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574章

大宋第一太子-第574章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训说这是他家公子说的,他家的公子不是最近在我蜀国风头最近的那个人吗?

我的妈呀!

这大宋的实力强劲,这话的意思是他们要对蜀国动手了,不然为何让老夫去做这件事。

我要是答应的话,那么就是对不起蜀国了,一定会被人说成是一个叛国的人。

这让我在蜀国如何立足呢,不知道成都的老百姓怎么骂老夫呢,李家在这里怎么立足。

我要是不答应万一有一天大宋要是攻陷了蜀国,那他们绝对是不会放过自己了。

要是真的改朝换代的话,自己得罪了大宋的太子,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李昊不认为蜀国能够抵挡住大宋,身为宰相的李昊,那自然知道的。

就凭借现在的蜀国绝对是不会抵挡住宋国的步伐,现在苗训来找自己,自己一定要给他或者说大宋一个面子。

一瞬间他们就做出来了决定,自己一定要攀上一颗大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

“好的苗先生,这件事老夫答应了,请转告公子老夫一定会好好的办这件事的,不知道……”

“放心李大人,只要是给我们办事的人我们是不会忘记的,何况我家公子也看中你,你放心吧,我大宋不久就会来到这里的,到时候你也算是一个功臣了。”

苗训知道李昊想说什么,想要马儿跑,一定要给他草吃,不是这个样子吗?正在他们聊的好好的时候,李昊的管家说宫里面来人了,来找李昊的,李昊和苗训打了一声招呼就出去了。苗训也是没有多待,从后门走了,而李昊不知道皇宫这个时候来人干什么,难道是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了,要不然为什么要找自己呢!

第977章君臣夜话

“李公公,不知道皇上深夜召唤老夫到底有什么事情?以往没有这样的惯例?”

李公公真名叫做李松,是孟昶最为宠幸的一个太监,是贴身的大太监!

深受皇帝孟昶的信任,一般的大臣都是对他客客气气的,虽然这个最高品级的太监才到六品(个人认为,勿喷!)。

但是人家是皇是皇帝身边的人,谁敢不给他面子,即使这个宰相是当朝一品,也是要乖乖给人家行礼。

“李大人你这可是折煞老奴了,你打大礼老奴可是不能承受得起,要让万岁爷知道了,饶不了老奴的,对了万岁爷得到了一份折子,这才让老奴亲自来请大人进宫的。”

李松小声的说到,而他的手悄悄的从李昊的手中抽了回来,将手放进了自己的袖子了。

“其他的人万岁爷是一个都没有叫,所以我猜是万岁爷是有什么重要的大事和您商议,足见他老人家对您的信任。”

李松了收了人家的东西,自然是要透露一点重要的消息给李昊,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这对李昊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真是不愧自己贡献了了一块鸡冠血玉,难道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皇上只要自己去。

“多谢公公了,还请公公先行一步,老夫这就安排一下然后进宫直接面见皇上。”

“如此老奴就先禀告皇上去了,还望大人赶快,免得皇上等急了。”李松还不忘吩咐李昊一声。

“公公放心,老蔡帮我送送公公!”李昊吩咐自己的管家去送送李松,这好处自然是不会少的。

李松当然是高兴了,他知道这个李昊从来都是出手阔绰的,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李昊还想回到自己的书房去看看苗训呢,不过等到他到书房的时候,被自己的下人告知,苗训已经离开了。

皇帝这个时候找自己到底所为何事,这大半夜的,一般在这个时候皇宫的大门都关上了,谁也不能打开。

自己要是去皇宫也只能从吊篮上去,关键是李松孟昶是接到了一份奏章才这样的。

问题就是在那个奏章上面,自己也猜不到,还是赶快去吧,本来他还想和苗训好好的商议一下。

可是苗训居然走了,他也没有耽搁,立刻让人给自己备轿,赶快要赶到皇宫去。

“陛下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呀,白天忙着国事,现在也没有国事处理了。”看到孟昶在这个时候居然是穿戴整齐了,花蕊夫人不乐意了。

“朕今天晚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办,爱妃好好的休息一下,朕处理完就陪爱妃,朕先出去了。”

孟昶好好的安慰了一下她,就直接出去了,下面来人说李昊已经到了。

至于这样的大事为什么要先询问李昊,自己的父皇临终的时候留下来遗言,有什么大事情,政事问李昊,军事问高彦俦。

现在高彦俦也不在这里,所以他直接先让李昊来过来商议一下,明天再在早朝的时候好宣布。

“李爱卿这么晚了,还让你来朕真的是不安呀!爱卿真的是辛苦了呀!”

孟昶坐下先寒暄了一句,其实他说的也是事实,这么晚把这个老头给折腾起来了,孟昶是个皇帝也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呀!

