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825章

我要做首辅-第825章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门给他准备了一间房子。

有一次张居正喝醉了酒,在王府休息,结果等到醒来,发现身边突然多了一个人,还是一个女人!

张居正的头皮都炸开了,险些吓死过去。

倒是女子显得比较镇定,“原以为先生是个有胆子的,没想到也是银样镴枪头,奴家就是李氏,您认不出来了?”

张居正这才惊觉,对方竟然是世子朱翊钧的母亲,裕王妃李氏。张居正更吓得魂不附体,简直要晕过去了。

李氏白了他一眼,心里头也砰砰乱跳。

“张先生,要命的事情,您是聪明人,日后奴家不会纠缠你的。”

李氏匆匆告别,张居正吓得请了十天病假,整个人都魂不守舍,后来他多方了解,总算猜测出了一点缘由。

原来当时李氏生子不久,身形走了样,小肚子都是赘肉,朱载垕就随口说了几句,把李氏丢在一边,去找别的人了。

当时李氏气得几乎昏倒。

好你个朱载垕,老娘变成了黄脸婆,还不是为了替你生儿子。

拼死拼活,在鬼门关转了好几圈,差点丢了命,结果你嫌弃老娘,谁能说,你也不能说!当时李氏年轻气盛,还不大习惯贵胄的规矩,加上她胆子大,为了报复朱载垕,就选中了张居正……

事后李氏也吓得不轻,着实病了一段时间。

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随后张居正被贬到了雷州,一走就是五年,往事几乎都忘了。等到张居正再度回京,隆庆已经继位,王妃也变成了贵妃。

当时朝廷要册立太子,朱翊钧自然是不二人选,但是有人就提议,皇子必须由嫡母教养。谁是嫡母?正是陈皇后!

李妃听说之后,下了个不轻,母以子贵,她的未来都在朱翊钧的身上。

刚刚五岁的孩子,还不太懂事,假如交给了陈皇后,没准日后就不认自己这个亲娘了,她还怎么做母仪天下的美梦啊?

当时内阁之中,唐毅还是次辅,他专心军制,高拱也懒得管宫廷的事情,只要能有个太子就行,其余的事情无所谓,反正一个奶娃娃,等他君临天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情急之下,李妃就通过冯保,暗中联络张居正,李妃借着回家省亲的时间,让张居正帮忙出面,保证皇太子留在她的宫中。

自此之后,又是几年的功夫,除了大典之外,偶然张居正和李妃碰面,其他时候没有任何的联系。

这是李贵妃第二次求到了张居正的名下。

“娘娘,臣人微言轻,实在是帮不上娘娘,若是太子没事,臣还是告退!”

“你给我站住!”李贵妃真的急了,事到如今,连张居正都不帮她,那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张阁老,你知道李芳为什么被抓吗?”

“李芳?你抓了李芳?”

张居正瞪大了眼睛,心说蠢货啊蠢货,找死也不是这么个办法,堂堂内相,没有足够理由,隆庆都不能随便处置李芳,你一个皇贵妃,连皇后都不是,竟敢动李芳,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娘娘,请恕臣的罪过,告辞!”

“站住!”李妃豁出去了,她抢步拦住张居正,“实话告诉你,李芳他查出来四皇子不是陛下的孩子,他,他已经向陛下告状了!”

“什么?”

张居正这辈子都没有今天受的惊吓多,脑袋都木了。

“四皇子潞王,竟然不是陛下的儿子,那他是谁的?”

李妃淡淡一笑,“瞧你那个傻样,除了你,还能有谁!”

“我的!”

张居正倒退了好几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整个玩笑开得太大了……

李贵妃可不想放过他,“张阁老,潞王是隆庆二年生的,自从陛下继位,几乎没碰过我,你算算日子,是不是咱们上一次见面的时候?”

张居正勉强恢复了一下理智,默默计算,还真别说,日子的确对得上,他又想起来,见过潞王的次数虽然不多,可是看那个孩子就是亲切,眉眼之中,总觉得像哪个人,现在总算清楚了,就是像自己!

硕果仅存的两位皇子,其中一个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世上还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吗?

这一瞬间,张居正都恨死了自己,他平时总是鄙夷唐毅的为人,一个大英雄就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没有美人相伴,哪来的英雄气概?

唐毅这家伙就是虚伪,熬了十几年,才纳了一个妾,听说他还和东南的大富商,女财神周沁筠有些瓜葛,也不见他把人弄到家里来,眼看着红颜老去,真是暴殄天物!哪里比得上自己,身边美女如云,该享受的时候享受,该工作的时候工作,世上早就没有圣人,做人难得的是不装蒜,不做作……张太岳一肚子道理,而此时呢,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刀,当了太监算了。

让你管不住自己,让你不知死活!怎么样,完蛋了吧!

和皇贵妃有染,不光给皇帝一顶绿帽子,还让他喜当爹好几年,傻乎乎的办了隆重的册封仪式,这要是让隆庆知道,杀了他都是轻的,直接大卸八块,千刀万剐,哪怕和隆庆的感情再好都没用,是个男人就没有办法忍!

张居正晃晃悠悠从地上爬起来,苦笑了一声,“贵妃娘娘,下官没有办法,唯有等死而已!”

说完,他失魂落魄往外面走,李贵妃也吓傻了,又羞又恼,又惊又怕,莫非真的没救了?

“太岳兄,你别着急!”

冯保不知道什么时候蹿了出来,拉着张居正到了李贵妃的面前。

“娘娘,都到了这时候,别藏着掖着了。”不等李贵妃说话,冯保就说道:“张大人,陛下还不知道你们的事情,前些日,娘娘招了几个人到宫中解闷,谁知竟然被李芳那个老货知道了,他给陛下送了一封密信,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张居正脑袋终于清醒了,刚刚还惊讶呢,几年都过去了,怎么突然走漏了风声!敢情和自己没关系,是李贵妃另寻他人,那和我张居正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这么多年,谁知道你李贵妃干了什么?

