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盛明远扬 >

第130章

盛明远扬-第130章

小说: 盛明远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这边唐明已经不再那么看重,这里唯一能让他牵挂的也就只有姚广孝和郑和。但郑和已经出海远航,他在这里的牵挂已经不多,若不是答应郑和帮忙看着宝船厂,他定然是要回济州岛做他的土皇帝。

人活于世总有一些羁绊,唐明此刻也是出于无奈,济州岛想要真正活跃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不知那边的学院搞到怎么样?此刻唐明忽然间倒是很想念岛上的悠闲生活。

遥远的北方边疆荒地上,朱棣的北征大军扎营于此。十万大军在此地已经停留了将近十天的时间,就因为几百个神出鬼没的人把他硬生生的拖在这里。

可这会军营中却没了往日的秃废情绪,反而军士们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脸。唐明的燧发枪一到这里,朱棣立刻便挑选出神枪营的一千士兵,从中再找出两百个好手,用了两天的时间熟悉了燧发枪的性能之后。

今天一早便保护着两个哨探出营,到午时的时候全部人不仅安全回来,还顺带着近十具尸体。这十具尸体便是一直隐藏在大营之外,专门偷袭哨探的人。

帅帐之中,朱棣显得异常高兴,困扰他多日的难题终于有希望破解,他不高兴才怪呢。

相比朱棣的兴高采烈,姚广孝却表现得很平静,似乎眼前的胜利与他无关一般,微闭着眼睛沉默不语。

“姚少师,今日之胜利值得庆祝,可朕观你面相却为何还是闷闷不乐?”本来心情大好的朱棣被姚广孝这一弄,兴奋之情也减去不少。

姚广孝睁开双眼,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苦涩言道:“启禀皇上,这次胜利固然值得庆贺,但也无需太过在意。这次能有如此佳绩一是我们出其不意,二十占了兵器上的便宜,老臣估计这会敌人已经知道我们使用的武器,下次再遇上定然就不是这样的效果,如此一来输赢还真不好下定论。”

朱棣愣神了片刻,他突然觉得姚广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燧发枪确实神奇,居然不用像火统那样点火,只需填充好弹药轻轻一扣扳机便可发射,其速度与准头是以前的火统不可比喻的。

开始试枪的时候,他着实也被吓了一跳,这次试手能有如此成绩,确实还不能下定论。好在胜利的消息虽不能成为最终的结果,可却为整个大营的军士提高了不少的士气。

点点头,朱棣承认了姚广孝的意见,可他并不想就这样收手,于是对姚广孝言道:“姚少师,不如我们把这两百人的神枪队一分为二,再次试探一下,如果可行的话,我们便立刻拔营启程。”

“打铁需趁热,皇上言之又理,我们确实应该趁敌人还没想出破解之时,趁机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损失,老臣觉得是应该继续出兵!”姚广孝很认同朱棣的提议,确实也应该把这第一次试探的效果最大化,不然等到敌人反应过来,那他们可就亏大了。

正当两人要再次安排出兵时,守在账外的侍卫来报口称南京来信,并把接到的信封呈上后自个退下。

朱棣很干脆当着姚广孝的面撕开信封,抽出信纸随便扫了两眼,嘴角突然浮现出一丝笑意。片刻之后才对姚广孝言道:“威海候这小子可把候显给坑惨了!”

“此言从何讲起?”一边侍立着的姚广孝疑惑的问道。

朱棣不再言语,而是直接把信递给姚广孝,接过之后仔细一看,姚广孝也微微笑了起来:“这事也怪不得唐明,他本来的用意就是想借机训练一下那些死士,候显贪功冒进事先也不打声招呼就出动人马横插一手,说到底这事也只能怪他自己怨不了别人。”

“那依少师之意,朕该如何给候显这个警醒,按说他这次虽死伤了不少的手下,可也杀了三十个建文余党的人,是要将功补过就这样算了还是再加罚一下,以示效尤。”

朱棣脸上始终带着那一丝微笑,看似随口一问的话里却让姚广孝眉头连连皱起。其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两个意思,表面上虽直指候显,可内里又何尝不是在说唐明。

这次燧发枪唐明不仅提前完成一千支,且质量有保证,按理应该记一大功。但候显的东厂会损失如此大唐明也脱不了干系,因此要如何处置候显就等同于处置唐明如出一撇。

好在唐明早已在来信中提到,这次的功劳他可以不要,但必须得留存一些燧发枪做为样品让他自己保管。信里并没有提及会留存多少,所有姚广孝也没多想就答应了他。

而此刻朱棣拿这些功劳来抵消唐明这小小的过错,似乎做得有些过份。但姚广孝已经无需为这些去计较,很干脆便回道:“唐明这小子献上燧发枪为皇上分忧,是他身为臣子的光荣,再说其年纪还小也不宜为其升官,这事任凭皇上做主便可,老臣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第226章 老何之忧

艳阳高照,阳光撒满整个海面,风平浪静的正是一个好天气,今天更是一个好日子,宝船厂造出来的第一批商船终于迎来下水的时候。

唐明特意选了个好日子以示隆重,码头边的高大祭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贡品,整只的大山羊被刨开肚子,取掉了内脏,放在红漆木架上,嘴里含着大橘子,寓意着大吉大利。

唐明上香祭拜后又老王大声唱出祷告,整个流程足足弄了一个多时辰才算完结。三声礼炮响过之后,宝船厂的造船池开始引水进入。

灌满之后扁平的商船有序的被拉出船池,进入码头的停靠位上。近百艘商船直接把整个码头给占满,站在高处一眼望去倒也很壮观。

商人的代表何福见到此情此景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着,嘴里喃喃的言道:“船终于造出来了,船终于造出来了。”

