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817章

我要做首辅-第817章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葱,狂放不羁,香甜管饱,隆庆大口吃着,道:“唐师傅,您说朕有没有点魏晋名士之风啊?”

唐毅笑道:“有当然有了,别的不敢说,您绝对是大明朝第一个吃煎饼卷大葱的皇帝。”

“哈哈哈,不管什么,是第一就好!”隆庆还挺容易满足。

张守直不敢像唐毅那么放肆,叹道:“要饱家常饭,要暖粗布衣。不说别的,这糁是用上好的粳米,配上鸡胸脯最细嫩的肉熬出来的,热辣香肥,寻常人家要是顿顿都能喝得上,虽三代之治也不过如此!”

小小的一碗鸡肉粥,竟然和上古三代扯上了关系,难得隆庆没有烦,而是笑道:“朕这一路走来,尤其进入山东地界,论起繁华,就差了许多,运河两岸还算好,再远一点,就乱糟糟的,老百姓住的房子比起牛棚还不如,看着是冬天了,也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过。”

其实沿途隆庆所走的地方,运河两岸,都加着小心,花了不少心思,尽量捯饬的光鲜亮丽,让皇帝高兴。可是唐毅觉得更应该让隆庆看看真正的民间,所以每到一处,他都更改一些行程,突袭找来一些百姓,询问他们的生计。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隆庆觉得二十几年,先生们讲的国家危难,讲的民不聊生,都不如这几日亲眼所见来的震撼,出来散了心,松了气,肩头的担子也沉甸甸起来。

他问过一些农户,他们一年到头,除了自己种的粮食,跑到县城打短工,两三个壮劳力,一年也就能落下三五两银子,这还算能干的。

那一张张黝黑的面孔,嶙峋佝偻的骨头,粗大变形的手掌,都让隆庆震撼不已。还记得他发脾气的时候,随手砸了几个瓷瓶,其中最便宜的一件,也要五十两银子,抵得上几十家的收入,隆庆脸上有些发烧,“去把山东巡抚孙鑨叫过来,有什么难题,唐师傅要帮他解决。”

“遵旨。”

不一会儿孙鑨从外面急匆匆进来,见礼之后,垂手侍立。

“孙大人,朕观察山东民生似乎不是很好,你可有对策?”

换成别的官吏,皇帝这话等于是问罪,直接就吓趴下了。好在孙鑨是唐毅手下的人,也明白,皇帝只是阐述个事实而已。

他从容答道:“启奏陛下,山东人多地少,民生艰难,古已有之。近些年运河越发衰微,鲁西南等地衰败的厉害,臣努力安排船工到沿海的城市讨生活,地方上尽量轻徭薄赋,不要伤损民力,去年臣从沿海收入的商税之中,调拨三十万两,用在救济孤老,整修房屋上面,今年朝廷加大开征商税的力度,加上银元发行,生意便利,臣有望拿出一百万元,用在鲁西南。再有山东和南北直隶的直道都在修筑当中,预计两三年之内,就能全线畅通。海运虽然廉价,但是速度终究比不过陆上运输,假如直道修通,两边的百姓必定能够受益,至少能恢复运河昔日的繁华。再有泰安,青州等地,山岭绵延,匪盗猖獗,论起情况,只怕比兖州还要查,臣也在组织人力,年内就会清缴成功,臣已经向吏部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做不成,臣情愿摘了头上的乌纱帽!”

孙鑨口齿清晰,滔滔不绝,把眼下山东的情况说了一个清清楚楚,东部沿海要重点发展工商海贸,西部要修直道,打通商路,中部是剿匪,清理地方,三管齐下,山东的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很好,孙大人果然是干吏,这么一说,朕也就放心了。”隆庆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对了,孙大人,朕一路走来,发现运河进入山东,宽度大大缩减,有的地方只能勉强通过御船,这是为何?”

孙鑨哆嗦了一下,身体更加前倾。

唐毅淡淡笑道:“说吧,陛下是要听实话的,该是怎么回事,不要隐瞒,是你的罪过跑不了,不是你的罪过,也不要瞎扛着。”

“是!”

