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91章

悍臣-第91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张儒离开之后,马璁第一时间就跟自己的上司来了个兴师问罪。

两人在内室聊天,马璁一句话让杨荣险些把桌子给掀翻了。他说,你让督帅带三千人出城送死,莫非是自己想当九边总督?

杨荣气得浑身颤抖,手指指着马璁的鼻尖道:“你休要张狂,督帅去意已决,莫非本将劝说就有用不成!鞑子如今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督帅出城找不到鞑子,自然会回来。莫非本将本事,还需要你一个亲卫队长来教不成!”

马璁冷冷的将腰间绣春刀抽出一寸:“若是督帅有个好歹,马璁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让你给督帅陪葬!”

杨荣抬手一巴掌朝马璁脸上呼去,这一巴掌结结实实的打在马璁脸上,登时鼻血就流了出来。

马璁十分淡定的将鼻血抹去:“如果督帅能够平安归来,你就是再给我十巴掌我也会站着不动。如果督帅回不来,这一巴掌,我会在你家人身上打回来的。”

“你”杨荣气得瘫软在地上。

他当总兵时间不长,但从军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看到有这种手下敢这么跟自己说话的。

看那样子,马璁完全不是仗着有张儒这个后台,更何况张儒此去前途未卜,一旦张儒出事,马璁除了那个在南京当户部尚书的老爹之外,再也不会有其他依仗。他不相信这些问题马璁想不明白,可偏偏,马璁却要在这种情况下跟他对着干。

这让杨荣感到一阵无力。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张儒临走前让他暂时领兵作战的用意到底是什么,那是要等张安的援兵到了大同之后,让他将手里的兵权交给张安,然后听从张安的调遣。

扬在空中的手颓然放下,杨荣有气无力地道:“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马璁看着杨荣不说话。

过了一会,杨荣在心里思忖片刻后问道:“你要多少人,一千够不够?”

马璁顶撞他的用意,在一番怒火攻心之后,聪明的杨荣就想明白了,这位边军出身然后进入锦衣卫的年轻人,根本不是要顶撞自己这个上司,他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跟自己要人。

要人干什么?自然是察觉到张儒有危险的时候出城救援,他害怕张安到了这里之后就没有这个机会要人了,所以他瞄准了性子比张安要软弱,在大同镇根基比张安在宣府要浅很多的自己。

马璁马上接口道:“给我五千,我再给你打四巴掌。”

杨荣哭笑不得,没好气的骂道:“顶多给你三千人,大同镇的防线不短,手里这些人还不够用的,再给你五千,鞑子的铁蹄随时有可能踏破防线。”

马璁想了想道:“成交。”

杨荣拍拍屁股站起来,重新找回总兵自信的他乜了马璁一眼:“今天的事,本将暂时给你急着,等督帅回来之后,让督帅来处置你。”

马璁拱了拱手,略带歉意道:“多谢大人体谅!督帅对马璁有知遇之恩,马璁不能知恩不报。此次督帅明知十死无生还是义无反顾的前往大同,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马璁不才,愿与督帅共存亡。”

杨荣无力的挥了挥手:“去吧!我要是年轻十岁,说不得也会像你这么冲动。你放心,张将军来了之后,本将会将兵权交给张将军,你手里的三千人归你直接统领,不需要将兵权交出去。”

马璁再次拱手,不过这次却深深鞠了一躬:“末将多谢将军。”

杨荣摇了摇头,闭上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张儒出城之后不过两日,杨荣带着人在白虎节堂看地形图,冷不防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军营里响起。

几人相互看了看,脸色不约而同的变得凝重起来。少顷,一个年轻人直接掀开营帐走了进来,看到杨荣之后,他单膝跪地,将手里一个小竹筒举过头顶:“禀将军,鞑靼先锋军队距离鸦角山不足二十里。鸦角山守军不足三千人,无法抵挡一万先锋,屠将军请大将军派兵增援。”

