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791章

我要做首辅-第791章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让杨博还有些疑惑的是,从头到尾,他都搞不清楚,唐毅究竟是怎么弄得,就把晋商至于天下人的对立面。

普通储户不说了,商人、士绅、宗室、官员,上上下下,都在逼着晋商掏银子,仿佛他们犯了多大的罪似的,一个个都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吃了他们的肉。偏偏那个真正的罪魁祸首,没有人在意了。

真是咄咄怪事,他老人家纵横他天下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哑巴亏。

杨博是真不想来找唐毅,可是除了他之外,又没有人能解决难题,明知道被人家算计了,还要把脑袋伸过去,让他再宰一刀。不这样,又能如何?张允龄倒下了,前些日子送到了京城,那么壮实的一个人,每天都在咯血,张四维哭得和泪人似的。

缺少了张允龄操盘,晋商面对着交通行,一点优势也没有,他除了向唐毅求饶,别无办法。

“行之,事到如今了,废话也别多说了,你就开价吧!就算想要老朽的这条命,我也送给你了!”

杨博虽然认输,可话语之中,依旧带着三分怒气。仿佛在质问唐毅,你为什么那么阴险,狠毒?

唐毅倒是满脸坦然,他之所以对晋商下手,新仇旧恨,都交织在一起。唐毅忘不了那些被掳到草原,成为奴隶的汉人百姓,忘不了惨死荒漠的冤魂,忘不了百十年的杀戮仇恨……假使没有晋商替草原走私货物,输送粮食和军情,草原根本维持不了这么久,早就崩解了。尤其是不为世人所知的一点,杨博,张允龄等人的后辈,还资助了野猪皮的强盗集团,就在几十年之后,二十万人入关,神州陆沉,三百年的沉沦,百年耻辱——那种痛,深埋在任何一个血性男儿的心头,骨髓,这笔账不能不算!

当然了,唐毅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不能把后辈子孙的事情算到前辈人身上,但是晋商犯了一个大错,当年小站的时候,他们勾结俺答,围攻小站马场。

唐毅的心血差点毁于一旦,妻儿也差点惨死。

受限于当时的状况,唐毅无力复仇,可是他从来都没有忘记,动了他的家人,就动了唐毅的底限,哪怕是天王老子,他也要狠狠咬你一口。

除了这些恩怨情仇上面的事情,出于变法改革的大局,也不得不对晋商下手。

要知道晋商一直以来,都是保守的代名词,唐毅一直渴望能出现放弃土地,大力投资工商,踊跃开拓海外的新式商人。

可是晋商却始终和唐毅作对,他们把敛聚的钱财换成土地,投入学校,培养忠于自己的官吏,大肆收买朝廷官员,全力经营关系。

清丈田亩之所以推不下去,就是晋商和东南的保守士绅结合到了一起,他们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盟,铆足了劲儿和你纠缠。

唐毅已经不厌其烦,隆庆不是一个长命的君王,如果不能借着他在世的时候,把局布好了,以后的危险会非常大,唐毅已经等不下去了。

好在总算是即将大功告成,晋商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虞坡公,我知道您老猜忌晚生,以为我处心积虑,要害你们,可是扪心自问,天下间有谁能未卜先知?接下宗室的约书,是你们都同意的,还连忙签署,生怕出了差池,假使你们拖延两三个月,也不至于闹到今天的地步。”

有些话打死唐毅也不会承认的,就不是我干的,反正你也找不到证据,我就吃定了你了。杨博气得牙根痒痒。

“首辅大人果然厉害,老夫自愧弗如!”杨博微微冷笑,“今日老夫过来,没有别的事情,宗室这边,能不能压下去?”

“这个吗,要等着我去找陛下商量,毕竟身为臣子,不能替皇家决断,还请虞坡公见谅。”

说的白一点,就是没戏。

杨博也料到了,“我们山西人是认账的,既然签了约书,哪怕赔一个倾家荡产,我们也在所不惜!”

