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953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953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王,这一次他们的计划不能实施了,想不到大宋居然能击败辽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这一次我们也不用逼迫宋国了。”跟在挞释尼玛身后还有一个吐蕃和尚,他很是兴奋的跟挞释尼玛说道。

“阿弥陀佛,我一直不赞成战争这样只能给无辜的人带来灾难,可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他们眼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特别是我的师兄一直怂恿赞普要重现当日的辉煌,这一次就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幸亏佛祖保佑呀。”

挞释尼玛很是坦然,他一直不赞成吐蕃想外面扩张,他觉得扩张就要打仗,打仗只能损害百姓的利益,对百姓有何益。

可是当权者根本就不听,挞释尼玛只是一个国师,他上面还有一位实权的国师,那就是他的师兄,也是以为法王比挞释尼玛更为有地位,他的名字叫哒来狴犴法王,这个才是实权的国师。

他比大论噶尔钦陵还要有权力,他的信徒众多,连赞普有时候也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哒来狴犴这个法王还比较的霸道,身为佛门中人却十分的狠毒,他是一个标准的侵略派,要是他是国王一定会四处征战,这也是挞释尼玛虽然和他是师兄弟,但政见却完全的不同。

挞释尼玛主张和和平发展反对滥用暴力的,所以两人一直都是在作对,挞释尼玛也不明白,这一次来大宋为什么师兄会推荐自己来。

不管怎么说,现在吐蕃想要做的事情做不成了,这样也好,省的和大宋再一次结仇。

第1686章被抓壮丁了

以前吐蕃就和大宋已经结仇了,消灭了大宋几万军队,因为其他的事情大宋没有行动,现在看到大宋和北方的强国有矛盾,还想来分一杯羹,这是加深和大宋的矛盾了。

挞释尼玛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幸好,宋朝一战给让吐蕃的使臣也拿不定主意了,虽然原定议程都是定好的,可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这些能从国内出使的人自然是有一定是有一定的能力的,所以挞释尼玛故意的离开,让他们去商议一下,现在消息应该想国内开始传送了。

“法王,那您能给我说一说那个宋朝的太子的赵旭吗,都知道您和他熟悉,都说他是一个传奇,我也很好奇。”

“他呀,他是一个特别的人,等你见到了他之后你就会知道了。”提到赵旭尼释挞玛有一股子怀念的意味,也煤业多说什么。

赵旭在干什么呢,他此时在檀州处理战后的事情呢,不过他们不知道他们传回汴京的消息给大宋无形中挽回了一次重大的损失,他们还在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陶邴你是檀州的知州,这檀州的城墙修补的如何了?”檀州之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天了现在正在重建檀州城,宋军已经开往前线了,古北口已经在宋军的手里了,正在和契丹的大军对峙呢!

而赵旭却没有前往古北口,自己还在檀州,军事上的事情好像他一点都不过问了,全部交给了前线的将领,而自己却督促这陶邴建设檀州。

檀州经过前番大战损坏不少,而且很快百姓听说大宋大胜竟然自发的回到了檀州,这毕竟是他们那么多年生活的地方,虽然家被毁了,可是他们依然还要留在这里。

虽然朝廷在南方的郡县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还有土地可是这些人还是义无反顾的回来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汉人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这里是契丹人占据着,他们不会回来,可是现在这里已经是大宋的地盘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吗?

而赵旭也很欣赏这些人,让陶邴去安顿这些人,城内的房屋重建,大宋不会让檀州再一次回到契丹的手中的,这是肯定的。

既然这些百姓想要有稳定的生活这房屋那是一定是要有的,想到这里,赵旭就让他们赶紧的建造房屋,修补城墙,幸亏这城墙损坏的不是很严重,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民房就有点危险了,因为大部分的民房都给烧了,其实这些民房烧的也只打那个,毕竟大部分的辽军都是命丧大火之中,也就是这些民房的功劳,所以也是值得的,百姓们也知道这些,这才无怨无悔。

“殿下这次城中的民房损坏的是实在是太严重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臣已经将城中所有的人都用上了,可是依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要去做,是臣的错……”

“好了,这不怪你,毕竟这一次民房是我下的命令,说起来这还是我的错误,这怎么能怪你呢,是我欠了百姓的,继续帮助百姓建造房屋,毕竟有很多的百姓要在这生存的,这里是他们的家,他们是我大宋的百姓了,我们不能让他们露宿荒野,这也是我们朝廷的责任,以前的朝廷无能让这里的百姓当了亡国奴,现在我们来到了这里就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大宋要做的就是要和以前不的朝代一样。”

“我们不仅要打造一个强盛的大宋,更要为百姓谋幸福,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民心不可丢,这些人既然心向大宋,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希望,家是一个百姓最重要的精神寄托,这件事办好了,不亚于一场重大的战役,陶邴这件事我开始交给你了,要钱给钱,有人给人,要是出了一点纰漏,不要怪我无情!”

檀州城到处是繁忙的景象有官府的人,也有当地的百姓,其实更多的是百姓,因为他们在建造自己的家,自己能不着急吗?

