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818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818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你们大汗真得这么说的,不会是你编排的吧?”赵柽走到也速该的跟前弯腰问道,两个近卫却紧张的向前跨了一步挡在身前,却被他犀利的眼神制止了。自从皇帝在洛阳遇刺后,他们是寸步不离皇帝,陌生人更是难以靠近皇帝五步之内。哪怕是个孩子,谁知道他是不是派来的杀手呢,可看皇帝的样子是生气了,他们只能讪讪的退回其身边。却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只有也速该稍有异动就会被拿下!

“当然不是,我们蒙兀人是最重情义的。说话也是算数的,何况当年天可汗与合不勒汗曾饮血酒立誓!”也速该仿佛受到了侮辱。攥着拳头脸涨得通红大声表白道。

“嗯,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拦截圣驾呢?”赵柽盯着也速该问道,这个孩子真不愧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在被控制的情况下居然毫无惧色的与自己争辩,同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个成年人恐怕早就吓趴下了。他心中也是千回百转,这孩子现在就露出了枭雄本色,杀了他便可绝了后患,再不用担心那个人降生于世。

“我们到京城已经十多天了,可是马上就是新年了,却还没有人告诉我们何时觐见天可汗,大汗每日唉声叹气的发愁。我听驿馆中的人说是因为天可汗嫌我们带来的礼物太寒酸了……才得不到批准,听说今天天可汗出行,我便想和他当面禀告帮帮我们大汗!”也速该说道。

“哦,原来如此!那你们给天可汗带来些什么礼物呢?”赵柽点点头说道。

“我们准备了五匹最好的战马,大汗还亲手射杀了几只猛兽,准备将毛皮献给天可汗!”也速该回答道,说到他们带来的‘贡品’也速该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显然在京城中长了不少见识,他们带来的东西还真排不上号。

“呵呵……”赵柽和他身边的侍卫及小黄门都笑了,“也速该,你可知道大宋皇帝拥有天下,战马以百万计,珍贵的毛皮塞满了诸多的仓库,他会在乎你们那些东西吗?”

“这怎么能一样,我们部落连遭祸患,族民们每日只能吃草籽、草根度日,但我们还是挑出了最好的战马,其中就有大汗的坐骑,他曾驮着大汗冲锋陷阵。为了那些兽皮,我们大汗深入大漠,曾被狼群包围,一个最勇猛的‘阿秃儿’死于猛虎的爪下……”说道此也速该的眼睛已经红了。

“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赵柽点点头,转脸面露杀气地说道,“那你可知道拦截圣驾,那是死罪,难道你不怕被处死吗?”

“我……我不怕,如果天可汗肯帮助我们蒙兀部,我死也值得了!”也速该毕竟还是孩子,赵柽身上突然迸发出杀气吓得他退了一步,眼神中闪过丝惊慌,可片刻便缓过神来挺起胸脯咬着牙说道。

“嗯,倒有些胆色,不愧是合不勒的后人!”赵柽忍不住赞道,温室中的花草永远难见风雨,而草原上的荒草经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却能生生不息,也速该也就十来岁的样子,却能在生死面前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不能不让人佩服。

“你是不是天朝的大官,能不能跟天可汗送给信儿,让他和大汗见一面?”也速该依然没有为自己求情,想着的还是族中的事情。

“呵呵,你真是个傻小子,当着神仙找真人,眼前的就是真龙天子,你要找的天可汗!”赵柽身边的见喜看着也速该想起当年襄邑的皇帝,他们身上都有股不怕死敢担当的劲儿,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插嘴提醒他道。

“啊?!”也速该惊讶出声,大张着嘴定定地看着赵柽,他有些不相信这个和自己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的中年人就是天可汗,可他长得并不是草原上传说的吓人样子。

“怎么,吓傻了?有话赶紧跟陛下说啊!”见喜推了推也速该轻笑着说道。

“求天可汗救救我们蒙兀部的族民,长生天一定会保佑你长命百岁的!”也速该翻身跪倒叩首道,他虽然早慧,可毕竟是个小孩子,又生长在草原,说不出那些漂亮话,只是一个劲儿的叩首。

“见喜,带他到后边换换衣服,给他弄点吃的,让他在宫中歇两天吧,给‘糊涂蛋’在朝会上安排个位置!”赵柽沉吟片刻说道。

“傻小子,快谢恩啊,陛下答应你的请求了!”见喜提醒还在磕头地也速该道。

“谢天可汗,我现在虽小,但我会长大的,天可汗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叫我!”也速该仰着脸认真地说道。

“越说越傻了,陛下麾下猛将贤臣如云,人口上亿……”见喜不住摇头,这孩子还真实在,比起皇帝当年的机灵可差远了,刚想替他打个马虎眼,却被皇帝挥手制止了。

“你说得话当真,永远不会与大宋为敌吗?”赵柽将也速该拉起,蹲下身子问道。

“也速该愿对长生天发誓,我及我的子孙永远不会与大宋为敌,如若毁约则被长生天抛弃,永世不得轮回!”也速该毫不犹豫地抬手发誓道。

“好,你要记住今天的誓言,我答应你帮助蒙兀部打败塔塔儿人和女真人,为你们复仇!”赵柽握住也速该的小手说道……

…………

“见喜,难道历史真得会重演,因为一个未出生的人而改变吗?”赵柽还在为白日的事情纠结,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但还会因为另一个伟大人物的诞生而改变吗。更鼓已敲过三更了,赵柽还没有安歇,他久久的矗立在窗前仰望着星空,看着斗转星移,风云变幻,好像要从中寻找破解天机的秘密,但好像这是个无解的命题。

