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72章

晋霸天下-第672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诶,你我兄弟还客气什么,不用这么俗套了。”周成显得很不在乎,顿了顿,见张育眉头微蹙,轻声问道:“张将军似乎有心事啊!”

张遇叹了口气,看向周成,正色道:“原本我大魏国缺粮,将士们整日饿着肚子。我等不得已而降晋,却没想到堂堂的大晋朝廷也克扣我军的粮饷,这不是逼着我等遣散士兵吗?”

周成自然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拍了拍张遇的肩膀,正色道:“我等拥有大军,方可自立,若是大军全部都遣散了,那我等就什么都不是了,一伙小小的山贼便可以取我等的项上人头。”

“周将军说的是啊!眼下大军缺粮,而朝廷又推三阻四。克扣军粮。我等是否应该……”张遇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周成警惕的看了看大帐的四周,附在张遇的耳边,小声道:“既然朝廷不仁。就不能怪我等不忠不义。眼下正好有个机会。不知张将军是否愿意与我联手,只要我二人联手,一定可以成功。”

“什么机会。愿闻其详。”张遇连忙问道。

周成思索了一下,轻声说道:“我部斥候已经打探清楚了,大魏国已经向晋国朝廷上表称臣,并让彭城王冉明为人质,上缴传国玉玺送与健康城。”

张遇闻言大惊,看向周成,轻声道:“你的意思是在半路上下手,夺取传国玉玺并劫持彭城王。”

周成点了点头,小声道:“正是如此,只要我们取得了传国玉玺,这天下早晚就归你我所有了,何不就此赌一把呢?”

被周成这么一说,张遇顿时有些心动了,思索了片刻,点头道:“好,既然已经无路可走,不如就赌一把,赢了或许可以得到天下,输了大不了一死。”

“好,既然张将军已经下定决心,那我们现在就布置。”周成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兖豫二州地形图,并展现在了张遇的面前。

“周将军,你快说说,如此是怎么个情况。”见周成已经摊开地图,张遇连忙问道。

周成指着地图上的陈留郡方向,轻声说道:“张将军您看,这里是陈留郡的封丘城,据我部斥候探查,魏国使团一行已经抵达此处,估计休整一日之后会继续向南行进。”

说完周成将手向南滑动至雍丘和襄邑城之间的空地,接着说道:“这里是雍丘城南的山谷,也是魏国使团一行的必经之路,估计最多三日的工夫,魏国使团便会抵达此处,若我军在此处设伏,一定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夺得传国玉玺。”

张育闻言点了点头,凝目问道:“不知魏国使团有多少让人马,我军出动多少人马为宜。”

“魏国使团不足百人,不过,晋将华安派遣了三千大军,护送魏国使团前行。”周成开口说道。

“三千大军,这个华将军居然派遣了三千人马护卫魏国使团,看来他这是预感到在半路上会有人打传国玉玺的主意啊!”张遇笑着说道。

周成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华安的确想到了路上会不太平,所以,才派遣三千人马负责护送,不过,仅仅三千人马又怎么能保证传国玉玺的安全呢?你我二人各率一万大军出战,左右设伏,一定可以打他们几个措手不及。”

“哼,区区三千人马而已,何须如此大动干戈,你我各率五千轻骑,便可顺利的截下传国玉玺。”张遇自信的说道。

周成点了点头,轻声道:“好,那你我二人就各率五千轻骑出战,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雍丘以南的山谷设伏。”

“好,一言为定。”张遇大声说道。

见张遇已经完全同意与自己联手,周成大喜,抱拳道:“张将军留步,我这就回去集结兵马,明日一早,一定准时出发。”

“来人,送送周将军。”张遇也不挽留,示意帐外的小校,送周成离开。

周成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张遇的中军大帐,并策马奔出了许昌城,前往自己的驻地,开始准备兵马。

在周成离开之后,张遇又陷入了沉思,他自然明白传国玉玺所代表的意义,所以爽快的答应了周成,愿意与其一同截下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只有一个,若是如愿的得到了传国玉玺,他与周成二人,如何能共用一个玉玺、

天上只能有一个太阳,同样,地上也只能有一位君王,一山难容二虎的道理,张遇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此刻与周成是难得的好兄弟,但在日后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就未必如此了,自古以来,好兄弟反目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一时的手软,没有对刘邦痛下杀手,最终导致乌江自刎的下场,如今,周成与自己共谋传国玉玺,与当年刘邦、项羽共谋秦国江山有何分别。

思虑再三之后,张遇心下想出了一条毒计,那便是在共同截下传国玉玺之后,杀了周成灭口。

为此,张遇立即下令,集结许昌城周边的两万兵马,留下五千兵马防守许昌,另外的一万五千兵马全部前往雍丘方向,当然,张遇本人只会率领五千轻骑,并与周成麾下的五千轻骑汇合,而麾下的另外一万大军,则延后半日出发,并最终在雍丘城南山谷,距离张遇五千轻骑的五里处扎营,以随时准备奉命杀出。

就在张遇与周成谋划截下传国玉玺的同时,在定陶城之中,冉闵故将魏统和乐弘也在一起商议截取传国玉玺的事宜。

魏统与乐弘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各自率领一万主力大军,向雍丘城方向奔去,他们选择的伏击地点居然与张遇和周成选择的地点相同。

当然,除了这四位冉闵故将之外,羌族首领姚襄,也率领麾下的三万精锐士兵,从昌邑出发了。

不过,姚襄显然比四位冉闵故将要高明,他并没有选择任何的伏击地点,而是,派出大量的探子,前往魏国使团的必经之路上探查,以发现一些细微的线索。

姚襄总有一种预感,他觉得想要夺取传国玉玺的,绝对不会只有他一个,所以,他只需要时刻关注魏国使团前进道路上的动静就可以了,一旦发现在这条道路上有大军异常集结,他便可以调集大军,黄雀在后了。

姚襄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响,不过,在他这只黄雀的背后,还有一只雄鹰在虎视眈眈,那便是蒲洪。

蒲洪派遣了大量的探子,严密监视姚襄军团的一举一动,并让麾下的大军一切如常,以不引起姚襄的怀疑,从而让姚襄放松警惕,放心大胆的前去抢夺传国玉玺。

当然,若是这群螳螂、黄雀和雄鹰,发现自己拼尽全力抢到的传国玉玺是假货,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至少,应该会气的发狂吧!

