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神断宋瑞龙 >

第7章

神断宋瑞龙-第7章

小说: 神断宋瑞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园内埋藏的那件东西究竟是什么?这让在场的很多人都吃惊不小。

悦祥客栈内异常的热闹。当一个满脸横肉的男子被两名衙役带到柳天雄的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议论纷纷。

“看他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的脸一看就是作恶多端的脸。”

“我看杀死宁天祥老板的人一定就是他。你看他手臂粗壮有力,凶神恶煞的,并且还是经常杀猪宰羊的主,他要是拿起刀,一刀把宁天祥给杀了,我绝对相信。”

柳天雄也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那名男子,心中对他的印象也不怎么好。他凝视着那名男子,道:“你就是厨师辣九天?”

“跪下!”辣九天身后的一名衙役一脚踢在辣九天的腿腕处,把辣九天踢得双腿跪在了地上。

辣九天还不服气,眼珠子瞪着柳天雄,怒气冲冲的说道:“不知小人犯了何罪?师爷把小人请到这里?”

柳天雄提起茶壶“啪”的一声,把茶壶拍在桌子上,厉声道:“辣九天你是如何将迷药放到茶壶之中,又是如何在三更半夜偷走了楚天鹏的匕首,杀死宁天祥的?从实招来!”

辣九天瞪着柳天雄,冷笑道:“师爷,我没有听错吧?你就是这样审案子的吗?如果你这样一问,别人是不是都要承认自己就是凶手呀?”

“大胆辣九天,竟敢这样和师爷说话,你不想活了?”辣九天身后的一名衙役愤怒的说道。

“我辣九天就是见了刺史大人也是这么说话的。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师爷,有什么资格让我下跪?”辣九天冷眼看着柳天雄道。

柳天雄瞪着辣九天,道:“本县规矩,师爷可以代替县令大人审案。本师爷如今行使的是县令大人的权利。”柳天雄把县令的腰牌在面前一晃,道:“辣九天你看清楚了,如今问话的是县令大人,如果你执迷不悟,本师爷判你藐视公堂,重打三十大板。”

“啪”柳天雄又把茶壶拍的贼响,吓得辣九天打了个冷颤,道:“不敢。小人不敢。”

柳天雄得意的说:“老实回话,昨天晚上你有没有在茶壶里放迷药?”

第九章后花园内再现死尸

辣九天惊慌道:“大人,小人冤枉呀!小人一向在厨房做事。外面客人点什么,店小二就传什么,我只是照做罢了。再说,厨房里面的茶,只有一锅,我要是在锅里面下迷药的话,那么大的锅,要下多少呀?还有如果我是在茶壶里面下药,试问师爷,你能确定哪一壶茶是送给这个楚天鹏的吗?”

柳天雄一想,道:“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案子审到这里,线索又断了,要证明辣九天下过迷药,只怕单凭问话是问不出什么结果的,只有找到了足够的证据才能让对方不能狡辩。

柳天雄把头歪到一边,伸出右手摆动几下,道:“下去吧,记着,三日内,不得外出,要随传随到。”

“是!”辣九天起身退了出去。

柳天雄身后的衙役不解的问:“师爷,怎么让他走了?找不出下迷药的人,我们就找不出真正的凶手。没有真正的凶手如何能够破案?”

柳天雄对跟着他的三名衙役说道:“我们县老爷重的是证据,如今证据不足,单凭问话解决不了问题。你们三个,再到客栈中搜寻一遍,看能不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对所有可疑之人,要祥加盘问。去吧!”

