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96章

盛明远扬-第96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唐明哑口无言,老家伙的大道理是一个接着一个,什么看不起佳澜还是嫌弃她哪里不好。他方孝孺这么算也是两朝的元老,大明曾经的第一大臣,嫁个女儿还能简简单单就好。

还说婚礼要是办得不隆重就表示看不起他方孝孺,更对不起陈佳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唐明还能怎么办?当然只有高调的办好这次婚礼。

可唐明现在囊中羞涩,他又不肯挪用公家的钱财,思前想后只能决定用后世常用的伎俩,办喜宴吸金。丈着自己是古朝国的王爷,大明的侯爷这双重身份,唐明把喜帖发到全古朝国的大臣手中。

尤其是武雄这个结拜大哥,古朝国的国王最大的金主,唐明可是亲自把喜帖送到他的手中。武胖子为人确实豪爽,一听说兄弟要大喜,立刻大包大揽的说要为唐明操办。

正中下怀的唐明心里高兴个半死,表面上却虚情假意的推脱一下,半推半就的勉强答应了武胖子的慷慨。依照武胖子的意思,他本来是想让唐明直接到宫里来办婚礼。

可唐明并不答应,这婚礼一定要在济州岛上办,武胖子当然尊重兄弟的决定,依是大批的宫女太监被派到济州岛上,金银珠宝这些东西自然也少不了。

国王的异性兄弟要完婚,所有收到请帖的大臣没有一个敢不重视的,再者有武胖子做了表率,大臣们更得跟风而上。

单单定亲这一天,唐明便意外的发了大财,古朝国的大臣有多富有从他们送来的随礼中便可看出一二。方孝孺这老家伙不在家里守着快出嫁的女儿,却亲自带着两个账房先生,躲到堆放随礼的库房清点份子钱。

从一踏进库房开始就没见他的嘴巴合起来过,一张老脸都快笑僵了也不见他歇会。方孝孺嘴里嘀咕着:“这么多的财务自然不能让你小子拿去祸害,老夫得替女儿好好看管。都是侯爷,王爷的人了,也不见你小子有剩下什么财产,不看紧点以后我的女儿靠什么养家。

唐明跟随在他身边听到这话,立刻找了借口便开溜,没想到方孝孺也有如此财迷的一面。不过老家伙说的也没错,确实得给陈佳澜留点钱财做保障。方孝孺为人父替女儿的将来做打算也是情理之中。

由于自己没有父母,唯一的大哥又不在,这婚事要如何操办就全落到方夫人的手上了。方孝孺一家也住在王府里,这倒是省去不少的麻烦。

唐明刚一溜出库房便被几个武雄派来的太监拦住了去路,二话不说拉着就回房去试衣服。下午就要成亲唐明却还有时间在外面乱逛,几个太监拿着做好的喜服找了大半天找不到人,这会抓到了哪里会轻易放过他。

相比唐明这个不懂事的人,陈佳澜就要忙乎得多,一大早,哦不,应该说是大半夜的就被方夫人叫起来梳妆打扮。梳妆台前,陈佳澜已经静坐了许久,望着铜镜里的自己嘴角微微一翘,莫名的笑意跃然于鹅蛋脸上。

渐渐的脸颊开始发红,最后干脆捂住了脸,羞涩的摸样也不知脑袋里到底想到了什么。

小叮伺立在她的身后,望着眼前如仙女般的小姐,心里不无羡慕。自己从小便跟在小姐的身旁,表面上虽说是主仆其实却是情同姐妹,刚才见陈佳澜脸带幸福的羞涩表情,小叮这丫头一时间心里也有感触。

她是既为陈佳澜嫁得如意郎君而高兴,也为自己以后的命运担心。小姐有方孝孺为其撑腰,侯爷也是明媒正娶,哪里会像她一样,最多只是一个陪嫁丫头,以后还不知道唐明会不会临幸于她。

