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武侠圣地养成记 >

第69章

武侠圣地养成记-第69章

小说: 武侠圣地养成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百里地,涉及三四个县,三江县城只是正好处在它怀中罢了,就如人怀中之碗,掌中之珠。

张云苏通过本地人对风花山的部分了解,再综合一些常识,推测风花山主峰有五千多米高。而这一带本就属于高原地区,所以从峰顶往下三分之一的地方都常年积雪,甚至还有冰川存在。

那样的地方,虽然还算不上绝地,却也充满着危险,所以即使这个世界的人身体普遍比较强壮,也很少有上去的。

然而,张云苏和李莫愁此行却正是要前往风花山主峰一带,寻找合适修炼易经锻骨章的极寒之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找不到像古墓寒玉床那样的宝贝,也只有找符合条件的练武之地了。

虽然三江县城就在风花山脚下,两人等于出了县城就往山上轻功奔走,可还是等到快正午时,才来到山上白雪皑皑之地,勉强寻到一处积雪深厚,下面还埋着坚冰的小山谷。

“时间不早了,不如就在这里练功吧。”张云苏道。

李莫愁却是站在高处,向来路看去,道:“这风花山的景色竟然比终南山还要奇美。”

张云苏跃到李莫愁身旁,同样向来路看去,只见先是一圈翠绿、黑色、白色、褐色相间的山石灌木带,接着就是仿佛裙子一般的白色环状带,看起来格外唯美!

原来,在这风花山的半山腰生长着许多白樱花树,花开花谢,连开四季,被称为云国北部边境的一大美景。尤其是山腰地带常年有风,白樱花被吹得漫山遍野都是,人行走在里面,如在画中,又如在仙境。

风花山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至于再往下,至山脚地带,就是在正常的各种树林了。

张云苏也是第一次在风花山这么高的地方往下看,同样被这奇美的景色所震撼,回过神来便道:“莫愁,你说以后我将门派建在这风花山上怎样?”

“好啊!”李莫愁听了不由面露兴奋之色,但随即就神色黯然下来,道:“可惜再过段时间我就要走了,不知何时能再来,又能否再来。”

张云苏转到李莫愁身后,将李莫愁抱住,道:“有件事本想过段时间再告诉你,好让你惊喜一下的。但看你现在的样子,我觉得还是提前说出来比较好。”

“什么事啊?”

“这一次,你可以在这个世界呆上一年的时间,而不是一个月。”

听到这话,李莫愁先是一愣,接着就转过身来勾住张云苏的脖子,瞪大眼睛道:“真的?”

张云苏微笑:“当然是真的。”

得到肯定回答,李莫愁高兴之极,微微踮脚,诱人的嘴唇主动向张云苏嘴边凑去。

如此美景之中,又有如此佳人相伴,张云苏也是忍不住情动,印上李莫愁的嘴唇,与其深情拥吻起来。

两人都记得此行的目的,因此并未过度留恋男女欢好之趣,一会儿就分开。然后李莫愁在冰谷之中修炼易经锻骨章第二重,张云苏在一旁为其护法。

易经锻骨章第二重,要求在极寒之地修炼,将寒气纳入丹田形成一个不停旋转的寒气球。随着修炼日深,这寒气球会越转越快,越转越大,从而扩散到修炼者体外。

当寒气球修炼到可以离体三丈远,且雪花落体而不化,放气时雪花距离身体三尺而不落为功成。

只见李莫愁修炼时,就有一圈明显的白色真气如罩子般扩散到周身两丈多远。这白色真气罩不停旋转,将地上的雪花都吸入其中,很快就成了一个空壳雪球。

随即,便见这雪球缩了回去,维持在李莫愁体表三尺处,然后又慢慢扩大,到了两丈多远处。

根据易经锻骨章中所言,每练此功需要如此反复八十一次,才算完成行功。

张云苏在一旁看了会儿,觉得李莫愁练完大概还需要好一会儿,便将念头探入了系统中。

今天是八月初一,又有一次启动命运轮盘进行抽奖的机会。

【来生难料,爱恨一笔勾销——本月15号就要上架了,求诸位大侠多多支持!】

第九十二章黄老邪版《八阵图》

来到奖励这一界面,张云苏首先发现“本月可使用声望值”后面的字样变成了一个数字“10”,而门派声望值则变成了“510”。

也就是说,才一上午的时间,门派声望就增加了10点,张云苏估摸着应该是因为今天八期弟子正式入馆习武的缘故。

否则的话,每天增加10声望,一个月就是300。那样,他一月最少都能进行三次抽奖了。

估摸着,真想赚取足够的声望,还得他想别的招。

念头一动,张云苏启动了命运轮盘,最终指针停在了“武功秘籍”区域。随即,一道玄色光芒从黑宝石中射出,在半空中交织成一个以八卦图为背景的线装书,如流星一般的撞向张云苏的念头,将其撞出系统。

睁开眼,张云苏不禁面露喜色。

其实现在就武功而言,张云苏会的武功已经足够,只是受修为限制,无法施展出全部威力。所以,之前看又抽到武功秘籍,张云苏说不上多高兴。

然而,这次奖励虽然在武功秘籍一项,实际上却是一本阵法秘籍——《八阵图》黄老邪版!