“陛下折煞老臣了,能为陛下分忧是老臣的荣幸,对了不知道陛下这么晚让老臣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李昊弯腰给孟昶行了一礼,然后等着孟昶发话,孟昶先是吩咐李昊坐下,然后又给李昊赐座。

“爱卿父皇仙逝之前,曾将对朕说,以后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要事不能决断,叫朕一定要向你询问。”

“多谢先帝信任,先帝严重了,不过有什么用得上,老臣的,老臣将万死不辞。”

“哈哈,爱卿果然是忠君体国,先皇果然没有看错你,今天朕找你来真的是有事情,先看看这个奏章吧。”

说晚孟昶直接将奏章递给了李昊,这里面只有他们两个人,只有孟昶一个人亲自动手了。

李昊没有推测直接打开看了起来,自己要是不看看也是不知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孟昶深夜将自己找来。

还说自己的先帝看中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奏章上面,所以他只有了解情况了才能做一个决断。

可是很快李昊的脸色就变了,这上面果然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起码来说对蜀国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宋国要准备都蜀国动手了,搜集蜀国的情报,而且还要训练水军,这一切都是指的蜀国。

怪不得今天苗训跟自己说这些,原来他们已经想要对付蜀国了,看来自己选择是十分的明智。

就是不知道这情报是怎么泄露出去的,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宋国应该保密的。

一般的人是接触不了的,但是这样的情报却让我蜀国得到了,这其中一定有问题的。

“爱卿看了这上面的东西你有什么办法吗,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征兵备战,要不然我们一定会被他们给攻陷的。”

孟昶也知道自己的国家现在根不就不能阻挡住大宋的攻击,自己还是要早早的征兵备战吧。

“唉陛下,想必你也知道我们蜀国现在是要相对安定一些,不过我们现在要是征兵的话,估计会引起来恐慌,而且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还有可能会记起来民变,老臣窃以为这不可行。”

征兵?

亏你想的出来,别人都认为我蜀国是相当的稳定,其实那是他们不了解情况,那只是表面上的情况。

实际上蜀国也是烽烟四起,盗贼横行,当然了这些孟昶是不知道的,大臣们都是瞒着他的。

现在他要征兵,这是不能让听去干的,否则蜀国的情况会更加的糟糕,所以李昊阻止了他。

“爱卿既然不能征兵那么我们要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妙,很有可能会被大宋吞没的,总要有个办法吧。”

“看来苗训让我做的就是让蜀国想大宋服软,但是我现在也不能说呀,不然陛下还不得怀疑我通敌卖国呀,不行我一定不能再这个时候说。”

李昊在心里这样想到,看来自己的机会来了,还是先将皇帝给稳定下来吧!“陛下我们现在是可以让边关严密的防守,不能让大宋的人乘虚而入,同时明天早朝的时候,可以让大臣们议一议,毕竟我们人多力量大吗?”孟昶想一想也是,虽然李昊没有跟自己说明怎么办,起码也算是给自己出了一个主意,明天看看大臣怎么说。

第978章真实打算

孟昶和李昊君臣两在这里一聊就是一夜,不仅仅是因为宋国的这个消息,还有其他的治国方案,他们都是在谈。

这一夜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这些都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比如苗训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先生,李昊怎么样,同不同意帮助我们做事呢?”

赵旭看上去已经是知道结果了,他问这个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一点的希翼的表情。

“这李昊还算识时务,他是考虑了一会就答应帮助我们了,但是他说不会出卖子的国家,只是让孟昶做决定的时候不要那么激进,我答应他了。”

“这个老家伙还跟我来这一套对了,先生你将我们的身份都说了吧,要不然他是不会怎么这么容易的就答应吧,想必这样的老家伙是一定会衡量一下自己所能得到的好处的吧。”

李昊是什么人的人,赵旭基本上是摸透了,这样的人只会为了自己利益而努力的。

“确实,当我一向着他说明问题的时候他就直接的问我是谁了,看来他的警觉性还是不错的,不然怎么会这么机灵呢!”

“不管他,我听说张晖已经在去上任去了,他的职责是要探查清楚当地的地形,此时让李昊行动加上郭家的人,相信孟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赵旭眯着眼说到。

“既然有机会让孟昶投降,我们何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办这一件事,也不用我们的军队去送死呀和平的解决此事不是更加的好吗?”

苗训疑惑了,赵旭让郭氏家族跟孟昶说一定不要和大宋讲和,一定要斗争到底。

而偏偏让李昊劝阻一下让孟昶不要和大宋作对,按照苗训所想,你让李昊也劝孟昶投降这不就了结了吗?

这样以来孟昶也是会考虑的,要是孟昶真的投降了的话,大宋也是不会花费那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征服蜀国。

但是赵旭没有这样做,苗训的大智近妖的人物业是想不通,赵旭这样做的原因。

所以他不得不出言问一下赵旭这样做的原因,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件事情。

“先生你不是说过自己亲自拿过来的东西才真正的算自己的,如果蜀国真的投降我们的话,对于他们的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他们的军队还在以后就是一个麻烦。”

苗训想不到赵旭就给他们这么一个理由,这一点让他是相当的震惊,蜀国的军对还在我们还可以将他们给分化。

“先生是不是觉得我们还可以将他们的军队给分化是吧,那好我告诉你,我的想法是怎么,这些人没有见识他我的大宋的军威,自然是不会服气的,而且真的到那个时候,我们也不好过于处置他们,因为他们都是都大宋的子民了。”

“而在战争之中就不了,在战争中你完全可以将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都杀了也没有人会说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是敌对的。”

“就像刚才我所说的那样,他们要是真的投降了的话,我们还真的不好将他们全部斩杀,而且其中牵扯到其他的事情,所以蜀国必须要是我们攻下的。”

赵旭说的这些理由,苗训知道了,原来赵旭想的是更加的远,说实话赵旭忧虑的是十分的有道理。

自古以来自动归降的人,最后总要是闹出来一些事情,当权者也不好怎么处置他们。

就像唐初的李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了大唐李渊,李渊觉得他是自己的昔日的同僚。

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