:“这些帐平不平是你的事情,反正花的都是你自己的钱,跟沈家可没什么关系,而且山上的存银也不是沈家的,是我女儿的,你要借钱跟我女儿借去。”

李景奇道:“这是为何?”

沈正摇摇头笑道:“沈家嫁女儿难道没有嫁妆?我女儿陪嫁的礼单你看过没有?我估计你也是没看!算了,我告诉你吧,老太爷吩咐了,以前你从沈家借的钱,算是我女儿的陪嫁,另外这次带上山的银子也是沈家的陪嫁,还有,洛阳那边还有二十多万两银子也是我女儿的嫁妆银子。以后你要用钱别再找我了,找你老婆吧!”

李景闻言大惊,这些钱基本上就是沈家老太爷和沈家大房全部的家当,剩下的家当全部卖掉可能也卖不到十万两银子,这等于是沈老太爷和沈正两人破家资助李景了。

接着沈正叹了口气道:“贤婿,我这一支只有一个女儿和继先这个继子,剩下的财产以后就留给继先了。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照应一下继先,我也不要求别的,你只要别让他被人欺负就行。”

李景笑了笑道:“岳父,你老人家定能长命百岁,别说这么丧气的话!您老放心,真有那么一天,只要李景还在,没人敢欺负继先!”

沈正点了点头,忽然笑道:“继先这小子还是有些头脑的,你猜他要做什么生意?”

李景笑道:“要做什么?”

沈正笑了笑道:“他想在山中开两家杂货铺。”

“杂货铺?”李景奇道。

“对,继先说,山里面今日不同往日了,大家手里都有不少余钱,不过大家购买所需的物品却不大方便。继先建议我委派一个商家采购有关民生方面的物资,然后在山里开两家店铺,这样大家不用出山就能买到需要的物品,这样既方便了大家,商家也有利可图,继先说他想要这个采购权。”沈正说道。

“行啊,山里现在可是几千口的人,他这个买卖不小!你告诉继先,这事儿我同意了,他进货的时候我可以派人护送。”李景笑道。

沈正点点头道:“另外,继先说,关于税收他肯定会按时上缴,不过希望你的税率定低一些。”

李景大笑道:“哈哈哈,这是自然,沈家有大功于山上,税收肯定要予以优惠。其实一个小小的杂货铺交不交税都无所谓,不过这是咱们山上的第一个商家,而且是沈家的人,要起一个表率的作用。”

沈正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咱爷俩想到一处去了。”

李景想了想道:“既然继先要做,就做大一些,布料行,米行,瓷器行等等都让他一起做了,这些东西都是老百姓需要的,想来应该有些利润。”

沈正大喜:“这些买卖要是能一起经营的话,利润肯定不低。”

李景笑道:“能挣钱就行,都交给继先去做吧,反正山上别人也没能力经营。”

沈正点点头。

说话间,沈莹和小蝶拿着一本账簿走出来,李景一见,吓了一跳,生怕沈莹当着众人的面跟自己提马五亏空的事情,那样马五可没法下台。

李景急忙说道:“夫人,五哥在京城那边支的银两你给平了,另外,这一年五哥的花费都是自己掏腰包,咱不能让五哥亏了。”

沈莹点头道:“我就是想跟夫君说这个事儿的,我刚才看了下账,发现叔叔这一年花的全是他自己的钱,给山上办事怎能让叔叔花自己的钱?我看,咱们给叔叔补一千两银子吧。”

李景闻听大喜,心中不住赞叹沈莹明事理。

不想马五听了却连连摆手:“一千两太多了,而且这么多银子我拿着费劲,嫂子给我百十来两就行。”

李景等人闻听顿时哑然,这还是第一次听人拿银子嫌累的。

不过李景等人也知道马五说的确是实情。

明制一斤为十六两,一斤的重量相当于现代的一斤二两略低(一斤大约为595克)。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大概是七十五斤左右。

在一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出门背的钱就有七八十斤重,可以想见会有多累。

猛然间,李景心头一动。

李景在开封和郑州时曾见过几家钱铺,当时李景还问过沈正,知道钱铺的主要业务是银子和铜钱相互兑换和向外借贷。

不过沈正当时并未说钱铺有两地或者多地联号汇兑,凭票异地取款的业务。

如果开办一家多地联号的钱铺,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商人们在各地经商时,需要携带大量银两的难题。

要知道,一千两的银子可以用人背,但是再多的话,那就不是人背的问题,还需要安排人保护,那可是笔不小的费用。

李景相信,要是钱铺有这样的业务,肯定能让商人们动心,让他们把钱存进钱铺。

当然,前提是钱铺的信誉必须卓著。

但是只要打响招牌,那以后就是财源滚滚。

这天下还有比银行更来钱的买卖么?李景可是知道后世的银行是多么的能挣钱。

跟银行相比,沈正以前做的那些生意全是小儿科。

李景斟酌着把这个想法提出来,袁可立沈正等人听了眼前均是一亮。

袁可立捋了捋长须笑道:“呵呵,没想到济民还有做生意的头脑,这个主意不错。”

沈正也笑道:“钱铺的生意确实挣钱,我以前也有开钱铺的想法,不过由于钱铺涉及到借贷的业务,我当时怕有人借了不还,也就没敢经营。不过济民开钱铺,想来是没人敢借钱不还的吧!”

马五笑道:“嘿嘿,那是,我大哥开钱铺,想借了不还,那是不想活了!咱们山上山下几千弟兄,还不把他骨头给拆了!”

李景笑着看向马五说道:“五哥,你这是笑话我是土匪呢吧,别忘了你自己也是!”

“哈哈哈!”众人尽皆大笑起来。

当下众人开始商议开办钱铺事宜。

李景开钱铺,前期需要的银两不是问题,现在山上光现银就有六十万两,而且钱铺前期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钱。

以沈正估计,钱铺刚成立时每家铺面有几千到一万两银子就足够了,这些银子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兑换和放贷。

只有名声打响以后,才会有商家把钱存进钱铺,到那时再调动银子不迟。

而且,李景还有车马行进行来回运转,运输银两根本不成问题。

考虑到沈莹的车马行在正在筹备当中,沈正和沈莹父女决定,两个项目同时上马。

涉及到具体的细节,李景等人就不行了,主要是沈正和女儿沈莹在筹划。

而这对父女的动作极快,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把具体的方案做出来。

有了方案,红山岭上下迅速的动了起来。

首先,是高奇在山上安排了为期三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