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815章

晋霸天下-第815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正是努力建设扬州军团的关键时期,贸然出兵是非常不利的,况且,青州的兵马和兖州的兵马,分别听命于桓温和华安,不论他们扬州军团向哪支兵马发起进攻,都会得罪他们二人之一,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积极练兵,不去过问青州和兖州的局势。

但谢安心里也很清楚,这些部将之所以强烈要求出战,是因为他们在殷浩的统领之下,屡次败给这些叛军人马,如今,报仇的机会来了,他们自然想要报仇雪恨了。

而两支叛军的主力将集中在兖州的地盘上展开决战,青州的兵马所剩无几,如此,他们自然想要趁着他们两支人马,在兖州方向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时候,领兵偷袭青州,并最终占领整个青州,一洗扬州军团不堪一击的耻辱。

“谢刺史,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兵马,这正是我军报仇雪恨的绝好时机,为何不立即领兵出战呢?”一名扬州军团将领,看向谢安,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我扬州军团近年来屡战屡败,已经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此时,这么好的机会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正是我扬州军团一雪前耻的绝佳机会,怎么能够错过呢?”又一名将领,大声发表意见。

显然,这些扬州军团的将领,对近年来的屡战屡败,一直耿耿于怀,并卯足了劲,想要击败叛军一雪前耻。

谢安摇了摇头,正色道:“此时,青州方向仅有两万人马,我军若是以十万兵马攻陷青州,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难道这样就能体现我扬州军团的实力,并洗刷以往的耻辱了吗?况且,青州的主力兵马,即将进攻兖州,若是我军突袭青州腹地,这些兵马就一定不敢在兖州继续作战,并会立即返回青州与我军对垒,如此,我军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到头来却是帮了兖州兵马的大忙了,如此损人利己的事情,我们何必要做呢?”说完看向麾下诸将。

众将闻言,觉得谢安说的也很有道理,便认可的点了点头。

“谢刺史,虽然我军此时不宜出兵,但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准备,以便在青州和兖州兵马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杀出,一举拿下青州和兖州,如此,我扬州军团的声望必然大涨,全天下之人就再也不敢小觑我扬州军团了。”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是啊!谢刺史,青州兵马与兖州兵马皆是实力强悍,他们在一起争斗,就犹如两虎相斗,最终必有一伤,甚至是一死一伤的结局,如此,对我军来说,岂不是绝好的机会吗?我们可以在他们一死一伤的时候,轻松的杀死受伤的那个,从而轻而易举的得到两张上好的虎皮啊!”又一名将领,大声说道。

谢安闻言,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几位将军想的太简单了,你们要知道,这两只老虎可不是普通的老虎,在他们的身后可是隐藏着三只虎王的,若是你们冒冒失失的前去取虎皮,很有可能被三只虎王吃掉啊!”

显然,谢安知道,兖州军团的背后是华安,而青州军团的背后则分别由桓温和慕容俊支持,若是扬州军团向这些兵马发起进攻,便会激怒他们,从而引火烧身,并遭受很大的损失。

“谢刺史口中的三只虎王,难道就是南王、北王和燕王?”一名将领蹙眉问道。

显然,他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具体情况,而谢安却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毕竟,谢安为了维护大晋朝廷的统治,在洛阳城、浔阳城、蓟城等重要城池都安插了许多重要的眼线,因此,自然可以获悉很多机密的事情,而这些将领平时只是负责带兵,对这些事情自然就不知道了。

谢安觉得,事已至此,就没有必要瞒着这些将领了,于是,将自己麾下细作所查到的一些情况,向众将领做了一番说明,并告诉这些将领,既然兖州和青州背后有南王、北王和燕王的身影,那么,他们与麾下的扬州军团将士,就不要过多的过问那里的事情,以免惹祸上身。

听了谢安的解释,众将领终于对兖州和青州的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了解了兖州和青州产生如此局势的根本原因,从而打消了向青州方向发起进攻的念头。

谢安见麾下将领明白了自己的苦心,心头感到无比的轻松,只要麾下的将领支持他,他就会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轻松。

当然,身边的部将明白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毕竟,在徐州方向,还有许多想要出战的将领,若是不能说服他们,万一这些将领私自出兵青州,很有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而负责镇守徐州的将领之中,以王五和王六麾下的兵马实力最强,而且,他们早年曾经是华安的部下,为此,很有可能会做出支持华安的举动,这两支兵马突袭青州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为了让王五和王六军团能够老老实实的按兵不动,谢安可谓是绞尽了脑汁,他想出了很多办法,除了直接下令让王五和王六不准向青州进攻之外,他还嘱托负责后勤的官员,对彭城和下邳的军粮供给进行必要的限制,让王五和王六军团,始终处于缺粮边缘的状态,如此一来,只要王五和王六抗命进攻青州,谢安便可以截断他们的军粮供给,从而让他们乖乖的返回驻地。

谢安的不准出战的命令,很快就下达到了王五和王六的军中,见上司严令不准出战,且大营粮草已经不足,王五和王六虽然很想出战,但也不得不服从谢安的命令,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

正文第八百八十三章王午轻敌了

在任城方向,姚襄与麾下的主力大军,已经连夜抵达泅水的东岸,并隔着泅水与对岸的王午麾下大军进行对峙。

而与此同时,姚苌与麾下的五千精兵,也已经悄悄抵达下游三十余里的位置,并搭建简易的浮桥,准备迅速横渡泅水。

在渡过泅水之后,他们就将立即向上游方向急行军,并向防守泅水的王午麾下大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由于五千人马并不是很多,因此,姚苌与麾下的兵马,很快就渡过了泅水,并在泅水的西岸进行简单的集结。

