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势凌云霄 >

第90章

势凌云霄-第90章

小说: 势凌云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吴峥这里需要人手的新晋举人邹荣,也带着两名同年每天早出晚归前来帮忙。还有身体渐已恢复的隋兴,虽然见了吴峥脸上还是讪讪的,不过做起事情来却毫不拖泥带水。

堪堪来到七月十八,顺天城里的甄庆深和甄庆义的女婿,也就是青莲的丈夫王金龙,以及青莲的母亲才赶到了临山城。

当然,甄玉儿也去而复返了。并私下告诉吴峥说:莲儿要不是已身怀六甲也会跟着来的,即便这样,听闻大伯的凶信还差点动了胎气。

甄家亲人到来之后,吴峥无疑轻松了许多。

当甄庆深取出银两要归还吴峥的花费时,吴峥说什么也没要。虽说仅靠那点俸禄银子不足以办理先生甄庆义的丧事,可吴峥不是还有那张花费了不过三四千两,尚余九万多两的巨额银票在,倒也不用为银子发愁。

包括所有前来吊唁的仪礼吴峥也一点没留,全部交给了青莲的母亲。

好在灵柩不是运往顺天城。而是运往易县后坡村的祖坟中安葬,虽说也有几百里路程,比起去顺天城近了可不止数倍。

总算忙活过先生甄庆义的丧事,刚要喘一口气的吴峥。却突然接到了舅舅宁云举的一封来信。

拆开来一看,吴峥都说不上自己此时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

只见舅舅宁云举在信中说:听闻有御史在朝堂上弹劾新任临山府府尹吴峥,于朝廷特开恩科之际,徇私舞弊,顾念故旧之谊。私泄考题与其授业恩师生员邹荣等人云云。

吴峥又想笑,又想发火。

也不知是何人向御史告密,竟然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混为一谈。而那位御史也是糊涂,事情都没搞清楚就在朝堂上弹劾自己。若到时候真相大白,他该如何收场?

仔细琢磨一会,最初知道自己与先生甄庆义关系的,不过吏部侍郎章几道和长史朱鸿明二人。

本来在操办甄庆义丧事时,临山府里的学子全部赶来吊唁,吴峥就有所怀疑,是不是两人之中的哪一个故意走漏了风声。现在看到舅舅宁云举这封信。心中就更加确定,一定是他们二人之中的一人所为。

也就是说,之所以要故意泄露自己与先生甄庆义的关系,无非是想混淆视听,让自己无从猜测究竟是谁向御史告密而已。

只是,为何会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给弄混了呢?章几道和朱鸿明绝非如此糊涂之人。

想想先生甄庆义一直住在自己家里,把泄题之罪加到其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好在先生没有中,不然还真就说不清楚了。

至于邹荣,从开始就委托其代理府学事宜,如今又中了举人。自然容易引人怀疑。

想了一会,吴峥干脆把舅舅宁云举的来信随手扔到了书案上。

“管他呢,如果朝廷真要听信传言,自己一走了之就是。”

本来走到今天这一步。对于吴峥来说多属于巧合。

逃到铜锣城走投无路之下,想为自己找一条生路,所以才动了要参加府试的念头。若不是结识了书肆掌柜段其昌,又机缘巧合其有一位中了童生,却已身故的妻侄,不然弄不到童生的凭执。也就没有资格下场,吴峥自然也不可能考中秀才。

后来又因为铁凝冒名下场替自己挣回来一个举人,这才有了进京赶考,勤政殿对策封官的后续。不然,在天道门苦心修炼三年多的吴峥,出来后是肯定不会再走上仕途的。

一想到铁凝,吴峥不由心内一惊。

今天已经是七月二十三,眼看距离铁凝留言中约定的八月十五只剩下二十来天时间,是该安排一下,好动身赶往江宁府了。

第二天前往府衙之后,清闲了许多的吴峥突然想起来,自从同年褚存明到来之后,一直忙于各种事物之中,总没有机会与其坐下来好好聊聊。于是当天晚上便约褚存明到临山城一家不错的酒馆内,要了一间临街的包间,点了四五个本地特色菜肴,两人把酒叙话。