不得不说,晋商的这一点,还是让唐毅钦佩的。

“不过眼下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如果唐阁老能帮忙牵线搭桥,我们手上的产业倒是可以专卖给交通行,价格好办,只有一条,我们需要现银。”

此话一出,就等于告诉唐毅,你只管下刀子吧,我们都认了。

唐毅突然一笑,“虞坡公,晚生斗胆请教一句,你们就没有想过,让合盛元垮了算了?什么银行券,约书,统统不认?”

杨博不屑地扭头,“山西地穷人稠,发家致富靠的就是信誉两个字,毁了一次约,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脏了口,人家会一直记着,永远别想抬起头。老夫活了一辈子,没有别的,只想劝唐阁老一句,不要总是玩阴谋诡计,早晚会把自己坑了!”

第1000章做一个败家子

杨博几次三番言语挑衅,甚至出言威胁,却发现唐毅好像没事人儿似的,默默喝茶,一语不发,连眉头都不皱。

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和这个年轻人比起来,自己纵横几十年,竟然不如人家的功力深沉。

惭愧啊!

杨博也不至于如此失常,实在是连番的打击,晋商的基业风雨飘摇,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他也没有把握渡过,所幸破罐子破摔。

可是说完了就后悔了,要真是惹恼了唐毅,这小子下了死手,就没法收场了。杨博想要找补两句,突然唐毅把茶杯放下了,淡淡一笑。

“虞坡公,您的来意我都明白了,转卖产业,填补窟窿,晋商不惜倾家荡产,保住信誉招牌,果然是好样的。我会安排人尽快和你们商谈,不过眼下交通行也不宽裕,同样面临挤兑,能帮到什么程度,我心里也没有数。总而言之……”

唐毅还想说话,突然有人跑进来。

“老爷,冯公公来啊,说是宣您去乾清宫。”

皇帝找自己,唐毅连忙起身。

“虞坡公,少陪,有事您只管吩咐。”

唐毅交代两句,连忙换好了官服,匆匆赶到了皇宫,一见隆庆,满脸苦兮兮的,别提多可怜了。

见到唐毅,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唐师傅,您可算是来了,朕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唐毅也没绕弯子,直接问道:“陛下可以担心宗室的事情?”

“可不是。”隆庆怅然若失,叹道:“往常宗室子弟胡作非为,消耗禄米无算,朕也生气,这不,就让师傅拟定《宗藩章程》,还把三位藩王驱逐到了吕宋。可,可毕竟都是朱家的人,朕如此对待宗室,难免惹来闲话。偏巧白银危机之下,合盛元无力履行约书,拿不出银子,好些宗室的人都挨了饿,朕,朕心如刀绞啊!”

隆庆伤心的眼圈都红了,唐毅扫了一眼,只见纱帐里面影影绰绰,似乎有人隐藏着。没准又是哪个宫中的大珰,在隆庆面前提宗室说了话,才惹得皇帝如此伤心。

“陛下,臣听闻此事之后,也是忧心忡忡,《宗藩章程》乃是陛下亲自下令拟定,刚刚颁行,若是仓促废止,一来有伤陛下之圣明,二来会加剧天下惶恐,使得危机越发严重。臣斗胆谏言,将约书押后一年执行,今年的禄米照常发放,等到明年,再推动宗藩改革。”

那些宗室子弟只是唐毅用来击溃晋商的工具,他可没说要放过宗室,该做的改革一点不能少,只是碍于眼前的情况,暂时推后。

隆庆是个耳根子软的人,他已经被劝说,想要废止宗藩改革,哪知道被唐毅一说,他又犹豫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廷大政最忌讳变来变去。更何况朝廷这么艰难了,要是再把宗藩的担子背上,还不把朝廷压垮了!

对不起了,说起来是一家人,可是朕要照顾的是自己的江山,你们啊,还是一边去吧!