吉时将到,宾客开始陆续到来,海滨小镇与济州岛的新建码头开始变得繁忙。费信特意调了三艘宝船来接宾客,唐明也整装立于巴拿山下的小城外恭迎来滨。

老村长今天可算是最忙的人,他直接带着全村的人,把暖房大棚里出产的新鲜果蔬,清理好了源源不断的送到巴拿山小城来。王爷说了,今天这蔬菜必须得让每一个来滨都吃得到。

只要让这些官老爷都满意了,以后他们负责种的这些新鲜果蔬就不愁卖。关系到整个村子以后的生路,老村长一点都不敢怠慢,按照王爷的安排一丝不苟的干好本职工作。

新建的王府里摆不下宴席,唐明直接把宴席安排到王府外,而府内宴请的便是这些官老爷,他今天要趁这机会好好的为自己岛上种出来的果蔬做一个宣传。

以后把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卖到这些官老爷家里,绝对是一条财路,现在还只是刚开始种植,等以后再弄些反季节的蔬菜,就可以一年到头不间断的种植,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在冬天里才显得稀有。

结婚和赚钱两不误,唐明也是考虑到自己不久后便要离开,没什么好留给陈佳澜的,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安排好财路,至少让自己的老婆以后不用为生计烦恼。

第170章 有钱一起赚

婚礼的仪式上,方孝孺倒是没有怎么为难唐明,老家伙这段时间在外面漂着也算是见识了不少的异或风俗。保守的思想也受到不小的冲击,现在人也变开朗起来没有以前那么古板。

当然,大明最传统的仪式唐明一个也没少做,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再来个夫妻对拜,这些基本的礼节他也是做得一丝不苟。新娘送入洞房,唐明便开始他的推销大广告。

宴桌上酒是必备的,当然是唐明独家的蒸馏酒,纯厚香的蒸馏酒一打开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除了酒之外桌上并没有繁复的汉家菜系,有的只是一口特制的火锅,山珍海味全部切成片,自家大棚里出产的新鲜蔬菜,这就凑成一桌宴席了。

没有人懂得这些东西要怎么吃,在座的所有大臣都是呆呆的盯着桌上的火锅,看着里面配好的汤水翻滚着。没有一个人先动筷子,全部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吃这些东西。

倒是武胖子看见这满桌的菜肴口水大流,掳起袖子便开动起来。自从吃过唐明这所谓的火锅,武胖子连肥也不减了,天天就吃这东西。可谓是喜爱到了极致,为此他还特意跟唐明要了一个厨子,专门为他做这火锅。

武胖子没有向他的臣子解释这东西,唐明只能自己出马,先说点场面话感谢一下众大臣来参加他的婚礼,向各位敬过一杯小酒后,这才清清嗓子大声向众人解释道。

“今天很感谢各位大人能来参加本王爷的婚礼,初来乍到的也没有什么好招待各位。桌子上这些菜都是咱济州岛上出产,相信各位大人也都认得这些食材,至于要怎么吃,好不好吃看看大王的表情大家应该心里有数。

话到此处,唐明偷偷的撇了眼武胖子,发现他只顾着吃,对于自己被拿出来做榜样,一点都不在意。这就可以放心了,唐明的胆子也大起来。

“这东西叫做火锅,汤水都是秘制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大家敞开肚皮尽管吃,若是觉得还合胃口的话,以后想要了可以到济州岛来买。”

唐明这话说得够直接,把众人都给听得一愣一愣的,大家都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还从没见过在自己的婚礼上不忘推销自己产品的人。

再看看他们的国王此刻根本就没理唐明在说些什么,只顾着吃东西。众大臣在心里衡量了一下,最后没有敢开口反驳,今天上了唐王爷这条贼船被宰已经成了事实,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人并不值得,再说大王都没说什么,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能跳出来说三道四吗?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不管这桌上的东西到底好不好吃,总之等下每人再掏点钱买点带回去便是。这大头的贺礼都送出去了,犯不着为了这么一点小钱惹事上身。

