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553章

悍臣-第55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儒对张慕言呵斥道:“慕言,慎言!”

张慕言立刻老大不高兴了:“爹,这是在自己家,慎言什么啊!”

张儒不由摇头苦笑:“厚照,让你见笑了,我这闺女,将来不知道嫁不嫁的出去。”

张慕言反驳道:“嫁不出去我就留在家里,吃你的穿你的用你的。”

说完,她还对张儒做了一个鬼脸。

朱厚照不知抽哪门子风,竟然随口道:“没事,嫁不出去,我要!”

这下,就轮到张儒尴尬得不知所措了。

他如果希望女儿嫁入豪门,当年朱佑樘提出娃娃亲的时候,他就已经忙不迭的答应了。毕竟是金口玉言,朱佑樘想要反悔也不行。

当初没有答应,就是不希望女儿会过那种豪门争斗的生活,女儿很聪明,可能她的对手斗不过她,但是对这个遇到事情只知道用武力解决的女儿来说,最好的生活无非就是找一个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的人,快意恩仇的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就算将来归隐山林,也不愁青年才俊喜欢自己的女儿。

更何况张慕言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长大了可能也是倾国倾城的妖娆货色,根本不愁女儿会嫁不出去。

可朱厚照这么一接话,他反倒是不知如何把这天继续聊下去了。

好在有张慕言这个活宝在,她吐了吐舌头:“想娶我,门都没有。我现在都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只知道你是一个太子。

我可不想跟野兽一样被关在皇宫那样的地方,一辈子不得自由。

我的郎君,将来是要能够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能够时时刻刻跟着我去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的人。

光是从你的身份来看,你就不符合本姑娘的要求。”

张儒忙道:“厚照,不要生气,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今日伯伯跟你说了这么多,也算是把该说的说完了。先让人领你去休息,可能明天一早还要进宫听你老爹废话。”

朱厚照认真道:“伯父,我喜欢慕言妹妹,将来让她做我的皇后好不好?”

这小家伙鬼机灵得很,见张儒和稀泥,马上又把问题拉到了张慕言身上。

张儒尴尬的笑道:“现在你们还小,等长大后再说,长大后再说。”

朱厚照挺了挺胸膛:“伯父,厚照已经不小了,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

见他坚持,张儒的脸色渐渐发生了变化,他黑着脸道:“厚照,今日你我只是叔侄,那伯伯就不妨说实话了。

你想娶慕言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不用说出来,你和我都十分清楚。

伯伯也不怕明着告诉你,总有一天伯伯是要离开朝廷的,可能到时候你要找伯伯都找不到。

我的女儿,不会成为一个交易工具,也不会成为任何人利用的对象。”

朱厚照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脸红到了脖子根:“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伯伯,可我真的有点喜欢慕言。”

张儒一甩袖子:“屁大个人,知道什么是喜欢什么是不喜欢?等你知道什么是喜欢,能够做到跟你老爹一样再说吧!”

说完,他也不跟朱厚照纠缠,直接带着女儿进了后堂。

朱厚照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怔怔出神,他本来想利用娶张慕言而达到让张儒辅佐自己的目的,没想到张儒的眼光竟然如此毒辣,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他也只能无奈叹了口气,跟着下人去了客房。

836。第836章 :盛世

第二天,一声不吭出了皇宫的朱厚照在张儒的带领下回到东暖阁请罪,这自然让朱佑樘大为光火。

可他不好跟张儒发怒,只好把所有怒火倾泻到自己儿子身上。

就算是张儒口口声声说所有责任都在自己,朱佑樘依然罚朱厚照抄写了一百遍道德经。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朱厚照非但没有因此而怪罪张儒,反而时不时就跟朱佑樘请求去定国公府找张儒。

假借找张儒请教为名,然后名正言顺的找张慕言和李啸玩,已经成了朱厚照最开心的时光。

宫外的生活毕竟不同于宫内,总是有人盯着要他做这个做那个的。至少苏七七和江采薇因为张家暂时还没有子嗣,对李啸和朱厚照都是好得没边。

就算是江采薇怀上了孩子,经过李明海诊断说是男孩之后,两女依然对两个孩子有抑制不住的喜爱。

张慕言心大,要是换成一般的孩子,说不得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了。

时间过得很快,王恕老头重新被朝廷启用之后,着实做了几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好事。张儒和他是一南一北,将整个大明官场搅了个天翻地覆。

以至于后人在某小说杂谈里写了一句拒不完全统计,弘治十三年到弘治弘治十七年,被杀掉的贪官污吏及其党羽,远胜太祖年间。

皇帝还是那个宽厚仁慈的皇帝,臣子已经成了官员口中的佞臣、老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

时间过得飞快,几个年轻人都已经成长起来,几年时光让这几个年轻人都变得十分老成。不要说一般官场上的事,就算是某些阴谋诡计,如孟海之流,也能够从容应对。

几个人里面最让张儒感到惊喜的不是一向被他看重的杨廷和,更不是年纪最大的孟海,反而是范统那个便宜大舅哥周伟。

在江浙一带待了半年之后,周伟写信请求前往湖广,两湖两广,这可是个大地方,一般人根本拿不下来。

本来张儒也没打算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周伟的,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徐徐图之,而不是快刀斩乱麻。