“师傅,宗藩的事情就暂且押后一年执行。”

金口玉言,一锤定音,在帷幔后面的人气得眼睛都瞪圆了,恨不得冲过来给隆庆几下子。你可是堂堂皇帝,有点坚持成不?唐毅一张嘴,你就点头了,他是你爹啊?

任凭这些人气得发疯,可是也没有办法。

隆庆忧心忡忡,思量一阵,说道:“唐师傅,上一次你和朕剖析了危机的根源,如今果然如同先生所言,天下大乱,东南工商凋敝,银铜价格失控,百姓困苦不堪,朕,心急如焚啊!先生,一年光景,能够恢复如常吗?”

隆庆这是在问策了,天下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放在以往,早就有人弹劾内阁,攻击辅臣了。眼下却没人上书,随便攻击唐毅,一来是大家伙知道危机来自外部,二来,唐毅要是没注意,其他人就更拿不出对策了。

大家都在等唐毅力挽狂澜,换句话,要是唐毅迟迟没有对策,攻击他的弹章也就不远了。

“陛下,危机说穿了,也十分简单,主要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大明的金银太少。”

“少?”隆庆瞪大了眼睛,“朕怎么听说有好些山西人家里都有地窖,里面不装萝卜白菜,专门装银子,他们怎么就舍不得拿出来?”

看着隆庆气呼呼的模样,唐毅恍然大悟,那帮宗室是打算逼着晋商掏银子,他们想大捞一笔。为此不一定在隆庆耳边说了什么话呢,可惜啊,有本阁在,你们的如意算盘就别打了。

“陛下,物以稀为贵,当年汉武帝要金屋藏娇,美人之贵,犹在金银之上,普通人家常说糟糠之妻不下堂,由此可见,世间还是糟糠之妻远远超过美女啊!”

隆庆想不到唐毅还有心思开玩笑,也陪笑道:“师傅的意思是要是金银都成了糟糠之妻,就没人收藏起来了?”

“陛下圣明。”唐毅收回了笑容,正色道:“世间的财富经过一代人一代人的日积月累,是不断增加的。财物多了,如果作为交换的金银跟不上,就会造成银贵物贱,储藏金银就变得有利可图。想我大明,富甲天下,偏偏匮乏金银货币,这些年虽然有外界不断涌入,但是工商发展飞速,产品丰富,其实金银是严重跟不上的。故此各种银票,银行券就大行其道,充当白银使用,毕竟不是真金白银,稍微遇到了一点差池,就面临崩解的危险。”

“师傅的意思,还是要从金银下手?”隆庆很敏锐抓到了唐毅言辞之中的核心。

“没错,陛下,西夷能够抢占金矿银矿,我大明没有理由不可以,不能放任别人去夺取财富,我们只是看热闹。”

向外看,这是唐毅反复提起的一个概念,以往大家只是听一听,没多少人真正放在心里。中华士大夫,自高自大了两千年,想要他们改变想法,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只有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大家才会低下高傲的头颅。

不说别人,至少隆庆就彻底认同了唐毅的话。

“师傅早就说过要经略南洋,如今区区西班牙,竟敢对大明进行贸易制裁,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身为天下万民的君父,眼见着子民受难,不能再忍了,出兵南洋,打通商路,势在必行!”

“吾皇圣明!”唐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他最希望的就是如此,利用一场大危机,逼迫大明的士人改弦更张,只要走出第一步,尝到了甜头儿,培养出强大的利益集团,就不愁大明这艘巨轮不转向。

唐毅强压着激动,“陛下,对外用兵,尚需仔细商讨,务求一战成功。另外臣还有一番见解,想要奏明陛下。”

“师傅请讲。”隆庆十分诚恳道。

“陛下,说到危机爆发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大明的百姓还是太穷了。”唐毅哀叹一声,虽然大明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可是这种富庶并不平均。

大明在册的人口大约六千万出头,不到七千万的样子,这个数字从永乐后期开始,就几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