“将军,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可以出发了。”部将集结完兵马,向姚苌汇报道。

姚苌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全军立即出发,天亮之前,必须抵达上游三十里处,并与主力大军一起向敌军发起进攻。”

“是,将军。”部将应了一声,随即开始传达命令。

在姚苌的带领下,五千精锐骑兵,以最快的速度,沿着泅水的西岸,向上游三十里处行去。

而此时,在泅水的东岸,姚襄与麾下的主力兵马,正在进行强攻的准备,由于泅水东岸的船只,已经全部被王午麾下的兵马收去了,为此,姚襄与麾下的大军是没有船只可以使用的,而临时造船,时间上是肯定来不及的,为此,他们只有利用简单的材料,准备连夜搭建十余座浮桥,并向对岸发起大规模强攻。

在姚襄的中军大帐之中,姚襄言简意赅的布置了搭建浮桥的任务,并让各路大军做好天亮之前发起进攻的准备。

大帐中的众部将闻言,皆对姚襄的命令表示不解,他们不明白姚襄哪儿来的自信。毕竟,对岸的王午军团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连夜仓促搭建浮桥并发起进攻,成功的机会并不大。

“姚将军,王午早已在对岸布置了大军,我军刚刚抵达泅水。将士们都还没有喘口气,就要搭建浮桥并向对岸发起进攻,这样做,未免也太轻敌了,是不是缓一缓,让将士们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再搭建浮桥。”一名将领心疼部下,大声劝谏道。

“是啊!姚将军。虽说兵贵神速,但也不在乎这几个时辰啊!将士们都累坏了,哪里还有力气搭建浮桥啊!”又一名将领反对道。

姚襄闻言,非常不满的摇了摇头,不过,这些将领并不知道姚苌的五千人马已经抵达对岸,所以,发出反对之声。也是在所难免的。

“各位将军,天亮之前。我军的一支偏师,会从敌军的背后发起进攻,我军只有现在就开始准备,才能在偏师进攻敌军的时候,进行必要的策应,所以。就麻烦各位将军立即回去准备,天亮之前,必须搭建好浮桥。”姚襄觉得时机成熟,便不再打算瞒着这些将领了。

众将领听了姚襄的话,皆有些吃惊。他们不明白姚襄所说的偏师是哪里的部队,为此蹙起了眉头。

“将军,我军主力皆在大营,哪里来的偏师啊!”一名部将好奇的问道。

姚襄正色道:“姚苌将军率领五千精兵,已经抵达泅水西岸下游三十里处,天亮之前,便可抵达对岸的敌军之后,并向敌军发起进攻,所以,我军必须加紧搭建浮桥,并在天亮之前,向对岸发起进攻,以策应姚苌的五千兵马。”

众部将闻言,顿时才明白,原来姚苌离开军营,并不是前往后方押运粮草,而是率领一支精兵,偷偷前往泅水下游去了。

“原来将军早已胸有成竹,我等明白了,这就回去准备。”一名将领抱拳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开中军大帐,返回大营进行准备。

很快,众将领皆领兵离去,并迅速进行搭建浮桥的准备。

姚襄与麾下的主力大军,正在进行进攻前的积极备战,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很快就被对岸的王午麾下士兵发现了,并立即逐级向上汇报,最终汇报到了王午的中军大帐。

此时,虽然天色已经很晚了,但王午仍旧没有歇息,他正在中军大帐之中,与众部将商议如何抵挡姚襄主力大军,并时不时的询问各路援兵的位置。

“将军,前方士兵刚刚传回消息,姚襄麾下主力大军已经抵达对岸,并正在搭建浮桥,似乎要强渡泅水啊!”部将走进中军大帐,向王午汇报道。

王午与麾下的部将闻言,皆是一惊,他们皆没有料到,姚襄与麾下的主力大军,这么快就抵达泅水对岸了,而且,还摆出了一副立即发起强渡的姿态。

“将军,姚襄可真够嚣张的啊!大军刚刚远道而来,还没有休整片刻,便要连夜强攻我泅水防线,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将军,我军的泅水防线,已经部署的很严密了,姚襄想要攻破,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又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王午深知姚襄是一个非常狡诈的将领,为此,并不敢掉以轻心,他看向麾下部将,正色道:“姚襄是一代名将,我军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各位将军随本将前去岸边观察,看看这个姚襄是如何准备强攻的。”说完大步离开中军大帐,向泅水的岸边行去,众部将紧紧跟随在王午的身后,向泅水的岸边行去。

一行人,策马而行,很快就抵达了泅水的岸边,由于岸边的位置太低,视线不是很好,于是,王午与麾下的众将领,全部跳下战马,并登上了岸边建造的高台。

站在高台之上,向泅水的对岸望去,只见姚襄大营内,完全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数万姚襄军团的将士,正在进行强攻前的准备。

王午与麾下众将领,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一眼便看出了对岸的姚襄大营内,足有五六万人马,这与青州方向的细作所调查的人马,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因此,王午与麾下的众将领,便下意识的认定,姚襄军团的西征人马,全部都在对岸的大营内。

而姚襄大营内的将士,正在准备的强攻方式,便是搭建浮桥,针对这种强攻方式,王午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因此,他非常自信的认为,若是姚襄军团的兵马,采取这种强攻的办法,是无论如何也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