毕竟他在湖广新化县这个地方是待过的,那个地方民风十分彪悍,跟传说中穷山恶水出刁民那句话别无二致。

最后禁不住周清芷这婆娘玩曲线救国的路子,直接找苏七七和江采薇说道,张儒实在没有办法,在思忖再三之后,又找李东阳借了老人家几个得意门生,这才让勉为其难的让周伟担当重任。

周伟也不负众望,一去湖广就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将那些刁民的心笼络住了,甚至连那些官员的心都笼络住了。

他名义上的官职不过是巡察御史,可是不管是布政使还是小吏,看到他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周大人。

当然,他做出的成绩也让朱佑樘得知之后毫不吝啬的给了他一个钦命湖广巡抚的职位,风头一时无两。

其他几人的战绩也颇为不俗,孟海混得算是最好的,现在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从三品参政,就这几年功夫,能够混到这个位置,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王周在辽东玩了几年之后,每年都写信回来,但是张儒没有亲眼看到辽东的变化,一时间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在那边玩。

直到辽东那边开了海运,这才有相关商人带回辽东的消息。

还别说,王周虽然是辽东总兵,但是对辽东的地方事务参与却也不少,他在那边轰轰烈烈一搞,反倒让第二个响应海运事业的地方天津,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也跟当年闹白莲教有一定关系,天津那边的人虽然都是自己人,但是没有太有能力的。

广东南沙一带也出现了海运,不过相对于福州的海运来说,天津和广东这两个地方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陈广正式从福州水师提督的位置上下来了,换了一个叫米青山的人当水师提督。而且,这个人还是陈广推荐的,没有告诉张儒。

当时张儒的态度耐人寻味,他非但没有问责回到京城给他请安的陈广,当夜还是拉着陈广促膝长谈而过的。

许多外人猜测这个叫米青山的人应该是张儒的人,殊不知陈广不过说了一句一个陈广只能带着大明水师走向世界,米青山能够带着大明水师称霸世界。

张儒不喜欢管这些事,不代表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多年宦海沉浮,让他深知权力的重要性。

只有手中有相应的权力,你才能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朱佑樘的身体每况愈下,还好死了一个老李头,多了一个李明海,如果不是李明海,只怕朱佑樘挨不到这个时候。

时间一晃到了弘治十七年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不少士子才女外出秋游,也不知道成全了多少神仙眷侣。

张儒和朱佑樘并肩走在空无一人的草地上,脚下的青草已经变得枯黄,时不时能够看到成群的候鸟准备南飞。

“虎哥,这一切,如你我所愿,已经达到了。”朱佑樘颇为自得的道。

张儒指着那些荒地道:“暂时算是告一段落吧,咱们任重而道远,你看,这里是没有路的。”

朱佑樘满不在乎的道:“总要留一些空间给后人去走嘛!咱们俩走过的路,已经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走完的道路了,人这一辈子,能走的不过几条路而已。”

张儒道:“陛下保重身体,文轩还能为陛下多走几条路出来。”

朱佑樘摇摇头:“不行了,我这身子骨,我自己知道。这些年要不是靠李大哥的药吊着命,说不定阎王爷早就把我拉下去了。以后,厚照那边还需要你来照应,你可不能撒手不管啊!”

张儒无奈的摇头道:“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也累了这么久了,你忍心看着我继续操劳下去啊!”

朱佑樘看着京城内某些已经快有皇宫高的建筑,幽幽道:“咱们打下的基础已经够好了,如果他不能走好,不能怪我们了。随便你吧!朕已经禁锢了你这么多年,总不能快死了还拉着你不是。”

837。第837章 :去一个好地方

那高楼不敢建得比皇宫还高,因为这是跟皇权抗衡。但是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某些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东西,已经被那些聪明的人给捣鼓出来了。

“啧啧,看到这样的场景,朕真的想出去好好看看,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如京都一般繁华了。”朱佑樘略带感慨道。

语气中充斥着无奈和惋惜。

他是皇帝,他的身份不容许他跟张儒一样四处乱跑,他只能安安稳稳坐在金銮殿上,听臣子们汇报情况。

知道的只言片语,无非就是内阁几位大学士口中得知,又或者是通过某些臣子的奏折。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消息十分闭塞的时代,再快的战马,再多的驿站,也比不上张儒前世一个电话。

张儒道:“陛下想去看看,那就去看看。内阁那边,我去说。”

朱佑樘脸上先是露出高兴的神色,转而又变得黯然。

他思忖良久,终究还是晃了晃脑袋:“算了,树敌太多,对你没有好处的。”

张儒拍了拍胸脯:“你是我兄弟,为你得罪再多人,也在所不惜。而且,这些年你的纵容,我的势力已经十分庞大了。

在我有生之年,莫说是朝中某位文臣,就算是将来的皇帝,在我没有犯谋逆大罪之前,也不敢轻易动我。

内阁几位大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好好说,他们应该不会阻止。”

内阁的人会不会阻止,朱佑樘岂能不清楚。

如果是其他事,张儒这个定国公去说,说不定人家还真得给三分颜面。可这事是天子要离朝。

不管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为了皇帝的安全,臣子们都不敢答应他的要求。

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皇帝被掳,大明的皇帝,想要出宫,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他为了张儒着想,还是摇了摇头。

知道皇帝很想出去看看的张儒信誓旦旦道:“包在我身上,我可是军中丘八,他们要是不肯讲道理,我的拳头不会吃素。”

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见过张儒如此孩子气的一面了,朱佑樘不禁莞尔:“他们虽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但朕要离开京城,他们几个老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