据说,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的黄老邪曾试图还原三国时诸葛亮的《八阵图》,最终写下了这本黄老邪版《八阵图》,其中分别有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诸葛亮原创的这八个阵法本用于行军打仗,但黄老邪在融入奇门遁甲“五行大转”之后,就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人来布置阵法,比如桃花岛的桃花树阵法,神雕中黄蓉用来对付金轮法王的石头阵等等。

其威力与军队士兵组成的阵法各有优劣,用在恰当的地方往往能发挥出奇效。

之前,张云苏还跟李莫愁说以后将门派建立在这风花山上呢,现在就抽到了黄老邪版的《八阵图》,不就是等于有了护山大阵么。额,说是护山大阵或许勉强,但布下一个护派大阵还是可以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八阵图》中虽然解说了八个阵法怎么布置,并且连奇门遁甲“五行大转”都讲了,可张云苏先前全无阵法基础,所以只能算是将其死记硬背住了。

要想将这《八阵图》应用得更加灵活,还需他自己学习一些阵法基础才行。五行八卦的道理《太极经》中倒是讲了一些,但阵法在五行八卦之外还有九宫、易数,这些张云苏却是不怎么了解了。

午时过去前,李莫愁终于将易经锻骨章第二重行功一遍,收功和张云苏一起下山。

这时本是吃午饭的时候,但回到三江县城起码需要一两个时辰,好在张云苏早有准备,出城时买了烧鸡,现在正好和李莫愁一路分食。

至于说在山上野炊,猎物非常好找,但引火却是不易——有雪的地方就不说了,因为是夏季,到处是流水潺潺,溪流一条一条的,连干柴都难找,更别说是引火了。

路上风景不错,但张云苏担心自己和李莫愁不在武馆会出什么事,所以下山时和上山一样急。

李莫愁倒是能理解张云苏的担心,因此在路上便道,明天她自己一人上山,不用张云苏再跟着。

张云苏觉得风花山主峰那边人迹罕至,李莫愁又在冰谷之中练功,而且不同于闭关,练功时也可以注意到周围的动静,确实没什么危险,便应下了。

不过,在心里面张云苏却打定主意,尽快在风花山建立门派。

回到太极武馆后,张尹儿到书房来对张云苏道:“云苏哥哥,现在武馆加上八期弟子已经有五十多人了,我和申屠教头根本教不过来,是不是应该再招一位教头啊?”

张尹儿没提之前一起同样被聘任为武馆教头的蒋雁峰三人,因为她知道,蒋雁峰三人主要负责镖局,没有时间,而且也不会太极武馆的武功。

事实上,最适合当教头的就是已经离开武馆的杰出弟子,可惜太极武馆开馆时间终究不长,这样的弟子还没培养出来。

张云苏道:“不是让李功、大妞、二妞帮忙了吗?”

“他们是帮忙了,可还是教不过来呀。”

“这样啊。”张云苏微微皱眉,随即道:“我看林腾和沐青两人武功进步挺快,免去他们的学费,让他们也当助教吧。”

张尹儿听了点点头道:“也只能先这样了。”

见张尹儿对武馆之事如此用心,张云苏不由心中好笑——虽然武馆如今这套制度都是张云苏制定的,可张云苏还真没对这些武馆弟子多么用心。

因为严格来讲,这些武馆弟子顶多算是他的记名弟子,不像真正的弟子,会一辈子跟随他,更不像真传弟子,能承载他的武学传承,乃至将其发扬光大。

所以,在张云苏的计划中,是要等他将门派升级到太极门之后,才会好好调教弟子。

说完这件事,张尹儿便要出去,却被张云苏叫住。

“这是易经锻骨章,你就在这里将其中第一重的内容记下,然后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张云苏向张尹儿递过一本书册道。

这线装书上写着“易经锻骨章”,可实际上里面只有前两重内容。后三重内容,张云苏准备等自己学完了再记录。

易经锻骨章第一重修炼需要打通小周天,张尹儿修炼太极劲到后天七重,小周天已经被打通,正好可以练。

张尹儿对武功也是很痴迷的,接过来什么也不问,就翻开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记忆,不过一刻钟,便将数百字的易经锻骨章第一重牢牢记住了。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张云苏问。

“没有啊。”张尹儿眨着大眼睛,接着笑道,“云苏哥哥写的那么明白,我怎么会看不懂。”

张云苏听了却是无语——怪不得那些武侠小说中的老前辈留下武功秘籍时,不是喜欢故弄玄虚就是写得晦涩难懂。原来,写得太明白让别人一下子看懂会这么没成就感。

张尹儿离开书房后,张云苏就在书架上搜寻起来。

张青莲这书房中收集了不少书,其中就有关于五行八卦、九宫、易数的,张云苏准备拿下来看看,补充下阵法基础知识。

就这样,转眼间过去了七天。

这中间,乐缺曾让一个老乞丐给张云苏送来一封信。

信中说,妙音已经被尹太真带走,为了避免魔教再将目光投向太极武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乐缺都不会再来太极武馆。并且嘱咐张云苏照顾好钟离雪,也别让钟离雪来俗音坊看他。

知道尹太真已经来过三江县,而自己却不知道,张云苏有种淡淡的失落感——或许是他想问问尹太真张青莲现在怎样,又或许是别的什么。

这天下午,李莫愁去风花山练功还没回来,张云苏在大鸟笼中练习捕雀功和天罗地网势时,三匹疾驰而来的乌云追在三江县城外缓缓减速。

当前两匹马上坐着两个神色阴沉的中年人,都是一身黑袍,胸前印着太极图。

后面一匹马上坐着的是一位普通青年,却正是大半个月前匆匆离开三江县的段承。

【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求票,求票,求票!江湖喊话,重要的事连喊三遍!】

第九十三章又是让我磕头认罪?

“两位前辈,不如小子先行去镖局通知总镖头,安排好酒宴为两位接风洗尘?”城门下,段承恭敬地对两个中年人道。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段承去太极山通风报信过程就顺利多了,并且一路上马屁不断。虽然这两个东、西极门的长老一直对他不苟言笑,却也没有刁难他。这让段承觉得,拍马屁的政策是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