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978章

晋霸天下-第978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看来我军主力已经逼近蓟城,燕国已经无力抵挡了。”王午兴奋的说道。

“将军,既然敌军已经火速撤离,我军是不是应该从后尾追,如此。也可助谢将军一臂之力。”部将立功心切,大声说道。

王午连忙摇了摇头。正色道:“不可,我军现如今已经元气大伤。就凭眼前的一万兵马,能帮上什么忙,还是继续镇守襄平城为上策。”

显然,经过与燕国主力大军的战斗,王午麾下的兵马遭到了重创,现如今,防守襄平城的兵马仅有一万,自然无法对撤离的近二十万燕国大军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王午没有追击敌军的勇气,当然,也没有这个实力,况且,辽东的东部和北部是高句丽,沃沮,濊貊,还有扶余,对待这些势力,晋军还是需要做好防御的,以防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情况的出现。

“报,将军,扬州军团的五万援军已经抵达辽东,并相继收复汶县、安市、新昌和居就,主力兵马正向襄平城而来。

“哦,扬州军团的援兵到了,真是太好了,这下我军就有足够的兵马防守辽东了。”王午高兴的说道。

部将闻言,也全都跟着高兴,毕竟,他们现在兵力弱小,最需要的就是援兵,有了扬州军团的援兵,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各方面的威胁了。

“报,将军,高句丽八万大军已经进入辽东境内,看样子是来者不善。”就在这时,一名部将汇报了高句丽大军进犯辽东的消息。

王午闻言,微微蹙起了眉头,高句丽八万大军进犯辽东,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扬州军团的五万大军已经增援辽东,所以,他也不是太紧张。

“报,将军,沃沮三万大军已经进驻乐浪郡,并逼近乐浪和辽东的边境,意图不明。”很快,又传来了沃沮大军占据辽东南部乐浪郡的消息。

王午闻言,心里不由自主的紧张了一下,高句丽的八万大军兵力已经超过晋军,而若是沃沮的三万大军也向辽东进犯,晋军防守辽东的压力就很大了,而这让他的心里非常的担忧。

“将军,高句丽和沃沮皆对辽东虎视眈眈,我军防守辽东的压力很大啊!”部将也不禁有些担忧。

王午点了点头,正色道:“压力的确非常巨大,不过,不论压力有多大,我军都必须坚守辽东,这一点永远都不可动摇。”

“是,将军,末将明白。”部将点头应道。

很快,韩勇亲率麾下主力兵马抵达襄平城,并协助襄平城守军对城池进行修缮,以尽快让襄平城的防御恢复到燕国大军进攻前的水准。

尽管沃沮大军的意图还不明朗,但高句丽八万大军的进攻意图却是非常明显的,并且,通过斥候的探查,王午和韩勇都得出同一结论,高句丽大军的进攻方向是辽东的治所襄平城。

在主动出击还是防守的问题上,王午与韩勇的意见是统一的,那便是防守,因为高句丽大军的兵力比他们要多,而且,高句丽大军的战力也比较强悍,他们皆不敢轻敌。

而在防守的具体部署上,王午和韩勇却发生了不小的分歧,韩勇觉得,首山是襄平城的门户,站在首山的山顶上,可以俯视整个襄平城的内部情况,所以,首先必须进行固守,不过,王午却因为先前与慕容恪对阵时的经验,觉得这样容易被各个击破,一旦首山的兵马被敌军击破,对防守襄平城的兵马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所以,不赞成分兵首山。

“王将军真是因噎废食也,难道将军就因为上一次被慕容恪利用了,就否定自己分兵首山的英明策略了吗?首山是襄平城的门户,若要守住首山,必须坚守襄平城,这个高地绝对不可以放弃。”韩勇正色说道。

王午觉得有些理亏,轻声解释道:“我也是为了稳妥起见,才做出这样的判断,毕竟,首山与襄平城有数里之遥,战时很难互相联络,很容易被对方利用,如此,若是再次被敌军各个击破,岂不糟糕。”说完心有余悸的看向首山方向。

韩勇不以为然道:“王将军多虑了,只要我们事先商量好,就不会出现被敌军利用的情况了,况且,襄平城与首山仅有数里之遥而已,我们完全可以在夜间的时候,利用信鸽互相联络,相信暗夜里的几只鸽子不会引起敌军的注意,如此,岂不就避免消息不通,被敌军利用了吗?而且,我军在两处布兵,形成犄角之势,也是对敌军的强大震慑,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如此,那就分兵两处好了,不过,我部兵马负责镇守襄平城。”王午正色说道。

韩勇点头道:“我部留下两万兵马,交给王将军指挥,剩下的兵马,随我前往首山大营驻扎,王将军觉得可好?”说完看向王午。

既然韩勇将麾下的两万兵马交给自己,王午自然非常高兴,并正色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言为定了。”

“好,就这么办,我这就去准备,让大军将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带上,以免再次出现‘棉衣之事’。”韩勇说着大步离开,并前去准备拔营之事。

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韩勇统领麾下的近三万兵马,向首山大营方向奔去,而襄平城的修缮也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抵挡敌军高强度的攻城。

正文第一千零六十二章沃沮王子

入冬之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凉,易水附近都飘起了雪花,此时,晋军已经完全攻破燕军的易水防线,并先后攻占易水以北的范阳、容城、故安、方城、涿县等城池,直逼燕国都城蓟城而去。

燕国不足十万大军,无力抵挡晋军的锋锐,只得撤回蓟城附近,并在治水北岸构筑最后的防线,意图坚守待援。

而就在晋军攻破易水防线后不久,桓冲与麾下的十万荆州军团也抵达了易水北岸,并与三十万晋军主力汇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晋军的兵力便高达四十万,显得更加强大,这给蓟城方向的燕国兵马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此时,在蓟城之中,燕王慕容俊显得无比紧张,晋军四十万兵马已经逼近,而燕国负责驻守的兵马却仅有十万,其中,包括蓟城的近卫军和附近各县城的地方守军。