第二日一早,张遇率领五千轻骑,如约的与周成麾下的五千轻骑汇合,并加速向雍丘城以南山谷的方向奔去,与此同时,张遇麾下的一万主力大军,也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在傍晚的时候,便会出发前往雍丘以南山谷的附近。

在定陶城之中,魏统与乐弘也已经各自集结了麾下的一万主力大军,并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在午后的时候,魏统与乐弘率领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雍丘城方向奔去。

在魏统与乐弘率领主力大军,离开定陶城之后,姚襄派出去的斥候,第一时间将这个重要的消息,送回了昌邑大营。

姚襄得知这一消息,立马便猜到,魏统与乐弘一定是前去抢夺传国玉玺了,否则,此二人一定不会率领主力大军离开定陶城。

既然魏统与乐弘已经开始行动,姚襄自然不会干坐着,不过,姚襄始终担心驻守任城的蒲洪,毕竟,蒲洪麾下的兵马实力强悍,一旦蒲洪有所异动,他与麾下的三万精锐大军就危险了。

正文第六百九十七章老奸巨猾

姚襄驻守的昌邑,距离蒲洪驻守的任城不过百余里的路程,因此,姚襄非常惧怕蒲洪麾下的五万精锐大军会对自己不利,为此,早就做了精心的准备,派遣斥候前往任城附近探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只要蒲洪麾下的大军出现异常的调动,姚襄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从而做好全面的备战准备。

此刻,根据斥候的汇报,蒲洪麾下各军完全没有异常,这让姚襄着实放心了不少,不过,一旦自己率军离开昌邑,蒲洪会不会突然有所异动,姚襄不敢肯定,为此,仍旧有些忧心忡忡。

“五哥,魏统和乐弘已经出手,我们还等什么?”见姚襄犹豫不决,姚苌大声说道。

姚襄抬头看了一眼姚苌,正色道:“父亲临死之际曾叮嘱我等兄弟,一定要效忠大晋朝廷,而如今我们却要夺取传国玉玺,我这心里着实有些不安啊!”

“五哥,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不了解大晋朝廷的情况,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如今,大晋朝廷被士族把持朝政,殷浩更是视我等为眼中钉,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后快,那我们还何必效忠大晋,若是父亲大人在世,得知这种情况,也一定会同意我们这么做的。”姚苌大声说道。

姚襄闻言,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你说得对,既然大晋朝廷对我等不仁,那我等也就不必效忠于大晋朝廷,只是。蒲洪驻守任城,其麾下的五万精锐大军甚是厉害,若是在我军离开昌邑之后,蒲洪率军偷袭我军之后,后果将极其严重,强敌在后,我们不得不防啊!”

姚苌闻言,思考了片刻,抱拳道:“五哥不必担忧,比起传国玉玺。昌邑城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况且,在我们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也不可能在昌邑城立足,不如就让给蒲洪好了。若是为了防止蒲洪偷袭我军主力。只需派遣斥候。时时监视蒲洪各路大军的一举一动即可,无需过分担心。”

“是啊!只需严密监视蒲洪的一举一动即可,也许我的担心太过了。”姚襄淡淡说道。

“五哥。魏统和乐弘已经出发半日,若我军还是无动于衷,只怕这传国玉玺就被别人抢去了,立即下令进军吧!”姚苌大声说道。

姚襄点了点头,轻声道:“让全军秘密准备,今夜子时,全军立即出发,走南部小路,前往陈留郡方向,我相信,魏统和乐弘一定会在陈留郡附近下手的。”

“是,五哥,我这就去让将士们立即准备。”姚苌闻言大喜,连忙大声应道,并随即转身前去准备。

夜半子时之后,在昌邑城的姚襄大营之中,姚襄军团的三万精锐兵马开始秘密的集结,并等候姚襄的命令,只要姚襄一声令下,他们便可立即出发,前往陈留郡方向。

“五哥,全军三万精锐已经集结完毕,可以立即出发了。”在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姚苌走进中军大帐之中,大声说道。

姚襄闻言,点了点头,大步走出中军大帐,并立即跨上战马,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出发。”说完策马奔向城南的小路,准备悄悄的离开昌邑城,以不引起外人的注意。

在姚襄的率领下,三万羌族精锐大军,沿着通往陈留郡的小路,浩浩荡荡的向陈留郡方向奔去。

姚襄选择在夜半子时悄悄出兵,自然瞒过了一些人的眼睛,但并非可以瞒过所有人的眼睛,就在姚襄率领主力大军离开昌邑大营的时候,埋伏在昌邑大营周边的蒲洪军斥候,已经获悉了这一重要情报。

这些蒲洪军的斥候,自然不敢耽搁,连夜就以最快的速度,将此消息送往了任城,并交给了蒲洪身边的亲兵校尉。

在得到这一重要的消息之后,蒲洪身边的亲兵校尉,本打算立即向蒲洪汇报,但此时蒲洪正在歇息,而且距离天亮仅有一个时辰,为此,他便将这一重要的消息扣下了,并打算在天亮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