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圣天子 >

第43章

圣天子-第43章

小说: 圣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文博在赵国公府下人的带领下,骑马走遍了赵国公府名下的所有土地,将荒地的位置和面积都记载了心中,然而又亲自出面,终于从宜阳县中收购来了十多头大猪,开始准备给rǔ虎军中的军人们好好的吃上一顿入伙饭。

第二天,李慕唐就正式上任,开始整训起来一千二百多名已经检验合格的rǔ虎军将士,从教他们阵法开始,后续的还会有刀盾手、长枪手、弓箭手、骑兵等不同分类的士兵训练,这些自然是周文博所欠缺和薄弱的地方。

周文博好不容易之前在新兵面前立下了威严,自然不愿意上去在众人面前出丑,他选择装作视察的样子偷偷地学,并同兵书上所学一一印证。

虽然周文博自己并没有亲自同士兵一起训练,但是由于他吃下了属于天材地宝的神奇松子,对于身体相关的训练掌握的极快,即使不能当场掌握,自己私下在小校场训练一番,也能像模像样。

就在李慕唐等人新官上任的头一天正午,一众新兵正奋力训练之时,一阵浓浓的香气从厨房里到了大校场上来。

尽管很多人都不知道多久没能吃过肉了,然而这浓厚的馨香让众人立即就辨认出来了是肉的香气。

新兵们前来投军也有多rì了,虽然每天都能吃上饱饭,却也是从来没见过油水。这下闻到了肉气,当真是怎么管也管不住,时不时就将头扭向食堂的方向,并且开始猛力的抽动的鼻子,有些馋嘴的已经忍不住咽下了口水。

周文博这次可是打算让这群没见过世面的新兵们解解馋了。

之前在前去食堂视察时,周文博惊奇的发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辣椒,但是葱姜蒜桂皮等大众调料已经在中国广为使用了。

这个时代养猪的人并不多,因为人尚且吃不饱饭,刷碗水也没有任何营养,以至于周文博费了好大力气,还动用了国公的权势,这才在短短一天内搜集来了十多头大猪。但是这些大猪远不如后世的同胞那么肥硕,一个个都是又瘦又跑的飞快的。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猪肉难吃,并且量少,周文博也不可能去杀牛宰羊,因此他决定用后世的食用方法来处理这些猪,以至于能好好的做出来美食让一众新兵们解解馋。

为了一步做到位,周文博甚至还命人从赵国公府的粮库中取出了不少麦子,新磨出了白面,大师傅们用一上午时间来和面蒸馒头。

周文博指导着食堂的大师傅猪肉的处理方法起来,就是部分用来炒菜,炒一道白菜炒肉。猪头可以用来做猪头糕,排骨也可以用来炖萝卜。

最关键的五花肉放在锅中,配上高汤、料酒、盐、桂皮、姜片、八角、胡椒等调料,将猪肉彻底熬成哄软稀烂,并将白面薄饼绑在平底锅上两面烙下,最终完工一道极为好吃的肉夹馍。

周文博前世就很喜欢吃肉夹馍,曾经向卖肉夹馍的师傅细致的问过所有的注意事项,虽然没有机会亲自动作做一做,却也背得下所有的流程,而刚才传到校场上的香味,就是这配上香料炖熟的猪肉所溢出飘荡开来的肉味。

周文博拿起了大师傅递上来的一个肉夹馍,小心的啃了一口,这种熟悉的美味瞬间让周文博感动不已。不料想跨越了千年之后,自己居然还能有吃到肉夹馍的一天。

一众士兵心不在焉的熬到了吃饭的时间,多rì来已经养成的排队习惯因为这美味的肉香而彻底被抛于脑后,无数人争先恐后的涌到了打饭的地方。

正站在后厨的周文博亲眼看到了宋天彪和他的一众弟子奋勇当先,你争我抢之下凭借一身武艺和团结抢到了最前排,一个个伸直了臂膀将手中的粗瓷大碗递到了分饭师傅的脸前,简直就像投胎的饿死鬼一般。

这么一顿放在周文博前世也称得上是美食的饭菜,让一众之前还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新兵们简直无法想象这种美味,甚至有一小半人竟然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肉……

到了这天下午,周文博又组织起了所有新兵,一路小跑十多里地,到了赵国公府名下的荒地上。

如今这里正被酷寒的冬rì统治着,几乎看不到一丝一毫绿sè。

然而所有的新兵可以说当初都是听着招兵的骑士喊着分地的口号,为了能够得到自己的土地才下定决心前来的,如今被赵国公大人待到了这里,哪里还能不知道国公大人的意思?

“明年开chūn以后,我将会组织大家一同开荒、播种,你们将会得到属于自己名下,可以世世代代传给子子孙孙的土地!”

周文博扯高了嗓门,对着面前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激动的看着眼前土地的新兵们喊道。

“国公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突然间,不知人群之中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所有人都在瞬间愣了一下,仿佛被谁扼住了嗓子一般。

这么突然的一声呼喊,完全出乎了周文博的预料,他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紧接着就有人大声吼了出来“国公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文博这次听的分明,喊出来第二声的居然是李慕唐!

仿佛得到了暗示一般,看到新任的rǔ虎军总教头兼第二团指挥都带头喊了起来,一千多rǔ虎军将士全部高高举起了自己紧紧攥着的拳头,大声跟着呼喊起来,这声音越来越高昂,越来越整齐,穿过了田野,穿过了山谷,一直传到了最远方天地交接的地方……

“胡闹,简直就是在胡闹,他们都是农民,文盲。你个读书人,也跟着使劲喊,喊得嗓子都嘶哑了,这不是无君无父吗!”