这些力量相比晋军,显得弱小了很多,若是晋军发起全面进攻,并不宽阔的治水是挡不住晋军进攻锋芒的,而易守难攻的蓟城也未必能够抵挡多长时间,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有足够的援兵抵达蓟城,如此,才能守住蓟城,甚至发起反击。

燕王慕容俊与麾下的几名心腹臣子,正在大殿内商议如何御敌,一名心腹走了进来。

“我军主力抵达什么位置了。”慕容俊见心腹进入大殿,连忙问道。

“回王上,我军主力已经抵达昌黎,估计十日之内便可返回蓟城。”心腹如实说道。

“十日,居然还需十日。十日之后只怕蓟城已经被晋军攻破了。”慕容俊不满的呵了一声。

大殿内的众臣子闻言,皆是浑身一震,并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颅,主力突袭辽东,这是燕王慕容俊自己定下的策略。此刻自然必须承担这么做的后果,这个必须由慕容俊自己来承担,怪不得别人。

慕容俊冷静了一下,接着问道:“濊貊、扶余,还有挹娄,他们有什么表态没有。他们是否已经大营援助我大燕国。”

“回王上,暂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心腹正色说道。

“这么久了,居然还没有消息,真是急死本王了。”慕容俊焦急的说道。

“王上不必着急,濊貊、扶余和挹娄等三国。距离蓟城足有数百里,消息自然不会这么快传来,既然我大燕给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并讲述唇亡齿寒的危害,臣认为,这三国一定会发兵救援我大燕的。”一名臣子正色说道。

“是啊!王上,濊貊等三国一定会响应我大燕的号召,率领大军增援我大燕国的。”另一名臣子。也跟着应道。

有了臣子的安慰,慕容俊的心情好了许多,不过。晋军四十万主力大军逼近蓟城的压力是无法卸除的,所以,慕容俊的心情自然不是很好,并仍旧怀有深深的忧虑。

“报,王上,代国派遣大将拓跋流云。统领五万大漠铁骑增援我大燕,如今距离蓟城仅有三五日的路程。”就在这时。传来了代国援兵即将抵达蓟城的消息。

慕容俊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代国派遣援兵前来救援,这自然是极好的消息,有了这五万援兵,燕军守住蓟城的胜算就非常大了。

“好,太好了,代王果然仗义,有了代国的增援兵马,我大燕的实力将大增,若是扶余等国能够调兵增援,就更好了。”慕容俊兴奋的说道。

“王上放心,扶余等三国一定会派兵前来增援的。”一名臣子连忙说道。

“是啊!是啊!唇亡齿寒的道理,任何人都能明白,扶余等三国不论多寡都会派遣援兵前来增援的。”众多臣子皆随声附和。

燕王慕容俊闭上眼睛,仔细的计算了起来,眼下,蓟城附近的燕国兵马有十万,代国增援的兵马是五万大漠铁骑,十七万燕军主力也会在十日后抵达,如此,大燕国用来防守蓟城的兵马便高达三十二万,若是濊貊、扶余、挹娄三国能够派遣八万援兵,那么,大燕国的兵力便可高达四十万,与进攻的晋军兵力将不相上下,如此,晋军就不占任何优势了,至于晋军的辽东偏师,交给高句丽、沃沮和三韩等小国牵制就可以了,也不用太过担忧。

一想到自己可以亲自指挥四十万大军与进攻的晋军对抗,慕容俊的心情就显得格外的兴奋并充满豪气,他相信四十万联军一定可以战胜晋军,并彻底将晋军击败。

在南新城方向,自从战胜三韩联军之后,王猛与麾下的三千大军,便进入了南新城之中,并等候三韩首领的归附。

半日后,三韩首领收拢了六千兵马,其中能战之兵足有五千,在收拢这些兵马之后,三韩首领让一千伤兵返回三韩,并统领剩余的五千兵马奔向南新城,以归附王猛。

“将军,三韩首领统领五千兵马前来归附。”一名部将走入中军大帐,大声汇报道。

王猛麾下的几名部将闻言,皆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并在内心赞叹王猛有识人之明。

“恭喜将军,三韩首领居然真的前来归附了,这大大出乎我等的预料。”一名部将拍起了马屁。

“敢问将军,如何能判断出,三韩首领是真心归附的呢?”另一名部将连忙询问道。

王猛笑着说道:“三韩已经连续两次被我军打败,可谓是肝胆俱碎,若不归附我大晋,岂不要遭受亡国灭族之灾,这个风险,他们不会不考虑的,所以,本将便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归附我大晋,并且,其麾下的兵马,还会任由我军差遣。”

“高明,将军高明啊!”部将又开始拍马屁。

王猛笑而不语。

很快,三韩首领便带领少量兵马进入南新城。而更多的兵马则留在城外,随时听候命令。

“将军,我等已经收拢五千兵马,随时听候将军的号令。”刚刚见到王猛,马韩王便表忠心的说道。

“将军。我三韩国内还可调兵两三万,只要将军需要,随时可以调往带方郡。”辰韩王客气的说道。

王猛闻言大为高兴,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三韩时常会遭受倭人的袭扰,国内的兵马就不用调动了。只需五千兵马相助我军即可。”

“将军下一步有何打算,我们听候命令。”牟韩王大声问道。

王猛缓缓转身,指着地图,正色道:“这里是乐浪郡,旁边是沃沮。据斥候回报,沃沮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