能够在这王府里就坐的,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个个心都是明白人。心里的算盘啪啪一打都知道孰轻孰重,大王都亲自做了表率,看他那吃相,这什么火锅应该也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唐明很细心,每一桌都安排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婢女伺候着,专门给各位官老爷烫东西吃。一个眼神打下去,三十几个从武胖子宫中要来的婢女便开始为各位官老爷弄菜。

瞬间,整个王府溢满了各种各样的香气,火锅里翻滚着的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三十几桌三十几口火锅,这热气顿时便把冬天的寒意驱除。

新鲜的蔬菜在滚热的浓汤里快速一刷,送入口中脆,甜,香。各种山珍海味也是不遑多让,大家从吃上第一口的时候,便再也停不下来,不一会所有人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小的汗水。

这大冬天里吃顿饭能吃到流汗,单凭这一点就没人觉得这东西有不会之处。这样新奇的吃法也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好吃,新奇再加上能驱寒,如此多的妙处各位大臣根本就停不下来。

方孝孺见此眉开眼笑,看着在座的众位大臣的吃相,就好像是在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又入账一样,他那双老花眼此刻都快睁成元宝的形状。

唐明悄悄的坐到武胖子的对面,默不吭声的拿起筷子吃起来,武胖子见他来了,却突然停下筷子,回头望了眼众大臣,挪了挪肥胖的身体靠到唐明的身边,压低着声音说道:“这样就可以了吗?要不要本王再夸上两句,别等下他们都不买账。”

慢条斯理的缀上一口小酒,暖和一下有点发寒的身体,唐明摇摇头:“不必了,点到为止就好,做得太浮夸太过分就太假了。你看看他们这吃相,个个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嘴巴根本就停不下来,等下散席之后这些人一定会大量购买,大王就等着数钱便好,这些就无需再操心了!”

似乎是为了应证唐明的话,武胖子再次扫了眼在座的众大臣,细心的观察他们的吃相后,这才嘿嘿笑着道:“只有我们两兄弟在这一桌,还称呼什么大王大王的,多见外。以后出了正式的场合之外,我们就以兄弟相称便可,不然大哥跟你结拜个屁兄弟啊!”

武胖子这话唐明喜欢听,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真小人,变脸的技术也堪称一绝。有利益可图就是亲爹亲妈生的,无利可图便是后妈养的。

与这样的人交往,唐明至少还能做到心里有数,不像那些表面上说一套,暗地里却又做一套的人。这样的人最难防也是最容易出意外状况,与他们交往得这么虚伪就这么来,要是你糊里糊涂的跟他们掏心掏肺,有时这么死的你都不知道。

唐明点头认可了武胖子的提议,他这次借着婚礼安排这火锅,都是一早就跟武胖子商量好的,有钱得大家赚,只有这样这营生才能做大做强做长久。

再说以后唐明铁定要离开济州岛,留下陈佳澜孤儿寡母的难免会有人起坏心思,得给她们拉一个大靠山充当她们的保护伞,而这个人除了武胖子,唐明想不出在古朝国还有谁比他更合适。

第171章 春宵一刻

夜色渐深,宴席已散去,整个巴拿小城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来客已走剩下的只有一桌桌剩菜残羹和满地的狼藉,就好像刚才这里还是一个经历过一场大战的战场一般。

刺骨的寒风吹过,忙着收拾场地的仆人不禁缩了缩脖子,更加卖力的干起活来。这些仆人是海滨村子里的人,其中多是老妇人,他们是自愿到王府里当下人的。

王爷是一个好王爷,他一来便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从前她们虽过着与世无争的清闲生活,可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尤其是在这大寒冬里,由于无法出海捕鱼,有时每日的口粮都无以为继。

现在好了,自从唐王爷让她们在那些温暖的大棚里种菜种粮食,寒冬里不怕冷之外大家也无需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