周文博正在军队主帅大帐里踱步,而他正在批评的正是新任宣节校尉,段世辰。

此时已是夜朗星稀,新兵们都已经睡下了。

“国公大人,军心如此,您应当高兴啊!德冉也算饱读诗书,从未闻有治军如瑾瑜者,可谓是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国公也。事已至此,若是需要军士征战沙场,谁人敢不效死?”段世辰此时却是满脸激动的神情,似乎也被周文博这一套接一套的组合拳给打懵了。

“德冉,我今夜喊你前来,却是有重任相托。”周文博虽然内心深处很满意自己所有努力换来的效果,却是不愿意再说下去,而是岔开了话题。

“不知国公大人有何事吩咐?德冉若是力所能及,决不托辞。”段世辰一听周文博有事相托,自然是端正了态度。

“你看看这两本书如何?”周文博却是随手递过去了新近抄写的两本蓝皮书。

“人之初,xìng本善。xìng相近,习相远……”

段世辰本来还不是很在意,然而越读越认真,越读越激动,最后竟然旁若无人的用力翻过一页页书纸读了下去,良久之后,一直到读到了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这自然是周文博改过的《三字经》,将历史上还没有出现的部分和人物删去,删改而成。

“李周陈符,钱孙张王,赵孟郭马,刘石高唐……”

这一本却是周文博篡改过后的百家姓了。

如今是后唐天下,天子姓李,这李姓自然是要排在位,至于第二个,周文博毫不犹豫的把自家姓氏紧紧的跟在了李姓之后。

后面的姓氏,也是按照目前朝中的显贵们的姓氏来排,前十六个姓氏几乎囊括了后唐政权所有权力场上的大人物的姓氏。

第七十三章着书立说为教化(下)

段世辰读完这两本书后,脸上因为亢奋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乍一看就跟个猴屁股一般。

“国公大人,这两本书……”他的话音已经变得颤抖不已,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不错,这两本书,《三字经》、《百家姓》是我所著,将这些常用的汉字编成字歌,这样能够让不识字的人学习时更加容易入门,最终振兴我儒门,教化天下。”

周文博毫不犹豫的厚着脸皮将这两本中华史上的启蒙读物归为了自己的创作。

“瑾瑜当真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啊!想必是孔圣人见中华大地上下狼烟不绝,武人跋扈,点化瑾瑜来振兴我儒门啊!之前看到瑾瑜所著《听松轩集》,世人皆传瑾瑜乃是李杜再生,如今又得此教化百姓的神器,当真是可以比肩孔孟二圣的功德啊!”

段世辰越说越疯狂,简直就可以比肩最虔诚的狂信徒了。

周文博一看这位已经快要无药可救了,连忙再取出了一本书。

“《数经》?”段世辰翻开了这本所谓的数经,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书中的一堆鬼画符震撼到了。

这本自然是周文博将前世所学的基础数学中的代数部分给抛了出来,目前还只写了九九乘法表和四则运算,这不过是小学二年级的水平罢了。

“这些符号是为了运算方便,宇宙之大,rì用之繁,士农工商,无处不用数算,若是能学通此书,就能通数算之道。”

周文博拿出这本《数经》也是经过了仔细考量的,虽然直接拿出了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的符号会让人第一步学习有些困难,但是若是再造一套汉字符号完全起不到简化的作用,对于运算的速度和难易程度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周文博还是决定先推出来这本书,其实在目前这种忙的不可开交的时间抽空写这三本书并不是为了什么著书立说,教化苍生,而是为了教育手下的士兵和军官。

在这个时代,除了极少数将门世家高官显贵,比如周文渊周文博兄弟这种,虽然是军人,武将,但也是读书识字的,其他不要说士兵,就是军官阶层也基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老粗。

比如说在原本的正史上当上了皇帝的李嗣源,是沙陀族出身,不通汉字,当了皇帝以后全靠身边的太监来诵读奏章并抄写。

然而事实上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还是会决定一个人将来的成就,尤其是周文博试图在将来建立一个秩序和稳定的政权。

野蛮和愚昧的政权可能在最初的时候更具有战斗力,然而他更依赖领导人的能力和见识,并且并不可能长久。

就是所谓的有能力打天下,没能力坐天下。

比如蒙元,当它崛起之时,向西一路打到了多瑙河,被中世纪的欧洲人惊恐的称为“黄祸”,向东先后灭了金、宋这一对纠缠了多年的冤家,最终建立了黄种人有史以来的最大帝国。

然而元帝国的统治仅仅不到百年之后,就被一个贫民出身的朱元璋打得节节败退,追亡逐北,最终整个民族的脊梁都被彻底打断了,以至于蒙族再也没有崛起过。

同是所谓的蛮夷,满清就比蒙元更加狡猾和成功,在成功借着明末的农民起义的机会杀进中原并且一统天下后,满清自动选择了融入进汉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有了二百七十五年的国祚。

有得也有失,原本战力惊人的八旗子弟最终却成了只会遛鸟饮茶,抽大烟的“铁杆庄稼”,这也是所谓的文明政权的弊端。

从古今中外的所有史书中,周文博得到了一条经验,他试图建立起来一个有文化,有能力的军事集团,这样不但能够在征战年代十分具有战斗力,而且会在成功建立起新政权后成为周文博用来和文官集团抗衡的一支力量。

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李世民。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朝末年的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无论在李唐建立的过程中还是之后,这些军事贵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外,打遍天下无敌手,无论是突厥、吐蕃、高丽还是西域诸国,在唐初全数臣服,李世民最终也被尊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