赵旭一个人看着这些正在忙碌的人,自己也是不由得感慨:“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过上这么看着很忙碌却悠闲的日子呀。”

赵旭还是比较向往这样的日子,日出作日落而息,每天看着是比较的忙碌,日子过的却很踏实,但是赵旭知道自己的是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你,说你呢,就是你,过来帮忙,大家都忙的脚后跟都不着地,就你清闲,你以为你是官老爷来巡视吗,还不过来帮忙。”

正在赵旭感慨的时候,一个普通的老农看着赵旭在哪里瞎溜达没有什么事情,就喊赵旭过来搭把手,这个搭把手无非就是休息房子,抬一点东西什么的,也就是干活。

赵旭左看看右看看并没有其他的人,只有赵旭一个人,还真的说的是自己的呀。

“对,说的就是你,你这个俊俏的后生,不要你以为你长得好看就可以不干活了,还不赶快过来搭把手,真的没有眼力劲。”

俊俏后生?

赵旭无语了,自己还是后生吗,自己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了,还什么俊俏的后生,赵旭无奈的摇了摇摇头,但是还是很快就过来了。

这些人还真的下劲呀,当然了为了自己的家,他们绝对是不遗余力,赵旭也挽了挽袖子,和这些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还别说赵旭对于这样的活还真不会,还几次都被别人训斥,这么大的一个人了,连这一点小事情都干不好。

“俊俏后生,我说你也太熊了吧,这些最基本的农家活都干不好,以后你怎么养家呀,这么说种地你也不会了?”

刚才那个将赵旭给叫来的百姓这个时候阴沉着脸看着赵旭,刚才自己还很欣赏这个小伙子,想不到连这样小小的事情都干不好,真的令自己失望。

种地?

赵旭还真的不知道怎么种地,自己也没有干过这个,呀,所以只能老实的摇了摇头,自己不会种地!

第1687章赵旭的感动

“额这个我还真的不会,我没有实践过。”赵旭只能实话实说了。

“啥子,你连着都不会,那你怎么养活自己的,难道说你家里很富有,即使很富也已经给有一技之长呀。”

这个老汉看着赵旭一副很铁不成钢的样子,看起来对赵旭还不错,不然谁关心这些东西,赵旭听到这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是高兴,还是百姓朴实呀。

“额,这位大叔,我家里确实有点家底,不过那都是我爹的,不是我的,而我呢,勉强算是一个读书人吧。”

读书人,赵旭能算的上是读书人吗,也算吧,起码人家也能写出来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而且文才自然是不用说的,这个读书人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可是说他不是读书人吧,他在这里是一天也没有见过学堂的,整日里和军队待在一起,从这一方面来说他又不是读书人。

“呀,原来是你读书人,怪不得,俺说你怎么长的这么清秀,读书人可高贵呀,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怪不得俺总觉得你和俺们不一样,俺刚才语气不好,俺向您道歉。”

这个老汉一听赵旭说他是读书人立刻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了,也不再提什么赵旭以后怎么生活的问题了。

对于他们这些老百姓来说,读书人那才是高贵的,大宋这么多年举办了几次科举,很多寒门子弟都进入到了仕途,这是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的捷径。

自从科举出来他们寒门子弟有了出路,所以读书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宋立国十几年读书人的地位也进一步的提高,在这老汉的眼里面赵旭那比他们这帮子人要好上很多。

“这位大爷您这话说的,读书人也是人,读书人不能只知道读书呀,您说的对,像我这样的人要是没有一技之长以后可怎么生活呀。”

赵旭想起了一句话那叫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的人要他们干什么,读书人难道只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人要之何用,虽然短期内看不出来,可是赵旭见得多了。

后世那些高等学府毕业的人很多都成了书呆子这样的人只能给社会带来负担吧。

“这话,俺就不爱听了,你们读书人只负责读书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由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去做,你们以后是要做大官的人,跟我们不一样。”

自从赵旭说了自己的读书人,这些人死活都不让赵旭再干这些活了,说是有失身份,可是在赵旭的一再坚持下,他们只让赵旭搭一把手,时不时的抬一点小东西,赵旭真的是哭笑不得,不过就这样赵旭还插不上手。

时间过的很多,这不很快就到了晌午,这些人不用回家,虽然他们是给自己家建房子,但是官府管着伙食,这晌午了,自然是要吃饭了,赵旭今天也算帮助他们了,也有伙食,这一个人饭还是能管得起的,赵旭和他们一起用餐。

“孙大爷我怎么听说他们建造自己的房屋官府还给捏你们工钱是吧?”赵旭故意的问道,这是他的自己的规定的,他能不知道吗,他只是想知道一些这些执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孙大爷就是那个和赵旭算是熟悉的人,只不过此时他的满嘴都是食物,等到他咽下去之后。

“是呀,按照知州老爷的说法是本来朝廷是给我们建房子的,但是现在朝廷忙着和契丹人打仗,没有那么多的人力和物力,要我们自己的动手,官府还给我们发工钱!”

“孙老哥说的对,朝廷对我们还是不错的,哪朝哪代有这样的事情,可是我们大宋就有这样的事情,这是皇帝陛下仁慈!”

“可是咱不能要呀,朝廷现在也不容易,跟契丹作战不需要军饷粮草吗,我们不能为朝廷尽力就算了,也不能拖朝廷的后腿呀。”

“李老哥说的很对,咱们没有能力上前线打仗,咱也不能扯后腿,这样的事情俺做不出来。”

“对就是这样,咱们虽然是小老百姓,怎么也晓的大义,这样的工钱我们坚决不能要,给我们材料俺们就十分的感激了。”

……

这些人都是表明了十分感谢朝廷,对于朝廷出钱给他们重建家园就已经不错,还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