有了老同学发话,孙鑨的胆子大了起来,“回陛下,是有人侵占了运河两边的土地,臣刚刚让人抢修过了,不然只怕您的御船都没法通航。”

“荒唐!”

隆庆来了气,“朕的御船只有三千料,运河不是能通行五千料,甚至八千料的大船吗?最近三年,花费的治河经费,黄河最多,其次就是运河,怎么弄成了这个样子?”

皇帝发怒,孙鑨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臣不敢隐瞒陛下,治河经费每年都调拨下来,花费不菲,奈何治理虽然下功夫,但是架不住世家大户,圈占土地,或许也听说了,直道要通过,运河即将被取代,他们这几年下手越发狠了,运河沿线几百万亩的田产都被盯上了,臣也挡不住。”

“好啊,堂堂一省封疆,你都挡不住,究竟是谁这么大的面子?难不成还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吗?”

“不,不是,是山东本地的。”

“是鲁王?”这是隆庆能想到山东最大的官了。

“不是,鲁王殿下虽然之前侵占田亩不少,自从宗藩章程颁布之后,王府上下,还算规矩,侵占的田亩也归还了,宗室子弟自食其力,和普通人也差不多了。”

“不是鲁王,那是?”

“是孔府!”

孙鑨低着头,鬓角都冒了汗,孔老夫子生前周游列国,没一个人用他的主张,落魄的时候,竟然乞讨要饭。

他老人家也想不到,千百年之后,他的子孙还享受着老夫子的荫庇,作威作福,俨然山东的一霸。

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孔家的荣耀只会更多,从来没有减少过。

眼下大明的皇帝刚传了12代,而衍圣公孔尚贤已经是第63代衍圣公,相比之下,大明皇室也不由得要汗颜,惭愧!

一听说竟然是衍圣公霸占运河周围的田亩,隆庆陷入了沉思,他没有暴起大怒,思索了许久,只是摆摆手。

“唐师傅,一路辛苦了,朕想休息一下。”

唐毅笑道:“陛下早些歇着吧,明天鲁王,衍圣公,还有山东的士绅名流都要来拜见陛下,臣先告退了。”

……

出了隆庆的行宫,孙鑨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我的唐大阁老,陛下真够深沉的,我还以为要立刻严查孔家呢!莫非陛下要放过他们?”

“哈哈哈,想什么呢?陛下放过了,我也不会放过。”唐毅深吸口气,“咱们这位陛下,看起来柔弱,其实心里头有算盘,让他好好掂量一下,毕竟动衍圣公,不是一件小事情。”

“唉,说起来都是孔孟之徒,可是孔家的作为,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孙鑨摇了摇头,“我这算是放了第一炮,要是哑火了,你老兄可要保着我啊!”

“放心吧,孔家没什么大不了的。”

唐毅请孙鑨到了自己的住处,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两个人一直聊到了后半夜,才各自睡去。

第二天,秋风阵阵,天高云淡,衍圣公和鲁王率领着山东的士绅名流,一起到了行宫,朝拜天子。

隆庆看不出喜怒,说了几句场面话,只是邀请衍圣公和鲁王到了行宫,首辅唐毅在一旁作陪。

孔尚贤按照规矩,进献了礼物,唐毅偷眼瞧了瞧,只是一些寻常土产,最贵重的只是一个紫檀的洒金屏风。

难得,隆庆欣然接受,“孔爱卿,劳你远路而来,其实朕应当亲自前往曲阜,拜祭圣人,只怕又搅扰了贵府的安宁,于心不忍。”

“哎呦,陛下,您能驾临鄙府,那可是臣的无上光荣,皇恩浩荡。”

隆庆笑道:“孔爱卿,朕也不能光做不速之客,贵府有什么困难,和朕说出来,圣人苗裔,岂能慢待。”

在一旁的唐毅差点笑出来,隆庆这个老实孩子也学会玩套路,学会憋坏了,就看孔尚贤上不上道了!