“是!”三人应声而去。

宋瑞龙在周家大院的后花园内挖出了一名死者。

死者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身上的衣服虽然被刀划破了很多口子,可是从衣服的质地和颜色上依然可以判断出,他生前风光过。

宋瑞龙的母亲张美仙用验尸钩和验尸钳,对死者的身体进行一个简单的查验之后,对宋瑞龙说道:“死者为男子,大概四十出头,身上的伤都是刀伤,有二十多出,分布在大腿,手臂和背部。没有致命伤,他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死亡时间大概是在昨天下午申时。从死者的伤口看,死者的每一刀都没有致命,而且他可以把很多致命的招数给化解了,这就说明死者生前对武功略知一二。”

宋瑞龙看到张美仙在盯着那名男子的胸口看,而且看得还十分的投入,眼神和表情都十分的怪异,他才问道:“我的娘,你究竟发现什么了?赶紧说呀!”

张美仙伸出右手挡在宋瑞龙的面前,道:“等等,别打岔,让我好好的想想。”

沈瑞龙没有打搅张美仙,因为他知道,在那种情况下,那种灵感可以说是一闪而逝的,并且失去了那一次机会,可能就会给破案带来极大的困难。

张美仙把头凑到那名男子的胸口闻了闻,激动的说:“知道了,知道了。”

张美仙的脸就好像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笑的很灿烂。

宋瑞龙急切的问道:“娘,你究竟想到什么了?”

张美仙又奇怪的说:“可也不对呀,我能确定那件东西是什么,可是我却不能确定这个男子为何会将那个东西看成是宝贝,非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

“至宝。”宋瑞龙脱口而出,脸上的表情带着喜色,道:“娘,您快说这件至宝究竟是什么?”

张美仙的眼珠子一翻,瞪着宋瑞龙,道:“至宝?狗屁至宝。就是一个研墨的砚台。他的胸口有一股墨香,而且他胸口的衣服还有胸口的皮肤都有黑色的墨迹。你说一个砚台值得他去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吗?你们看看,他的手臂和后背几乎被刀砍成肉泥了,可是他胸口的皮肤却完好无损。这就说明他在临死之前,并没有将那件宝贝交出去。他是逃了二十几里路,才死亡的。”

张美仙说完这些话,她就把手中的验尸钩和验尸钳扔到了一名衙役捧着的铁盘子里,然后,对宋瑞龙说道:“好了,验尸结果都给你说了,至于那个砚台是不是至宝,这个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还有这个人为什么会被追杀,杀人的凶手是谁,这些就是你这个县令要做的事情了。”

宋瑞龙看着在一边站着的黄秋莲,道:“你是说你家老爷得了一件至宝,那么现在本县可以断定那块至宝应该就是死者身上的砚台。本县听说周老爷的凌风十三掌就是从书法里面学来的。他最厉害的武功不是凌风十三掌,而是绝命判官笔。那只判官笔里面蕴藏着十三种书法招式。十三种招式,每一招都不一样,每一招都可以自成体系,每一招都能够发起致命的攻击。江湖中人,以判官笔作为武器的人,只要能用其中的一招,就可以十步之内,取人性命。而你家老爷周士诚却可以同时用十三招取人性命。我说的对不对,柳夫人?”

黄秋莲吃惊的抬起头看着宋瑞龙道:“啊!民妇不懂大人说什么?”

宋瑞龙缓缓道:“你懂的,柳湘,柳女侠。你的双手**不知道那招数是不是已经忘了?”

黄秋莲苦笑一声道:“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这位县令大人。不过,我已经忘记了以前的江湖恩怨,我只想和我的丈夫,隐姓埋名,在这里过一段安生的日子。什么名字,武功,对我而言都不重要了。”

宋瑞龙正色道:“你的女儿,丈夫,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难道你不想为他们报仇吗?”

柳湘瞟了一眼宋瑞龙道:“这里难道不是有宋大人吗?我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受害人的家属,并不是什么江湖女侠,所以,宋大人不必顾及我曾经是什么人。就算我是十恶不赦之人,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人就不要再追问我的过去了。”

宋瑞龙点头道:“夫人说的在理。本县会依法将凶手缉拿归案的。本县承诺,无论任何人,只要涉及案情,做了违法犯罪之事,本县绝不姑息纵容。”

柳湘道:“知县大人如果能够这样想,那真是平安县百姓之福。”

宋瑞龙对旁边的副捕头沈静说道:“沈捕头,立刻传唤管家陈长生到正堂回话!”