杨荣眼睛一瞪:“屠胡是干什么吃的,三千人守着鸦角山,竟然还说兵力不足。六百多里的防线,谁知道鞑子会在什么时候进攻什么地方,让他给老子守着,守不住鸦角山,别回来见本将。”

三千人面对一万没有攻城器械的鞑靼骑兵,在兵力上的确是吃亏的,可是守军据险而守,说完全守不住,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杨荣才会大肆训斥屠胡,因为如果换成他来守鸦角山,那是断然不会在才开战的时候就说守不住。

那送信的卒子面色一白,很快就退了出去。

诸将中有人劝道:“将军,鸦角山三千守军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屠胡就算是再厉害,怕是也难抵挡一万鞑靼铁骑啊!”

杨荣诧异道:“老弱病残?怎么回事?”

那将领道:“将军莫非忘了,屠胡是许宁的心腹,将军”

杨荣这才猛然想起,因为屠胡曾经是许宁的心腹手下,所以他给屠胡的兵都是老弱病残,这样的队伍,面对一万鞑靼铁骑,要打胜仗,只怕真有不小的难度。

他马上下令道:“给屠胡调两千人过去,要快。”

大同到鸦角山距离可不近,匆匆忙忙调集两千人过去,能不能救得了那三千老弱病残还是个不小的问题。

杨荣捂着脑袋,不知是在后悔还是在自责。

此时的鸦角山,已经陷入了一番苦战之中,鸦角山的长城已经残破不堪,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第117章 :儿郎

鞑子一波攻击刚过去,丢下百余尸体离开,关口也死了不少人,有人躺在地上口吐血沫,一双眼睛渐渐的变得无神。

一个中年汉子身上披着破了一块的铠甲,手里的尖刀已经完全被鲜血浸透,这上面的血,有敌人的,也有自己兄弟的。

他走到一个被箭矢刺穿胸膛的独臂中年人面前,闭上眼睛,快速将尖刀扫向了中年人的脖颈。

刀子触及到肌肉,他口中发出一声低沉的悲喝:“兄弟,走好。”

汉子名叫屠胡,父母双亡,三十二年前死在鞑靼手中,那年,他六岁。眨眼,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间,死在他手上的鞑子一共四百七十三人,每一个,都是他亲手所杀。

这份刻骨铭心的仇恨让他放弃了可以入京为官的机会,也让他成了杨荣的眼中钉肉中刺。好在屠胡自己也不想掺和到权力斗争中去,故而身上军功无数,却甘愿带着三千人坚守在最为紧要的鸦角山。

今天,被他杀死的重伤号已经不下二十人,他感觉自己握刀的手在微微颤抖,可看着那些兄弟痛苦的哀嚎和恳求的目光,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杀下去。

这些都是为大明江山拼死而战的兄弟,他们有的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有的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有的是在战场上丢了身上零件的伤残军人。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在大后方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他们没有这么选择,他们选择和自己的将军,和自己的袍泽兄弟,死战在这片埋骨数十万的热土上。

“将军,我来吧!”一直跟在他身边的汉子缺了只眼睛,独眼中闪现不忍的神色。

屠胡坚定地道:“我自己来,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我亲自送他们上路。黄泉路上,我再跟他们赔礼道歉。”

“此非战之罪,皆是杨荣之错。”独眼将领愤愤不平地道。

从入伍那天开始他就跟着屠胡,深知屠胡是什么性子,因为许宁为养育他多年的老头买了一口薄皮棺材,这个三十八岁的汉子整整忠心了许宁二十年。从十八岁从军到三十八岁成为大同左卫千总,他整整忠心了二十年。

许宁犯事死了,杨荣上位,可是对屠胡极为忌惮的杨荣,却因为害怕而给屠胡换上了老弱病残。

这一战,如果败了,那杨荣真的要负全责。

“闭嘴!”屠胡训斥道:“大同镇的防线近七百里,大同镇总共不过十多万边军,根本不够人数来守好每一寸土地。总兵自有他的打算,不是我们这些属下能够瞎揣摩的。闭上你的嘴,做好你的事!”

