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153章

盛明远扬-第153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文书的唐明,先打开扫了一眼,确定没问题之后,才谦虚的回道:“夏大人繆赞了,唐某就一凡夫俗子哪里称得上什么高人子弟。事已办完就不叨扰夏大人,唐某就此告辞。”

夏原吉与赛义一同把太子跟唐明能送走,赛义立刻回到木桌上的地图,仔细的看了许久还是没从高淳这里研究出任何不妥之处。这里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用处的偏远山区。

“夏兄,你看这威海候把自己的封地选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到底是何用意?”赛义对此还是心存疑虑,他始终不相信唐明一个这么聪明的人,会做出像傻子一般的决定。

夏原吉虽也很疑惑,但并不太关心这些,地方是唐明自己选的,好坏都怨不得别人。有时间去揣摩其用意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多捞点好处,要知道最近家里那老婆娘老是嚷嚷着物价上涨,用度不够。

第279章 百晓兰的秘密

西城那座废弃多年的王爷府邸突然来了大批的工匠开始动工。周围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大姨大妈都开始活跃起来,纷纷八卦的打听起这是谁家要动用这王爷府。

在西城住了十年以上的街坊都知道,这是一块不祥之地,谁占谁倒霉。因为在唐明之前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一个不知哪里来的富商,花了钱从官府的手里买了这块地,可是还没等他动工,听说就暴病身亡。

吓得这富商的家人立刻要转手卖出去,可惜老南京的街坊都知道这地乃是不祥的地方,就算白送的都不能要。最后富商的家人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地以最低的价格送还给官府。

这事才过去三年之久,便立刻又来了一个不怕死的,一时间整个西城最受瞩目的话题成了这王爷府。不知是何人传出王爷府的新主人是威海候,一个年仅十六岁的侯爷。

这下子更是议论纷纷,有人还感叹着说,年纪轻轻的一个侯爷,怎么就想不开要来这地方建住宅。要是有个好歹出了什么意外危及生命不是太可惜了吗?

坊间的谣言四起越传就越邪乎,这事本来就透着一丝诡异,再加上似乎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于是谣言一发不可收拾。

唐明闻听之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去理会,只是下令所有工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把那座王爷府给清理干净,之后便把这事直接交给老管家去打理。

皇后也从太子的嘴里第一时间闻听了此事,她也很疑惑唐明为何肯接受这样一个不祥之地做为自己的府邸。按道理来说在别的地方随便找一下都能找到比这好十倍不止的地方。

可这家伙似乎不听劝,执意要那个地方,根据太子的猜测说是为了那多出来的几亩宅基地。

“简直就是荒唐。”这是皇后最后下的结论,这事现在也闹得满朝文武大臣皆知,都在等着唐明倒霉的那一天。

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唐明不想管也管不着,反正现在地是自己的,要如何用如何造干别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不论外面传得纷纷扬扬,他依然安心的呆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逗弄着小白。

百晓兰犹豫了很久才来找唐明,经过两天的思考,她觉得有必要跟唐明坦白。今天得知唐明得闲躲在自己书房外的小院子逗狗玩,她便找了过来。

“侯爷!”百晓兰立于院子门口不敢进去,小白那庞大而又凶猛的摸样太过吓人。

唐明回头望去,见是白晓兰到来,笑了笑说:“进来啊!”

百晓兰指了指小白,唐明恍然一笑,让下人把小白牵回去,再同百晓兰坐到院子里的石桌上。

“百小姐今天突然来访,有事吗?”唐明为其倒了杯茶,边随口问道。

百晓兰望了眼周围,突然俯身压低声音说:“晓兰今日突然来访确实有事想与侯爷相商,不知这地方可否说话?”

唐明微微一愣,百晓兰自从住到郑府一直都是深入简出,也不见她有何动作,这会却突然找上自己有要事相商。

心里微微一动,唐明让伺候着的下人都出去,再带上院子门,回转身言道:“百小姐现在可以说了。”

百晓兰倒也干脆,直言道:“其实我知道光明教的一处重要据点,曾多次听闻教主有在那里出现。”

这下轮到唐明震惊了,建文的下落一直都是他与朱棣心头的一块病,如今突闻有其消息,唐明还不太相信:“百小姐是说有建文下落的线索。”

见唐明震惊的摸样,百晓兰才知唐明对教主很是重视,随点点头说:“晓兰也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亲自去过,还不知消息是真是假,所以才一直犹豫着没有告诉侯爷。”

“嗯,不论真假都值得我去打探一番,关于建文的消息我都很感兴趣,所以还请百小姐不要有所顾忌,但说无妨。”

“奴家听说在海外有一个小岛,也就是奴家被抓去培训的时候,所居住的那个岛,在什么地方要怎么走奴家都不清楚。但有一点记得,便是从南京坐船出海的话,十天左右便可到达那里。”

百晓兰说话的同时还在努力的回想着,航程是几天她记得很清楚,虽然被抓上船的时候,她就被关在船仓里,幽暗的环境根本就见不到外面的天空。

但她很幸运的找到船舱里的一条细小的缝隙,也是因为这一条缝隙,她一路数着天数到了那个小岛。她在岛上三年的时光中并未见到过教主,只是听那些年纪较大的姐妹说起过,教主曾亲自到小岛上挑选圣女,因此她们有缘远远的见过其面容。

“那你可知从南京出发的时候,船是从那个方向而行!”关于这点很重要,唐明问得很小心。

百晓兰闻言努力的回忆着,片刻之后她却摇摇头:“奴家在被抓上船后立刻被送进船舱,无法看到外面的情景,因此也无法得知是船是从那个方向而行。”