“褚兄切勿怪罪,实在是近来事物繁忙,一直不曾得空为褚兄接风洗尘。”

“大人言重了,下官自然看得清楚。”

闲聊几句之后,褚存明突然话题一转,转到了京城左丞相贾奕身上。

“由于吴大人勤政殿被玉口亲封为临山府学学政后,便匆忙离京赴任。下官却是迟至不久前才得到吏部通知,前来临山府接任吴大人学政一职。行前,特意赶往贾丞相府上叩谢。期间提起吴大人来,贾丞相可是赞不绝口。”

“哦?”

吴峥流露出一脸受宠若惊,多少还夹杂着点好奇的神情看着褚存明。

“的确,下官绝无虚妄之言。在丞相府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每每提及吴大人,‘青年俊杰’四字丞相就从未离口。”

“呵呵,过誉,丞相大人过誉了。”

说来说去,吴峥也就明白了褚存明的用意。

——朝廷众臣是要选边站队的,而贾丞相是希望吴峥能够占到他那一边去。

很显然褚存明就是贾丞相贾奕的人。

这不能不让吴峥怀疑,会不会就是褚存明向左丞相贾奕告密,再由贾奕指使御史在朝堂上弹劾自己呢?

只是,怎么也不应该出现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弄混的事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无意还是有意?

一百五十五 灭门惨案

江湖,不单单指武林,几乎涵盖了天下所有的角角落落。诸如官场,诸如凡俗市镇,无处不在。

所以才会有如此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尽管刚刚进入官场没多久,吴峥已经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暗流涌动。——拉帮结伙,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等等,等等。

当然并不都是阴暗的,吴峥心中还是相信,阴暗的一面固然存在,但是基本面还是阳光而美好的。

就在吴峥琢磨着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请上半月假期,以便前往江宁府,赴铁凝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的戌时之约时,临山城内突然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

一夜之间,城中大户赵林琛一家一百一十三口,无论老少男女无一幸免,全部被砍杀致死。

不错,仵作所报一点没错。吴峥仔细巡视一遍后现,的确都是死于刀剑之下。明显是武林人士所为。

家主赵林琛,六十五岁,一妻三妾,共生育五子六女。儿子均已娶妻生子,六个女儿尚有两个待字闺中,不过均已定亲。赵林琛是做土特产生意的商人,临山城内共有三间铺面。另外在江宁府也有一间铺面,由其长子赵森俊一家经营。

究竟赵林琛得罪了什么人,才招致如此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

命衙役拘来赵林琛的左邻右舍,以及所在街道的保甲,详细询问过后,均说赵林琛虽是商人出身,做生意却向来公平,几乎可以说是童叟无欺。平时待人也算和气,尤其是街坊上有人家遇到难事了,只要求到门上,无不伸出援手帮上一把。也就是说,赵林琛与人结仇招致报复的可能性并不大。

仔细清点被杀的一百一十三口。除去赵林琛长子赵森俊一家六口在江宁府,以及四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外,其余赵林琛夫妻,三位侍妾。两个未出阁的女儿,四个儿子,及其妻妾儿女,即便襁褓中的婴儿也没有放过,共五十四口直系亲人。外加五十九名下人,一个不少。

就在吴峥毫无头绪之时,有衙役从赵林琛一位邻居那里听到一个,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消息。那位邻居说,最近一段时间,赵林琛似乎正在请人说媒,想要再娶一位小妾。

开始吴峥并没怎么在意,不过后来又听说赵林琛想要娶的小妾是一位烟花女子,正是临山城有名的青楼——如烟阁的当家头牌,人称醉西施的瑾儿姑娘时。不由心中一动。

这位瑾儿姑娘,平时与府衙同僚闲谈时也时常听说。不仅美貌无双,更兼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尤其酒后微醺时的风情万种,不知迷倒了多少青年才俊。这也正是其艺名“醉西施”的由来。