孔尚贤丝毫没有察觉,反而欣喜不已,急忙颤颤哆嗦,跪在了地上,未曾说话,老泪横流。

“启奏陛下,臣有一肚子委屈,臣要弹劾山东巡抚孙鑨。”

隆庆脸色一沉,看了一眼唐毅,那意思是该怎么处置,唐毅微笑颔首,隆庆心领神会。

“孔爱卿,孙大人可是朝廷干吏,封疆重臣,你弹劾他,要有真凭实据。”

“臣有啊!”孔尚贤抬起头,哭得更伤心了。

“臣每年都要进京朝拜陛下,今年春天,臣动身北上,沿途驿站竟然不接待臣。臣打听之后,才知道都是孙鑨授意的,臣一片忠心,若非陛下南巡,臣今年都没法一睹圣颜,孙鑨嚣张跋扈,搜刮地皮,掘地三尺,罪孽深重啊!”

孔尚贤哭拜在地上,动情说道:“山东父老都切齿痛恨,此獠不除,地方不得安宁,臣斗胆恳请陛下,彻查孙鑨!”

第1033章衍圣公掉沟了

孔尚贤越说越兴奋,唾沫星子满天飞,恨不得把孙鑨说成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的曹操。

老同学,你比我还牛气!

唐毅暗暗想到,隆庆昨天还和孙鑨当面奏对,那是个踏实肯干的官,隆庆的印象非常好,还准备过两年之后,调入京城,接替一部呢!怎么到了孔尚贤的嘴里,就成了十恶不赦的人了?

到底是谁在撒谎,隆庆的天平毫无疑问,是偏向孙鑨的。

“唐阁老,你以为孙大人真的如此吗?”

提到了唐毅,孔尚贤这才猛地惊醒,坏了,早就听说孙鑨和当朝首辅唐毅是同年,当着唐毅的面,攻击孙鑨,实在是不妥当。

孔尚贤脸上的肉不停抽搐,显得十分尴尬。

倒是唐毅一本正经,“陛下,衍圣公乃是圣人苗裔,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至尊至贵的孔家,臣以为断然不会说假话的。按照衍圣公的意思,立刻把孙鑨拿下,交有司法办。”

孔尚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这一状,就把孙鑨给告倒了,莫非传言有误?也是,孙鑨在山东好些年了,才勉强提到巡抚,没有被调入京城,说不定他和唐毅是貌合神离。

再说了,人都说唐毅是天上的文曲星,读书人的表率。我们孔家是谁啊?天下读书人尊奉的祖师爷,千古圣人,孔老夫子的后人,从情感上,唐毅就该向着孔家,维护圣人尊严。

这不,他果断处置了孙鑨,真是大快人心!

孔尚贤或许忘了,当年闹粮食危机的时候,唐毅是怎么狠狠摆了孔家一道?

这位衍圣公大人或许是飘在云端太久了,真把自己当成了圣人,目空一切了。

见锦衣卫出去拿下了孙鑨,他越发得意,嘴里头没有了把门的,什么话都往外说,偏偏隆庆和唐毅这一对缺德君臣,不管听到了什么,都笑呵呵的,鼓励他继续说,畅所欲言,开诚布公,你说什么,我们都听着。

为了让他说的高兴,隆庆还赐了御酒。

孔尚贤飘飘然,大着舌头道:“臣以,以为官绅一体纳粮,切切不可。士绅乃是国之根本,有恒产有恒心,士绅地主才是真正心向朝廷,那些泥腿子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一个个好吃懒做,活该穷死,饿死。陛下,臣,臣准备了十位美女,要献给陛下,陪伴着陛下,以解旅途烦扰……”

隆庆脑子虽然慢,可也听明白了,要是不惩处孙鑨,遂了孔尚贤的心思,这家伙还不会把美女献上来。果然是刁钻恶劣,把他们祖辈的德行都散光了。隆庆心里的恶感越来越强烈。

正要说话的时候,突然陆绎从外面走了进来,冲着隆庆拱手,“启禀陛下,外面有上百名百姓到了行宫的外面鸣冤。”

“鸣什么冤,他们有冤屈吗?”隆庆问道。

“他们认为朝廷捉了孙中丞不妥,是替孙中丞讨回公道的。”

陆绎的声音不大,可是孔尚贤听得清清楚楚,立刻跳了起来,幸灾乐祸道:“陛下,孙鑨刚刚被拿下,他的党羽就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