“陛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一个未出生的人能否改变历史,但是我知道我的命运被您改变了,若不是你的出现,我恐怕到现在也只是宫中的一个小黄门!”见喜听着皇帝莫名其妙的话,又给了皇帝一个所问非所答的答案。

“呵呵,对,朕改变了历史,难道他还能再将历史重新扳回原来的轨迹,除非他和朕一样是来自……”见喜一番不知所以的话让赵柽从天人之战中走了出来……

第四百三十四章自己的路

大宋经过赵柽十多年的治理已经完全从靖康之变中恢复了元气,并创造了开国以来的又一个盛世。但是赵柽知道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盛世”,但没有一次盛世持续百年,更不要说长盛不衰。相反的例子却是,每一次盛世都伴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盛世之后的衰落,往往就是那个朝代终结的开始,在战火硝烟中走向灭亡。

中国的历代王朝在兴起时往往是以武力反抗或是征服为契机为开端,经过动乱后便是政治清明、百姓安乐的清平世界。经过休养生息后国力增强,这时统治者往往会凭借强盛的国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再通过武力打出一个所谓的盛世。随之而来的便是天下无敌,万国来朝,陶醉其中的统治者和国民便会沉醉其中不思进取,在歌舞升平中走向衰落。最后腐朽的王朝不是亡于国内的动乱,便是毁于异族的入侵,开始另一个循环。

兴于战争,盛于战争,最后毁于战争,这或许便是中国王朝政治“兴、盛、衰、亡”四部曲的规律,战争成为毁灭的罪魁祸首。但怎样才能打破这个规律,在农业文明帝制时代似乎始终没有找不到出路,而随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一支还没有人见过的**似乎还都在摸索、探寻。

赵柽来自千年之后的现代所谓的文明民主社会,而在这个百年中经历了两次全面战争,接踵而至的是冷战,此后的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似乎从未远离过人们的视野。各国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百年中都在反思,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创造一个和平的地球村,尝试避免悲剧重演。但似乎都收效甚微,也只是避免了大的战争爆发,地区热点依然遍布世界。

赵柽掌握政权后试图参照前世所知建立一种新秩序,以维护大宋的长治久安。当然实施近现代的民主制度是不可能的,那岂不是就在革自家的命,不说别人如何,整个皇族就得先革了他的命。再说这个时代也没有形成自发的民主意识,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反而在现在的条件下造成国家分裂却是大概率事件。

想来想去赵柽以为终极威慑依然是控制战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前世的世界没有发生大战是因为能够毁灭世界的核武器,它的存在成了大国维持和平的重要手段,因为大家都怕这种毁天灭地的家伙。赵柽将火器时代提前带到了这个世界,其威力在现在的人看来可能也不亚于后世的核武器。

但事实上,似乎根本就没有任何战争是简单的,大宋发动了一场场实力不对等的战争,一方是装备精良的组织性力量,而另一方则是低级别的冷兵器。战争的对象跨越的也不只是一个区域,而包含的对象包括地方军阀、宗教势力及其他利益方的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联盟。也让大宋取得的一个个胜利变得难以界定。

而另一个现代社会普遍共识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需要相互了解,通过经贸往来建立紧密的依存关系,那么就永远不会有战争。全球贸易和投资都在积极的大规模扩张。大量的移民涌向陌生的土地,大家都希望使用仲裁来解决纠纷,而不是武力。然而。其同样有着隐患。全球化催生了激进的意识形态,并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他们抱着同样的目标欲推翻现存的社会秩序,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秩序。

在这个时代随着大宋商旅的脚步走向世界各地。也给大宋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却同时招来了贪婪的目光和激发了当地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泛起,他们视大宋为财富的掠夺者和异端。他们种种所为迫使赵柽不得不动用武力去打通商路,消灭和震慑那些觊觎大宋财富的人,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打着维护正义旗号的真正掠夺者和殖民者,西夏如此、大理如此、对塞尔柱帝国的远征同样如此。

而赵柽还同样面临着现代大国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附属国,他们的一举一动牵扯着其神经。这些附属国本是为大宋维持自己的利益而接受的,当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仅需要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要在其受到威胁时提供帮助和保护。让人觉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附属国’往往因为有所依仗,反而变得越发任意妄为,尽管大宋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却无法完全实施响应的影响力。

蒙兀人就是相当典型的例子,由于他们的行为使自己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也打破了大宋的战略布局,使塔塔儿人深入‘安全区’,金国得到了战略缓冲区。但糟糕的是,无论其面对什么样的威胁,大宋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一时不能放弃它,还要咽下这颗自酿的苦果。看似赵柽被也速该的话打动,不如说是他给自己找了个心理安慰和理由,杀了他也许能绝了后患,可如今世界已经大变,铁木真出世又能如何呢?

历史中无数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们都没有能找到一条真正的消灭战争之路,他们穷尽自己的智慧,得到的只是一个个国家在战争的硝烟中成为过去。赵柽当了这么长时间的皇帝,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有利益就有纷争,而战争永远是为政治服务,战争终归还是要靠战争来终止。他能做的只有保证做好眼前的事情,为大宋再打下一个百年基业……

…………

一年一度的新年朝会再次召开,参加朝会的文武群臣和外国使节看到皇帝领着一个身着蒙古盛装的小孩走上宝座时无不惊讶,忽图刺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