一边说着,他一边十分利索的结果了一个老卒的性命,脸上闪过的痛苦神色,让其他看到的士兵感到不忍。

原本这样的事情不需要他一个守将来做,可屠胡执拗的说自己要送每一个没有生还希望的兄弟上路。这种痛苦,本不应该是他这个主将来承受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从这一点上来看,屠胡可以做冲锋陷阵的猛将,却做不得镇守一方的大惊。

“将军,我们都会死吗?”一个稍显稚嫩的声音在角落响起。

说话的是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年的左臂上还镶嵌着一支箭矢,身上的皮甲早已丢失,露出里面布满鲜血的外衣。

他的眼神是那么无助,让屠胡看了第一眼就不忍看第二眼。

迟疑了会,屠胡深处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少年的头顶:“放心,我们不会死的,只要有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死的。”

少年眼中升起一丝希望的神采,突然,他咬了咬牙,一把抓住了左臂上的箭矢,用力往外一拔,伤口崩裂,鲜血喷涌而出。这个还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带着惨白的脸色昏厥了过去。

“包扎!”屠胡十分果断的喊了一句,继续朝关口前头走去。

鸦角山以东八十里,三千黑色铁骑正停在一片林子里休整,旷野上燃起了炊烟,疲惫了几天的士兵开始埋锅造饭。

“大人,咱们找了半天,可半点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范统不满的嘟囔道。

他本事不小,可连日奔袭,也让他大腿内侧的皮肤都磨破了,这点痛苦虽然算不得什么,可是出了汗之后,那种痛痒,实在是难受。

张儒笑道:“不着急,真遇到了鞑靼骑兵的话,你小子不尿裤子就不错了。”

范统白了张儒一眼:“大人也忒瞧不起人了,俺范统跟着大人出生入死,还真没怕过。以前跟着师父去大草原的时候就遇到过鞑子,俺还杀了几个呢!”

姜伟拍打着范统的肩膀笑道:“看不出,咱范大统领还是个少年英雄咧!”

范统道:“姜老哥,你能不嘲笑不,俺说的可都是真话。”

姜伟连连道:“恩,恩,真的,真的。”

几人聊着聊着,感觉轻松了不少,身上的疲倦虽然没有尽数消失,却也没了之前的困乏。

吃过饭后,所有人小憩,如果再不休息,怕是没遇到鞑靼鞑子,他们就得自己先被自己给拖垮了。

睡了不知道多久,耳边突然传来脚步声,张儒猛地从地上弹起,腰间绣春刀已经在睁开眼的一瞬间出鞘。

这时,那脚步声的主人正好到达他面前四五步远的地方,那人是锦衣卫的缇骑,也是军中探马。

“将军,前方发现狼烟,看方向,好像是鸦角山方向的。”那缇骑单膝跪地。

张儒皱着眉头问:“鸦角山距离此地至少有八十里,狼烟应该传不了这么远的距离。”

缇骑解释道:“鸦角山离此地的确有些远,但是平远堡、威远堡都燃起了烽火。虽然在此地只能勉强看到平远堡的烽火,可威远堡的烽火离此地却不远。威远堡不曾发现大战痕迹,所以属下推测,不是平远堡出了事就是鸦角山出了事。”

张儒点点头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传令下去,一炷香时间,出发!”

现在还不清楚出问题的到底是哪里,所以他决定先去威远堡。好在这几个关口之间有直达的道路,不需要绕道。

很快,听说前方可能有战争的老卒们爬上了马背,锦衣卫的缇骑也一个个威风凛凛的握紧了腰间的绣春刀。

老卒们眼中更多的是凝重,他们曾经跟鞑靼骑兵交过手,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