唐明嘴角嵌着一丝微笑,似乎觉得老何还不够激动,呵呵笑道:“老何啊,这你就激动了,别忘记这只是第一批商船,试行之后如果没问题下一批就是两百艘,将来更是随处可见大明王朝的整个海域都是来回穿梭的商船。”

老何愣愣的回头望着唐明,他知道侯爷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如果这次试行真能成功,那大明的海域都是商船的情景一点都不夸张。

“扑通。”一声,老何突然双腿一曲直接跪在唐明的面前,‘嘭嘭嘭’连磕三个响头,老泪纵横能的言道:“侯爷为我们商人开辟出如此大的一片疆域,不管以后会如何,何福今天先代表天下的商人世家磕头谢过。”

“老何你这是干嘛,有事起来再说。”唐明来到大明如此久,可他始终适应不了这动不动就跪下磕头的礼节。就像老何这把年纪了,还跪在自己这个可以当其孙子的人面前。

后世的观念始终还是在影响着唐明,脑海里的烙印已经根深蒂固,心里暗叫着‘折寿’唐明上前就想把老何给拉起来。

不料老何却一脸认真的拒绝道:“侯爷仁慈老何知道,跟您接触过的所有商人也都知道,所以我们会心甘情愿的把钱拿出来交给侯爷。陆地上的商机肉少狼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每次战乱之后更是了无生机,为此也不知有多少实力雄厚的商人世家倒下。”

“海上贸易是我们这些商人的一丝希望,更是真正属于我们商人的时代。可想要敲开这扇大门,我们就算如何跳上跳下都无能为力,是侯爷您为我们打开了这扇大门,如今无论结局会如何,我们都感激侯爷的大恩,以后若是有需要我们商人的地方,侯爷尽可来找何福,我们定然全力以赴不让侯爷失望。”

一番话老何说得铿锵有力,末了又再次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满脸的正色说明他是真心实意。而不是在做秀敷衍唐明,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敷衍唐明。

因此唐明对老何这番话也是信了十足,他也没想到老何这些商人的眼光一点都不差,居然能真正的看到这里面的商机。他哪里知道,老何唐明与海外的商人多有来往,甚至有的早已和他们做起了贸易。

一些稀奇的玩意,利润之高令人瞠目结舌,老何也是其中一员,他更加深明其中的道理。以前他们也暗中组织过船队出海,可每次都无法逃过海盗的劫惊,三次血本无归之后他们只能放弃。如今有唐明为他们做保护伞,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老何的激动让唐明颇感无奈,其实他的本意并没有这么伟大,他也是被皇后和皇上这两口子给逼出来的。一个国家想要在短时间内致富,单单靠发展农业还不足够,农业只是一个基础,主要还是要靠商业才是最快的捷径。

一旦商业真正繁荣起来,那他自然可以渐渐的把大明一直以来以农业税收为主,扭转为商业税收为主。以此来让农业得到发展,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以这两大产业来带动其它的产业,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可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唐明不知道穷其一生能不能做得到,但也没关系了,成不成是以后的事,他现在唯一需要实现的便是尽快见效便好,其它的顺其自然就好,是好是坏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大不了他把这里的担子一卸,跑回自己的济州岛去。

有恃无恐的唐明做起事来根本就是两个字来形容‘大胆’。倒是老何这般谢恩,让他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随呵呵一笑道:“老何啊,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说到底本侯爷现在只是暂时替义父掌管这宝船厂,日后的事会变成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犹豫了片刻,唐明继续言道:“其实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些事我也无法对你说得太过直白,最后我也只能奉劝你一句,财不露白,枪打出头鸟,想想以前的沈万三。”

唐明丢下这句话,直接转身闪人,话止于此能不能明白就是老何自己的事情了,他反正也算是仁至义尽。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时代里,你老何就算赚了再多钱也是白搭。

老何迷茫了片刻,而后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唐明说得一点都没错,他老何最近的表现确实有些出头了。望着唐明离去的背影,老何若有所思起来。

他从一开始接触唐明的时候,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他的,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而已,能有多大的本事。但从开始接触之后,老何便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到现在的心服口服只有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改变是老何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心里冒起一个念头让老何迷茫的双眼,突然变得热切起来。

一匹快马至北城门而入,翻飞中的四蹄进入热闹的南京街道时,速度一点都不减,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闪避之时,都把眼光望向骑马之人,待看清马上之人的打扮后,被惊吓到的行人马上紧闭嘴巴,连到嘴边的脏话都咽回到肚子里。

第227章 大哥从商

唐明的马车刚停在郑府门口,两位娇妻和老管家便从台阶上下来恭迎。哪知这时候突然一阵急奏的马蹄声自街头响起,众人循声望去的时候,只见一骑快马疾奔而来,眼看就快到郑府门口唐明所停的马车边。

可快马速度依然不减,马上之人突然松开一只手往怀里摸索,马车边的几个侍卫见此脸色顿变,他们纷纷以为这是刺客,拔刀的拔刀,举枪的举枪,平静的郑府门口立刻一阵慌乱。

快马上的人却突然开口哑声大喊道:“八百里加急圣旨,威海候接旨。”

这一声喊又把众人给蒙住,快马借机急驰而过,一个黄绸段包裹着的包裹飘然而下,直接被扔到老管家的脚下。唐明这时候刚好钻出车厢,他只看到远去的一个背影。

老管家弯腰捡起包裹送到唐明的眼前,皱了皱眉头,唐明点点头接过便和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