“哼,敢作敢当,不是我张太岳的事情,少往我身上扯!”张居正厌恶地一甩袖子,还要离开。

李妃豁然而起,柳眉倒竖,“张居正,潞王是你的骨肉,千真万确,我也不求你相信,只要你走出这个门,想眼睁睁看着我倒霉,那我就拉着你们张家一起去死!反正我都是死路一条,为什么不多拉几个垫背的!”

面对着刁蛮疯癫的李贵妃,张居正彻底无语了。

其实也怪他自己,你要是有半个唐毅的小心谨慎,也不至于被李贵妃拿住了把柄。冯保见张居正阴晴不定,也不说话,只好硬着头皮道:“太岳兄,眼下这个难关只有你能帮着娘娘过去了,你放心吧,只要闯过去,娘娘会念着你的好,日后太岳兄还有大展宏图的时候……”

冯保絮絮叨叨,张居正真想撕碎了他的嘴,谁想让这个婆娘记着?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和她搅和在一起!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李贵妃和冯保,一个女子,一个小人,凑齐了!

张居正真的不想掺和,可是不掺和也不成,李贵妃完了,她肯定不会放过张家的,哪怕为了自己一家子的安危,也不能袖手旁观。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大的事情,已经惊动了隆庆,又冒冒失失拿下了李芳,烂摊子几乎没有收拾的可能。

正在张居正发愁的时候,有小太监找到了冯保,嘀咕了几句,冯保变颜变色。

“娘娘,不好了,咱们的人送来了消息,陛下的龙船直奔天津而来,陛下十日之内,就要回京!”

陛下要回来了,李贵妃的魂儿都吓跑了。

张居正沉着脸,问道:“是陛下一人,还是唐阁老也回来了?”

“是陛下一个!”

张居正仰起头,叹了一口气,“老天保佑,还有活路。”

第1043章定计

张居正听到是隆庆一个人仓促回来,他心中安定了不少,甚至大呼侥幸。

天下之才,论起权谋手段,势力雄厚,和天子的关系,无人能比得过唐毅,假如首辅大人陪着陛下一起回来,张居正觉得自己除了亡命天涯,逃到外藩之外,别无选择。可是唐毅没有回来,京中上下,值得他在乎的人寥寥无几,包括高胡子和赵大洲在内!

张居正镇定下来,李贵妃和冯保却不明所以,更加惶恐不安,看他们的德行,张居正真想臭骂他们一顿,就凭着一点狗脑袋,还敢反天,真是无知无畏啊!

没办法,只好指点他们:“陛下匆忙回京,代表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李芳没有泄露要命的东西,其二,陛下顾忌脸面,不想让皇家蒙羞。”

什么叫要命的东西?

如果李芳知道潞王身份有假,并且告诉了隆庆,那代表着什么?

太子生母的第二个儿子出了问题,那第一个呢?想当初景王就是有辱皇家血脉,才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事情闹起来,肯定会有人怀疑太子的身份,东宫之主,乃是一国之本,哪怕隆庆再不愿意,他也必须求助唐毅,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然随便废立太子,或者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天下震动,隆庆承担不起的。

隆庆匆匆回来,就表明他觉得凭着自己的力量足以解决麻烦。

张居正很快就判断出来,他目前至少是安全,当然前提是李贵妃和冯保不要胡说八道!一想到这两个人,张居正气不打一处来。

李妃出身小门小户,贵为皇妃,太子生母,已经贵不可言,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竟然背着皇帝,胡乱勾搭,早知如此癫狂无知,当年就不该碰她,或者直接把太子交给陈皇后抚养,不是什么麻烦都没了!

一句话,脚上的泡自己走的。

张居正闭目思索,冯保不时往外面偷看,心惊肉跳。

“张阁老,眼看着午时了,内阁早上送来了奏疏,要是不赶快批了,下午就来人取,到时候高胡子要来了,可就麻烦了。”

李贵妃梨花带雨,盯着张居正,“你快点拿个主意吧,不然咱们可怜的孩子……”

张居正一阵恶寒,长长吸口气,“高阁老那里我会想办法对付,现在关口是把李芳的事情摆平了。你们没有杀了他吧?”

冯保挠挠头,尴尬道:“瞧您说的,杀了他不是找死吗!”

“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张居正没好气道:“李芳身上有什么案子没有?”

“这个……”冯保一时语塞,李芳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从不贪银子,也不怂恿皇帝享乐,无论在宫里,还是在文官之中,有口皆碑,想诬陷他那可不容易。

张居正见冯保犹犹豫豫,气就不打一处来,“敢抓人,却连罪名都没想好,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冯保吓得一哆嗦,没等他说话,李贵妃抢着开口了,“李芳矫诏了。”

“哦,怎么回事?”

冯保总算想起来,他连忙说道:“张阁老,是这样的,李芳前几年和他的一个兄弟相认,又过继了一个儿子,这几年老东西总念叨着回家养老。前些日子他帮着过继的儿子谋了一个锦衣卫千户的职位。”

自从高拱整顿吏治,就严谨滥荫官吏。除非真的功劳极大,尤其是御敌作战,流血牺牲,才能得到荫官。包括唐毅在内,几大阁老都带头取消了亲属的荫官。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宫中的大珰伺候皇帝有功,加上他们没有后人,一旦离开皇宫,日子很不好过。

一般情况下就会荫一至两个侄子,或者收的干儿子为官,让他们孝养老太监。相比嘉靖朝,动辄荫庇十个八个,李芳作为内廷总管,只给一个侄子弄了个区区的锦衣卫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