得知这样的答案唐明明显很失望,不过现在至少还是了解到一点,便是建文有一个据点在海上的小岛,照百晓兰的说法来猜测,这个小岛还是她很重要的一个地方。

至于方向无法确定,这点就比较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有十天航程作为参照,他便可一个方向一个方向的去查找,方法虽然笨了点,但也是目前最有效果的。

送走了百晓兰,唐明稍微思索后便立刻去了躺皇宫,面见皇后并把此事告知于她。对待建文的事情上,唐明知道不能对朱棣有任何的隐瞒,这是他的底线也是其一个致命的痛点,谁碰到了谁倒霉。

皇后自己也不敢做主,而是让唐明先行回去静等吩咐,这事她也得禀告皇上,等其定夺。皇上没开口连皇后都不敢擅自做主,唐明对自己聪明的做法感到很骄傲。

皇上现在还在呼尔浩特跟鞑靼耗着,这信送出去再等到回信还需近十天的时间。这段时间自是得好好的安排自己的特色农场,还有那个王爷府也该开工动土了。

第280章 老王的烦恼

宝船厂已经步入正轨,流水线作业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解放出大批的工匠。老王最近很头疼,以前老是为人手短缺而苦恼,可现在商船和宝船都已经造得差不多,眼看着侯爷再不拉点业务来,宝船厂将面临亏空。

大批的工匠将面临失业,这是改革带来的弊病,匠户虽然有了一份很可观的工钱,但也没了以前的保障。以前虽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可国家不会让他们恶死,没活干的时候还能有免费的三餐。

可现在宝船厂不再免费供应匠户的三餐,想吃饭得付钱。虽然这次造商船匠户已经赚够一家子一年所需的生活费,他们就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没有活可干,也能安心的度过余下的日子。

但从来都是勤勤恳恳的匠户根本就闲不下来,看到发家致富的希望,尝到宝船厂改革所带来的甜头,匠户们人人干劲十足。最近造船已经到了尾声岗位已经越来越紧缺,匠户为了争取能够上岗开始产生竞争。

甚至有人主动减少工钱,以此来博得一份工作,老王起初还很高兴有这样的好事,毕竟能够为宝船厂省下工钱的开销,在他想来是好事,于是他便放话下去放任这样的事情继续上演。

可最近此种做法的弊端便接连显露了出来,老师傅好手艺的匠户还好,可那些做下手一点匠户和从事一些比较简单工种的匠户已经极度缺少岗位。

就算再如何竞争老何也拿不出工作给大家,再有半个月等商船全部完工后,宝船厂里的绝大多数匠户将面临失业的局面。近万人的工作将要如何安排,让老王陷入万分苦恼的境地。

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老王不得不找上唐明,翌日清晨,他便撇下宝船厂里一切事物,独自匆匆赶到郑府见唐明。

闻听了老王的解释,唐明笑了笑显得很淡定:“老王啊,你这竞争上岗的事根本就不能弄。宝船厂有如今的局面不容易,流水线作业腾出了大量的人手,每一批人负责一道环节,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质量,更提高了速度,批量生产也让成本大为减少。”

“成本下降了效率也提高了,宝船厂自然就能盈利,再从盈利中拿出少许下放给匠户,又能提高效益,这样的循环才是根本。可你弄什么竞争上岗,匠户工钱一但下降,起初或许还看不出弊端,但日子一久问题必然暴露,宝船厂的良性循环也将被破坏,长次下去不又回到以前的模式了吗?”

老王最近也想通这个道理,可根本问题还是匠户没了工作,这才是关键。

“侯爷,道理老王也懂了,可宝船厂如今在造的商船已经快完工,里面近两万匠户将面临一大半的人要在家闲着。他们现在已经尝到侯爷为宝船厂所带来的改革的甜头,发家致富的希望令他们不愿就此闲下来,因此他们已经多次联名找上我要继续工作。不知侯爷有何法可解眼前的困局?”

他们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还有人居然连休息都不要。他哪里懂得古代匠人的勤劳,他们这一辈子就是在繁重的劳动中度过,劳动已经成为他们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

稍微沉思了片刻,唐明突然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自己这两天正愁建造侯府与开发庄园的匠户不够。把宝船厂这些人拉过去不久正好。

想至此处,他嘿嘿笑道:“老王,你也不必为这事操心了,回去宝船厂之后立刻把这些匠户给我登记在案,清点好人数,侯爷我对他们另有安排,以后宝船厂的匠户保持在足够运转即可,多余的这些匠户侯爷我会让他们转变一下身份。”

“侯爷想把这些匠户做何安排?”老王本身也是匠户出身,他一直都很在意同为匠户的工友,他们的命运也是其关心的重点之一。

他们自然理解老王心里的顾虑,笑言道:“你无需担心,侯爷我做事向来心善,你与我接触这么久以来可曾见我亏待过谁来着。”

“侯爷乃是老王遇到过最值得依附的上司,也是老王我肯赴汤蹈火的唯一对象,老王自是对侯爷信任有加,那敢有半点怀疑之心。”一时心急的老王表露出怀疑的态度,吓出一身冷汗的他立刻补救着连拍马屁。

被人称赞被人信任谁遇上都会心情大好,唐明也不例外,同时凡夫俗子的他也会沾沾自喜。

为了让老王彻底宽心去办事,他也不隐瞒了,直言道:“侯府与庄园的事情想来你应该也听说了,这两个地方现在就需要大量的匠户。户部的夏原吉有意为难于我,造侯府的匠户只给我一千人,现在还却一个极大的缺口。”

“还有高淳的庄园一但建好也需要许多的庄户,你回去之后便张贴一下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