“是!”沈静斩钉截铁的回道。

周家大院的院子在平安县中是非常气派和豪华的,周家正堂里的摆设在平安县中没有哪一家能够超越的。

屋子正中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壶和茶杯。桌子的旁边有一张太师椅。

宋瑞龙就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其他人分立两旁,就好像是公堂一般。

沈静把陈长生带进正堂之后,陈长生立刻就跪到了宋瑞龙的面前,口中说道:“小的陈长生见过知县大人。不知知县大人传唤小人来,有什么话要问?”

宋瑞龙暗暗观察了一下陈长生,他觉得陈长生临危不乱,说话有条有理,当真是一个不好对付的角色,难怪周士诚会选他做周园的管家。

宋瑞龙没有直接问后花园中的事情,他反而问了一些家常,道:“陈管家,本县知道你对你家老爷忠心耿耿。本县想问问你,你跟随你家老爷多久了?”

陈长生思考片刻,道:“回大老爷的话,小的从十八岁就跟随着我家老爷,走南闯北,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我家老爷待我如亲兄弟一般,我也对我家老爷待之如兄长,感激不尽。”

宋瑞龙面带微笑,就好像是在和一个朋友聊天一般,道:“听陈管家的口气,陈管家应该是秀才之才,在周园当个管家实在是屈才了。”

陈长生得意的笑道:“大人说笑了。小的从小读过四书五经,曾经还参加过一次乡试,然而,小的的主考官,收受贿赂,让一个整天不学无术的草包中了秀才,而我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我心灰意冷之下就下定决心不再学文,要学武。”

宋瑞龙点头笑道:“很好!好一个衷心害主的奴才!”

陈长生面色骤变,道:“大人此话真的是高深莫测,让小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宋瑞龙面带微笑,道:“陈管家,不急,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昨天早上是你开门看到了一名受伤的男子,对不对?”

陈长生面不改色,道:“大人既然已经知道了,那小的也无需为老爷隐瞒了。不错。昨天早上,我一开门,我就发现门口躺着一个人,那个人浑身都是血,奄奄一息,即将死去。是我把他从大门口背到了老爷的房间内。老爷当时看到那个人以后,就叫了名医百晓生过来诊断,那百晓生的医术虽然高超,可是到最后,他还是没有救活那名男子。”

宋瑞龙到现在为止,还不能断定陈长生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过从他的眼神中,宋瑞龙发现他没有说谎的必要。

宋瑞龙思考着,缓缓的扇着扇子,道:“你继续说吧,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是!”陈长生继续说道:“本来,这救人没有救活的事情,就好像是做好事没有做成,我们完全可以报官的,报官也不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当时,百晓生也建议我们报官,可是我家老爷不肯。”

“为什么?”宋瑞龙急切的问了一句。

陈长生道:“因为我家老爷看中了一件稀世珍宝。”

“是一件什么珍宝?能让你们互相残杀。”宋瑞龙带着愤怒问道。

第十章再审陈长生

“那是一件砚台。”陈长生缓缓道:“小人不知道砚台有什么好的,全县的砚台铺子里都有卖的,上等的砚台也就十几两银子。可是百晓生却说出了那砚台的来历。百晓生说,那个砚台是秦朝的一名酷爱书法的文人在一次采摘砚台石时,发现了一块闪着蓝光的砚台石。那石头冬暖夏凉,研出的墨水,不会干涸,写出的字饱满而富有弹性,如果用此砚台研出的墨水用来画画的话,画出的景物就好像是真的一般,可以招蜂引蝶,要是画人的话,人就好像是真人一般。因此,我家老爷这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