自古烟花风流地,佳人薄情是非多。

于是,吴峥马上安排得力捕快,悄悄围绕瑾儿姑娘展开了暗中调查。

随着派出去的捕快一条条消息报上来,吴峥内心不由焦急起来。眼看已经是八月初三。距离八月十五还有十二天,除去路上的最少三天,只剩下九天时间。

再次梳理一下捕快最近几天送上来,关于醉西施瑾儿姑娘的消息。吴峥的眉头越皱越紧。

醉西施瑾儿,初春时来到临山城如烟阁,几乎一夜之间便成为当红头牌;

无人知道瑾儿由何处来,出身来历更是讳莫如深;

赵林琛差不多是自瑾儿姑娘刚一露面就被迷倒在其石榴裙下;

虽然每天如烟阁宾客如潮,不少富家公子,或者青年才俊都曾在人前显摆亲过瑾儿姑娘之方泽。可是坊下却始终流传着瑾儿姑娘从未破瓜之说;

表面上看,瑾儿是如烟阁的当红姑娘,应该受鸨儿的节制,实则不然,醉西施瑾儿姑娘从未卖身于如烟阁,至今仍然是自由之身。

除了以上几条看起来还有些用处外,其余则全部是醉西施瑾儿与何人会面,夜里房间的灯几时熄灭,早晨又是几时起身梳洗打扮等等的废话。

“青楼头牌未曾破瓜也并非稀罕之事。”

尽管吴峥从未去过青楼,却对此并不陌生。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日常读书时,都能听说,或者读到一些关于青楼的见闻。

“自古以来有很多青楼姑娘都是卖艺不卖身的,特别是才貌双绝者,尤其自惜。”

只是瑾儿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之处。

因为在吴峥所听说和读到的见闻中,大凡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姑娘都会公开示人,不可能再流传出所谓谁谁谁曾经一亲芳泽的话来。

“传捕头秦金文。”

很快秦金文来到府衙后堂,单膝跪地向吴峥见礼。

“秦金文叩见府尹大人。”

“起来回话。”

“谢府尹大人。”

“你们送来的消息本府都看过了。有个问题。瑾儿姑娘依然是处女之身有几成把握?”

“回府尹大人,目前还不能保证。不过小人已经暗中买通了瑾儿姑娘身边的人,这一两天内定然有准确消息传来。”

“还有,赵林琛请的媒婆找到了吗?”

“已经打听到是谁,只是前天到乡下娘家去了,不知何时回来。”

“不要等了,火追她回来。”

“是。”

“瑾儿姑娘的来历果真无处可查吗?”

“没有留下丝毫踪迹。小人问过如烟阁的鸨儿,说瑾儿姑娘是二月二十八一早主动上门的。而且还与如烟阁口头约定了四条协约。”

“都是什么?”

“一、不许过问其出身来历;二、不许干涉其自由;三、想要见什么客人,瑾儿姑娘自己说了算,如烟阁无权过问;四、所得财富五五分成。”

“去吧,尽快把媒婆找到。”

捕头秦金文离开后,吴峥心里仔细琢磨了一下醉西施瑾儿与如烟阁的四条协议。若是按照第四条之约定,岂不是如烟阁根本得不到多少好处吗?

试想一个头牌姑娘每天的迎来送往,吃喝消费定然不菲。五五分成的话,怕是如烟阁分到的五成,起码有一多半要花费在替瑾儿姑娘招待客人上,甚至会更多。

即便因为瑾儿姑娘的名声会为如烟阁招揽更多的客人前来消费,作为嗜钱如命的鸨儿来说,也不可能算不清这笔账,不可能眼看着大把的银钱被瑾儿姑娘赚走而不眼红。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一百五十六 如烟阁

赵林琛请的媒婆是追回来了,不过由其口中仅仅证实了,赵林琛的确请她说媒,所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